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锦绣善谋 > 第二百八十二章 皇帝的猜忌

锦绣善谋 第二百八十二章 皇帝的猜忌

作者:寒衣燃烬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萱萱的晕倒又是让府里一阵的手忙脚乱。只是这一次却没几个人真怪她,毕竟自己的靠山不在了,对她而言,若是晕倒就能解决问题,她大概也愿意多晕上几次。

太子被刺杀的事情在京里闹得沸沸扬扬,同时,太子是被王家之人刺杀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再联想起前些日子关于太子和皇帝的那些个传闻,平城王家出了个幸存者,隐忍多年,趁机下手为家族报仇倒也说得过去。

一时间,事情甚嚣尘上。尽管太子是受害者,但却没有多少人对他抱有同情。正所谓一饮一啄皆是天定,因果轮回报应不爽,谁都逃不过。就算对方是尊贵的一国储君,也都不例外。

只是,众人还是有所担忧。储君遇刺,事情非同小可,虽不至动摇过本,但对于隆庆来说,定然会引起不小的恐慌。

南明虎视眈眈,不断侵扰边疆,私底下小动作不断。前些时日徐国公打了几场胜仗,让南明难得的老实下来。皇帝正准备将徐国公召回京城,伺机夺回兵权。但一时间出了这样的事情,南明定然不甘沉寂,借由太子遇刺之事定会再行骚扰,徐国公反而不能回京,只有镇守边关才能让南明心有忌惮不敢胡来。

可以说,太子的死彻底打乱了皇帝的计划,让原本以为一切都算计稳妥的皇帝彻底方寸大乱。

事情经过被人快马加鞭的送进宫廷,皇帝听后勃然大怒。一国储君事关国本,只要没有做过太错的事,就连他都不敢轻言废立,而如今,大好的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被人刺杀,还连累另一个儿子身受重伤昏迷不醒。皇帝几欲将面前的桌案拍的粉碎。

此时的皇帝已经渐渐冷静,多疑的他开始怀疑太子的死和三皇子的重伤死否是其他皇子所为。

太子虽不算是能力出众,倒也算稳妥。能与太子争锋者,一是六皇子。但皇帝觉得这个儿子应当不会做出这样不明智的事情。二者是三皇子。可皇帝又摇了摇头,自己这三儿子一向与太子交好,几乎就是一条绳儿上的蚂蚱。而之前又为了保护太子身受重伤,此刻正昏迷不省人事。

若事情真是三儿子所为,皇帝叹息,敢拿自己的命来赌,那这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可是可能吗?皇帝扪心自问。为了皇位,他骨肉亲情无一不可舍弃,可事关性命。他绝不可能形同儿戏。故而,皇帝是打心眼儿里不相信这件事情会是三皇子自导自演。

皇帝捏了捏鼻梁。若不是自己的儿子,又还能有谁?

徐国公府?莫非是徐国公得知了他要对付他的事情,故而提出的警告?

皇帝摇摇头,否定了这种想法。徐国公远在边关。京里剩下的,也无非就是些女人孩子又或是毛儿还没长齐的毛头小子,又能成什么事?而他也着人严密关注着徐国公的一举一动,两方之间并无书信往来,又如何互通有无?

何况,他想要对付徐国公之事除了他和几个心腹无人得知。又如何会泄露秘密?

那是镇国侯府?

应当也不是。镇国候一家全都待在京城,几乎就是放在他眼皮子底下看着。因为镇国侯府手握二十万兵权,他时刻都不敢松懈。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

明郡王余孽?

更不可能。此刻这些余孽早已远离京城,被他流放到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

药王谷?

皇帝有些迟疑,但本能又觉得不会是如此。药王谷根本没有挑衅朝廷的必要与动机。

除非药王谷得知了沈煊之死是他在背后指使策划。可以庞涓的脾气,若真是如此,定然早就扬言与朝廷势不两立了。又怎会沉得住气等到现在?

再者,药王谷里在武力上拿得出手的就只有阎王帖。可是。他这些年也曾关注过阎王帖的举动。阎王帖十分自负,一旦动手,必留下标记。而此次却不同,有些不符合阎王帖的风格。

他当初特别调查过,历代药王谷的规矩如此。阎王帖一旦出动,必然留下阎王帖作为标志,就是为了警告对方,几乎无一次例外。此次背后之人藏头露尾,不像是药王谷的做事风格。

他哪里会知道,此时的药王谷早换了当家人,而这个新的当家人,偏偏就是个不喜欢按常理出牌的。

在沐如锦看来,能偷着来的就不要大张旗鼓,没事儿装逼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想来想去,皇帝想的都快将头发揪下来了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嫌疑之人太多,个个都有嫌疑,却又个个都没嫌疑。皇帝根本就拿不准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至于逍遥侯府,从一开始就没有在皇帝的怀疑名册之中。在皇帝眼里,逍遥侯府不过是有些钱罢了,朝廷势力半分也无,又能掀的起什么风浪来?

想了许久都没有头绪,皇帝险些将牙都咬出血来。正当他头脑一片混乱之时,一丝念头突然自脑中划过,让皇帝直接愣住不动。

重新坐下,皇帝开始梳理那一丝灵感。他想起之前有人来报,那凶手被当场捉拿,甚至外头已经传开了,此人是平城王家当年漏网的余孽。

想想之前他的密探为他传来的消息,再想想当初平城王家和明郡王之事传出时他的猜想,皇帝渐渐的开始抓住一丝清晰的脉络,将矛头指向了楚王府。

皇帝本就怀疑当初那两件事是楚王派人散播的,再加上密探密报楚王有谋反嫌疑,故而动机明确。

此次太子被刺之事过去还不足一日,京城上下竟到处都在传闻这凶手乃是平城王家之人。

要知道,平城离京城甚远,京城里的人又如何能得知平城王家之人长相如何?特别是此人被传是那平城王家家主王自健在外留下的私生子,这样私密之事,又如何被京城人知道的这样清楚?

就算这凶徒在刺杀太子之时说过此行是为王家报仇,可却并未表明身份。这事情未免传播太过迅速。

何况,凶徒刺杀时竟然会主动暴露杀人动机,就像是认准了此次无法活着回去,会不会太过刻意?

由此可见,这凶徒背后定有幕后指使。而因为‘平城王家’这几个敏感之字,楚王的嫌疑越发的加大了。

莫非楚王等不及了?难道是他要有什么行动,故而刺杀太子以引起恐慌方便他们行事?还是想要声东击西,又或是祸水东引,想让他焦头烂额而他们好趁机准备?

一想到此,皇帝立刻警觉。忙叫了心腹之人前来,命其严密盯紧楚王府,哪怕是个苍蝇的去向也要调查的一清二楚。

当然。其他的嫌疑者他也不会轻易排除,总之要慎之又慎,务必要查出凶徒所为何人。

与朝廷作对,与天子作对,他绝不能让这等猖狂之人有好下场!

且不说皇帝在宫中各种脑补。相反,逍遥侯府所有人都开始闭门不出,低调行事。

让皇帝怀疑楚王的目的沐如锦算是达到了一半。她已经安排好了善后,就算皇帝追查,也定然会查到楚王头上。

而若是严审那刺杀太子的死囚,就会牵扯出千秋门的千秋梦。同时,皇帝会发现,千秋梦与楚王也是有着丝丝连连的关系。这一点并非是沐如锦胡乱作假。事实上千秋门与楚王之间真的是有联系的。只是这联系更多的却是仇恨。

当然,也算不上是什么大仇,无非就是当初楚王府的一个管事因为一个女人而与千秋门一个弟子大动干戈,最后不小心推搡之下,千秋门弟子脑袋不小心撞到了石头尖上磕死了。于是两家梁子就这么结上了。

要说千秋门与药王谷差不多,都是不轻易出世的。平日里很少能看到两家弟子在外走动。但偏不巧那日那千秋门弟子奉门主命令去药王谷取药,又恰巧看上了街上一个唱曲儿的姑娘,更巧的是当时楚王府的那个管事被楚王准了假回家探亲,也顺带看看能不能去药王谷求上几粒灵丹妙药,最后却在半路狭路相逢,最后引起了这一场命案。

其实对楚王府和千秋门来说,无论是一个小小的管事,还是一个普通的弟子的命都不值什么钱。可是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朝廷与江湖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有些微妙,此刻又事关面子,谁都不愿先妥协,等到楚王和千秋门主知道此事时,两方已经势成水火了。

作为一个异姓王爷和一个江湖大佬,面对这种状况就更是不愿先认输道歉,故而两方关系就一直僵着。虽然算不得什么大仇恨,但若是互相见了面,免不了又是一番谩骂,甚至还会动动小手。

这情况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许多人都知道。皇帝也知道。可是此时情况不同。

从前皇帝听说此事也不过一笑置之。可现如今在得知楚王有谋反之心,还很有可能导演了一出刺杀太子的大戏的时候,又正巧此事还涉及到了千秋门,那么,楚王府和千秋门的这一点嫌隙就有一些不一样的味道了。

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何会闹到这样水火不容的地步?会否是二者联合起来演了一出反目的戏,实则暗地里勾结在一起?

沐如锦知道,以皇帝那多疑的性格,会这样想一点也不为过。

再加上沐如锦查出,楚王暗地里在支持四皇子,事情看起来复杂,但却又变的不那么复杂了。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

谋反也是个技术活儿,不是说你想反就能随便反的。平白的朗朗乾坤,你莫名其妙的揭竿而起,这就是反贼,完全不得民心,就算是让他成功了,这皇帝也当不安稳,还很有可能会遗臭万年。将来史书工笔,定是个不顾黎民百姓的昏君反贼无疑。而这还是建立在你谋反成功的基础上。

与其如此,还不如找个傀儡掩人耳目。皇帝子嗣众多,哪个皇子不想登临大宝坐拥天下?不过是有没有这个机会,又有没有这个实力罢了。

四皇子母妃身世低贱,背后又无士族支持,几乎于皇位无望,但若是有了楚王支持,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而四皇子要靠楚王的势力取得登上太子之位的机会,同样的,楚王也需要四皇子成为他手中的傀儡皇帝而掩人耳目。两厢一拍即合,私下交往自然也慎密。

这事儿沐如锦总会让皇帝察觉到,那么这一个嫁祸之计看起来就十分顺理成章了。

最重要的是,一切的事情都是皇帝自己脑补出来的,没有人在他面前提出这件事来干扰他的思维。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自然就更加可信。

而此时,再有一个五毒宗的告密者出现再加上这么一把火……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好玩的。

这就是多疑之人的软肋与弱点。只要抓准了,其实很容易算计。

而沐如锦就这样隐在幕后不被任何人注意。皇帝又怎会想到,不过是他一直看不起的逍遥侯府之中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女人,才是这件事情真正的‘罪魁祸首’呢?

若是李冬青没有死,他定然会提醒皇帝绝不能小看了沐如锦这个人。可是现在,李冬青早就死几百年了。沐如锦在京城里虽然做过几件轰动的事,可在皇帝看来无非是后院里女人的小打小闹。哪怕是她破坏了苏启成为世子的计划,哪怕是她除掉了他安排在逍遥侯府的江伊莲和如姨娘,在皇帝的心中,那都不过是女人争风吃醋互相使绊子而已。

只可惜,沐如锦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这些拈酸吃醋的小事,她要的,是刘鸿御彻底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再也起不了什么幺蛾子!

而待皇帝和楚王两方已经相互起疑时,沐如锦还有后策,到那时,就该是替小小报仇的时候了。

沐如锦想,或许到那时,这戏才是最精彩的时候。到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有他最该有的结局。而她,正期待着大戏真正落幕的那一天。那才是她与苏衍、与药王谷、与逍遥侯府之间,真正再无后顾之忧的一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