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二百零二节 局势混乱

南阀 第二百零二节 局势混乱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自从赵泽勇来到民国后,一些事情慢慢的就脱离了历史的轨迹。

比如唐继尧被自己取代,世界上少了一个纵横西南的云南军阀,但是多了更加强大的联省势力。李宗仁被自己收为手下,没有了北伐中战功赫赫的桂系军阀,却多了一个运筹帷幄的联省战将。但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联省竟然跟英国人在长江流域打了一仗,而且竟然打了大胜仗。

而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联省参与度最深的北伐战争。

由于联省的加入,比后世桂系更强大的联省,在北伐中几乎遇不到对手,所向披靡轻松消灭掉了吴佩孚主力,此举也让中央军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孙传芳的部队,本来中央军打孙传芳就没什么困难,历史上可是分兵两路,一路打吴佩孚一路打孙传芳都赢了,这时代更不用说,蒋价石的军队进军也很顺利。

进入南京的时间比历史上早了几个月。

但是却因为有英国人的横插一杠子,渡江北上的时间也比历史上晚了两个月,安徽被唐生智给占了,中央军集中在苏北比历史上更加轻松的打败了直鲁联军,所以并没有发生历史上的蒋价石因战事不利的第一次下野。

按照原本的历史路线,此时蒋价石大概应该修整一段时间,然后发动二次北伐,与冯玉祥一起会师山东的。可是蒋价石并没有修整,因为在前几个月的停战期间。他已经完成了部队的一次整编,黄埔系初成规模。

于是在汇合了冯玉祥军队后。蒋价石提前进入了山东。

北伐军进入山东,山东军阀张宗昌眼见不能抵挡,慌忙跑到青岛请日本人出兵济南,日本人正愁没有借口介入呢,瞌睡送枕头,立刻派兵进驻济南。日本到了济南,占据了济南医院,济南报社等地。垒起沙包假设铁丝网构筑防御,但是他们的兵力还不足以控制整个济南。可就算如此,张宗昌也觉得日本人很够意思了,让自己的姨太太们陪着日本军官喝酒。看着自己的姨太太被日本人吃着豆腐,张宗昌提出希望日本人帮助自己对抗北伐军的要求。但这时候日本人翻脸了,表示他们不介入中国内战。

张宗昌这算是明白了,自己请日本人来。日本人来了,把地盘占了,但是却不帮助自己作战,他们只对重要地盘感兴趣,只占领济南、龙口,烟台等地。以及铁路沿线地区,根本不关心他张宗昌的死活。

而此时北伐军已经攻陷了济南门户万德,张昌宗知道大势已去,带上细软财物,拉上姨太太跑到青岛坐船去日本了。

张宗昌一跑。北伐军进军就更加轻松了,很快就进入了济南。然后外交部门要求日本人撤出济南。历史再次回到了轨道。革命政府派出的人叫做蔡公时。原本上的历史上,蔡公时跟日本人的交涉中,日本人态度蛮横,最后残杀蔡公时,并且屠杀了济南军民,就连蒋价石要不是跑得快,也可能被日本人屠杀。

但是此时日本人很听话,蒋价石亲自面见了日本人一次,日本人表示他们会尽快撤兵,让蒋价石很满意,觉得自己这个北伐军总司令还是很有面子的。

赵泽勇担心会发生历史上那种情况,于是提醒了蒋价石,要他小心防备日本人,并一定要保护好外交人员的安全,蒋价石回电说日本人只是担心他们侨民的安全,不需多虑。

除了担心济南问题会沿着历史轨道发展,最后酿成惨案外,其他很多事情也是够让赵泽勇忙碌的。在这几个月中,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当然赵泽勇最关心的还是跟英国人的谈判,以及将英国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缅甸身上去的问题。

自从1927年元旦过后,很快联省发动了对英国人的总攻击,一举攻占安庆并将大部英国人包围在九江,3月份意大利人来到长江被英国人坑死全军覆没。整个3月到5月,联省都在跟英意两国谈判,英国人最后掏钱将自己的部队赎出去,意大利只能也这么干,掏钱买人然后灰溜溜的离开中国,贻笑大方。

直到6月份联省才能腾出手来处理国内问题。

国内局势此时变得十分的复杂。一切都是因为北伐的成功啊,北伐进展顺利,占领的地盘越多,要瓜分的权力越大,因此各种冲突各种争权夺利就更多了。

先是在河南冯玉祥清洗了靳云鹗,蒋价石为了换取冯玉祥支持他进入山东,于是支持了冯玉祥,而唐生智对此很不满,因为他是支持靳云鹗的,但蒋价石是总司令,唐生智觉得自己的对抗不起,最后唐生智干脆跟此时跟蒋价石的一些政敌勾结了起来。

唐生智有二十万军队,并且占据了安徽和河南的一部分,自我膨胀的厉害。最重要的是,他的亲信周斓还是革命政府中央任命的湖北省长,而湖北却被联省占领,唐生智也不愿意放弃在湖北的权力,于是勾结了汪精卫,2月多的时候,他们在武汉建立了武汉国民政府,将广东革命政府的一大半政治高层带到了武汉。唐生智希望借助汪精卫政府来稳定周斓的湖北省长地位,汪精卫则希望借助唐生智和联省的矛盾,来渔翁得利,最终让权力成为武汉政府所有。

而蒋价石呢,此时则已经跟汪精卫等人有了分歧。最重要的分歧就是“容共”的问题,汪精卫、宋庆龄等政治人物,坚持遵守孙中山留下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但是蒋价石此时极为反共。

蒋价石跟中g的矛盾由来已久了,在广东的时候,蒋价石就非常不满苏联派来的共c国际军事顾问屡屡插手自己的军事事务,并且在态度上极为藐视他们这个总司令。北伐中,又不断的对军事行动指手画脚。甚至一度传出了共c国际想要换了他这个北伐军总司令,甚至要对他进行暗杀。

一切都是因为权力之争,显然共c国际和苏联对于汪精卫这个纯粹的政治人物更加看好,可能是觉得他没有军队,更容易控制吧,苏联对中国进行控制的企图,加上蒋价石的个人野心终于爆发了矛盾,从而演变成了蒋、汪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斗。

蒋价石占领了南京之后,反复催促广州革命政府北上,可结果汪精卫选择了武汉,不愿意进入自己的控制区。蒋价石针锋相对,拉上胡汉民、蒋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监察委员,还有一些国党中央执行委员,索性自己在南京建立新政府。武汉和南京顿时出现两个中央,史称宁汉分裂。

两个国民政府分裂后,自然是有地盘,有兵力的南京政府更惹人注意,更得到外界的重视,列强解除的都是蒋价石的南京政府,而无人理会汪精卫的武汉政府。此时汪精卫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足,于是想拉拢实权派,他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联省赵泽勇,第二个则是安徽唐生智。可是赵泽勇一直忙着跟英国人勾心斗角,并且处理复杂的联省内部事务,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卷入国党内部争斗。而且对于内斗,赵泽勇是很反感和忌讳的,革命尚未成功就开始起内讧,实在是让人感到不耻。最后汪精卫只能跟唐生智勾结起来,一致向蒋价石施压。

宁汉分裂之后,很快联省就跟英国人达成了协议,英国人从中国撤兵。而南京政府则立刻就进入了上海,这是之前他们跟英国人达成的秘密协议。可是中g在上海提前发动了起义,工人纠察队提前占领了上海,建立了上海政府。

蒋价石本来就对中g不满,于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清g事件发生,蒋价石在上海大肆屠杀中g成员。此举将宁汉矛盾激发到了极点。而中国其他势力,竟然不约而同的站在了蒋价石一边,冯玉祥在西北军中也开始清g,张作霖更不用说了,他早就查封了苏联在北京的大使馆,从中抓捕了李大招等人并且杀害。

一时间全国反g,全中国的中g成员,纷纷脱离蒋价石控制区,前往愿意容共的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和武汉在容共问题上,矛盾变得空前尖锐,南京政府要北伐山东,武汉政府就给南京施压拖后腿。

对此赵泽勇觉得非常不好办,武汉成了另一个广州,当年自己坚持不肯进广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州的革命气氛太浓厚了,不利于稳定。现在武汉再次变成了这样,而武汉还是自己的地盘,真的非常不好办。

赵泽勇的态度是,能不爆发内战,就最好不要爆发内战。于是抱着调节的态度,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周旋。在武汉提出了,组建联合政府,包容各个政治派别,这个声明得到了中g在内的绝大多数民主人士的赞同。

当然蒋价石是反对的,他坚决反g,甚至为此,跟赵泽勇之间产生了很重的矛盾。一时间,中国各个势力间矛盾重重,反g的南京政府,容共的武汉政府,联合民主的联省政府,两两之间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都有不同的矛盾。

ps:感谢看书的肥猫、钗头孤凤和090010064980两位兄弟投的月票,同时感谢两位朋友送的月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