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七卷第四章第五节 争端 2

皇明风云录 第七卷第四章第五节 争端 2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p>

第七卷 血战西南/p>

第四章 兵受重赏将封伯/p>

第五节 争端(二)/p>

/p>

在如何封赏通州镇总兵官刘云威以及数万汉威军将士的问题上,朝中大臣基本上分成了两大派,魏忠贤和叶向高各领一派,双方围绕着封赏问题彼此争执不断、互不相让。/p>

天启帝为此也是非常烦恼,既不想按照叶向高的方案冷落了汉威军将士的军心士气,让天下人议论朝廷伯恩寡义;同时也不想按照魏忠贤的方案那样,重新弄出一个武勋阶层来,将本就党争不断的朝局再弄出什么动静来。思来想去之后,天启帝一时之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p>

就这样僵持了几日之后,天启帝忽然想起了远在山海关的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孙承宗,想要向自己的这位老师征询一下意见。于是,天启帝便写了一封手书,派人火送到了山海关。/p>

山海关,蓟辽总督府。/p>

孙承宗看着书案上先后送到的三份手书,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暗道:“国朝好不容易迎来了一场大捷,原本因为辽事低迷的军心士气刚有了一些起色,朝中大臣不是大张旗鼓的嘉奖有功将士,而是各怀心事,彼此之间争执不断、徒增争端。长此以往的话,只怕是国事会越的艰难啊!”/p>

孙承宗书案上的三份手书分别是天启帝、魏忠贤和叶向高派人送来的,三人都是就封赏刘云威及汉威军将士的事情征询孙承宗的意见。毕竟孙承宗是兵部尚书,同时又是领军在外的一方统帅,在此事上他的话分量极重。/p>

从内心的想法来说,孙承宗是赞同魏忠贤的方案、反对叶向高的方案的,但是天启帝的态度却让一贯心直口快的孙承宗有些犹豫。现在刘云威已经处在武人的巅峰了,而且手中还掌握着大明最为精锐、最为能征善战的二十万汉威军(包括十万屯田兵),这已经引起了天启帝的警觉,毕竟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允许手下出现拥兵自重的权臣。/p>

“可是,现在建奴之祸愈演愈烈,怎能在这个时候开罪刘云威?”/p>

孙承宗冥思苦想着,一时之间也是想不到合适的办法,面对书案上的三份手书不由皱起了眉头。/p>

就在这时,门外侍卫禀报道:“启禀大人,通州镇总兵官刘云威派人送来了一封手书。”/p>

孙承宗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暗道:“这个刘云威消息怪灵通的嘛,就不知他如何说了!”/p>

“将人带进来。”/p>

“是!”/p>

片刻之后,孙承宗在偏厅里见到了前来送信的袁明轩。因为二人之前在京城内有过一面之缘,并且孙承宗知道袁明轩并未随军出征四川,便有些吃惊的问道:“袁大人,你这是从何而来啊?”/p>

“哈哈,启禀督师,下官是从通州赶来的。只不过在几日之前接到了我家将军的急书,让我将一份手书亲自转交给督师。”/p>

说完之后,袁明轩便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手书递给了孙承宗。/p>

孙承宗接过手书之后,先是命人给袁明轩上茶让其稍后,然后便打开书信读了起来。/p>

“督师明鉴:/p>

云威此番率十万将士血战叛逆原为武人之本分,得幸将士用命方能克敌制胜,救得一方百姓、立下些许战功。如今云威已是一镇总兵,心知自己早已升无可升,立功之后如不能加官,朝廷只能进爵,但云威手握重兵岂可轻易加封爵位?朝廷之难处吾亦知之!/p>

功必赏、过必罚自古皆然之理,朝廷之难在于云威之功不可不赏,但又赏无可赏。近来朝堂之上的的争论云威也有所耳闻,深知如此下去,不但朝中同僚会彼此生隙,对我通州镇及汉威军将士亦是百害而无一利。/p>

故此,云威自请将汉威军分兵驻守于通州周边各地,只留标兵营镇守通州本城。各战兵营驻守各地期间,所需粮饷、兵备均由通州镇提供,但是通州镇无权调动各营兵马,只在遇到战事朝廷征调大军出战之时,视情况调动各营大军出征四方,以此来消除朝廷各方的忧虑。/p>

云威是外镇总兵,无权自书上奏,还请督师代为上奏朝廷,以平息朝堂纷争,以安定将士军心。”/p>

孙承宗看完这份手书之后,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更是五味杂陈。孙承宗这段时间以来也在为封赏汉威军将士的事情烦心,一时之间也是想不出可行的解决办法,生怕身为大军统帅的刘云威会因此误解了朝廷的意思,和朝廷产生隔阂。现在看来,不光自己多虑了,朝廷里的那些重臣也都是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这个刘云威比朝中任何一个大臣都深明大义!/p>

“如此一来,封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p>

想到这里,孙承宗立即写了一封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了京城。同时,孙承宗还给刘云威写了一封回书,表明自己会尽全力保证刘云威及大军将士的封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写好之后,孙承宗便将回书交给了袁明轩,嘱咐其一定尽快转交给刘云威。/p>

袁明轩自是义不容辞,当即辞别了孙承宗返回了通州镇。/p>

三日之后,魏忠贤拿到了孙承宗快马送来的奏折,得知刘云威竟然自请将汉威军的兵权分掉,主力大军分驻各地,顿时喜出望外,暗道:“这下,我看叶向高还有什么理由阻止封赏刘云威!”/p>

魏忠贤收好奏折就要进宫面圣,忽然心头一动,暗道:“这个刘云威难道真的是出于报国之心,才主动要将二十万汉威军分驻各地,主动放弃征调之权的吗?那刘云威会不会有什么计谋要用?”/p>

魏忠贤思来想去始终想不明白,不知道刘云威的提议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另有打算。/p>

“不管了,先将眼前的事情办好吧,先将大军将士的封赏下去稳定住军心士气再说,至于其他的,看看再说好了!”/p>

魏忠贤进宫之后,在前往御书房的路上遇到了同样准备进宫面圣的叶向高,便主动上前打了声招呼:“杂家见过阁老,不知阁老近来可好啊?”/p>

叶向高微微一笑,说道:“老夫还可以,魏公公这是要去面见陛下吗?老夫劝公公还是不要白费口舌了,刘云威之事是不会有什么转机的。”/p>

“哦?依着杂家看来那可不一定啊。”魏忠贤笑着说道:“阁老和朝中大臣力主让刘云威回家丁忧,不就是担心其权势太大,汉威军势力太大,以至于有朝一日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吗?”/p>

叶向高洋洋自得的说道:“看来魏公公还是明事理的,老夫这也是一心为国啊。”/p>

魏忠贤闻言顿时大笑了起来,说道:“可是阁老千算万算,还是有一点没有想到。”/p>

“什么事?”/p>

魏忠贤冷笑着说道:“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孙承宗快马上奏,刘云威自请分汉威军兵权,十万汉威军主力大军分驻各地,没有朝廷的调令,刘云威自己无权征调汉威军各营兵马!”/p>

“什么!”叶向高闻言一脸的不可思议,愣愣的盯着魏忠贤,像是听到了什么奇闻一般,半晌都没回过神来。/p>

魏忠贤看到叶向高的神情,顿时心情大好,说道:“阁老,刘总兵深明大义,此次在立下了惊世大功的情况下还主动退了一步,真可谓是国士无双啊!如果朝中还有谁盯着刘总兵不放,一心想要将其赶回家去,那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就是存心要让二十万汉威军将士和朝廷彻底决裂!”/p>

说完之后,魏忠贤扬长而去,只留下了满脸怒意的叶向高独自站在原地。/p>

两日之后,天启帝下旨封赏汉威军全体将士:通州镇总兵刘云威平叛有功,封破军伯,加上护国(正二品武勋),初授骠骑将军(正二品武散阶),赏玉带蟒袍,赏精钢铠甲一件、御马一匹,赏银制赏功令牌十枚,率本部标兵营驻守通州;飞羽营守备6英平叛有功,升通州镇副总兵,率所部兵马驻守漷县;陷阵营游击将军吴兴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郑村坝;虎贲营游击将军赵开山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虹桥镇;越骑营游击将军李天昊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张家湾;折冲营游击将军王敢当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高丽庄;鹰扬营游击将军高宏光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弘仁桥;长水营游击将军温破虏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泥洼铺;羽林营游击将军皇甫明平叛有功,升参将,率所部兵马驻守通州城外汉威军大营。其余各营有功将士皆升两级。/p>

天启帝的这份圣旨一下,满朝文武皆是大惊失色,按照这份圣旨的封赏,刘云威从一名武人一跃成为了武勋贵戚,下辖一名副总兵、七名参将,其余的游击将军十余名、千总数十名,光是从建制上就已经过数省驻军了!/p>

叶向高甚至喊道:“刘云威以退为进,摄取朝廷封赏,日后汉威军将无人可制!”/p>

但是,朝中大臣却是再没有人附和,众臣面对刘云威的让步都知趣的保持而沉默,免得被魏忠贤抓到话柄趁机整治。/p>

/p>

/p>

/p>

/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