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六卷第二章第二节 两难之策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第二章第二节 两难之策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六卷 鏖战北疆

第二章 两军对阵朝局动

第二节 两难之策

次日傍晚,李汝华处理完户部的公务之后,便换了一身便装,乘车来到了兵部衙门外面,找了一处不起眼的街角停了下来,静静的等候兵部尚书黄嘉善出来。

没过多久,李汝华便远远看见黄嘉善和李林斌一同有说有笑的走出了兵部衙门,正要登上各自停在外面的马车。

李汝华急忙走上前去,抱拳说道:“黄尚书、李大人,咱们可是有日子没见了,二位大人近来可好?”

黄嘉善笑着回礼说道:“还好、还好,不知李尚书有事吗?”一旁的李林斌也是笑着拱手示意。

李汝华笑着说道:“哈哈,是这样,昨日我的一位门生送来了一坛陈年好酒,我想了想,一个人独自饮酒着实无趣,于是便来请黄尚书屈驾到我家里去,一同品尝一下,顺便欣赏欣赏月色美景。”

这时,黄嘉善还没来得及回话,李林斌就笑着说道:“哈哈,李尚书既然有请,那老夫就不打搅了,先告辞了。”

说完,李林斌便转身要走,李汝华连忙将其拉住,说道:“喝酒谈天当然是人多才好啊,李大人同去,同去!莫要推辞,哈哈。”

“既然李尚书有请,那老夫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完,李林斌趁着李汝华不注意,暗地里给黄嘉善使了一下眼色。

黄嘉善一眼看见,不动声色的说道:“李尚书盛情难却,那我和李大人就叨扰了,一定登门拜访。”

“好,今晚申时,老夫在家中恭候二位大人。”说完,李汝华便乘车离开了。

黄嘉善看着走远的李汝华,有些疑惑地对李林斌说道:“我本不想去李汝华家喝酒,李大人为什么要我答应了下来?是看出什么了吗?”

李林斌说道:“大人,那个李汝华可是出了名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突然想要请您过去喝酒,一定是有要事相谈。现在汉威军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辽东局势算是暂时稳定住了,李汝华身为户部尚书,他在这个时候能和大人谈什么?”

黄嘉善顿时脸色大变:“汉威军的钱粮!”

李林斌有些担忧的说道:“我觉得户部估计又要揭不开锅了,那李汝华也许就是想和大人商量汉威军撤军的事情吧。”

“现在汉威军能撤吗?”黄嘉善有些恼怒地说道:“汉威军一旦撤回关内,那千山大捷就白打了!戚家军、白杆兵数千将士也就白死了!”

李林斌也是不住的叹气,说道:“大人,唯今之计,咱们只能是看看李汝华如何说了,到时候见招拆招吧。”

傍晚时分,李汝华府邸。

“不行!绝对不行!大军突然后撤,万一建奴大军尾随而来怎么办?万一汉威军在后撤途中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谁来负这个责任?辽东还要不要了!”黄嘉善愤怒的咆哮着,声音几乎要将屋顶掀开一般,摆满了美味佳肴的饭桌被黄嘉善拍得吱呀作响。

李汝华则是一脸的委屈,说道:“黄尚书,你以为我想这样吗?户部但凡有一丁点办法,我也不会出此下策!现在户部的钱粮最多只够汉威军再打一个月的,一个月之后要是再不撤军的话,数万将士就只能一路要饭返回关内了!”

黄嘉善质问道:“钱呢!我记得陛下刚刚登基的时候,户部还有不少盈余,到现在才多长时间?钱都去哪了!”

李汝华闻言也是大声回击着:“别的不说,就说兵部从我这里拿走了多少银子?征调戚家军、白杆兵赴辽,征调六万汉威军赴辽,两任辽东经略熊廷弼、袁应泰催命一般催要钱粮,这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全国各省天灾不断,到处都在和我这个户部尚书要钱,各地的州府衙门、总兵将官都要把我的祖宗骂遍了,我实在是没辙了!”

一时间,黄嘉善和李林斌都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

李汝华继续说道:“我也不瞒二位大人,关于汉威军撤军之事,叶阁老已经知道了,并且也已经同意了,不日就将上书陛下请旨。”

李林斌闻言隐约觉得有些不对,问道:“李尚书,既然是叶阁老都已经同意了,那还和我们商量什么?”

李汝华苦笑着说道:“叶阁老是同意了不假,但是尚书房秉笔太监魏忠贤不同意啊!魏公公执意不让汉威军撤回关内,执意要我户部继续筹集钱粮,将辽东大战继续打下去。叶阁老也不好越过魏公公直接去找陛下啊,毕竟现在……”

李汝华没有再说下去,但是黄嘉善和李林斌都是听明白了。

听到这里,黄嘉善和李林斌都感到十分新奇:“被万人唾骂的阉党头子竟然力主继续反攻辽东,在世人眼中都是正人君子的东林朝臣竟然力主大军撤退?这说出去谁会相信?”

而李汝华也将昨日魏忠贤的一番话语简要说了一遍,然后说道:“魏公公让我去向文武百官、京城豪族、皇亲国戚募捐,二位大人说说看,这等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情,我李汝华长了几颗脑袋敢去做?我今天干了,明天就得横尸午门外!”

黄嘉善仔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李尚书,虽然我十分理解你的难处,但是辽东撤军一事,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我是兵部尚书,我只考虑将士们能不能打胜仗,至于钱粮之事,还请李大人再想想办法吧。”

李汝华脸色通红地说道:“我能想的都已经想过了,实在是没招了。黄尚书,将汉威军撤回来是现在惟一的选择了,只要汉威军主力不失去,就不怕建奴猖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你再好好想想?”

这时,李林斌说道:“李尚书,我看今晚就先这样吧,至于撤军一事,我兵部是不会同意的。”

说完,黄嘉善便和李林斌一同起身,不顾李汝华的挽留直接告辞离去。

李汝华将二人送走之后,立即派人连夜给叶向高送去口信,将黄嘉善拒绝撤军一事告诉了叶向高。

而黄嘉善和李林斌在离开之后,也是一路慢行,继续商议着辽东之事。

黄嘉善说道:“我是万万没有想到,魏忠贤会反对将汉威军撤回关内。”

李林斌也是说道:“我也是没想到。不过这也说明一点,那魏忠贤虽然不是什么善类,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面,还是靠得住的。”

黄嘉善有些不置可否,想了一下,说道:“李大人,你看咱们是不是和刘总兵知会一声?我怕万一撤军之事成了定局,刘总兵那里会措手不及啊,毕竟事关数万将士的性命,咱们必须谨慎一些!”

李林斌点了点头,说道:“那我连夜回衙门去,天亮之前就派人将消息送出去。对了,通州镇那边需不需要传个消息过去?”

黄嘉善想了想,说道:“也好,派人一并去传个话吧。”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里涌动着一股暗流,汉威军即将撤回关内的消息在文武百官之间传播着,就连寻常百姓都有所耳闻,坊间也是议论纷纷。

这一天,内阁首辅叶向高的仪仗抵达了通州城,留守通州镇的袁明轩和孙元化率领总兵府全体官吏出城十里迎接。

叶向高见到众人之后,并没有半点的架子,而是满面春风、言辞切切,在袁明轩、孙元化的引领下,巡视了军屯、民屯的情况,到张家湾村的将作司查看了兵备打造情况。众人看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才返回通州城。

回到总兵府之后,叶向高欣慰的说道:“好啊,有诸君辛苦操持,通州镇各项事务都是井井有条,难怪刘总兵可以安心北上、大破建奴啊。”

袁明轩和孙元化急忙客气了两句。

叶向高喝了一口茶,不经意的说道:“诸位将通州镇大力的这么好,积累了这么多的粮草、兵备,想必刘总兵回来之后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将来重新北上也会信心满满啊。”

袁明轩和孙元化一听顿时一愣,急忙问道:“阁老这是何意?”

叶向高微微一愣,笑着说道:“哦?哈哈,没什么,老夫只是闲聊,哈哈。”

说完,叶向高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说道:“好了,时辰也不早了,老夫就先回去了。诸位一定要再接再厉,为刘总兵、也是为朝廷治理好通州镇。”

袁明轩和孙元化送走了叶向高之后,心中都是非常不踏实,总觉得叶向高话里有话,千山大捷的欣悦之情瞬间就消散了不少。

二人望着渐行渐远的叶向高仪仗,刚要带着众人返回通州城,忽然望见官道的另一边出现了一人一骑。

袁明轩说道:“孙先生快看,那人好像是李林斌大人府上的家人,我之前见过几次面。”

孙元化急忙看了过去,说道:“还真是!不好!看来辽东战事真的发生变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