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八十六节 心理学家

南阀 第八十六节 心理学家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云南大学的年轻心理学讲师刘同文说起来,跟云南的渊源还很深呢。他哥哥已经在云南修了好多年的铁路了,他哥哥叫做刘同轨,是斯特姆手下最早,也是最得力的一个包工头,现在手里已经有了三千多人的四川籍民工,算是一个大包工头了。

刘同文能够去瑞士留学,还全靠他哥哥跟瑞士人斯特姆的关系呢。本来刘同文去瑞士打算着学铁路建造,学成本事好回来帮助哥哥。但是等到了瑞士后,被分门别类的西方科学所吸引,最后在瑞士的库恩对心理学产生了及其浓厚的兴趣,一头就扎了进去。好在刘同轨并没有怪弟弟,反而对弟弟不学工程很欣慰,他总觉得学了工程顶多跟自己一样,给人包工没什么前途。等弟弟学成回国后,刘同轨又一门心思的想让弟弟进政府工作,认为那好歹算是当了官了。这几年给人做工程,没少受气,因此就及其想让弟弟去当官,过的体体面面的,再也别看人脸色过日子了。

但是联省的官是那么好当的,科举是正规的,赵泽勇把持的很严,谁敢在这上面出幺蛾子,赵泽勇是会下杀手的,所以只要有本事考上科举在政府做个吏员是有希望的。可刘同识是不错,但是学的知识却在政府中用不上,年年考试,年年落榜。他各个刘同轨为此伤透了脑筋,托人,拉关系,送礼,没少想办法,可奈何现在的政府除了赵泽勇等强权人物外,谁想往里面塞人都不容易。后来只能跟其他留学生一样,通过竞聘进了大学教书,但是由于联省现在对心理学不太注重,一般只对那些实用性的学问投资,所以刘同文的课程也不太受关注,是学校里的一个冷门。学的人少,得到的经费就少,而刘同文就只能一直当一个讲师。

不过刘同文却是大学里一个名人,就是因为他常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实验,让学校里的师生都以为这人不正常。

“要不我给你去叫人吧。”

云南大学,这所以文科为主的精英制大学,校长,云南著名的教育家熊庆来对来访的胡万说道。

“不,在等等,我想看看他做的实验。”

胡万摇摇头道。接到曹执的通知,他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他立刻就来看了,刚巧听校方说,这个奇葩今天又要做一个实验,说是群体意识的实验,目的是宣传心理学,胡万就想先看看这个实验再说。可这等了大半天了,学校里不少师生都在学校中心的广场上等了半天了。可就是不见那个刘同文出现。

“这个人是个怪人,竟搞一些轮七八糟的东西,这科学啊,就是实实在在的。弄不得虚。”

熊庆来可是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个刘同文,熊庆来是搞数学的,在西欧留过学,知道有心理学这门课程。但是他还是个国学大师,对心理学有自己的理解,觉得跟中国的周公解梦都是一回事。压根不承认这玩意是科学,真正的科学那就应该跟数理一样,实实在在的,弄不得半点虚的,当然熊庆来也承认这是一门学问,所以才聘请了刘同文,但是也只让他当讲师,没有教授会同意给这么一个人教授身份的。

“还是在看看,急不得。”

胡万说道。其实他心里也越来越好奇。

突然一群人从一栋教学楼拐角处跑了过来,直冲广场而来,但是却不理会广场上的师生。有人想要问话,可是那群人就是不搭理,而是神色慌张,一个劲的往前跑。慢慢的人有好奇的跟着,接着更多人好奇,慢慢好奇又发展成了惊慌,不明就里的人越来越多的跟着跑了起来,到最后大多数人都跟着跑了起来。

“怎么回事?”

胡万是军人向来冷静,可突然上千人开始乱糟糟的狂跑一气,心里也有些发慌。

“这个不清楚啊,是不是哪里走水了,胡将军我们还是避一避吧。”

熊庆来眉头一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突然间广场上的人都慌了,拉住人问也没人知道,一个个一副神色奇怪,慌乱,没头苍蝇一样。

突然胡万哈哈大笑起来。

“好家伙,这就是那个实验啊,这个人我要了。熊校长还请支持军队建设啊。”

“没问题,没问题,只要他本人没意见,我就放人。”

熊庆来满脑门子疑问,但是也明白过来,这些事八成就是那个刘同文搞的,他以前也不是没搞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没有这次这么大场面而已。不过熊庆来心里也吓了一跳,这人也太能闹腾了,这里那像是大学啊,明明一个牲口市场吗,这人啊,留不起啊。

胡万没猜错,这确实就是刘同文的实验,证明人的群体意识。他派了一群人开始在人群中穿过,不回答任何问题。其实刘同文的意图是,当一群人在另一群人中莫名其妙的做某种奇怪的举动的时候,会造成连锁反映,最后造成整个群体的反应。当然刘同文也没想到最后会变成所有人都跟着跑,他知道了,这也就不是什么实验了。

但是刘同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实验竟然引起了军方的注意,很快就有军方上门来邀请他,还说他不能不去,他同意则罢了,不同意就算军方强行征召他。倒是他哥哥兴奋的不得了,放下手里的工程,专程从广西跑了回来给他庆祝。看到哥哥这么高兴,刘同文也就释然了,兄弟俩相依为命感情身后,对他来说这个哥哥可不仅只是哥哥,等同半个父亲。

当年他们家在西川遭了灾,就兄弟俩活了下来,是他哥哥带着他随着逃难的人群到了云南,为了糊口,他哥哥到铁路上给人背石头,给他挣口吃食。过了两年他哥哥更是用攒的工钱送他去了学校,虽然云南是义务教育,可是他们是外地人,享受不了这个待遇,要入学就只能掏钱。刘同文当时发誓要学好本事,将来让哥哥享福。所以一路用功,加上过去家境好的时候,读过私塾,底子不错,小学不用上,用了三年时间愣是学完了中学六年的课程,接着哥哥也发达了一些,弄了个包工队,就干脆送他去瑞士留学了,指望着他学了大本事光宗耀祖。

现在哥哥高兴就好,自己哪怕是去当兵,也无所谓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