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南阀 > 第八节 平川

南阀 第八节 平川

作者:狂人阿Q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9:56 来源:蚂蚁文学

朱玉德入川绝对不是盲目的去碾压,去打到一切四川军阀的,而是采取了拉拢分化的政策,早就已经跟四川各个军事势力,最终决定联合刘湘等人,先将风头最盛的杨森打到。

为什么先打杨森,北洋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北洋段祺瑞在被冯玉祥逼下台请孙中山北上前,撤销了杨森的职务,要把杨森调往北京任职。结果杨森担心自己一走,军权可就别人夺了,于是赖着不走不说,立刻就开始了自己武力统一四川的行动,打的刘成勋等人不断败退,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了七八十个县,威慑全川。

杨森的强势自然引起了其他军阀人人自危,最顾忌也是最希望杨森完蛋的是另一个川中巨头刘湘,因为段祺瑞免了杨森的职务后,任命他为军务督办代替杨森。可没想到杨森不但不走,反而对其他军阀大肆攻击,而且连战连捷声威一时无两,此时联省自治军一联系他,真是对了他的心思,立刻答应跟自治军联合驱逐杨森。

至于之后自治军在四川的地位,刘湘却不担心,滇军也不是一次进入四川了,到时候打到了杨森在联合其他军阀驱逐滇军就是了。

四川人对此习以为常,但是外界可不这样认为,赵泽勇已经悄无声息的占据了广西和贵州,展开军事行动前,也从来没费心找过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没发过什么声势浩大的通电,反正就是我来了,我占领了。在赵泽勇看来,只要自己需要,那就行动,就像在广西,因为需要一个出海口,那么陆荣廷一在广西图谋复起,赵泽勇就立刻出兵。在四川则是因为自己的工业计划需要四川的人口来支持。

当然了赵泽勇还是很顾及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只有在赵泽勇盘算过,发动战争比保持和平带来的伤害更少的时候,他才会过段发动战争。就像占据贵州的时候,是因为一不小心被王崇阳蛊惑,自以为是的以为贵州的百姓生活真的很凄苦,以一种自己应该去拯救贵州百姓的使命感为驱动出兵的。而四川就没那么多弯弯绕了,不用说傻子都看的出来,四川战乱太频繁了,老百姓肯定非常凄惨,在这种情况下,早进入四川,早发动战争,造成的伤害反而更小。

赵泽勇不屑寻找各种借口,但是外界可不这么看,各地媒体大多持有批评的态度,在他们看来,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掩盖不了云南军阀赵泽勇肆意扩张的野心,很多报纸都在呼吁中央出面制止赵泽勇发动战争的行为,他们却不曾考虑过四川人的感受,没有关心过四川百姓在混战中战战兢兢瑟瑟发抖的处境。

不过外界的评论影响不了赵泽勇,北洋中央也确实没有能力制止,只是发了几封不痛不痒的谴责电文,呼吁各方克制之后,就没了下文,北洋政府继续为了争权夺利,准备内讧去了。

而朱玉德这边,在川东刘湘的配合下,自治军进军顺利,很容易进入重庆,然后跟其他军阀一起,向杨森控制下的成都进发。此时刘湘又诱导杨森部师长刘赞旭临阵倒戈,杨森军大败,很快倒杨联军就攻到了成都城下。

成都城高墙厚,不是那么容易攻占的。

朱玉德出动了大量的飞机轰炸,对杨森部制造了极大的恐怖,川军何尝见过如此规模庞大的空军,竟然有一百多架飞机轰炸,一时间毫无斗志。接着大炮轰鸣,最后一个冲锋损失不到百人,就拿下了成都城门,接着杨森军撤出成都,杨森通电下野。

整个攻击过程层次清晰,配合密切。不得不说自治军现在的作战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四川,甚至凌驾于国内多数军阀之上了。以德国人总体战思想为指导,自治军的将领非常重视战斗中的配合和衔接,也学习了德国人的军事科学态度,从不盲从任何西方作战方法,而是自己通过演戏仔细认真的寻找合适自己的作战方式,通过演戏验证作战理论和方法,这跟科学家做实验来验证科学理论如出一辙,这就是现代的军事学,可以跟着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一门科学。

在自治军通过无数次的演戏得出的,空军、炮兵以及步兵相互结合的战术打击下,杨森的部队根本就没回过神来前,就感觉莫名其妙的丢失了城池。而自治军这边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川军的虚弱远远超过了朱玉德的预料。从3月中旬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点的困难,就一路打进了成都,此时还不到十五天。

没打成大战,没打成消灭战,反而更不好办了。原本是自治军打算用强力消灭川军,让四川彻底没有对抗之力的,可结果是大量的川军整建制的投降,也让大多数川军成建制的保存了下来,这可就不好办了。

依照朱玉德,还有赵泽勇的打算,是不打算保留独立的川军的,川军最少要打散整编进入联省军的,现在川军元气未伤,强行整编降兵,怕是要引起反弹,别最后入川作战没遇到什么阻碍,反而是整编惹的他们激烈反抗就得不偿失了。

朱玉德反复考量后,请示赵泽勇,希望跟广西和贵州一样,请一个强大的有声望的人物回来四川做省长,宣布四川自治并加入联省,最后配合联省军整编川军。

对这么一个人,朱玉德倾向于刘湘,刘湘是四川人,又有实力。但是赵泽勇更倾向于熊克武,熊克武在四川治理数年,是有威望的,而且从来都是个文人,对军事的控制力度不大,但是在军中却颇有威望,四川现在的大小军阀就没有没跟他打过交道的。

最重要的是,熊克武不是孙中山的狂信徒,他是黄兴一派的,在四川的时候,就跟孙中山派不和,不用担心熊克武会没事就北伐,相反熊克武很赞成联省自治,像湖南那样的联省自治,曾经还跟陈炯明联合向老孙施压,希望广东自治呢。

而且熊克武跟岑春煊有些地方很像,都是乐于搞建设,而不希望发生战争的。赵泽勇认为,他一定会配合联省的建设行动的。至于他是那个党派的,赵泽勇反倒不关心。

唯一的问题是,熊克武现在被蒋价石等人扣押在广州,怎么才能把他要回来。又是一番利益交换,王崇阳亲自去了广州一趟,跟蒋价石交涉,暗中答应支援蒋价石一万只步枪,又说动了熊克武配合蒋价石吞并他的军队,最后蒋价石放归熊克武。

熊克武到成都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中旬了。

此时成都的情况很复杂,杨森部数万人,自治军四万人,还有刘湘一个师驻扎在这里,大战斗没有,小摩擦不断,显然自治军恐怕要面对最大的困难了,那就是卷入四川混战当中。

熊克武的到来倒是给了很多军阀一个心安,如果是杨森这种武人他们有顾忌,但是熊克武这样一个文人他们就没什么好怕的了,于是纷纷支持熊克武做省长。熊克武上任后,依照跟自治军的协议,开始积极说服杨森旧部的军官放弃兵权,要么选择到政府做官,要么选择去云南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在委以重任。

很多川军将领还都是过去的云南讲武堂毕业的,反复思考在大势所趋之下,识相的去了云南。对于朱玉德裁撤投降的杨森军队的做法,刘湘等其他军阀持赞同态度,在他们看来,裁撤了杨森的部队,这就绝了杨森重新起家的资本,永绝后患。省的将来赶跑了自治军后,杨森再次悄然回川重整旧部,再次成为一个川中势力,那么这次对他的打击就白费了,就像历史上一样,许多军阀打到了,又起来了,总是恶性循环。

五万多杨森残部,整建制的被裁撤,丁壮被自治军、刘湘、刘成勋等瓜分一空,老弱则发放路费和退伍费放回家种地去。其中还有将近一万人,年纪不大十六七岁,家里养不活才送到了军队里,结果他们回家也是没活路,非常不乐意离开能勉强吃饱饭的军队,对这些人,朱玉德给他们家人一笔钱,然后送他们到云南,交给赵泽勇头痛去。赵泽勇只能把这些人塞进自己的工厂,尽管工厂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但是养着吧没办法。

这些年轻的经过军事训练的军人其实都是不错的工人候选,有人认为西方军队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西方完成了工业化,他们的军人都是工人出身,而工人在工厂工作又有纪律性,又讲究合作,军队同样重视纪律和合作,所以工人是天生的士兵。同理,经过军事训练,懂得步调一致的军人,复员到工厂中,稍加培训也会是合格的产业工人。

只是可惜赵泽勇的工厂现在还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好在汽车厂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终于完工并且要投产了,需要大批的普通工人,索性一股脑都塞进了汽车厂去。[bookid=2706627,bookname=《神兵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