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二百二十一节 孙科投降

南阀 第二百二十一节 孙科投降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孙科这段时间的总理当的,压力相当的大。

他为自己能够当总理,是十分高兴的,迈上中国权力的顶峰谁不想。

可是这总理真的不好当啊。

上面有个赵泽勇还算好点,当年汪精卫在台上的时候,比自己其实都难,政府一毛钱没有,反倒欠了一屁股债,税收税收收不上来,军官们天天闹饷,不给就威胁控制不住军队了,要哗变。自己头上有个赵泽勇,算是给了自己底气,起码中央军那帮子受蒋价石在幕后操纵的家伙不敢闹事了,要饷说没有,供不起就裁军好了,敢威胁哗变,那好吧联省军愿意帮助中央军平叛。没人愿意裁撤军队,更不想叛变被镇压,军队算是老实了。

可是其他头痛的事情多着呢。

一棒子送自己上台的老官僚整天聒噪,今天这个的侄子安排的位子没油水了,明天那个的小舅子嫌职位低了,后天还有另一个的老表觉得差事苦了,全都来跟自己闹腾求人情,烦不胜烦。

这些都不算什么,总算是在宋子文等人的帮助下,组建起了像模像样的政府班子,各个部门也都齐全了,尽管安插的那些人能力未必够,态度未必端正,可是好歹算是走出了第一步,最重要的一直担心的赵泽勇争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

虽然赵泽勇出镜的频率是多了些,但是也没人规定总理制的总统只能待在总统府里享清闲,连出入自由都没有。英国人女皇还没事去露个脸做做秀呢。赵泽勇只是做做政治秀什么的,也没什么过激的举动。甚至还让孙科更放心,以他的智慧分析,赵泽勇可能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一个喜欢到处出风头的家伙罢了。这样的人孙科觉得,不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以自己的能力还是能够摆平和驾驭的。

让孙科头痛的是财政状况并没有好转,赵泽勇压的住军事上的不安定因素,可是也不肯给他钱花啊。联省的钱给不了中央。甚至还因为赵泽勇当初的承诺,冯玉祥、阎锡山他们哪里的税收中央也无法染指,就靠着江南几个省的税收,可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诚然江南几个省已经是中国的富省了,可是每年的赋税也不过两亿有余,根本就不够花,要知道每年军费负担就超过了四亿。

而且因为赵泽勇的关系。英国人一直不肯承认中央政府,其他国际不承认都无所谓,可是英国人不承认这可就要了老命了,英国人手里掌握的关税,每年可是能在偿付洋人债务之外,留下一大笔钱。甚至多达几千万,好年景都可能上亿的啊。显然有这笔钱支撑,南京政府会好过很多。

但最让人头痛的还不是这些,没钱不要紧,军队的军饷压着。官员的工资他们自己想办法,哪怕去贪呢。学校的经费发不出来,那就给学生放假,反正现在看来书读多了真没好处,整天就知道上街闹事,索性撵回家去清闲,路政没钱那就暂时不修路了,即便坑坑洼洼的路也是能跑的,一切总是能过去的。真正让人头疼的是民怨沸腾啊,自己在野的时候,当时就觉得蒋价石不够爷们,汪精卫更不够爷们,不敢跟洋人扎刺不敢收回洋人特权,这叫打到帝国主义吗,这叫革命吗。

现在自己上台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很不够爷们,对洋人发去的照会,洋人态度强硬,而且一来就不是一家,而是许多家态度都是一致的强硬,怎么看都是威胁啊,自己敢收回洋人的特权,他们就敢来打自己。真不知道赵泽勇是怎么做到的,既取消了英国和意大利人的特权,还揍了这两国一顿。孙科倒是也想打一打长长志气,可是跟军方一交流,根本就没法打,军方根本就不听自己的话,怕是自己下令要打洋人,他们没打洋人呢,先把自己打了。打不成,又谈不拢,这表现出来可不就是软弱吗。当然了,顶多说几句硬话,可是传出去了名声也不好,报纸骂自己只会说大话。

军队搞不定,政治搞不定,外交也搞不定,这总理当的,孙科几乎都要相信报纸上的评价了,自己莫非真的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不由得看向那个压在头上身上的人,不管是职位上,还是地位上,或者是影响力上,都压在自己头上,赵泽勇,以前自己看都不会看的人物,一个狗军阀而已,凭什么站在自己头上,自己可是根正苗红的太子党啊。

不过这都是在赵泽勇的个人发布会之前的事情了,之前尽管对赵泽勇是羡慕嫉妒恨,可也没受到过赤裸裸的压力,现在不一样了,赵泽勇的新闻发布会开完后,老百姓对政府的责难开始变得更加强烈了。尤其是对日问题上,更是要求政府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天天在街上游行,搞的政府官员们都不敢上街了,怕受到示威群众的攻击。

整个南京城几乎都乱套了,商人不敢开门做买卖,以南京百姓的尿性,商人害怕他们趁机抢劫,老师不敢去上课,害怕学生趁势殴打他们,工人索性也不去上班了,天天闹事美其名曰声援政府。就连军队也来给孙科施压了,好几只作风彪悍的部队要求北上抗日去。可就连日本人都来给孙科施压,要求中国政府为他们总统的言行向日本道歉。

这他妈哪跟哪啊,赵泽勇的言行凭什么中国政府要道歉,而且就算道歉了,日本人还未必肯善罢甘休,就算他们肯善罢甘休,对自己也半毛钱好处没有,孙科明白,在现在的中国,最难办的就是外交,办重了吧自己兜不住,办轻了吧,老百姓哪里都过不去。

但是孙科可不敢大意。蒋价石是怎么下台的,还不是因为日本问题。被内外压迫,被自己这帮人逼下去的吗。这年头谁沾上外交麻烦,谁倒霉啊。

孙科可不想自己总理的屁股还没坐热,就立马被撵下去了。不是贪恋权位,他孙科可不缺这点东西,自小作为太子党,不管谁上台都得给几分面子,高官厚禄是跑不了的。可是他丢不起这个人啊。报纸早就在骂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了,难道他孙科真是阿斗,孙科自己是坚决不会承认的。好容易当了总理,正是证明自己的时候,就这么灰溜溜的下台,岂不是坐实了外界的评价吗,我孙科绝不当阿斗。

现在这时候。能救自己的整个中国大概也就只有一个人了,就是那个骑在自己头上的人。

尽管很不情愿,孙科还是去找了赵泽勇,跟赵泽勇交换对政局的看法。双方对日本问题的看法十分的一致,认定日本人必须撤军,否则就只有武力解决了。

但是赵泽勇却不肯派兵。表示这是政府的事情,联省军队只是地方军队,维持维持治安是可以,可是要去打仗不太合适,国家吗。还是要靠国家的军队,中央军出动才是正理。可是孙科不是不知道中央军是什么凑行。先不提能不能打仗的问题,名曰中央军,可是真正肯订中央话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听话的都是些没什么战斗力的部队,那些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早就让蒋价石牢牢控制在黄埔系手里了。

突然孙科明白了,赵泽勇这是想把他赶下台啊。

自己下台对赵泽勇有好处吗,当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问题他孙科还是看得懂的,他也许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绝对不是傻子不是,一旦他下台,赵泽勇立刻就大权独揽。

所以孙科绝对不能下台,不仅孙科这么认为,其他国党元老也这么认为。孙科虽然不成器,但是还是很听话的,对他们的利益照顾的相当到位。要是换个人的话,恐怕就没这么容易控制了,尤其是还换上赵泽勇这个强权人物,怕是日子不会太好过的。

但是此时赵泽勇不愿意出手,中央军又不是自己这一派控制的武装,元老们不怕,离了赵屠户还要吃带毛猪了不成,中国有兵的可不是你联省一家。立马元老们就开始活跃了,在这关键时刻他们是坚定的站在孙科一边的,坚决要把少总理的位置保住。

找那个大兵头呢,元老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冯玉祥,山东不是冯玉祥的地盘吗,他肯定很想打日本人,以前没打那是因为有中央压着,现在中央放手让他去打,他还不屁颠屁颠的去。可惜的是,冯玉祥让元老们的算计落空了,冯玉祥是想打日本人,要是换做以前,他也真敢打。那时候人少兵少,也根本谈不上地盘,只是直系手下一个旅长,那真是想打谁就打谁,惹出大事了有直系这棵大树撑着。所以那时候冯玉祥敢跟洋人叫板,甚至敢把英国人从丰台大营撵走。可现在不行了,现在自己有人有地盘了,实力强了,顾虑反而更大了。打日本人容易,甚至是消灭日本军队都容易,可是怎么善后,面对日本人的报复,怕是别说济南了,整个山东自己都要丢掉。

冯玉祥不出兵,元老接着找张学良,张学良不是跟日本人有杀父之仇吗,东北军总是真心打日本的吧。但是他们又失望了,东北军张学良真是想打日本人,可是奈何实力不济,尤其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打日本顾虑比冯玉祥还大,恐怕一打之后,自己的部队就丢光了,东北也丢了,到时候不但是军阀没得做,恐怕还会成为民族罪人。蒋价石要中央保证,中央军跟东北军一起行动,中央军为主力,东北军协同他才肯作战。但是如果元老们调的动中央军,也就不会找他张学良了。元老们这就郁闷了,张学良竟然能忍下杀父之仇。他们不知道的是,以前的蒋价石是个忍者,可以打落门牙和血吞,现在的张学良更是个忍者,别说忍下父仇不报了,就是日本占了整个东北他都能忍着。

冯玉祥、张学良没说动,阎锡山哪里元老们索性就不去了,阎锡山也是个同盟会元老级人物,什么性格大家都清楚,明白如果他们去找阎锡山,不出血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出血了还不一定能办成事。更重要的是,阎锡山在张学良、冯玉祥都表示支持赵泽勇,尤其是连元老们都把赵泽勇推上台后,终于姗姗通电拥护赵泽勇。以阎锡山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他能通电拥护赵泽勇,显然是已经完全摸透了赵泽勇此时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他是绝对不会跟赵泽勇做对的。

转了一圈到头来,元老们发现他们还得去求赵泽勇,赵泽勇不答应这次孙科看来是真的无法渡过难关了。

但是对于赵泽勇,元老们有底线,只要赵泽勇愿意支持孙科继续在位子上,他们愿意做一些妥协,比如增加一点总统的权力,总统可以多活动一些,比如拥有一点仪式上的权力,主持主持祭祀活动了,搞搞体育运动了,但是总理制是底线是不能改变的,不能让赵泽勇真正的拥有权力,否则就麻烦了,这是元老们在赵泽勇上台前就达成的共识。

元老们开始跟赵泽勇扯皮,明里暗里表示,只要赵泽勇愿意出兵去攻击日本人,他们愿意增加一些赵泽勇的权力,也愿意赵泽勇在政府中加入一些自己人,比如交通部长和邮传部长他们就愿意让出来给赵泽勇指定的人,也愿意赵泽勇出面主持一些国家大事,比如办体育运动会,搞搞国家祭祀等。

可赵泽勇对此毫不感兴趣,表示自己无意于争权夺利,自己很乐意做一个虚权的总统,并给后人做一个表率,立一个范例,最后形成一个惯例。至于孙科目前的窘境吗,赵泽勇建议换一个总理就好了,出了让人民不满意的事情,总要有人出来背黑锅的吗,总不能让一把年纪的元老们出面吧,还是孙科出来顶缸合适。孙科下台,赵泽勇建议让宋子文出来组阁,平息民愤是第一位的,至于宋子文能做多久,再看吧,大不了在换就是,反正只要老百姓高兴了,哪怕政府天天换总理也不是什么大事。

看到赵泽勇这是要彻底玩死孙科,元老们也郁闷了。

孙科这边呢,却发生了变化,看到元老们实在是靠不住,南京都快要失控了,他的总理府都被冲击了三次了,而街头暴力事件不断,警察部队根本就控制不住,有警察打死人的,竟然也开始了有暴民打死警察的事件了,在下去该打死自己这个总理了。

请求军队出面,可是现在南京的军队都是赵泽勇的,赵泽勇又表示民事案件军队不方便出手,这都是内卫部队的事情,军队还是要对外的,枪口怎么能对准老百姓呢。

事情到了这种程度,孙科怎么也看清楚了,在中国还是军队说了算。有军队的才是爷,元老们狗屁都不是,他们根本就帮不到自己。

左思右想,想通了,自己只不过想在总理这个位子上多待些日子,只是想证明自己不是阿斗,自己是有能力的,有能力继承父亲遗志,可以带领国家和民族向前的。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至于自己头上的是赵泽勇,还是元老们,其实并不重要啊。

想通这些后,孙科做出了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措,他向赵泽勇投降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