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二百一十五节 武装直升机

南阀 第二百一十五节 武装直升机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从上次找红军紧急买狙击枪,在海上坐了一次军用直升机后,赵泽勇就对这种东西情有独钟了。在现代武装直升机可是坦克杀手啊,更是不能少了。

可是红军是自信满满的表示,只要有钱他什么东西都能弄来,当赵泽勇这次回来找他要货的时候,他却说了抱歉。

红军说,他真的是弄到了一架直升机,而且是部队现役的,结果都到了交货的时候,被长辈警告了,这事也就作罢了。中国直升机可以出口,但是这可不是步枪火箭筒那种小打小闹了,而是牵扯到了政治问题,尽管中国的直升机不够先进,但也不是谁买都卖的,跟中国关系不好的,政治上敏感的是绝对不会卖的,比如萨达姆、卡扎菲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卖的。

红军之所以盯上了军方的直升机,也是无可奈何,中国现在生产的直升机本就没有多少,基本上都是供应军方的,红军已经很小心了,没有碰那些最先进的飞机,可没想到选了一款老旧的飞机,可还是被人发现了。

但是赵泽勇对直升机是真的来了兴趣。

干脆表明态度,只要一款能飞上天的,哪怕是几十年前的老旧飞机都行。

红军还真卖力气,搜天刮地的真给他找到了。几乎是从博物馆里拖出了一架已经停产的直升机,但是确实满足了赵泽勇的要求,这是一架直5型直升机。

还是中国直升机发展太滞后了,比战斗机更加落后。

世界上第一代直升机是1940年代开始研制的。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曾经研制过第一代直升飞机,美国的s-51、s-55/h-19、贝尔47。苏联的米-4、卡-18,英国的布里斯托尔-171,捷克的hc-2等。

第二代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蘑展起来的,有美国的s-61、贝尔209/ah-1、贝尔204/uh-1,苏联的米-6、米-8、米-24,法国的sa321超黄蜂等。

第三代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出现的,有美国的s-70/uh-60黑鹰、s-76、ah-64阿帕奇,苏联的卡-50、米-28。法国的sa365海豚,意大利的a129猫鼬等。

第四代是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的,有美国的rah-66和s-92,国际合作的“虎”、nh90和eh101等机型。

而中国发展第一代直升机是1958年才开始的,是仿制的苏联米-4直升机,1959年才投入批生产,共生产了五百多架。这已经落后了主要国家将近十年的时间。此时别人已经开始发展第二代直升机了。

但是直5竟然还算是中国最紧跟国际脚步的一款直升机了,在其后的直升机研制过程中更是严重滞后。

直5的改进型直6是1966年才开始研制的,1969年首飞,可是由于技术不过关,始终未投产。

直7是1970年开始研制,1979年研制工作停止。直7半路夭折。

直8是进口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进行仿制,但是由于核心部件始终无法自行生产,这款飞机到2000年时候还没有进行批量生产,也几乎是半途而废了。

直9是引进法国技术专利进行发展生产的,总算是成功了。可是作为军队现役装备,跟世界各国相比已经落后了很多。

之后的直10。直11,以及其他机型,都算成功,但是都还没有进入大批量生产,全面装备军队的程度呢。

所以也就只有直5靠谱点了,尽管技术落后,但是总算是曾经批量装备过军队的,质量上还是能让人放心的。当然了中国直升机技术之所以落后这么多,并不是说中国军事技术就真的差到如此程度,只是直升机一直都没有战斗机那样被重视,否则原子弹都能造出来的国家,怎么也不至于跟国外相差三代以上啊,差个一两代就撑死了。

情况如此,赵泽勇也只能接受了,将一架直5弄到了民国,让人拆解后,分成零件分给各个秘密研究所进行单项研制。真是委屈了所谓的秘密研究所,这里的技术人员们一个个对自己的身份颇为自豪,认为是从事最隐秘的工作的,按照中国人的意识那应该是最重要的。可是事实上,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作为绘图员,或者照图复原的工程师来工作的,工作内容技术含量很低。

但是赵泽勇却是清清楚楚的,所以他选的这批秘密技术人员,技术上其实还赶不上那些在工厂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尽管厂里的技术人员觉得这些秘密科研人员才是最棒的,经常能拿出一些奇思妙想出来,他们哪里知道东西都是赵泽勇弄来的而已。

再说起直5的仿制工作,直5是越来越少了,可是回家后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老旧技术也有老旧技术的好处,这块直升机机身采用的钢管骨架,或者干脆是纯木质,发动机是双杠7星14缸发动机,这倒是有点难度。毕竟联省技术人员还没有掌握多排发动机的技术,多排发动机技术,在二战前其实都是听前沿的,日本就一直没做好发动机,二战中他们的零式飞机,马力确实够,但是漏油问题就一直没有解决。

这款直5上的双排发动机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毕竟作为服役超过十年的机种,技术成熟型问题上不用考虑。

现在通过直5上的双排发动机,一下子就打开了达索等联省飞机设计人员,原来双排的很多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就解决了,让他们开始兴致勃勃的设计新型的大马力发动机去了。没想到带回来一架落后的直升机,反而提升了固定翼飞机的设计能力,这还真让赵泽勇没想到,不过肯定是值了。

由于有原型机在,加上技术跟联省技术差距不算太巨大,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因此很快联省技术人员就完成了所有部件的设计工作,交由飞机制造厂造出各个零件组装成整机,然后开始实验。

结果很理想,本就是一款成熟的落后飞机吗。

但是一个问题来了,这款飞机上没有任何的武器。由于是送给博物馆的,因此上面的雷达,武器等等都拆除了,几乎就是一架能飞的老古董。

于是在飞机工厂完成了直升机的设计后,又开始设计如何搭载武器的方案。

由于直5载重量十分有限,可装载1.2吨货物,吊运时可运载1.35吨,能运输两家轻型吉普车。但是上面的武器呢,装什么合适,技术人员分成了两派,一派希望装备火炮,一派则建议装备重机枪甚至火箭筒,安装大炮的话对飞行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即便是小口径的火炮也不适合装载直升机上面。

最后还是一个留在联省的德国技术人员解决了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