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烈血苍穹 > 238 全方位准备

烈血苍穹 238 全方位准备

作者:金属裂纹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欧展鹏原以为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把擎天巨柱扫描一遍,可没过几天他就发现,自己的估计实在是太乐观了。

一个月是机器人从顶端垂直扫到根部的时间,而那根柱子的结构比想象中复杂得多,一旦遇到膨胀或收缩结构,机器人就要在水平结构上浪费大量时间,仔细算算,恐怕两个月都未必能扫完。

若是能进入巨柱内部,再扫两个月都是短的,一个搞不好,耽搁半年都不奇怪。

欧展鹏把面临的情况上报总部,三巨头商量了一阵,给予星舟号异常明确的答复:全力扫描巨柱!

换句话说,不管征讨七大文明的战争还是别的什么乌七八糟,全都不用星舟号管了。

而且后续的任务也都安排好了,等扫完了这根柱子,毕宿五那颗行星也要扫上一扫。

精确的扫描比对,有利于下一步的研究。

军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相应的研究团队以最快速度建立起来,没多长时间就送到130星系。

同时抵达的还有一艘科考船,这艘船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一套小型轨道电梯。

没错,就是轨道电梯。

由飞船充当轨道空间站,底舱打开,超高强度的缆索直接垂到预定登陆点,再用小型梯厢把人员和物资送到地面,论速度肯定没有登陆艇快,却胜在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据说,这东西是军方为星际移民开发的新技术,还没用在移民船上,倒是先在科考船上开了张。

随后,就是日以继夜的输送物资,将一批设备和机器人送进遗迹,先在墙面上打孔,再打栓固定,最后组合特制的房间——检测发现,遗迹内的辐射强度远远小于外界。

最终的成品就是一座固定在墙壁上的小型科考站,可以容纳8到10人长期驻站工作。

如果牺牲一点舒适性,可以将人员总数提升到20人左右。

原本军方打算用无线输电的方式解决科考站的能源问题,可遗迹的墙壁完美屏蔽了传输信号,除非发射源正对窗口。

不过没关系,军方建设了那么多科考站,经验十分丰富,马上在窗口外建造了一座小型射线电池电站!

因为环境辐射太强,军方不得不用厚重的铅玻璃将接收设备包裹起来,但降低后的辐射,依旧能为科考站提供足够的电力。

按说到了这一步,星舟号完全可以把后续的研究工作交给科考站,问题是力场机器人离不开战舰的控制,无奈,星舟号只能继续留在这里。

为了加快速度,欧展鹏把机器人的数量增加到二十六台,将两个多月的工作量缩短到十天左右。

欧展鹏不想留在这里浪费时间,就只能增加机器人的数量。

科考站及附属工程全部完工之后,科考船返回地球,将另一套设备和人员送到毕宿五b,也就是星舟号在毕宿五附近发现的那颗行星。….

战舰切割遗迹,依样画葫芦,建造了另一座科考站。

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太阳系,联合舰队地面指挥中心,保密会议室。

三巨头又一次坐在一起,可脸上的表情却充满了解不开的忧虑。

周光毅手指一划,会议桌秒变显示器,一份特殊的文件打开:「这是前线舰队这段时间的探索成果,目前已经发现17颗超新星,它们的分布范围不算广,平均50到70光年就有一颗。」

随着他的陈述,桌面上升起全息星图,图上有十几颗不停闪烁的光点,每一颗都代表一颗超新星。

星图正上方,还有代表比例尺的线段,看数字标记,一厘米代表一光年。

周光毅又点了

桌面一下,其中一颗闪烁的光点炸开,余波向四周扩散,随后第二颗、第三颗……十七颗超新星依次炸开,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彼此重叠,最终覆盖投影。

「这是我们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出来的结果,每一次爆发只间隔几个星期,随着射线暴的不断扩散,射线暴将在今后的几十年里彻底覆盖这一区域,届时,所有的星兽都将被射线暴击毙,不论太空还是地面。」

单秋宇揉了揉太阳穴,思绪像海潮一样翻涌,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打破沉默:「这个文明……暂时就叫A文明吧,他们比我们强大太多,感觉就像一座山压在头上,而且是随时可能塌方那种。」

「我也是。」沐星宇说。

换成不知道真相的人,听三巨头这么说话,或许会觉得好笑。

可身处其中,却只能感觉到压抑和恐惧。

原本他们只知道A文明非常强大,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强大到这种地步。

周光毅一声叹息:「和A文明比起来,咱们就跟窝里的蚂蚁没什么区别,你们觉得A文明对人类会是什么态度?」

言外之意,若是A文明无所顾忌,会不会无视人类的存在,直接在太阳系附近引爆一颗超新星?

「态度?」单秋宇嘴角抽动,「需要吗?」

会议室中再度陷入沉默。

是啊,人类需要在意蚂蚁吗?

同理,A文明需要在意人类的想法吗?

沐星宇想了想说:「乐观点估计,越先进就越文明,应该会顾及原生物种的安全,但是我个人觉得,情况肯定没那么乐观。」

越先进的种族越文明,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共识,但这是基于人类自身的逻辑做出的判断,实际情况远远没那么简单。

人类走向星际之后,接触过的星际文明也有不少,可是这些文明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先进。

或者说,先进的只是技术,落后的却是人文。

都特么星际时代了,还特么是帝制你敢信?

战舰都开出去几十几百光年了,还他姥姥的是奴隶制你敢信?….

所以,先进以及强大,不一定能和文明画上等号,如果A文明的社会制度远远落后于科技水平,谁都不敢保证会发生什么。

就算A文明像铁血影战士一样专注于猎杀强大生物,沐星宇也半点不觉得奇怪。

周光毅头疼地揉了揉额角:「咱们连A文明的毛都没摸到一根,现在想这些太早了,既然A文明的最终目的是消灭星兽,那么眼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查清楚50光年之内有没有A文明的踪迹。」

三个人一起叹气,单秋宇说:「眼下还不清楚擎天柱到底什么情况,只能把所有行星全都排查一遍,这个工作量可不小啊!」

周光毅下定决心,旗帜鲜明:「事关地球的安全,必须尽快展开。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凡是有科考站的星系,立刻展开自检;没科考站的星系就近安排战舰;其他星系马上抽调战舰,特别是前线舰队,留下一部分战舰继续调查,余下的战舰全都调回来,一艘都不留。」

「也只能这样了。」单秋宇点头,「我建议把舰队分成两批,一批从近到远依次查看;另一批先查比较危险的大型恒星,再查可能性比较低的红矮星。而且不能把半径限制在50光年,更远的地方也要查一查。」

感谢诸位先贤的努力付出,才能让如今的人类知道只有大质量恒星才有成为超新星的资格,而且是质量越大越容易。

A文明必定也是先找这样的恒星,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才会把目光投向次一级的恒星。

至于红矮星行不行……单秋宇觉得八成可以,只是红矮星质量太低,就算可以引爆,覆盖范围也不会太大,搞不好连十光年都覆盖不了,费时费力又达不成目的,所以A文明引爆红矮星的可能性很小。

周光毅和沐星宇一齐点头,后者建议:「这不是咱们一家的事,是不是通知一下其他文明?」

「通知吧,包括罗尔人。」周光毅说。

星舟号虽然没能继续谈判,但基调已经谈好,军方专门派遣了新的团队继续谈判,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顺便查查其他文明的母星到底在哪儿,如果射线暴的杀伤范围内没有其他文明,那么我们就是安全的,反之……我们就要做好准备了!」单秋宇说。

「我们的人防设施可以容纳全部民众,但伽马射线***辄持续几个月,食品、药品、饮水还有卫生问题都需要提前安排。」沐星宇说。

全国那么多民众,每天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产出同样是天文数字,人防设施的最初设计只是短时间藏身,压根儿没考虑长期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好,撤入人防设施的民众很快就会因为缺乏食物和饮水陷入混乱。

卫生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否则食物和饮水是够了,屎尿纷飞污水横流,那还是人呆的地方吗?….

「地下城的具体情况清楚吗?」周光毅问。

「工程一直在持续,已经完工的地下城可以容纳三分之一的民众,缺口非常大。」沐星宇说,「国外的情况就没这么乐观了,十分之一都是往多了说。」

连续几次地球保卫战,每一回都是险死还生,因而军方早就开始建造数量众多的地下城,特别是高原地区。

那里海拔更高,地壳够厚,是建造地下城的最佳区域。

其次是遍布全国的各大山脉,条件不如世界屋脊,却也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地区。

再就是海底城了,建造难度不低于地下城,但施工条件更好,建造速度也更快,就连环境都比地下城好得多,是全国人防体系的重要补充。

不过考虑到射线暴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浅海地区的安全性无法保障,所以海底城一般都建在地壳比较稳定的区域。

海底城也不是科幻电影里那种大范围的玻璃结构,而是各种复合材料制造的多层高强度外壳,多数观察窗都是潜艇上那种小小的圆窗,只在少数区域预留大型观察窗。

一旦发生意外,还会有大型护板遮住窗口,必要时还会分隔城市,最大限度保障海底城的安全。

在时代的巨变面前,任何人都只能优先保证大多数人的安全。

鉴于射线暴的能量过于巨大,海底城最低深度必须达到40米,建议50米,最好在70米以下。

工程人员不仅建设了数量众多的地下城,还建造了庞大的地下交通网,将地下城一一连接起来。

来自平原地区的列车都不需要开上高原,从特定的位置进入地下隧道,就能直接开进地下城。

海底城的交通更复杂一些,不过也没难到哪儿去,目前的做法是在海底铺设轨道,用两栖列车交通往来。

对于民众来说,地下城虽然更加安全,但接受度却更低,反倒更容易接受海底城。

部分海底城因为位置优越,不仅能看到大量海洋生物,甚至还有海底农场,有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炒作海底城房产的现象,无语之余,令人哭笑不得。

由于军方的大力推行,近些年大量民众迁入地下海下,地面城市的人口明显减少,部分地区的小城市甚至出现了整体搬迁。

这也是官方比较推荐的方式,毕竟到了新的环境,如果身边都是陌生人,难免出现心理问题。

反之都是熟悉的面孔,就算环境恶劣一些,克服起来也更容易。

至于外界的情况就没法说了。

军方虽然接管了蓝星的防御,却不能对其他小伙伴指手画划,只能通过外事部门提出建议。

小伙伴们不是不重视,但很多小伙伴的体制没那么高效,哪怕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都学不来,也是挺让人无语的。

建造私人避难所的情况倒是挺常见,只是质量不一,深度也不同,储备和设备更是大问题,能不能挡住射线暴实在难说。

某些能量比较大,关系比较丰富的富豪甚至直接联系外事部门,通过私人关系邀请工程人员,帮自己建造私人避难所。

但是很抱歉,自家的工程人员还不够用呢,暂时没能力支援外界。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不过就算A文明引爆了半人马αA,射线暴最少也需要四年时间才能到地球,不论己方还是友邦,都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布置。

但愿最恶劣的情况不会出现!.

金属裂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