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十卷第三章第二十节 顺水推舟

皇明风云录 第十卷第三章第二十节 顺水推舟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面对辽东之战的大好局面,崇祯帝可谓是容光焕发,甚至用膳之时,在原本不见荤腥的菜品中,还加入了各种肉食,让周皇后感到十分意外。

“陛下,臣妾见陛下连日来意气风发、龙颜大悦,想必一定是辽东大战传来了好消息吧?何不跟臣妾说一说,也让臣妾和陛下一起高兴一下。”

周皇后为崇祯帝倒上了一杯酒,笑着说道。

自从崇祯帝登基以来,由于国事日衰,内有流贼大军肆意横行,外有满清鞑虏不断犯边,崇祯帝每每忧心国事,在自己的生活上一直非常自律,非常节俭。不要说锦衣玉食了,就是荤腥都非常罕见,美酒和歌舞更是在宫中绝迹了。

可是今日,崇祯帝在周皇后这里不但开了荤,而且还喝了酒,让周皇后大感意外。就连周围服侍崇祯帝的太监、宫女都是不断朝这边看,好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物一般。

崇祯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道:“是啊,蓟辽督师、破军伯刘云威发来了捷报,征辽大军在辽河一线和辽南一代连番血战,一举歼灭了清军主力,五十多万鞑虏灰飞烟灭啊!就连奴酋皇太极和代善、豪格、多铎、济尔哈朗等满清亲王都被我大明将士阵斩,可谓是空前大捷啊!现在破军伯已经率军北上,准备收复辽阳城和沈阳城了,用不了多久,满清鞑虏就会彻底灭亡!”

说到这里,崇祯帝兴奋得连拍了好几下桌子,整张脸都兴奋得通红,好像是喝醉了一般。

而周皇后则是后退了几步,稍稍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大礼拜倒在地,周围的太监、宫女见状也是急忙跟着跪了下来。

只见周皇后流着眼泪说道:“恭喜陛下荡平鞑虏、收复辽东!这些年,陛下的苦心没有白费,大明定将在陛下的手中,重新威加海内!”

周围的太监、宫女见状也是纷纷落泪,为眼前的大明皇帝感到由衷的高兴。

崇祯帝见状也是感动不已,上前将周皇后扶了起来,想到自从登基以来,大明内忧外患不断,自己和结发妻子就没有一天睡过好觉,今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是落地了。

崇祯帝想起以前的种种,不由和周皇后抱头痛哭,接着又相视而笑,笑声之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就在崇祯帝喜气洋洋之时,大明朝廷也正在高速运转着。在崇祯帝下达了全力支持征辽大军北上继续作战的旨意之后,整个大明朝廷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在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协调之下,兵部不但将北直隶以及周边省份能够调动的兵备全部起运,无数临时紧急征调的民夫沿着官道,将这些前线急需的兵备运往了山海关。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随后便和祖大寿、满贵一起,组织人力将这些兵备全部运出关外,运到了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营盘的海州卫城。

同时,兵部尚书陈新甲还四处筹集钱粮,几乎将整个兵部都掏空了,将筹集到的钱粮全部起运,和户部筹集到的钱粮一起运往了山海关。

此时,面对辽东大战的节节胜利,面对战功卓著、威望日高的刘云威,作为兵部尚书的陈新甲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取舍了。

“只要是辽东大战打赢了,我这个兵部尚书就肯定能分润到功劳,凭借着这些功劳,将来入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所以我必须拼尽全力支持辽东大战取得更大的战果!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跟东林党混在一起扯后腿了!”

陈新甲抱着这样的心思,开始没日没夜的忙碌着,拼了命的为辽东前线提供各种支援,甚至还派人给刘云威送了一封亲笔信,询问前线大军是否还有什么需要的物资,自己一定全力提供,让刘云威都感到受宠若惊了。

忙里偷闲之时,陈新甲也不由有一些疑惑:周阁老和那些东林党官员这段时间以来怎么没有任何拖后腿的举动?反而是全力配合辽东大战,为前线将士提供支援?这不合常理啊!难道东林党转性了?

其实,陈新甲也是东林党出身,只是在面对朝政局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十分自觉的和东林党划清了界限,准备和刘云威率领的武勋集团靠拢,为自己日后的前途早些打下基础。

就在陈新甲忙碌不已的时候,周延儒也没有闲着。周延儒在调度朝廷各方的同时,还不断暗中召集东林党的骨干官员到自己家中密探,严令这些东林骨干必须全力保障辽东战事,决不能做任何小动作!

对于周延儒的做法,不光是陈新甲看不透,就连那些被周延儒找来的东林党骨干官员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一脸茫然的看着这位内阁首辅、东林党领袖。

周延儒看着那些一脸茫然的东林党官员,脸上露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神情来,淡淡的说道:“自从辽东捷报传来,老夫一直闭门思考着,将来如何应对势力越来越大的武勋集团。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老夫终于想明白了!”

众人闻言急忙上前询问。

周延儒呵呵一笑,说道:“顺水推舟!”

众人依旧不解,问道:“何为顺水推舟?”

“诸位还记得土木堡之变否?”

众人闻言皆是大惊失色,土木堡之变可是国朝的一个转折点!朝廷上的武勋集团在土木堡之变中几乎死绝,自此之后大明的朝政便由文官集团彻底把持住,并且在大明上下形成了文贵武贱的局面,彻底改变了大明将近两百年的政局,影响至今!

只是,土木堡之变和眼前的政局有什么关联吗?

众人依旧是一知半解。

周延儒见众人还是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倒也不急恼,而是继续说道:“老夫想,那刘云威想要荡平满清,彻底收复整个辽东,那就顺数推舟助他一臂之力!可是,满清灭亡之后呢?要知道,在满清强盛之时,蒙古诸部和朝鲜都是其藩属,那就是从犯!满清既亡,蒙古和朝鲜岂能无罪?届时,老夫还需要诸位的帮衬,满朝文武力荐陛下,让那刘云威率领疲敝之师出征蒙古、朝鲜,将大战继续打下去!”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明白了!

数十万汉威军、荡寇营将士浴血奋战灭亡了满清、收复了整个辽东之后,还能剩下多少兵马?到时候征辽大军肯定是伤亡惨重、人困马乏!

在这个时候,命令征辽大军兵分两路继续出征蒙古大草原,以及三千里朝鲜,刘云威麾下的汉威军、荡寇营肯定会再次经历连番血战,届时还能有多少兵马活下来?眼看将会再次崛起的武勋集团必定会彻底覆灭!

至于征讨蒙古和朝鲜之战的胜负,已经大明是否还能支撑得起两场大战,是否能够承受得起土木堡那样的打败,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周延儒和那些东林党官员想要考虑的了,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党争是第一要务,至于大明会不会因此而亡国,没有人会去担心!

周延儒将自己的计划部署妥当之后,整个东林党一系官员都是心照不宣的忙碌着,看上去似乎所有人都将党争放下了,转而全力为大明而奋斗,就连崇祯帝和陈新甲都被迷惑住了,甚至为此而欣喜不已。

海州卫城。

刘云威率领大军将士驻扎在此已经十几天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朝廷多方筹集来的钱粮兵备渐渐汇聚了过来,再加上刘云威从郑之龙那里筹集到的钱粮,整个征辽大军的粮草辎重已经非常充足,大军之中的钱粮完全能够支撑将士们继续奋战三月有余!

大军在海州卫城休整的这段时间,刘云威并没有闲着,而是命令袁明轩积极探查满清残部的动向,不但是辽阳城和沈阳城方向,甚至连赫图阿拉那边都派去了大量的夜不收和探子。显然刘云威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给满清任何苟延残喘的机会!

不过,面对如此大好的局面,刘云威的心中也依然有些忧虑。

前往京师报捷的程世勇回来之后,向刘云威禀报了一个令人费解的消息:朝中的东林党在内阁首辅周延儒的率领下,正在全力配合辽东战事,甚至比兵部尚书陈新甲还要卖力。

这样的情况,让素来对东林党没有什么好感的刘云威,感到了一丝担忧。毕竟,东林党是什么样的嘴脸,刘云威心中再清楚不过了,那些大忠实奸的东林党官员,绝不会如此作为,他们不来拖后腿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又怎么会全力帮助自己灭亡满清?

刘云威越想越担心,便和袁明轩商议了许久,但是二人始终猜不透东林党有何目的。于是,刘云威便找来了程世勇,命其带上得力的手下,再去一趟京师,暗中查探一番,看看东林党是否有什么阴谋。

接到命令之后,程世勇当天便带人离开了,一行人皆是便装,看上去就像是常年行走的马队一般,十分不显眼。

出了海州卫城之后,程世勇一行便直奔山海关而去,仅仅用了十天便赶到了京师。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