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五卷第四章第七节 点将与庸官

皇明风云录 第五卷第四章第七节 点将与庸官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五卷卧薪尝胆

第四章 苦心经营初成军

第七节 点将与庸官

通州总兵府,议事大堂。

刘云威一身甲胄端坐堂上,袁明轩、孙元化、陈子同、胡坤、周天逸五名幕府知事依次坐在刘云威的右手边,而陆英、吴兴、温破虏、赵开山、李天昊、高宏光、皇甫明、王敢当八名游击将军,则是坐在刘云威的左手边。

见人已到齐,刘云威便一脸兴奋的说道:“诸位,就在昨日,朝廷已经发来了行文,同意咱们汉威军出征辽东,保卫辽阳、沈阳了。”

众人闻言皆是狂喜,特别是陆英、吴兴、温破虏、赵开山、李天昊五人,更是兴奋的大叫不止,纷纷向刘云威请战要求跟随刘云威出征辽东;王敢当和高宏光也是不甘示弱,当即跳了出来要求出征辽东,一定要血战建奴才肯罢休;皇甫明相比众人来说比较含蓄,不过此刻也是满脸涨红、兴奋不已,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刘云威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先安静一下,然后说道:“说实话,我开始是想要率领我汉威军全部主力大军出征辽东的,我汉威军十万主力大军,再加上石柱府的白杆兵、浙江的戚家军,以及辽东的守军,此次朝廷集结的军力可谓是空前绝后。有鉴于此,我绝对有信心可以取得大捷,就算不能一战平定建奴,最差也可以将其重创,使其无法为祸辽东!”

众人一听无不振奋不已,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过,刘云威有些失落的说道:“虽然我的想法很好,不过就在今日,兵部又发来了行文,要求咱们汉威军此次出征辽东的兵力不得超过三万人,否则的话朝廷将无力支付超额将士的军资。”

众人闻言皆是叹息不已,如此一个可以重创建奴、甚至是平定建奴的大好机会,就这样眼睁睁的错过了。

刘云威见众人的心气都有些低落,便大笑着说道:“哈哈,不过大家也不要太过失落了,毕竟咱们还有三万人的出征名额啊。有咱们三万汉威军,再加上白杆兵和戚家军,照样可以横扫建奴,捍卫辽阳、沈阳!此战,国朝的优势十分明显,一定可以扬我国威!”

听到这里,众人便又纷纷开始请战。朝廷定下的三万人的出征名额,按照汉威军的编制来看,除了刘云威的标兵营那一万余人之外,最多还能有两个游击营一同出征!虽说三个战兵营的兵力加在一起肯定是要超过三万人的,不过通州镇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也积攒了一些粮草,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也能够支撑此次出征所需了。

刘云威见众人战意高昂,便大声说道:“我知道大家都求战心切,但是此战的出战名额有限,我也只能挑选出两个游击营随军出征。”说完之后,刘云威便对袁明轩问道:“袁大人,探查司的尖哨和夜不收都派出去了吗?”

袁明轩说道:“小将军放心吧,都已经派出去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建奴方面和赴辽援军、辽东守军各方面的情况,都会源源不断的传回来的。”

“那就好。”接着,刘云威又对孙元化问道:“孙先生,将作司要在两天之内,准备出三个战兵营的兵备来。我要这三个战兵营的将士每人都身穿罩甲、外穿棉甲,而且所属的鸟铳兵需要的鸟铳和子药都要备齐,各营所属的火炮也要足额配齐。”

孙元化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我即刻就把将作司的库存全部发放下去,剩下不足的部分我就先从留守的各游击营中调配一些好了。”

刘云威点了点头,之后又对胡坤和周天逸二人说道:“此战,镇抚司和谋划司也要参与进来。胡知事要亲自带人随军出征,负责战事期间大军的军纪;周知事也要随军出征,随时为我查漏补缺。”

胡坤和周天逸听到自己要随军出征,都是激动不已,一齐起身抱拳说道:“下官领命!”

“接下来,便是此次出征的兵力调配问题了。”刘云威顿了顿,看了看满堂的大将,说道:“此战,除了我直属的标兵营之外,我决定再征调吴兴的陷阵营和温破虏的长水营一同出征,其余各营留守通州、继续操练。”

听完刘云威的安排之后,温破虏和吴兴不禁兴奋地大叫了起来,连忙起身领命,说道:“大哥放心,我陷阵营(长水营)将士早就迫不及待要痛宰建奴了!”

而陆英、赵开山、李天昊、王敢当、皇甫明、高宏光几人却是满脸的失望,赵开山和王敢当见到吴兴、温破虏的兴奋劲,更是一脸的嫉妒、羡慕。

刘云威笑着说道:“弟兄们,此战我汉威军出征的首要目的,就是保卫辽阳和沈阳不失,而不是和建奴进行生死决战。大家都知道,现在建奴羽翼已成,不是一战、两战就能平定的了,所以将来还会有许多大战、恶战要打的,以后有的是出战的机会。”

听了刘云威的话,陆英、赵开山几人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纷纷嘱咐着温破虏和吴兴二人,一定要多杀建奴,一定要守好辽阳、沈阳二城。吴兴一脸郑重的点着头,而温破虏则是大叫道:“此战我一定要斩旗夺将,打出咱们汉威军的威风来!”

刘云威笑着说道:“好啊,我看破虏的气势很足嘛,这一战一定能立下军功。”

众人哄然大笑。

接着,刘云威对留守通州的几人说道:“出征大军三天之后誓师出发,我不在通州的这段时间里,由袁知事负责幕府的日常事务,由陆英负责汉威军的军中事务。”

袁明轩和陆英闻言都是起身领命,说道:“小将军(大哥)放心,我等一定将通州镇守好,等着小将军(大哥)和众将士凯旋而归!”

刘云威点了点头,说道:“有劳大家了。”

话分两头。

就在刘云威点将点兵、做着出征准备的时候,黄嘉善也是火急火燎的找到了魏忠贤。

刚一见面,黄嘉善就焦急地说道:“魏公公啊,这个袁应泰可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啊!”

魏忠贤心中不禁一惊,不过脸上依旧是波澜不惊,淡淡的问道:“哦?那袁经略做了什么事情了?”

黄嘉善一脸怒气地说道:“我原本以为,那袁应泰在临漳县和河内县任职的时候,也干出过一些政绩,是个有些能力的人,所以才同意任用袁应泰来替代熊廷弼的。可是谁能想到,那袁应泰刚一上任,便大言不惭,报了一个收复抚顺的计划,以现在辽东的局势来说,守成尚且不足,何谈进取啊?袁应泰简直是狂妄至极!”

魏忠贤笑了笑,说道:“那黄尚书直接将其驳回就好了嘛,何必大动肝火啊。”

“要是那袁应泰只是狂妄些也还好,可是他不但狂妄至极,而且还昏庸无比!”

“还有何事?”

黄嘉善怒气冲天的说道:“就在不久之前,蒙古各部都遭了大灾,有很多的灾民都涌到了辽东各地乞讨为生。那袁应泰竟然在辽、沈保卫战临近之时,下令招降这些蒙古灾民,而且还将其众全部都安置在了辽阳、沈阳二城中!”

“混账东西!”听到这里,魏忠贤也不禁动了怒,尖声说道:“他袁应泰想要干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他不懂吗?黄尚书,你马上给袁应泰下令,让他将那些鞑子灾民全部迁出辽阳、沈阳去!”

黄嘉善说道:“公公啊,我已经下令了,但是那袁应泰给兵部回信说:我若不救,蒙古灾民必将投敌;我招收他们,还可增加兵员、协助守城。并且拒绝执行兵部的命令!”

魏忠贤闻言急躁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然后问道:“白杆兵和戚家军赶到什么地方了?汉威军什么时候动身?”

黄嘉善想了一下,说道:“白杆兵和戚家军应该已经过了西平堡了,汉威军也将在三天之内开拔。”

魏忠贤松了一口气,说道:“我说黄尚书啊,此战结束之后,就将那袁应泰调往别处吧,留他在辽东迟早要出乱子的。”

话音刚落,便见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将一封书信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打开看了一会儿,便对黄嘉善说道:“黄尚书,看来辽阳、沈阳的形势不容乐观啊。”

黄嘉善急忙询问情况,魏忠贤便将那封书信递给了黄嘉善。只见信中写道:“袁应泰将蒙古各部灾民全部安置在辽、沈两城,而这些灾民有不少人暗中奸淫、抢掠,两城百姓皆深以为苦、民怨沸腾。于是两城部将议论纷纷,认为袁应泰招纳的降兵过多,可能暗中被建奴利用,也可能间杂着建奴派来的间谍为内应,有叵测之祸。而袁应泰却以为用蒙古兵抵抗建奴而自鸣得意。不久之前,建奴前锋前出三岔儿,袁应泰用蒙古人作先锋,其中有二十多人阵亡,袁应泰就以此为理由淡化部将议论……”

看完之后,黄嘉善不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败坏辽东局势者,袁应泰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