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十卷第三章第一节 又见王承恩

皇明风云录 第十卷第三章第一节 又见王承恩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得知王承恩即将前来犒军之后,刘云威便下令全军暂时原地驻守,继续围困石门关内的清军主力大军。

此时,朝廷方面极有可能出现变故,一旦大军的补给出现问题,又或是朝廷严令大军尽快结束战事,那刘云威就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以防皇太极借助朝廷的变故临时翻盘!

同时,刘云威还给驻守在后方的祖大寿、满贵、赵率教三人下令,命令三人务必保证大军的补给供应,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集粮草辎重,以备不时之需。

两天之后,王承恩带着数十名锦衣卫以及东厂幡子赶到了汉威军大营之中。

此番,王承恩竟然没有安排任何随行的仪仗,也没有摆什么威严架子,只是亲自骑马带人就赶了过来。王承恩这样的举动着实让远远相迎的刘云威暗自吃惊,对于朝廷的态度更加担忧了起来。

刘云威率领袁明轩、周天逸、胡坤等幕府知事,以及陆英、吴兴、赵开山、李天昊、王敢当、皇甫明、温破虏、高宏光、李定国、李来亨、艾能奇等战将一齐出营相迎。

王承恩在刘云威的介绍下,一一和众人见礼,然后便对刘云威拱手说道:“呵呵,有劳督师亲自相迎,杂家可是受宠若惊啊。”

“公公言重了,公公千里远来,本督岂能怠慢?来!咱们进营细谈吧。”

刘云威邀请王承恩进营,却不成想王承恩摆了摆手,说道:“督师,杂家看就先别进营了,陛下此番派杂家前来,是想要详细了解一下辽东大战的情况。杂家以为,督师方便的话,还是带着杂家去前线看一看,跟杂家说一下战事的具体情况好了。”

刘云威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但是转眼之间便笑了起来,说道:“哈哈,陛下关心战事,公公职责在肩,理应如此!”

于是,刘云威便率领陆英、吴兴等将陪同王承恩前方围困石门关的前线,并且由郭毅率领一千龙骧铁骑随行护送。

一个时辰之后,刘云威、王承恩一行来到了石门关以南五里的一处汉威军驻地。这处驻地是汉威军虎贲营的防区,有两千名虎贲营将士驻守在这里,并且在这里修筑了壕沟、挡马墙,以及一座简易的军营。而在这里不远处,还分布着十几处类似的驻地,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支援、互为犄角。刘云威正是依靠这种战术,将数十万大军全部展开,将石门关围困得水泄不通!

众人抵达之后,刘云威便带领王承恩在驻地上四处看了看,并且将眼下的局势详细地讲解了一番。

“眼下,我军已经完全占据了优势,清军主力军心涣散,又没有后勤补给,被我数十万国朝大军团团包围在此处,可谓是插翅难飞!只要我军静待时机,慢慢的将皇太极所部清军主力大军歼灭殆尽,我军就可以挥师北上,一举收复辽阳、沈阳等辽东北部失地!到时候,满清覆灭、辽东光复,我皇明也将再次威震八方、四海宾服!”

王承恩听着刘云威的话语,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似乎并没有被刘云威那慷慨激昂的话语所打动。这让旁边跟随着的袁明轩、陆英、吴兴等一众人等心中一凌,都对朝廷的用意十分担忧。

刘云威也是微微皱眉,然后说道:“公公,对于眼下的战局,不知公公可有指教?”

“哈哈,对于这征战之事,杂家是个门外汉,既然不懂那就不可胡言乱语,特别是在如此军国大事上!”

刘云威闻言又对眼前的王承恩高看了一眼,说道:“公公过谦了。本督看时间已经不早了,咱们还是先回营休息一下,本督也好率领军中将领为公公接风洗尘啊。”

众人都以为今日就到此为止了,谁知王承恩却说道:“不急不急,督师,杂家还想再看看我军中的粮草辎重,不知道是否方便啊?”

一听王承恩提到了粮草辎重,刘云威不知为什么顿时一愣,急忙淡淡一笑,说道:“当然可以,公公请!”

于是,众人离开了驻地之后,便策马前往了位于汉威军大营以南十里的粮草大营。这处粮草大营位于一处山坳里,并且有两万名汉威军将士层层把守,可谓是铜墙铁壁一般。

王承恩在大营之中四下看了看,发现营中的粮草还算是充足,可以供应四十五万明军将士大半个月的用度,不禁点了点头,笑着对刘云威说道:“督师好手段啊,朝廷供应的粮草辎重并不充裕,督师却可以在连番大战的情况之下,让大军粮草辎重源源不断的供应上来,一定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吧?”

刘云威也是苦笑一声,说道:“公公一定知道,国朝此前的几次大战之所以战败,和粮草不济有很大关系,本督亲身经历了几乎所有对满清的国战,对此深有体会,又怎能不在粮草辎重方面下足功夫?”

“如果,哦!杂家是说如果!”王承恩顿了顿,微笑着说道:“如果朝廷方面的粮草补给断绝了,凭借督师的本事,征辽大军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此话一出,刘云威顿时呆若木鸡,一时之间竟然哑口无言。而周围的袁明轩、陆英等人也是震惊不已,而赵开山、王敢当等人已经是隐隐发怒,要不是顾忌刘云威的话,早就已经气得暴跳如雷了。

刘云威稳了稳心神,沉声问道:“公公此话怎讲?”

王承恩笑着说道:“督师和诸位先不要惊慌,先听杂家说说朝廷的情况吧。诸位有所不知,现在朝廷非常艰难,兵部的钱粮已经花光了,而户部的家底也马上就要花光了,陛下已经两次从内帑之中调拨钱粮支援国库了。如果辽东大战迟迟未决的话,朝廷将在一月之内彻底断绝大军的钱粮补给。”

刘云威听到这里,心中不由悲愤交加,汉威军和李定国所部明军将士连番血战,牺牲了将近二十万将士的生命才换来了今日的战局,只要再坚持一下便可以彻底灭亡满清鞑虏,可是朝廷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没钱了!

“公公,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先帝在的时候,虽然有魏忠贤祸乱朝纲,但是那几年朝廷国库的收入可是最为丰厚的,我等边军在那几年几乎没为钱粮发过愁!公公可知道,今日我汉威军自行筹措的钱粮几乎都是那几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可是为什么,当今陛下登基之后励精图治,又铲除了魏忠贤一党,但是朝廷却是每况愈下,到现在国库空虚、大战难以为继!这是为什么!”

听了刘云威的一番话,王承恩默然无语,只是不住的叹气。

刘云威却是越说越激动,几乎是咆哮了起来,说道:“自从魏忠贤倒台、东林党掌权之后,先是裁撤驿站,结果闹出了李自成、张献忠之乱;之后东林党又将江南商税、矿税全都免除了,导致朝廷收入一落千丈、入不敷出,有这等祸国殃民的祸国之臣在,朝廷何时才能重新振兴!”

“督师,慎言!”

袁明轩等人纷纷规劝刘云威不要当着王承恩的面随意抱怨。

王承恩淡淡一笑,说道:“无妨,督师也是忧心国事才会如此,今日之言督师说完,杂家便转瞬既忘!”

说完,王承恩叹了一口气,说道:“督师,目前东林党已经基本上把持了朝政,而陛下又太过理想化,认为东林东都是治世之贤臣,而那些东林党人少有寡言务实之人啊!”

刘云威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公公,如此说的话,我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吗?”

“最多一个月!”

“哈哈,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公公回京之后禀报陛下,我征辽大军四十五万将士誓死不撤军,就算是粮草断绝,我全军将士也会继续奋战下去。要么我军击败满清得胜而还,要么我全军将士重创满清意以死殉国!”

王承恩闻言骇然心惊,看向旁边的袁明轩、陆英等人,只见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异常坚定,每个人都是视死如归,心坚似铁!

次日一早,王承恩便辞别了刘云威,率领锦衣卫和东厂幡子离开了汉威军大营,朝着山海关一路疾行。

等到王承恩赶到广宁城的时候,对身边的一个东厂当头吩咐道:“杂家在广宁城休息一天,你继续赶路,赶回京城之后,将杂家的这封密折呈给陛下,不得延误!”

那名东厂当头闻言不敢怠慢,带着十几名手下策马狂奔,日以继夜的赶路,只用了六天时间就赶回了京城。

深夜时分,崇祯帝一遍又一遍的看着王承恩的密折,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喃喃的说道:“如此忠勇将士,朕真是愧对他们啊!”

就在这时,崇祯帝看到了旁边的一封奏折,上面赫然写着:征辽大军空耗国库、久战无功,呈请即刻撤军奏疏!

这封奏折的落款,赫然写着:周延儒!

而这封奏折的旁边,还有一封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奏折,奏折的封面上写着:国库空虚、大军粮饷不济,呈请即刻撤军奏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