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九卷第四章第四节 战云密布(一)

皇明风云录 第九卷第四章第四节 战云密布(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九卷 滔天巨患

第四章 八方动荡危急至

第四节 战云密布(一)

随着刘云威的一声令下,整个蓟辽督师府都急速运转了起来,通州镇、蓟州镇府库里的钱粮、辎重、兵备开始源源不断的朝着山海关汇集起来,在通州镇、蓟州镇通往山海关的官道上,随处可见运送辎重的车队,一眼望不到边的马车几乎将宽阔的官道完全堵死。过往的百姓见状纷纷避让,三三两两的聚集起来,小声议论着什么,显得兴奋又胆怯。

而孙元化也带着一队亲随离开了广宁城,一路南下赶回了通州城,稍作停留之后便亲自赶到了位于张家湾村的将作司驻地。

孙元化二话不说直接将府库中存放的所有兵备全部起运,送往了山海关进行囤积。之后,孙元化并没有北上离开,而是依旧留在了张家湾村,带着将作司的所有工匠开始没日没夜的打造兵器、铠甲,尽可能多的为出征大军积蓄足够的兵备。

“兄弟们加把劲!我们多打造一把兵刃,前方的将士们就能多杀一个鞑子!我们多打造一件铠甲,前方的将士也许就能少战死一个!我就待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干下去,一直干到辽东大捷、满清覆灭!”

此时的张家湾村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孙元化一身短打站在工匠之中,不停地大声呼喊着,为数以千计的工匠打气。同时,孙元化的肩上还挑着一个扁担,扁担的两端各挑着一个沉重的箩筐,里面满是崭新的铁料,孙元化竟是和将作司的帮工一同劳作着,干得格外起劲。

将作司众多的工匠、帮工见到堂堂的知事大人竟然和自己一同劳作着,心中都涌起了一股熊熊的火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格外的有力气,整个将作司上万人在连续不断的劳作下,竟然没有一个人偷懒,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干,争分夺秒的干着自己的活计。

与此同时,山海镇总兵赵率教也急匆匆的赶回了山海关。当前的山海关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囤积地,数不清的钱粮、辎重、兵备汇聚到此,一队队运输队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聚集;所有的事项都是千头万绪,堆积如山的辎重、如同雪片一般的清单,让人一看就感到头晕脑胀、眼花缭乱。

但是,赵率教却像是着了魔一般,毫不畏惧一头就扎了进去,开始没日没夜的处理各种要务,将数以百万计的钱粮、兵备、辎重处理得井井有条。

通州镇和蓟州镇运来的钱粮、兵备、辎重,以及山海镇筹集出来的钱粮、兵备、辎重,在赵率教的指挥下,全都被总兵府的官吏仔细清点、归类,之后便全都登记造册,连同货物一同被移交给了辽东镇派来的辎重队,没有一点耽搁便起运北上,送往了广宁城。

这段时间里,汇集到山海关的辎重队南来北往、多如牛毛,但是在赵率教的指挥下竟然也是井井有条,不得不让人赞叹。

其实,赵率教的心中十分清楚:虽然自己承蒙督师刘云威的提携当上了山海镇总兵,和汉威军中的悍将陆英、温破虏、吴兴齐名,但是自己无论是带兵打仗的能力、资历还是以往的战功,都不能和那三名猛人相提并论,甚至不能和汉威军中的一名守备相比。自己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处理事务的才干,自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对得起督师刘云威的提携,对得起这山海镇总兵官的位置!

就是这样的想法,让赵率教几乎是将自己燃烧掉一般,疯狂的处理着各种政务,才使得各方汇集起来的辎重毫不停留的在山海关转运北上。

宁远城。

各种大战物资的汇集、打造只是大战之前的一方面,三十万汉威军将士要想安心出征,大军后路的驻守也是极其重要的。

自从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之后,满贵就接管了其麾下的一万大军,成为了宁远城的指挥官。

在刘云威集中全力要和满清决一死战的前提下,满贵和祖大寿都是满心热血的请求参战,但是都被刘云威拒绝了。毕竟,三十万汉威军倾巢而出,后方不可能不留下精兵强将驻守,而满贵和祖大寿就是刘云威留下看守后路的猛将。

刘云威为了保证大军的后路不被清军截断,便命令满贵率军驻守宁远城,祖大寿率军驻守广宁城,山海镇总兵赵率教则是镇守山海关。

面对刘云威的安排,满贵虽然十分不情愿,但是也知道看守大军后路的重要性,知道这是刘云威看重自己,所以也十分积极的进行着准备。

此时,整个宁远城已经被满贵打造成了一座坚实的堡垒。除了将一部分辎重运到了广宁城以外,满贵将能够筹集到的所有钱粮、兵备、辎重全部囤积到了城中,以备不时之需;对城内的百姓按户进行编组,准备在大战之时组织城内百姓上城协防;同时,满贵还大力修缮了城防设施,加高加固了城墙,并且置办了不少的守城器具。

满贵绝对有信心,只要清军有胆子打宁远城,自己一定可以往清军折戟沉沙、铩羽而归!

在广宁城外。

三十万汉威军在广宁城外扎下了绵延十几里的营盘,从高耸的城墙望去,几乎望不到汉威军营盘的边际;各营兵马在营盘之中演练操持,一队队精锐铁骑不时穿梭其间,各营旌旗蔽日、战鼓交闻,蔚为壮观。

此时,祖大寿独自一人站在城墙之上观望着城外的汉威军大营,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深深的折服了,心中不禁豪气冲天。但是,当祖大寿想到此次大战自己只能留守广宁城,看护大军后路的时候,心中不禁又涌起了一丝落寞。

“唉!我何时才能像汉威军诸将一般,能够率军征战鞑掳,立下不世之功啊!”

在心中感叹一番之后,祖大寿微微摇了摇头,便又返回到了总兵府中,开始处理辽东镇的各项事务,特别是山海镇运来的海量钱粮、兵备,都要尽快统计登册,以便开战之后随军运往前线。

同时,祖大寿还下令麾下的两万大军立即展开整训,还对广宁城的城防进行了加固,将广宁城周边到辽河西岸的堡垒全部进行了修葺,并且派驻了不少兵马,做好了防守广宁一线的万全准备。

“也罢!既然此战我不能跟随督师出征,那就安心驻守广宁城吧!”

大战之前的各项事务都已经有条不紊的展开了,蓟辽督师府就如同一架巨大的战争机器一般,开始轰鸣着运转了起来。

此时,刘云威对于钱粮物资的筹集、各路大军的整训都不是很担心,唯一让刘云威放心不下的,就是福建的郑芝龙。刘云威有些担心,郑芝龙会不会,或是能不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三年的钱粮,并且运到广宁城。

“虽说现在督师府囤积的钱粮也够用了,但是此番是倾国之战,天知道会打多久,如果战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钱粮补给跟不上的话,可就出大麻烦了!”

刘云威的心中十分忧虑,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耐下心性来慢慢等待消息。

在刘云威焦急的等待中,周天逸送来了郑芝龙的回信。

“兄长敬启:

接到兄长急信之后,小弟便多方筹措钱粮,想要凑齐三年之数运送北上,以便助兄长北上攻胡。

但是,如今福建沿海突生事端,西夷荷兰频频侵扰沿海各地,甚至一度在台湾登陆。夷兵在台湾及沿海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还仪仗船坚炮利不断劫掠过往商船,十分可恶!

小弟在一月之前已经在整军备战,准备率领麾下将兵、战船出海迎战荷兰人,一举歼灭此贼、安定海疆。大军一动,所需钱粮便如流水一般靡费,所以兄长所需之数,实是拼凑不齐。

小弟多方筹措之间,只凑齐了一年半之数,现已经派人起运北上,此已是小弟尽全力筹集所得,还望兄长莫要怪罪。

出征荷兰人一事,小弟已经上奏了朝廷,当小弟得胜而回之后,定当散兵归田,为兄长继续筹集粮饷辎重。”

看完了郑芝龙的回信,刘云威不禁皱起了眉头,说道:“荷兰人?怎么会这么巧?这西夷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周知事,这会不会是郑芝龙在敷衍本督?”

周天逸摇了摇头,说道:“督师,郑芝龙信上所说应该是真的。属下派去的手下回来说,福建沿海确实受到了荷兰人的袭击,各地百姓多有流离失所之人,人数已经多达数万了。而且,郑芝龙也确实在收拢兵马、征调战船,看样子是准备和荷兰人血拼了。”

听完之后,刘云威不禁仰天长叹:“国朝再添一难!如此,我军钱粮只能支撑四月有余,而且短期之内还少了郑芝龙这个钱粮来援!”

周天逸也是叹息不止。

“老天何时才能睁开眼,看一看这已经满目疮痍的华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