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十卷第四章第二十节 举朝皆惊(二)

皇明风云录 第十卷第四章第二十节 举朝皆惊(二)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两天之后,两队龙骧铁骑将士从通州城四门飞奔而出,策马扬鞭朝着蓟州镇、山海镇的方向前去,官道两边的百姓看到那些匆匆而去的铁骑将士无不大惊失色,都以为边关又发生了什么大事,纷纷聚在一起议论了起来,一股不安的暗流在民间传播开来。

数日之后,蓟州镇总兵官温破虏接到了破军伯、蓟辽督师刘云威的命令,立即动员了长水营四万铁骑大军,在蓟州城外扎下了大营,摆出了一副铁骑大军随时出动的架势,蓟州镇的数万屯田兵也是枕戈待旦,随后便接管了整个蓟州镇的防务。

几乎就在同时,山海镇总兵官赵率教也接到了破军伯、蓟辽督师刘云威的命令,在和副总兵满贵、副总兵祖大寿一一知会之后,便下令山海军立即动员起来。赵率教亲自率军封锁了山海关,彻底切断了雄关内外的联系,同时祖大寿在锦州城整军备武,大张旗鼓的操练军队、大造声势,而满贵则是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出关西进,大军经由永平府、遵化府、兴隆县一路疾行,在数日之后兵临密云镇最东端的磨刀峪关口,堵住了密云军东进的必经之路!

山海镇和蓟州镇十余万大军在未经朝廷准许的情况下,先后大规模调动,顿时引得朝野哗然、京师震动,一连十几天朝廷之上都是声讨破军伯、蓟辽督师刘云威骄躁不法、意图谋反的呼喊声,甚至一些东林党官员在崇祯帝的面前叫嚣,要立即解散汉威军、荡寇营,裁撤蓟辽督师府下辖各镇。

周延儒在得到消息之后,也是坐立不安,本来想着在刘云威率军出征蒙古诸部和朝鲜国的时候,利用大军粮草来遏制汉威军、荡寇营,让数十万大军和蒙古诸部、朝鲜国同归于尽,然后便是天下安定、海清河晏,武勋死绝、文臣治国!

但是,刘云威偏偏剑走偏锋,竟然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先后私自调动了十几万大军,企图用武力威逼朝廷,难道那刘云威准备孤注一掷了吗!

想到这里,饶是周延儒一心党争,此时也是心中慌乱,急忙进宫面见崇祯帝。

待到周延儒赶到御书房的时候,崇祯帝正在和兵部尚书陈新甲议事,秉笔太监王承恩也在场。

周延儒行礼之后,崇祯帝便脸色铁青的说道:“阁老,蓟辽督师府的事情你应该也知道了,有何建议?”

周延儒在来的路上已经打好了腹稿,此时听到崇祯帝的问话,便款款而谈,说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破军伯、蓟辽督师刘云威虽然刚刚立下了剿灭满清、规复辽东及奴儿干都司的惊天大功,朝廷也应该予以重赏。但是,此番破军伯先是在没有请示朝廷的情况下,私自在辽东、奴儿干都司设立数个军阵,而后竟然又毫无征兆的擅自调动山海镇、蓟州镇十几万大军威压地方,朝廷必须予以严惩!破军伯此举不但是目无法纪这么简单,老臣甚至怀疑,破军伯在立下

大功之后,手握数十万精锐大军,占据了辽东、奴儿干都司万里疆土,已经生出了不臣之心!”

听到这里,一旁的王承恩和陈新甲都是脸色大变,几乎是异口同声的低声喝道:“阁老慎言!”

崇祯帝此时也是脸色微变,但是紧接着便感到滔天的怒意。

“阁老也许还不知道吧,现在不但是山海镇、蓟州镇的十几万大军相继出动了,而且通州镇的数万大军也已经南下,朝着河间府赶去,准备切断山东驻军北上北直隶的道路。而且,辽东和奴儿干都司新设立的各镇大军也正在加紧整训,随同破军伯一起入关的数万汉威军标兵营也在通州城外扎下了大营。现在朝廷面临的情况是,数十万汉威军、荡寇营已经全部动员了起来!”

说到这里,崇祯帝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朝着周延儒大声吼道:“现在朕要的是对策!对策知道吗?不是对破军伯的指责!”

崇祯帝说完之后犹不解气,猛地站了起来,用手指着周延儒大声吼道:“破军伯向来忠勇,对朕的旨意和朝廷的命令向来遵从,此番更是率领数十万大军血战鞑虏,用十几万将士的鲜血为朝廷收复了整个辽东和奴儿干都司!这才过去多长时间,朕想不明白,破军伯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荒唐之举!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这时,崇祯帝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质问周延儒,说道:“阁老,朝廷之事朕向来都是委托给阁老办理,以至于几乎是所有的朝廷大事,朕都是到了最后才能知道!现在,请阁老告诉朕,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才让破军伯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周延儒看着脸色发青,几乎已经气疯的崇祯帝,当场便跪倒在地,只觉得自己仿佛被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一般,打心里冒寒气。

周延儒的心中极速盘算着,最后还是咬了咬牙,大声说道:“启禀陛下,破军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老臣真的不知道!但是,老臣知道,破军伯既然私自调动数十万大军,其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朝廷必须作出应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帝闻言几乎被气倒,喘了口气,质问道:“如何应对?朝廷现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兵没兵,怎么应对!”

此时,陈新甲看着崇祯帝和周延儒,心中盘算着刘云威的举动,对眼前的局势已经有些感悟了,暗道:“现在局势急转直下,我可要当断则断了!”

于是,陈新甲站了出来,对着周延儒质问道:“敢问阁老,现在朝廷面临的局势如此严峻,是不是先派人和破军伯接触一下,看看破军伯对此事有什么解释没有?下官以为如果不是事出有因的话,破军伯绝不会如此大动干戈!”

王承恩也是在一旁说道:“杂家也是赞同陈尚书的说法!如果朝廷在没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就开始和破军伯硬碰硬,那结果会怎样?我大明刚刚在辽东打了一场

旷日持久的国战,难道现在又要和汉威军、荡寇营将士打一场内战吗?如此,说一句犯忌讳的话,我大明可是会亡国的!”

周延儒听完之后,一脸不可思议的看了看王承恩和陈新甲,心中猛然涌起了一股极度不祥的预感:陈新甲和王承恩这是在崇祯帝面前,和自己、和东林党划清界限啊!

想到这里,周延儒便打起精神,准备和陈新甲、王承恩好好争论一番。

谁知,崇祯帝当即打断了周延儒,大声说道:“朕以为陈爱卿和王承恩所言皆是正理!朕意已决,王承恩!立刻下旨斥责破军伯,命其立刻将所有大军调回各自驻地,并且上表澄清事态、请罪!”

“老奴遵旨!”

王承恩看了一眼周延儒之后,便转身到了侧殿准备圣旨去了。

“陈爱卿,马上派人赶往通州城,一定要见到破军伯,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此事,直接向朕禀报!”

“臣领旨!”

陈新甲有些洋洋得意的看了周延儒一眼,然后便大气凛然的对崇祯帝说道:“陛下,此事臣亲自去办!今日,臣就赶往通州汉威军大营!”

崇祯帝闻言大为感动,说道:“陈爱卿真是国之干城!”

一旁的周延儒却是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恍然未知,此时已经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眼前的局势来看,那刘云威一定是看穿了老夫的计划,这才孤注一掷提前动手了!”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周延儒的额头上便满是汗珠,因为周延儒的心中十分明白,那刘云威虽然只有三十出头,但是人生阅历异常丰富,特别是对于如何战胜敌人,更是有着一种近乎天生一般的直觉!

那刘云威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彻底击败周延儒和整个东林党,是绝对不会如此大动干戈的!要知道,一方大员擅自调兵可是诛九族的大罪,那刘云威一定是谋划了什么大阴谋,才会如此的丧心病狂、有恃无恐!

周延儒的脑海里不停的运转着,此时已经顾不上再去理会身旁的王承恩和陈新甲了。想了一会儿之后,周延儒越来越害怕,便颤颤巍巍的行礼说道:“启禀陛下,老臣忽感不适,请陛下恩准老臣先行告退。至于破军伯之事,有王公公和陈尚书在,陛下可以高枕无忧的。”

崇祯帝此前对周延儒甚是看重,可谓是言听计从,将周延儒当成是扭转大明困局的擎天柱。可是,自从周延儒当上内阁首辅之后一直无所作为,平日里除了弹劾群臣就是高呼口号,面对日益败坏的局势根本就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要不是破军伯、蓟辽督师刘云威一直在率军血战,崇祯帝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皇位还能坐几天!

此时,崇祯帝看着一副心不在焉样子的周延儒,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冷冷的说道:“周阁老回去好生休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