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六卷第四章第九节 两线告急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第四章第九节 两线告急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 鏖战北疆

第四章 招兵买马聚实力

第九节 两线告急

刘云威和袁明轩、陆英听到西南大乱的消息之后,皆是惊骇不已,纷纷询问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以及贵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彦叛乱的详细情况。刘云威更是忧心不已,一根心弦几乎快要崩断了一般,要知道自己的母亲就在成都,那可是自己唯一的一个亲人了!现在西南大乱,万一战火蔓延至成都,岂不是会危急母亲的性命!

“李大人,现在情况到底如何了?奢崇明和安邦彦叛乱这么大的事情,之前为什么一点蛛丝马迹都没传出来?”

李林彬先是好言安慰了刘云威一番,然后面色不善的说道:“现在水西、永宁等地的兵马已经前去平乱了,根据急报,双方正在激战当中,具体的消息还要再等一等才能传回来。不过,不管是奢崇明还是安邦彦,那都是西南立家数百年的土司世家,无论是兵力还是势力都是极其庞大的,我有些担心光靠西南的兵马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势啊。”

刘云威闻言心中更加忧虑,急切的说道:“李大人,我即刻就返回通州镇整顿兵马,您看能不能和黄尚书商议一下,征调我汉威军前去增援?”

李林彬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说道:“这件事恐怕是难啊,征调汉威军奔袭数千里去增援西南,朝廷可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啊。这样,我先和黄大人商议一下,小将军先回去等消息吧。等有了结果之后,我会尽快告知小将军的。小将军担心什么我都明白,不过还是暂且稳住心神的好,叛军一时半会还打不到成都的。”

“我知道,有劳李大人了。”

之后,刘云威便郁郁寡欢的辞别了李林彬,也不在京城里过夜停留了,直接带着众人连夜返回了通州镇。次日一早,刘云威便召集了所有千总以上的将官以及幕府所有知事中堂议事,将西南奢崇明、安邦彦聚众叛乱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话音刚落,所有人都炸开了锅。国朝已经有了辽东建奴这个心腹大患,现在又新添了一个西南奢、安叛乱的惊天祸患,可想而知日后国事将会艰难到何等地步,如果朝廷没有一个完全对策的话,那可是会动摇国本、甚至是亡国的!

此时,陆英、吴兴、赵开山、温破虏这几名跟随刘云威从四川北上的大将更是异常焦急,纷纷大声叫嚷着要带兵杀回四川。

赵开山大声叫道:“大哥,这些土司都是一群杂碎,你让我带着虎贲营回去吧,我一定将叛军全部斩尽杀绝!”

温破虏、吴兴、陆英同样是纷纷请战,而李天昊、王敢当、高宏光、皇甫明也是起身请命。

刘云威缓缓站了起来,看着群情激奋的众将,说道:“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很着急,说实话我比你们更急,毕竟我母亲就在成都!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数万汉威军将士千里跃进大西南需要多少钱粮?现在朝廷可没有这么多的钱粮啊,咱们只能是先等着朝廷进一步的命令。这件事情我仔细想过了,咱们只能是静候消息,别无他法!”

温破虏焦急地说道:“大哥,就算是大军暂时无法南下,是不是也先派人去将老夫人接回通州?将老夫人留在成都那边太过危险了,谁知道叛军什么时候会打过去?”

听了温破虏的建议之后,刘云威显然十分意动,但是仔细一想便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不用了,依着我母亲的脾气是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成都的。现在四川大乱,她老人家只会留在成都照看我祖父和父亲、婉欣的灵位,不会离开半步的。”

说到这里,众人都是神色黯淡、默然无语。

刘云威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说道:“好了,咱们说一下军务吧。现在辽东和西南都已经大乱,朝廷面临着两线告急的危险境地,可以说处境已经十分危急了,稍有不慎就是动摇过本的滔天巨祸!不管将来我通州镇会在哪一个方向出兵参战,咱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从今日起,通州镇各司都要全力以赴积极进行备战,探查司要时刻留意西南的消息,将作司也要加快打造兵备;此外,各营将士也要进行动员、整训,现在各营的兵力已经补齐了,提升战力就成了首要任务,如果朝廷发来了征调令,我要汉威军二十万将士随时可以整装出发!”

陆英、吴兴、赵开山、温破虏、李天昊、王敢当、高宏光、皇甫明,以及蒋文田、王博、武航、刘金辉、蓝元、李明志、爱德华等数十名千总齐声抱拳领命,数十员战将铁甲铿锵、战意盎然。

而袁明轩、孙元化、陈子同、周天逸、胡坤、马世明也一齐起身抱拳领命,纷纷表示坚决为大军出征做好万全准备。

与此同时,已经赶到辽东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经常由于辽东战事的战、守问题发生摩擦,二人之间由于政见不合而产生的矛盾也终于趋于爆发。

早在天启帝准备再度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并召其入朝对策的时候,熊廷弼就当面向天启帝提出了《辽东三方布置策》:其一、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并坚守现今战线;其二、在天津与登州、莱州(今山东蓬莱、掖县)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挥军渡海入辽南,以便侧击建奴之侧;其三、在辽东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出击打击建奴,并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使建奴首尾不能相顾。

天启帝对熊廷弼提出的方略大为赞赏,当即任命其为兵部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第二次升任辽东经略。

可是,熊廷弼才高兴没多久,就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同时升为辽东巡抚的王化贞由于对建奴的实力估计不足,在商议辽东局势的时候,当面反对熊廷弼提出的防御策略,而是主张朝廷再次集结大军主动出击,与建奴主力展开决战,准备在三个月内彻底荡平建奴。

于是,熊廷弼和王化贞在辽东战事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二人一个主战、一个主守,造成了“经抚不合”的严重局面。

当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也就熊廷弼和王化贞的分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魏忠贤和兵部尚书黄嘉善主张支持熊廷弼,在辽东严防死守先稳住局势再说;但是以内阁首辅叶向高为首的绝大部分大臣主张支持王化贞,集举国之力再次集结大军,尽快反攻辽东。最终,双方争论的结果就是支持王化贞的进攻之策,而放弃熊廷弼的防御策略,为此魏忠贤还大发雷霆,当场大骂文臣误国,随即和几名御史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

在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之后,王化贞随即拥重兵驻守广宁,积极准备出击建奴的事宜,并且几乎是一日一书的向朝廷催要钱粮;而熊廷弼则是十分郁闷,徒有辽东经略的虚名,而麾下仅有数千将士,只能眼睁睁的被王化贞甩在一边而无计可施。自此,王化贞彻底不听熊廷弼的节制,开始计划进攻建奴的具体方略,准备集结兵力发动进攻。

一时间,辽东局势变幻莫测。

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七月,京城魏忠贤府邸。

一个多月以来,辽东局势日益败坏,前一段时间熊廷弼和王化贞关于战、守之策的分歧,让魏忠贤忧虑不已,而随即接到的西南奢安之乱的急报更是让魏忠贤寝食难安,几乎快要崩溃了一般。

想来想去,魏忠贤还是将兵部尚书黄嘉善请了过来,想商议一下南、北两面的危急该如何应对。

谁知黄嘉善被请来之后,整个人都显得十分低迷,对于辽东和西南的战事根本就没有半点对策。

魏忠贤见状不禁皱了一下眉头,语气不善的问道:“黄大人,您这是怎么了?现在辽东大部已经失守,西南又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叛乱,难道您这个兵部尚书就一点都不着急吗?”

黄嘉善闻言倒也不以为意,而是苦笑着说道:“魏公公,我就是着急也没有用啊,您是不知道,昨天我被陛下召进宫去商议抵御西南叛军的事情,我从陛下言语之间察觉到,陛下已经有意罢免我了,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可着急的?”

听到这里,魏忠贤不由心头一动,万万没想到天启帝会在这个时候动了更换兵部尚书的念头,于是问道:“还有这样的事情?那黄大人可知道陛下准备启用何人继任兵部尚书一职?”

黄嘉善摇了摇头,说道:“不清楚,陛下并没有明说,也许是我感觉错了吧。不过……”

“不过什么?”

“陛下召见我的时候,陛下的老师孙承宗也在场,只是一直听着我和陛下的谈话而没有说话。”

魏忠贤闻言大为惊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