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烈血苍穹 > 240 虎头蛇尾

烈血苍穹 240 虎头蛇尾

作者:金属裂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130遗迹。

蜂巢一样的科考站高高挂在平整的墙壁上,垂直的舱门打开,一群机器人犹如早起采蜜的工蜂般奔涌而出,径直飞向巨柱下端。

星舟号并不是半途离开,接到命令的时候,恰好将巨柱扫描完毕,找到了进入巨柱的入口。

整个星舟团队都对巨柱的内部结构非常感兴趣,只是接到了总部的紧急命令,不得不放弃进入巨柱的想法。

后续的研究工作理所当然地交给了科考站,机器人也换成了人类的自产货。

科考站不是不想留下力场机器人,但这玩意离开星舟号就没人能操控,研究人员再眼馋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然而人类制造的机器人没有力场机器人那么全能,持续飞行时间和能耗都高得惊人,故障率也比力场机器人高得多,每隔两天,就必须检修一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批机器人应用了最新的反重力技术,但这项技术还不完善,所以出现了不少问题。

军方也不想这么干,但这颗行星没有大气,除了反重力就只能使用自带氧化剂的喷气引擎,那玩意和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而且每一滴都要从地球运过来,成本高得令人崩溃,科考站根本负担不起。

军方还有另一套方案,简单点说就是在遗迹内壁上建造一批牵引光束发射点,通过索引光束控制机器人的位置和高度。

不过遗迹实在是太大了,至少需要几千个发射点,才能保证机器人自由抵达每一个位置。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反重力机器人性价比更高。

瑕不掩瑜,总之用就对了。

经过半个月的试用,新型机器人的表现还算稳定,科研团队决定于今天进军巨柱内部。

成群的机器人飞到巨柱根部,找到那个只有数米见方的入口。

与想象中不同,这个入口没有舱门,而是用无形的力场封闭。

力场不仅隔绝了外部的高热,还将有毒气体隔绝在外,偏偏又不影响机器人的进出!

人类研究力场的时间也有好几十年了,但一直以来都是硬碰硬的防护式力场,这种隔绝型的保护式力场,就连星舟号上都没有。

一切准备就绪,第一批两只机器人缓缓向前,没入力场之内,巨柱中的情况立刻展现在科研团队眼前。

更多机器人进入,很快就摸清了柱内空间的情况。

很意外,柱子里也就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比想象中小得多,也没发现什么高科技设备,就是平平无奇的一处空间。

越先进越朴实无华?还是柱里另有其他空间?

就在科研团队争论不休的时候,不晓得进到柱子里的机器人触发了什么机关,巨柱最底层的那道环忽然泛起了微弱的光华。

在熔岩散发的光芒之下,这个很不明显的变化没被任何人发现。….

片刻后,第二层环状结构点亮,接下来是第九层、第十四层……不是每一层环状结构都能点亮,攀爬每一层的间隔也不相同,基本是越是往上,点亮的速度就越快。

等科研团队终于发现不对的时候,巨柱已经点亮三分之一。

刹时间,科考站里落针可闻。

没人知道这样的变化代表什么,但激活了功能未知的外星遗迹,是个人就知道情况不妙!

站长当机立断,马上下令撤离,众人迅速进入位于科考站最顶端的救生艇,轰然发射脱离遗迹,继而冲上太空。

当救生艇脱离引力束缚的时候,沉寂已久的遗迹突然打开,露出直径惊人的巨大炮口。

下一秒,一道明亮的光

柱陡然喷出,直刺远在几十个天文单位之外的恒星!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惊呆了,这是要再炸一次么?

科研人员也是人,目睹这一幕,所有人的心里都无比忐忑,集体预见到危机即将来临。

然而身为科研人员,他们又渴望亲眼看一看外星人留下的巨柱,究竟是如何将好好的恒星变成了轰然爆炸的超新星。

问题是事先没人意识到会发生这样的意外,救生艇只有飞出行星的能力,没有跨越星际空间的功能。

他们只能发出求救信号,等待前线舰队的救援。

既然无法离开,不如各司其职。

众人定下心来,仔细记录所有的变化——这个时候,救生艇依旧可以收到机器人传回来的信号,通过镜头可以看到,原本熔岩翻滚的地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沉,没多一会儿已然漆黑一片。

如果有一把刀将这颗行星剖开,就能看到巨柱深入地底的「根」正在大量吸收熔岩的能量,凡是根系触及之地,所有的熔岩都在极短的时间内黯淡凝固。

片刻后,光柱像长矛一般刺入恒星。

开始的时候,恒星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可没多一会儿,光柱四周的恒星物质渐渐翻涌起来,就像风暴下的海面一般波涛汹涌。

翻滚的浪花迅速扩散,没过多久,已经在恒星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亮色光斑。

恒星的体量比地球大得多,任何一道看似不起眼的波纹,搁到地球上都能装下小半个喜马拉雅山脉,那些巨大的波浪就更不用说了,把月球放进去,就跟海面上放了一艘小船差不多!

仅仅半天之后,肆虐的风暴全面覆盖,恒星的亮度翻着倍的增长,散发的光已经变作青白色,犹如一颗蓝矮星——它的聚变速度和大幅度增加,或者说这颗恒星正在燃烧剩余的生命,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颗红巨星!

通过精确的观察,科研团队计算出的结果是这颗恒星只剩下十几年的寿命。

然而光柱仍在持续,恒星物质的反应速度还在不断上升,也就是说,它的寿命依旧在不断缩短!….

仅仅几天时间就缩到十年之内!

按这个速度,最多半个月就会进入红巨星阶段!

还好有这半个月,给了科研团队足够的缓冲时间,否则大家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更没机会记录如此珍贵的恒星演化数据!

没错,就是数据。

虽然这样的演化速度很不正常,但光柱只是加速或是催化恒星的演化,而不是一举摧毁恒星或者其他更暴力的手段。

所以,科研团队就像看了一场超快速度的恒星老化,每一个数据,都与缓慢演化的恒星一致!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记录呢?

负责救援的战舰赶到时,恒星即将进入红巨星阶段,团队中的部分人宁可冒着生命风险,也亲眼看上一看,急得救援人员破口大骂。

都说不疯魔不成活,今天算是见识了,居然还有为了观察太阳不惜冒险的!

但是战舰的任务就是带走科研团队,完不成任务就不能离开,舰长又怎么会让自己的兵跟科研疯子一起冒险?

他直接命令战士们把科研人员架上战舰,只要战舰离开就算完成了任务。

然而还没等战舰出发,持续了半个多月的光柱突然消失不见,恒星的状态慢慢稳定在即将进入红巨星的阶段。

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研究人员一致认为,这是因为巨柱已经引爆了一次超新星,将行星的能量抽得差不多了,星体内剩余的能量无法支持另一次引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虎头蛇尾的情况。

一场灾难终于化解,战士们

兴高采烈,然而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搞得战士们一阵狐疑:这几个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非得把恒星炸了才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能亲手炸掉一颗恒星,是不是也能载入人类的史册?

这特么和名留青史就是一个意思啊!

怪不得这帮科学疯子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消息传回总部,三巨头不约而同地抹了一把冷汗,立刻向所有科考站下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巨柱内部,包括机器人和各种探测器。

此外,如火如荼的研究也进行了大幅度的限制,凡是靠近太阳系的,哪怕发现了也不能研究,而是组建团队,想办法予以摧毁,只有远离太阳系,或者恒星已经爆破完毕的巨柱可以展开研究,最大限度保障地球的安全。

好在,130这种双恒星的特殊情况少之又少,大部分巨柱引爆恒星就算完成历史使命。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建造巨柱的金属非同寻常,拥有远超人类认知的机械强度。

这个发现顿时引起军方的高度,就连大佬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在拥有巨柱的行星上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利用外星金属制造战舰。

不过目前只是个想法,毕竟那些金属早已熔炼成型,就算成分一模一样,重新熔炼也达不到原本的强度。….

当然了,只要下降不是太多,军方完全可以接受。

此后,相应的研究全面展开……人类面临的局势虽然严峻,但直到目前为止,真正的威胁并没有直接出现,所以生活还得继续。

不久之后,前线舰队传来最新消息,调查超新星的战舰深入敌境一百多光年后,发现那里的恒星都很正常,没再发现新的超新星。

从毕宿五到舰队目前的位置,直线距离约三百光年!

人类的疑惑还没得到解答,前线舰队又传来新的消息:正面确实没超新星了,但两侧还有!」

接到总部的通报,欧展鹏把已知的超新星全部标记在星图上,然后缩小星图,立刻有了新的发现:已经引爆的超新星,在太阳系和猎户臂近端的群星之间,形成了一面宽度超过三百光年的死亡地带。

欧展鹏腾地站了起来:「他们的目的不是消灭星兽,而是打造隔离带……星兽飞越的距离有限,肯定是星兽飞越的距离有限!」

宫一丁盯着星图,神情无比凝重:「咱们有麻烦了!」

凌霄好奇地探头探脑:「怎么了怎么了?」

宫一丁在星图上一指:「太阳系正好在隔离带的边上!」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也都意识到情况不对。

从星图上看,太阳系位于一处不怎么明显的突出部,属于那种爆了更好,不爆似乎也没关系的位置。

然而众人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向巨行星,目光好似穿透云层,落到那根隐藏在行星深处的擎天巨柱之上!

「太阳系怎么样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这里肯定在引爆范围之内!」欧展鹏整个人都不好了,「宫老,如果A文明引爆667,地球会受多大影响?」

「无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667爆炸后的威力肯定不如真正的超新星,地球肯定受影响,但不会出现全面性的生物大灭绝……最多,也就是恐龙灭绝那个水平吧。」

欧展鹏脑中立刻浮现地球万里焦土,一片荒芜的景象。

他很清楚上面做了什么样的准备,知道大部分民众都能生存下来,但射线暴只是灾难的一部分,后续的气候变化、以及如何复苏地球才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

还有一点很重要,所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没有比667更靠近地

球的引爆点上,如果还有更近的超新星,地球必然无法幸免。

想到这里,欧展鹏幽幽地叹了口气:「现在就看A文明到底出不出现了。」

众人一阵沉默。

虽然星舟号奉命等在这里,但大家心里始终有个坎,那就是激活巨柱的时候,A文明到底需不需要亲自出面!

如果只是远程启动就可以,星舟号压根儿就没机会和对方碰面,更谈不上交流和劝阻。

凌霄呲牙咧嘴:「要是能把地球传送出去就好了,咱们直接搬到另一个星系,安安生生过咱们的小日子,让其他文明自己打去吧!」

话糙理不糙,立刻记得了不少人的赞同。

欧展鹏冒出了另一个想法:「宫老,如果先知和A文明真是一个层次,基地应该有什么直接联系对方的手段吧?」

宫一丁摇头:「就算有,也不是咱们现在能掌握的。」

「就不能想想办法吗?」欧展鹏问,「比如,读取先知的大脑!」.

金属裂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