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皇明风云录 > 第五卷第四章第二节 开幕府

皇明风云录 第五卷第四章第二节 开幕府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6:48 来源:蚂蚁文学

皇明风云录

第五卷卧薪尝胆

第四章 苦心经营初成军

第二节 开幕府

天启元年,正月,通州汉威军大营。

时光飞逝,转眼便过了腊八,对于大明的军民百姓来说,这已然是进入到了“新年”之中了。经过了一年的辛苦忙碌,刘云威也和众将士一起做着准备,准备欢天喜地的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夕这一天,汉威军大营通宵达旦灯火通明,全军将士集体守岁,将士们就在各自的营帐边上支起了大锅、架起了篝火喝酒吃肉,将官和士兵一起欢度新年,整个汉威军大营热闹非凡。

转天到了正月初一一大早,刘云威便带领陆英、吴兴、温破虏、赵开山、李天昊、王敢当、高宏光、皇甫明八名游击将军,以及袁明轩、孙元化、全军的千总将官,在大营中军大帐祭拜天地、刘家祖先的牌位。之后,全军将士便一起做“匾食”(就是馄饨、饺子的俗称),中午时分全军将士一起分食。

而相对于汉威军大营中的众将士而言,京城以及通州城中平民百姓的过节气氛显然要热烈不少。

大明百姓在春节期间也会祭神、祭祖,而且是非常隆重而严格的。百姓们会把草纸剪成纸钱,以及不同的供品,分别供奉于祖先牌位和神像前。祖先牌位的供品为三牲熟食,供奉的纸钱会在三天后焚毁;神像前则供以果子素食,供奉的纸钱则是在过了元宵节之后才焚毁。

此外,无论男女老幼,在节日期间皆以金箔纸折成飞鹅、蝴蝶、蚂蚱等形状的饰物,插在头上,用于烘托喜庆气氛,名为戴“闹嚷嚷”。大的闹嚷嚷有巴掌那么大,小的如铜钱大小。一般人都是戴一个,但也会有故意炫富的有钱人,在头上插满了闹嚷嚷。大明的烟花爆竹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平,品种有数百种之多,燃放之后甚至可以表现出逼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大明的烟花可谓是种类繁多,从制作材料和形态上进行区分:用泥包裹的叫“砂锅儿”;用纸包裹的叫“花筒”;用筐封装的叫“花盆”;只发出声响的叫“响炮”;能飞上天空的叫“起火”;飞上天空后发出响声的叫“三级浪”;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一些权贵大户人家,每年都会请巧手匠人制成各色烟花,在除夕当夜通宵燃放,一年仅是放烟火就要数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中等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而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六,是百姓赏灯的日子。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地的制灯工匠和商人便会纷纷云集京城,把自己的产品拿到东安门外的迤北大街进行售卖,通州也有不少家境殷实的百姓会不辞辛苦前往购买。灯市上形形色色的花灯,应有尽有,专程前来观赏的人摩肩接踵,男女皆有,热闹非常。正月十四开始试灯,各种花灯开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点亮悬挂,正月十五灯会正式开始,正月十六罢灯。罢灯的这天晚上,京城的妇女会结伴夜游,由其中一人持着点燃的香在前面走,其余的人跟在后面,名为“走百病”,祈祷在新的一年里无灾无咎。如果走过的地方有桥,就三五个妇女相携而过,取度厄之意。在城门处,妇女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城门钉,如果能摸到,就是吉兆。这一夜,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都通宵不闭,任由百姓往来,士卒校尉则通宵巡逻,维持秩序。至此,新年才算是真正过完。

大明无论是官家还是民间,都管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管正月十五叫“上元”。元旦那天贺节,一直贺到上元。上元那天放烟火,一直放到正月十八。此外,除了贺节和放烟火,这中间还有一些别的活动:初八、初九这两天到寺院进香、逛庙会;立春那天迎神、看赛会。庙会很热闹,进香的,拜佛的,摆摊的,挑担的,耍把式的,混人堆里掏包的,三教九流齐聚会、五行八作同云集。赛会则是更加的热闹,某一处或者某一族的居民一起凑份子,请来戏班子、舞班子、杂耍班子,搭台唱戏,抬神游街,火叉开道,花砖盖顶,两边的观众豁命似的叫好。逛完庙会,看完赛会,就是正月十五的花灯和烟火,全国上下金吾不禁,狂欢完最后三天,正月十八就来了。正月十八这天一到,戏台拆掉,花灯收起,农人下地,私塾的老先生从家乡赶了回来,官学里的读书声重新闹起来。过了正月十八这一天,春节便正式结束了,忙碌的一年开始了。也就是说,正月十八是大明新春狂欢的终点,过了这一天,新年的气氛一扫而空,所有人都得收心工作,所以大明民间将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八称作是“放魂”,过了正月十八则叫“收魂”。

过了正月十八之后,刘云威同样是开始重新投入到汉威军的操练中去。

这一天,刘云威正要带人前往通州城外,查看军屯、民屯的春耕准备工作,就在要上马的时候,突然感到眼前一黑,顿时就感到了一阵天旋地转。刘云威心中大惊不已,急忙紧紧的抓住了战马的缰绳,整个人就吊在了马鞍的一侧。

旁边的铁骑将士见状无不大惊失色,纷纷上前将刘云威扶了下来,急忙手忙脚乱的抬回了中军大帐。此时的刘云威已经有些昏厥了,而且脸色非常的难看,额头上满是虚汗,众将士见状焦急异常。其中一名百总急忙指着几名手下叫道:“快去请医官来!将陆将军、袁大人也请来!记住要封锁消息,将军病倒的事情决不能传出去!”那几名铁骑将士闻言顿时一哄而散。

没过多久,一名铁骑将士便带着医官来到了中军大帐,紧接着陆英和袁明轩也急匆匆的赶到了。

众人见医官正在为刘云威把脉,便都安安静静的守在了一边,生怕打搅到医官的诊断。过了好一会儿,那名医官才长出了一口气,说道:“陆游击、袁大人,小将军并无大碍,只是太过劳累了。这新年刚过,小将军的身心顿时放松了不少,以往的操劳便全都袭上心间,这人自然也就支撑不住了。”

陆英担忧的问道:“那我大哥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会有什么危险吗?”

“小将军现在已经稳定下来了,不过一定要多多休息,适量吃一些进补的食物,千万不要再操劳了,否则会留下病根的。”

陆英和袁明轩纷纷点头,并且连连道谢。那医官留下了一副药方之后,便告辞离开了。

这时,刘云威也慢慢醒了过来,看到陆英和袁明轩都在,便苦笑一声,说道:“唉,我怎么在这个时候病倒了,马上就要开始春耕了啊。”

袁明轩见状正色说道:“小将军,你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你是汉威军的统帅,是通州镇的总兵官,你需要做的就是坐镇中军,指挥我们完成具体的事务,不需要你事事亲力亲为!从今天起,你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到处跑了。”

陆英也是说道:“大哥,袁大人说得对啊。以后你只需要下令就行了,你的身体要是累垮了,将来谁率领我们北伐建奴啊!”

刘云威闻言十分欣慰的说道:“我明白,让大家担心了。不过,咱们汉威军现在严重缺人啊,不管是文还是武,都是缺少人才,现在各营的千把还有些空缺呢,屯田、将作司更是不用说了,我着急啊!”

袁明轩闻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小将军,我看不如以通州镇的名义,发出招贤通告,召集愿意来汉威军任职的贤才,充实到军中的各方各面去。小将军是一镇总兵,也要考虑开幕府的事情了,这样有人来分担一下,不但小将军会轻松很多,我汉威军的成军速度也会快上不少。”

说完之后,陆英对袁明轩的提议大为赞同,刘云威也是十分的动心,不过还是说道:“可是会有人愿意来吗?要知道咱们通州镇可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是没有任何油水可捞的,那些读书人未必会愿意来的。”

袁明轩有些无奈的说道:“可以试一试,咱们拭目以待吧。”

“也好,咱们就看看国朝还有多少有抱负的读书人吧。”刘云威继续说道:“此外,这些愿意来通州镇任职的读书人一定要经过考核、筛选,一定要宁缺毋滥!那些心术不正、贪图官位之人,我是绝对不会要的;至于军中的缺额,我看咱们可以举行一场大比武,直接从军中将士里选拔出来。”

袁明轩和陆英闻言都是十分的赞同,又和刘云威商议了一下相关的细节。

三人商议完毕之后,刘云威便说道:“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招募幕府僚属的事情,就由袁大人全权负责;而选拔军中缺额的事情,就由陆英负责了。二位一定要抓紧时间,最多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将此事做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