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六卷第四章第六节 祭奠与大发展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第四章第六节 祭奠与大发展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 鏖战北疆

第四章 招兵买马聚实力

第六节 祭奠与大发展

三日之后,通州城南,运河之畔。

刘云威率领通州镇幕府所有官吏、汉威军二十万将士在此为钱员外立衣冠冢,并举行了盛大的祭奠大礼,祭奠连同钱员外在内,此次大战惨死在建奴屠刀之下的所有辽东百姓。

祭奠大礼从清晨时分一直持续到了正午时分,通州城以及周边城池、甚至是京师的许多百姓都闻风而来,很多人都自带着火纸、香烛等祭奠之物,就地为辽东死难的冤魂焚化,告慰其在天之灵。

仪式结束之后,刘云威向在场的数十万军民人等宣布,汉威军将开始大练兵、广积粮,等到汉威军积蓄足够力量之时,就是汉威军而十万将士北上辽东的复仇之日!

话音一落,所有的汉威军将士都怒吼了起来,紧接着无数的百姓也怒吼了起来,整个通州城上空弥漫着一股愤怒的乌云,蕴含着可以横扫一切的雷霆之怒,等待着暴击建奴那一天的到来。

随后,刘云威便在钱员外的衣冠冢之前进行了大阅兵,威武雄壮的汉威军将士一营一营的从围观百姓的面前走过,顿时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无数百姓疯狂的大声呐喊着,在场的男子都恨不得马上披上铠甲和将士们一同行进,更有一些年老之人直接跪在了路边,对着汉威军将士不住的跪拜,口中不断的念叨着:“王师!”

最后,刘云威对此次出征辽东的有功将士进行了嘉奖,依据战功的大小奖励了不同数额的银子,并对千总以下的有功将士进行了升迁,各营将士顿时士气大涨。

当晚,结束了一天行程的刘云威刚刚回到通州城内的总兵府,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就见孙元化和马世明(就是马管事)找上门来。

“孙大人、马管事快坐下休息一下,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刘云威放下手中的茶杯问道。

孙元化和马世明在刘云威下首坐了下来,二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孙元化说道:“小将军,今天的事情结束之后,我和马管事就将手中的事情合计了一下。是这样的,钱员外留在天津卫的钱财已经全部运回来了,经过清点这批钱财足足有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三万两、其余的各种财货约价值八万两以上;此外,我们在后院里还发现了三座粮仓,里面有粮食大约两万石左右。”

刘云威闻言大喜过望,说道:“粮食先存入总兵府的府库,至于那些钱财就不要入库了,马上用于置办船队之用!对了马管事,购买一艘海船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马世明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将军,海船可是十分耗费钱财的,就算是一艘不算很大的小福船也是需要白银十万两左右,这还不算船上需要配备的火炮、压舱物等零碎支出,也没算上船上水手的开销。我家员外留下的这些钱财,充其量也就只够置办四、五艘福船罢了。”

“才这么几艘啊?”刘云威闻言顿时有些失望,想了一下,然后问道:“那五艘福船一个月能赚多少银子?”

马世明说道:“回总镇,是这样的,跑海一般是按年来计算周期的,这五艘福船一年下来也就是赚个三、五万两而已,这还要看跑的商路是到哪里。毕竟船只太少、太小,是装不了多少货物的,收益也相应的会少很多。”

“才三、五万两而已啊?”刘云威苦笑着说道:“看来是我将此事想得太简单了。”

不过转过来一想,京城里的那些富豪不是也要投一些钱财吗?于是,刘云威又问道:“对了孙大人,京城那边有回话了吗?”

孙元化说道:“都已经回话了,京城那边一共是十七家富豪愿意出钱,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那些富豪所出的钱财应该在百万两以上,这些钱财如果都用来置办海船的话,咱们至少可以置办十艘大福船,一年的收益至少在三十万两以上。不过,那些富豪对于船队收益的分配方案有些意见,他们想要按照投入银钱的多少来分配收益。”

刘云威听到至少有一百万两银子入账的时候不禁十分高兴,但是听到后面那些富豪的提议就有些不高兴了,冷声说道:“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以为跑海是那么容易的事吗?没有我汉威军将士全程护航的话,光凭那些富豪自己恐怕连东海都出不去!我汉威军将士该折抵多少银子?马管事他们这些领头的老海狼又该折抵多少银子?”

孙元化问道:“那小将军的意思是?”

刘云威仔细想了一下,说道:“孙大人,你和那些富豪说一下,跑海所得的收益我通州镇必须独拿六成,剩下的四成按照他们所出银子的多少来分。那些富豪同意的话,咱们马上就着手筹备船队的事情,不同意的话咱们就马上换人,反正大明富甲一方的豪族多得是,想要赚钱的富豪也多得是,咱们不差他们几家!”

三天之后,孙元化和马世明回到了总兵府,并且带回了一份契约。

刘云威看过之后顿时大笑了起来,说道:“好啊,看来这些富豪还是比较识相的,一共出了一百八十万两,再加上钱员外留下的大约五十余万两,咱们足可以置办十五艘大福船!孙大人、马管事,我决定在通州镇幕府加设市舶司,就由马管事来主持,从今以后我通州镇的一切货殖事务,都由马管事全权负责!”

马世明闻言顿时惊喜交加,当即拍着胸脯向刘云威保证,一定会为通州镇赚取最大的收益。

“此外,我再给每艘海船调拨五十名汉威军将士,全部装备自生火铳,由马管事统一调配。”

随后,刘云威又与孙元化和马世明仔细商议了市舶司和筹备船队的细节事务,一直商议到了傍晚时分才散去。

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六月。

经过大半个月的休整,出征辽东的各营将士都已经恢复了精神,开始和留守的各营将士一起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而刘云威也召集了幕府的主要管事,以及汉威军各战兵营主将举行了一次议事,重点议程就是补充兵员事宜。

刘云威说道:“此次出征辽东,我汉威军各营共有上万将士力战殉国,大军损失可谓空前。现在各营都已经展开了整训,必须尽快为各营补充兵员。所以,我决定以总兵府的名义征调军屯的十万余壮丁,作为汉威军的后备兵员。此次各营兵员的补充就从这些壮丁中挑选,此事由陆英负责,一个月内必须将各营所需补充的将士全部挑选完毕,届时我要看到一个齐装满员的汉威军!”

陆英当即领命道:“末将遵命!”

之后,刘云威继续说道:“从今日起,通州镇下辖的将作司要重新开始全力打造各式兵备,将府库全部装满;新成立的市舶司最多两个月就要将船队事宜办好,今年我就要看到咱们通州镇的船队扬帆起航!至于货殖司,从今日起改为屯守司,依旧负责通州镇的屯田、开矿事宜;谋划司要着手准备我汉威军重返辽东的战略计划,并随着辽东局势的变化随时加以修改,比如整掉多少兵马、多少粮草兵备、行军路线等等,大军北上之日,我要看到一份随时可以使用、参考的计划;镇抚司也要时刻关注将士们的时期变化,不能因为辽东局势的败坏而影响了大军的士气。大家要各司其职,用最短的时间积蓄我通州镇的实力!”

将作司知事孙元化、屯守司知事陈子同、镇抚司知事胡坤、谋划司知事周天逸、市舶司知事马世明纷纷起身拱手领命。

刘云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各营主将,要在各自兵员补充完毕之后,马上进行大军整训,你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之后,我要看到汉威军十万将士兵强马壮、士气如虹!”

陆英、吴兴、赵开山、温破虏、高宏光、皇甫明、王敢当、李天昊一齐抱拳领命。

最后,刘云威对袁明轩说道:“袁大人,探查司是通州镇的眼睛和耳朵,是我做出决策最重要的依据,绝对不能有所松懈,所得的消息也绝不能有任何的差错,特别是辽东方面和京城方面一定要不惜代价重点探查。总之我就是一句话,只要是探查司的需要,通州镇绝对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而我要的很简单,就只有一条:切实可靠、及时快速的情报!”

袁明轩点了点头,郑重的说道:“总镇所说自然是没有问题,我和探查司的所有哨探一定会尽全力去办理。此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和总镇说一下。”

刘云威问道:“袁大人还有什么事?”

“晋商!我要彻查晋商卖国通敌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