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六卷第四章第十一节 广宁失守 2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第四章第十一节 广宁失守 2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p>

第六卷 鏖战北疆/p>

第四章 招兵买马聚实力/p>

第十一节 广宁失守(二)/p>

/p>

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正月。/p>

广宁城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但是辽西的咽喉,是镇守山海关的门户,更是保卫京城的第一道屏障。大明自建朝以来,历代辽东总兵必驻守重兵于此,广宁城是大明在辽东最高武将的驻地,是控制蒙古各部、弹压女真各部的重镇。为了夺取这座要地,努尔哈赤也是下了血本,亲率建奴八旗十一万大军西进辽河,准备攻取广宁城。/p>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建奴大军,王化贞不顾熊廷弼的阻拦,硬是将辽东仅存的兵力分成了三部分,以广宁城为核心建立了三道防线:一、借助辽河拉筑第一道防线,二、借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镇武堡、镇宁堡等大小十余处城堡构防第二道防线,三、以广宁的城防做为第三道防线。/p>

对于王化贞自以为固若金汤的三道防线,熊廷弼怒极而笑,质问道:“朝廷大军无论是兵力还是战力,都远不及建奴大军,如今不求集中兵力于一处,反而处处设防,将大军化整为零,如何能够抵御虎狼之敌!”/p>

王化贞闻言不以为意,依旧是我行我素。而熊廷弼苦于空有官职而手中无兵,只能是干着急而无济于事。/p>

就在此时,王化贞的三道防线还没有完全成形,只有广宁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周围城堡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兵力勉强就位了,而来辽河沿岸的第一道防线还没有一点兵力驻防,努尔哈赤就已经率领六万先锋大军出其不意越过了辽河,兵锋直指广宁城外围的西平堡一线。/p>

接到消息之后,王化贞除了满心的震惊之外,再无半点对策;而熊廷弼也是束手无策,毕竟建奴大军已经杀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再收缩兵力了,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建奴大军将各地守军各个击破。/p>

果然!没过多久努尔哈赤就指挥两白旗大军包围了西平堡,并督军日夜猛攻。面对西平堡守将副总兵罗一贯的求援,王化贞采纳了中军孙得功的计策,动了驻守广宁城的全部兵力,让孙得功和祖大寿率部前往和罗一贯、祁秉忠等人会合,企图里应外合击退建奴大军。熊廷弼听闻之后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传令部下守备刘渠拔营一同赴援。/p>

正月二十二日。/p>

支援西平堡的两万余援军在平阳桥遭遇了建奴主力大军,守备刘渠和祖大寿正想率军迎敌,谁知双方刚刚交锋,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便领头逃跑,后来二人先后向建奴投降;刘渠、祁秉忠等将领孤军难支,最终在沙岭战死,而祖大寿则是率部逃往觉华岛去了。/p>

西平守将副总兵罗一贯待援不至,之后又惊闻援军已经被建奴大军击败,于是在城墙上向着京城的方向跪拜,说道:"臣尽力了",然后自刎而死。参将黑云鹤、游击李茂春、张明先等将领在接下来的守城战中相继战死。至此,广宁城周边的明军主力全军覆没。/p>

就在西平堡大战的时候,熊廷弼已经离开了广宁右屯,率领两千兵马驻军闾阳。在接到西平堡失守、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参议邢慎言劝熊廷弼紧急救援广宁,却被佥事韩初命阻挠,二人意见不和争论不已。熊廷弼经过仔细考虑之后,认为自己的兵力不足,就算是前往广宁城也改变不了局势,于是便率军停在了闾阳。/p>

与此同时,留守在广宁城的王化贞也是惊惧交加,在听闻平日里看作心腹的孙得功投降了建奴,更是面如死灰、大脑空白。/p>

就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两天之后,已经降奴的孙得功突然引领着建奴大军杀到了广宁城下,城中顿时一片大乱,城中百姓各自奔逃,参政高邦佐率领衙役、巡城弓兵阻挡也挡不住。此时,王化贞正关起门办理军书,对于城中大乱毫无所知。参将江朝栋推门闯了进来,王化贞被吓了一跳正要大声训斥,就听江朝栋大声喊道:"建奴已经兵临城下了,现在城中已经大乱,事宜危急,大人请快出城南下!"/p>

王化贞听完之后依旧是目瞪口呆,没有半点反应,江朝栋见状气得咬牙切齿,就上前将王化贞搀扶了出来,放到马上派了几名家丁将其送走了。/p>

就在王化贞弃城逃走仅仅过去一个时辰的时间,努尔哈赤就集中建奴八旗十一万大军猛攻广宁城,转瞬之间就攻破了城池。/p>

而一路仓皇南逃的王化贞在大凌河一带遇上了急急赶来的熊廷弼,王化贞顿时激动得泪如雨下,早已没有了之前意气风的样子。熊廷弼见状就已经猜到了广宁城已经失守,心中极度的愤怒,对着王化贞大声呵斥道:“王大人,你不是曾经夸下海口,说指挥六万大军就可以把建奴一举荡平吗,到头来怎么样呢?现在广宁城又在哪!”/p>

王化贞被熊廷弼呵斥得面红耳赤惭,连声询问熊廷弼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不是先率领残余的兵力驻守宁远和前屯。/p>

熊廷弼冷笑一声,说道:"现在已经晚了,建奴大军用不了多久就会南下侵扰。现在只有保护百姓退入关去!"/p>

于是熊廷弼把自己所领的两千兵马交由王化贞来殿后,并且把全部随军的辎重都放火烧了,以便封堵道路、迟滞建奴大军的行动。/p>

正月二十六日,熊廷弼护送辽东各地难民推入了山海关内,王化贞也随后进入山海关。/p>

努尔哈赤在广宁城内正考虑接下来进攻何处之时,接到了斥候的急报,得知熊廷弼和王化贞已经退入了山海关,不由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八旗大军分兵攻占辽西各地。/p>

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建奴大军接连攻陷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四十余座城堡。/p>

在此之后,努尔哈赤为了避免辽西的百姓仇视大金,给八旗勇士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下令把辽河以西的百姓全部强行驱赶到辽河以东,分成三万人一批尽行惨绝人寰的屠戳,整个辽河一带顿时成为了人间地狱,共有数十万无辜百姓被建奴集体屠杀,昔日繁花似锦的辽河以西顷刻之间成为了一片毫无人烟的蛮荒之地。/p>

广宁之战的结果传回朝廷之后,顿时引得满朝文武惊骇不已。广宁城失守不仅仅是丢了一座城池,而是意味着大明彻底失去了整个辽东。天启帝闻讯之后极为震怒,立即下旨将熊廷弼和王化贞抓捕回京下狱。/p>

两年之后,熊廷弼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九边,虽然刘云威和魏忠贤为熊廷弼百般维护,但依旧没有挽回熊廷弼的生命。而王化贞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在数年之后被朝廷处死。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p>

天启帝和魏忠贤、黄嘉善商议由何人出任辽东经略一职,魏忠贤和黄嘉善先是举荐了宣府巡抚解经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但是解经邦惧怕建奴兵威,于是三次上疏力辞重任,最后被天启帝下旨革职为民、永不叙用。/p>

之后,黄嘉善又举荐王在晋经略辽东,但是王在晋也是推辞不已,而天启帝却是不准,下旨令其"刻期就道",王在晋无奈之下只好前往山海关就职。/p>

赶到山海关的王在晋面对辽东局势,给朝廷上书说道:“辽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于是,王在晋建议朝廷固守山海关,以便遏制建奴的攻势,争取时间积蓄力量。/p>

在考察了山海关之后,王在晋建议在山海关外八里铺修重城,以加强山海关的守卫力量。但是,王在晋此议遭到了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等人的极力反对,双方爆了激烈的争论,甚至争论引起了天启帝和内阁辅叶向高的关注。/p>

最终,在天启帝的干涉下,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查勘地形情况。天启帝闻言大喜,特加孙承宗为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孙承宗在仔细考察一番之后回到京城,面奏天启帝说道:“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p>

天启帝闻言震怒不已,于是改任王在晋为南京兵部尚书。孙承宗见辽东形势危急便自请督师,天启帝当即准许,任命孙承宗为辽东经略。/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