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十一卷第三章第六节 集结号(三)

皇明风云录 第十一卷第三章第六节 集结号(三)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崇祯五年,二月初一,辽东镇江堡。

镇国公刘云威定下的集结期限已到,此番出征朝鲜国的右路大军已经在镇江堡集结完毕,各路兵马齐聚,一时间镇江堡外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右路大军主将辽阳镇总兵官吴兴眼见各路大军都已经到齐,便下令在镇江堡内升帐,召集各路大军主将中军议事。

设立在镇江堡内的右路军中军,吴兴一身戎装坐在上首。而下方,辽南总兵官李定国、泰宁总兵官高宏光、海西总兵官皇甫明、塔山总兵官艾能奇、宣府总兵杨国柱紧挨着吴兴依次落座;陷阵营等各军参将数十人坐在众总兵的下首,整个中军都是铁甲粼粼、英气逼人。

吴兴见众将已经到齐,便大声说道:“今日,各路大军已经齐聚镇江堡,本镇既为镇国公任命的右路军主将,那便开始行使大军主将之职责!还请各位同袍多多支持!”

话音刚落,李定国、高宏光、皇甫明、艾能奇、杨国柱率领下首数十员参将一齐起身抱拳,大声说道:“我等谨遵吴总镇号令!莫敢不从!”

吴兴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有诸位的鼎力支持,那本镇就开始履行职责了。”

“请吴总镇下令!”

“本镇命令,辽南总兵官李定国所部及泰宁总兵官高宏光所部夜不收全部出动,探查朝鲜国平安道西道的具体情况。”

李定国和高宏光闻言齐声领命:“得令!”

“本镇命令,海西总兵官皇甫明所部、塔山总兵官艾能奇所部夜不收全部出动,探查朝鲜国平安道东道的具体情况。”

皇甫明和艾能奇也是齐声领命:“得令!”

“此外,本镇麾下的陷阵营夜不收将士也会越过鸭绿江,协助各营夜不收将士进行探查。”

说完之后,吴兴便对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说道:“有劳杨总兵负责船只的征集事宜,十五日之内,务必筹集到一千艘船只!”

杨国柱闻言立刻起身说道:“请吴总兵放心,本镇一定按时筹集到足够的船只!”

吴兴点了点头,说道:“本镇已经上报镇国公我右路大军按时集结完毕,并且请示镇国公大军出兵日期。本镇估计这出兵日期最快也要一月之后,所以咱们正好趁着这段时间摸清朝鲜国的兵力部署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此期间,各路兵马不光要完成本镇布置的任务,将士们的训练也不能松懈,各营兵马都要严加训练,不可有丝毫的懈怠!”

“得令!”

此后十日之内,明军右路大军夜不收大举渡过鸭绿江,在朝鲜国平安道西道、东道横行无阻。这些夜不收将士不光四处探查朝鲜兵马的部署情况,更会时不时的对发现的朝鲜国兵马进行突袭,遇到朝鲜军囤积的粮草、辎重也会趁机焚烧。一时之间,朝鲜平安道境内风声鹤唳,朝鲜国举国震惊。

其实,早在镇国公刘云威率领三十余万明军将士横扫辽东,一举剿灭满清鞑虏的时候,朝鲜国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将大明这个前一任宗主国给彻底得罪了。

此时朝鲜国国王名叫李倧,是朝鲜宣祖庶五子元宗李枎的长子,朝鲜光海君庶侄。

当年清军出兵朝鲜国,威逼李倧下令朝鲜国脱离大明、投靠满清的时候,李倧的心中可谓是十万个不愿意。毕竟在李倧的心中,大明可是华夏正朔,是天朝上国,就算是再不济那也是朝鲜国的再生父母(万历抗倭援朝之战再造了朝鲜国),怎可在鞑虏的威逼之下弃明投暗?

可是,李倧在清军强大的武力威胁之下,在两班大臣的怂恿之下,还是低下了头,宣布朝鲜国不再是大明的藩属,而是向大清称臣纳贡。

李倧在脱离大明之后,心中一度非常惶恐,毕竟大明的威压由来已久,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感觉了,不可能在段时间内改变,李倧非常害怕大明会发兵问罪。

但是,让李倧感到出乎意料的是,大明对此没有丝毫的反应,不但没有兴兵问罪,而且还在满清的攻势下丢城失地,几乎将整个辽东都丢掉了。这样一来,李倧的心中便升起了别样的心思,认为朝鲜国也许可以在明清开战的时候渔翁得利、左右逢源。甚至运气好的话,李倧认为自己可以带着朝鲜国走向强大,重建唐时高句丽的功业,一举吞下辽东之地!

正是出于这种野心,在皇太极准备和大举反攻辽东的刘云威展开决战之时,李倧积极发兵响应了皇太极,企图在这场大战之中捞到好处。

但是事与愿违,最后的结局根本不是李倧所想象的,李倧派出的朝鲜精锐根本就不是汉威军的敌手,被打得全军覆没,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就连李倧的新主子皇太极,也在不久之后兵败身死,大清国也在三十万明军将士的怒火之中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此时,李倧才算是从自己的千秋大梦之中醒悟了过来,明白朝鲜国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华夏的对手,一旦与大明刀兵相见的话,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国灭身死!

李倧这下彻底的害怕了!

如果说之前李倧下令朝鲜国投靠满清还算是形势所迫、情有可原的话,那后来辽东大战的时候出兵参战,帮助满清一起对抗汉威军,那就是公然的向大明宣战了!

李倧在恐惧之中准备向崇祯帝上表请罪,并且请求崇祯帝准许朝鲜国重新成为大明的藩属。

但是,李倧等到的不是崇祯帝的赦免诏书,而是一纸战书!

崇祯帝准备集结二十余万大军出兵讨伐,命令李倧立即退位,去朝鲜国号,将朝鲜三千里疆土纳为大明州县直接管辖!

虽然李倧的心中无比惧怕大明,惧怕大明的兵马,但是也绝不会在一战未打的情况下,直接退位投降!

于是,李倧下令集结了朝鲜国所有的精兵强将,沿着鸭绿江一线,部署在所有的战略要地,准备抵抗大明的雷霆一击。

没过多久,李倧就接到了消息,大明已经在辽东镇江堡集结了数十万大军,正在囤积粮草、准备渡江。

李倧闻讯大惊失色,急忙将集结起来的三十万朝鲜大军部署在平安道的东、西两道,同时下令全朝鲜开始紧急征兵,上到五十岁、下到十四岁的男子都要被编入民兵,准备拼尽朝鲜国的所有力量和明军决一死战。

“只有打疼明军,才有可能让明军知难而退!就算是战败了,只要我大朝鲜打出了威势,也能够输得体面,至少能够保住寡人的性命!”

就在李倧关起门来自己盘算着胜负之时,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明军铁骑大军渡江了!

其实,渡江的只是右路大军主将吴兴派出的夜不收将士,并不是明军真正的铁骑大军。但是,那些强悍的夜不收将士在朝鲜军队眼中,就是强大的铁骑大军,这是不用质疑的!

李倧看着急报上写着,平安道此时已经是烽烟遍地,各地大军在明军铁骑的打击下纷纷溃败,心中震惊不已。在恐惧的推动下,李倧开始拼命的向平安道增兵,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向平安道增兵十万,驻扎在平安道的朝鲜军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膨胀到了四十万人之巨,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与此同时,朝鲜国不断增兵的情况,以及平安道东、西两道的兵力部署情况开始源源不断的汇集到吴兴的面前。

和朝鲜国不同的是,明军对于敌军的情况,由开始的两眼一抹黑,便成不断清晰,再到最后的了如指掌!而朝鲜国对于鸭绿江对岸的二十余万明军的情况,依旧是不明所以,甚至连明军的兵力情况都不清楚。双方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吴兴看到鸭绿江对岸的朝鲜兵马情况越来越清晰,而且得知各部派过江进行探查的夜不收,竟然在数十万朝鲜大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朝鲜大军根本就无力阻拦各部夜不收,可见朝鲜国兵马的战力之弱!

中军之内,宣府镇总兵官杨国柱前来向吴兴回报征集船只情况的时候,得知了朝鲜兵马的情况,不由大笑了起来,对朝鲜兵马开始轻视起来,说道:“难怪当年镇国公在辽河大战之时,头一个成建制打掉的清军兵马就是这些为虎作伥的朝鲜杂种!就这样的战力还敢和我大明做对?看来这些朝鲜杂种不光是忘恩负义,而且脑子还不好使啊!”

吴兴也是跟着笑了起来,然后说道:“杨总兵豪气冲天啊!这些朝鲜兵马的确不是我军的对手,此战我军必胜无疑!只是,此战我军毕竟是面对一国,以一军之力敌一国,咱们还是小心为上,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啊!”

杨国柱闻言也是脸色一凛连连称是。

这时,一名亲卫快步走了进来,说道:“启禀总镇,镇国公送来了命令!”

吴兴闻言急忙打开了送来的命令,只看了一眼,便大笑了起来,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四月初一开始渡江!”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