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一卷第五章第十二节 路在何方

皇明风云录 第一卷第五章第十二节 路在何方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一卷辽东惊变

第五章收兵励志问前程

第十二节路在何方

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四月初,辽阳。

刘云威在作出了返回四川的决定之后,便与陆英等人一同开始整编汉威营。经过此次大战,汉威营一连几番血战建奴,全营出去负伤残疾不得不解甲归田的将士之外,就只剩下了两千余将士,如果按照朝廷的意思缩编成一个千总营的话兵力上也算合适。

于是,经过刘云威与陆英、吴兴、李天昊、赵开山、温破虏几人仔细商议之后,决定缩减汉威营的建制,由五个千总营合编为一个加强千总营,并编撰除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刘云威降职为千总后,便将陆英、吴兴、温破虏、赵开山、李天昊五人重新任命为把总。此时,汉威营的战兵尚有两千一百零五人。刘云威便对汉威营的编制做出了一些调整:

五人为一伍,内设伍长一名,一伍共五人;

四伍为一队,设队长一名,一队共二十一人;

四队为一哨,设百总一名,一哨共八十五人;

四哨为一总,由陆英等五人任各总把总,一总共三百四十一人;

刘云威自辖亲卫依旧是五百人。

根据调整后的建制,汉威营全营两千一百零五名将士共分为五个把总部,但是保留了之前五个千总部的划分,依旧称为前、后、左、右、骑兵五把总部。

与之前一样,陆英任前部把总;吴兴任后部把总,统领千总部重步兵及一哨的灭虏阵;赵开山任左部把总;李天昊任右部把总;温破虏任骑兵部把总,统领骑兵及一哨马槊骑兵,兼顾夜不收。

按照这份缩编方案,刘云威与陆英等人花了近十天的时间对全营进行了整编,重新整合了各部兵力。之后,又考虑到汉威营离开之后辽阳防务比较空虚,刘云威便将东路军剩下的两千余民夫全部转成了卫所兵,并与之前的卫所兵进行了混编、严加训练,充实了辽阳城的防守力量。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汉威营南下回四川的准备工作就只剩下一件事了:大军南下路线的制定。

于是,刘云威将袁明轩、陆英、吴兴、李天昊、赵开山、温破虏几人叫到了总兵府,一同商议南下路线问题。

赵开山、李天昊和温破虏三人都是有些奇怪,都问道:“大哥,咱们南下去四川的话,直接进山海关,然后一路朝着四川行军不就行了吗?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面对三人的疑惑,陆英和吴兴也是有同感,但二人都是心思比较细腻的,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低头思考着什么。

刘云威一听恍然想到:“大家都没有领兵长途行军、跨省越界的经验,当然不晓得其中的门道。”

于是,刘云威解释道:“当然要讨论了。咱们汉威营南下四川,途中要经过大明数个省份,要横穿京畿之地、中原腹地,两千余人的军队行军数千里是要向朝廷报备行军路线的。你们以为跟在辽东一样,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吗?”

赵开山、李天昊好像听说了什么新奇事物一样,显得十分新奇;而温破虏想了想,好像明白了什么,说道:“大哥,我好像是明白了。咱们南下的话就是客军过境了,需要朝廷发下开拨银和相关过境文书是吧?”

刘云威点了点头,说道:“破虏说的没错,而且沿途的州府还有义务为咱们提供粮草辎重的。”

说到这里,众人才算彻底明白了,心里都暗道:“大军穿州过府还有这么多学问,难怪大哥要召集大家好好商议一下。”

“大家都说说吧,咱们考虑下行军的路线,最好规划出几条路线来,让兵部自己去挑选,省的那些朝中的大老爷挑三拣四的耽误事。”刘云威说道。

于是众人便都讨论了起来。

赵开山和温破虏提议汉威营南下山海关,走京畿、河南、陕西回四川;而陆英和吴兴则认为大军应该走京畿、河南、湖广回四川;李天昊因为从小就在辽东生活,从没离开过辽东,所以便一直听其他人讨论,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刘云威说道:“大家都认为应该先走京畿、河南一线,只是在过了河南之后有所分歧。那你们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吧,咱们大家一起比较一下。”

赵开山和温破虏互相看了看,赵开山便一努嘴示意温破虏说一下。

温破虏白了赵开山一眼,说道:“大哥,我们提出过了河南走陕西回四川,是认为那边道路比较好走。大家都知道进川的路非常不好走,自古就有入川难于上青天之说,而从陕西入川的话,道路比较好走利于大军行进。所以我和开山提议走陕西。”

刘云威点了点头,又看向陆英和吴兴问道:“那陆英你们的理由呢?”

陆英说道:“大哥,要说路途好走确实是从陕西那边进川好走些。但是大家别忘了,早在大战之前西北大旱、农田绝收之类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辽东。咱们汉威营要是走陕西的话,沿途的州府可有能力供应咱们粮草?与其担心粮草出问题,不如直接走湖广保险些。”

刘云威听完觉得双方说的各有利弊,一时间无法判断那条路线更好一些。于是就想问问袁明轩的意见,看看是不是将这两条路线都上报兵部备选。

这时,刘云威忽然想起来袁明轩自始至终都在一旁听大家讨论,始终都没说过一句话,便问道:“袁大人,对于南下路线您有什么意见?”

袁明轩摇了摇头,说道:“小将军,几位将军的意见我都听到了,大家说的都十分有道理。但是我认为咱们规划行军路线时想得有些简单了,咱们没有站在朝廷的角度来想这些问题,或者说是没有站在朝中大臣的角度去想问题。”

刘云威一时听得有些糊涂,看看其他几人也都是一脸的迷茫,便说道:“袁大人的意思是?”

袁明轩说道:“小将军、几位将军,你们认为咱们现在是什么身份?”

众人再一次糊涂了,什么身份?这与南下路线有什么联系吗?

刘云威说道:“咱们什么身份?当然是大明官军了。这有什么疑问的?”

只见袁明轩摇了摇头,说道:“咱们是败军,是从辽东战场撤下来的一支败军。”

众人听完脸色都不是很好,赵开山和温破虏二人更是一脸的怒气,而刘云威则是非常悲痛。

袁明轩继续说道:“难道不是吗?在那些朝中大臣的眼中,乃至在沿途州府官员的眼中,咱们就是一支打了败仗的败兵。试问,朝中大臣会让一支败兵南下山海关,从京畿之地的北直隶经过吗?他们绝对不会的!那朝中大臣会让你们从湖广穿过回四川吗?也不会的,湖广可是天下粮仓,要知道有多一半的高官大员都在那边买有财产的,他们怎么会容忍湖广出血来供应一支败兵的粮草?”

众人一听,袁明轩这是一下子把两条路线全给否定了。不能南下走山海关,汉威营这两千多人难道飞回四川去吗?

刘云威说道:“袁大人,既然咱们不能走山海关,那怎么才能回四川?”

袁明轩说道:“走海路,渡海直接去山东,从山东走河南、陕西回四川。”

此话一出,包括刘云威在内,屋内几人全都是目瞪口呆,谁也没想到袁明轩竟然会提出让汉威营乘船出海。

赵开山说道:“我说袁大人啊,你可别忘了咱们汉威营可是有两千多将士啊,那得需要多少艘船才能运到山东去啊。”

袁明轩笑了笑,说道:“没问题的,咱们先去海州卫,我在哪里有个好友叫程世勇,是个百总。他在旅顺有相熟的海商,能够帮咱们找到足够的海船。”

这时,李天昊担心地说道:“袁大人,这乘船出海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啊,要是遇到风浪怎么办?”

“从辽东到山东,坐海船的话也就是三两天的事,况且沿途不会有什么大的风浪,不用担心有什么意外的。”袁明轩安慰道。

众人见袁明轩说的十分有道理,便都没有什么异议。

刘云威认真的考虑了一下袁明轩的建议,过了一会说道:“那好吧,就按袁大人的意见写成文书报送给兵部,看看兵部有什么意见吧。”

袁明轩说道:“这文书就由我来写吧,想必兵部一定会批准的。”

刘云威说道:“那就好。对了,既然袁大人这么有信心,那就麻烦袁大人再给海州卫的朋友去封书信,将此事提前告知一下,也好让人家提前有个准备。”

“好的,我一并写好就是了。”袁明轩说道。

见路线之事稍稍告一段落,陆英便拽了拽刘云威,轻声问道:“大哥,那老将军他们的后事如何处理?”

刘云威的神情黯淡了几分,说道:“我岳父是辽阳人,就在辽阳安葬吧,过几日就给我岳父办理后事。”

众人点了点头,陆英又问道:“那老将军呢?”

刘云威神色坚定的说道:“我祖父、父亲和婉芯都要回四川安葬,我要带他们回家!”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