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艾若的红楼生活 > 168教育贾瑚

艾若的红楼生活 168教育贾瑚

作者:leidewen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10:0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第二章

艾若倒也没多想,她是很欢迎薛姨妈来的,她没事给她调调身子,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薛姨妈慢慢的学会怎么管人,管事,别做那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

你说说香菱的裙子弄脏了,吓得直哭,说怕薛姨妈说他们不知道爱惜东西,由着贾家的下人替她换了裙子,免了她的责罚。可是往深了想,她可是开了脸的屋里人,一条裙子,让贾家的丫头随手换给她了,眼睛都不眨,皇商薛家的脸面真的被踩在了脚底下。就算不这么说,回头一句,‘毕竟是商家,多会算计’,也能让人吐一大口血了。

这么做,看似节俭,其实在艾若看来,这是顶顶不会理财的表现。想想薛家一家人北上,带的一家人,依附于贾家而居,开始就说,一切供给归自己。这是商人的习性,我只是借你们的房子,更重要的是,借你们的势。但是,你住到这家来了,又不是没地方,哪有让儿子的通房,见天跟在姑娘跟前当丫头的?到了地方,该添人手添人手,别弄得四不像的。结果,坐去,就不搬了,连儿子娶亲,都在荣府,这是什么心态?所以纵是他们姑娘大把的撒钱,人家该碎嘴说你,还得碎嘴说不是。所以别小看这些小事,桩桩件件,看的却是管家人的眼光与胸襟。

慢慢的薛姨妈倒是也看出门道来,纵是下人不给力,可是她看惯了好的,再让她习惯差的,能受得了吗?生生的脾气都上来了,气得直掉泪,觉得这些人给她丢了面子。

艾若想想也是。想想薛宝钗那性子,竟然纵出一个莺儿那样的丫头,机灵过头,一只利嘴得礼不饶人的,更重要的是,嘴太快,你一个丫头,嘴快了,其实是给主人招祸的,既然薛姨妈已经意识到他们家的下人有问题了。那她也就帮人帮到底吧,帮她训人。

中级班,高级班虽然在这儿开不了。但是她能带在身边的人,也都是经过高级班培训的主,他们开个初期班还是绰绰有余的。顺便把金陵的老宅的人,一块训了。

有了艾若技术支持,薛姨妈觉得自己府里都焕然一新了。奴才都不同了,那主子能露怯吗?薛姨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慢慢的气质都不同了,说话,做事,很有些架式了。

她自己不知道。但是薛收是知道的,他觉得这是好的改变,至少他觉得回家舒心多了。看着家里的奴才们。眼看着,都不同了。再查查家务的账本,竟然还节省了一多半,好些在他看来明明该省的地方,却被放宽了。有些该松的,却紧了。细查查,自己原来本末倒置,果然家务也无小事。

再和贾政聊天,说起这个来,贾政马上就有发言权了,还是把鸡子做比方,把当初京城那肠子风暴拿出来打比方。

这件事,薛收是知道的,这么大的事,他不知道才怪,可是现在听亲历者说,感受马上不同了,重点不在鸡子多少钱一枚,而在于,当家的人,为什么让奴才给骗了。

世人常说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但是,就算他是当家的人,他却从来也没注意到这些所谓的小事。因为他觉得太小,有那功夫,几千几万都赚回来了。但是大东西,谁都知道价钱,骗你几百两银子就了不得了,这样的一年看看有没有一次,可是厨房里的那些东西,却了每天都要用的,要吃的。一样十倍,每天厨下何止百样,日积月累,合着自己给他们打工了。

贾政总结,何为大,何为小?世间,又有多少大事?不过是一件件小事,一点点的做起来,慢慢的,自己不知不觉,成就了一件大事罢了。

贾政其实是说着无心的,他当先生当惯了,一直教学生的,就是这样,积掖成裘,聚沙成塔。可是听到薛收的耳朵里,就是另一番意思了。

回家收拾心情,查起账本来。

薛家是大商家,领着内务府的帑银,但他们家不仅仅只有一门生意,除了内务府的差事,他们还做其它,什么当铺、什么南北货、药铺……各种生意他们其实都做的。

但说到专精,好像又没有,贾政的意思是,可以把小事做大。而在薛收听来,就是稳妥的从小事做起,术业有专攻,做自己最拿手的,最到最好。

族里的生意分开,把自己家的生意铺子,一一查证,收益不好的,直接关了,只留铺子收租。几家收益好的,好好看看,为何收益好,总结,扩大,务必做到专精与极致。

他们本就管着内务府进贡的各式宫花,手上一批手艺好的工匠,除了内务府所需,其实,各类绢花、头饰,他们做得也是不错的,所以他们生意最好的其实就是这个。

把之前各铺子的掌事、学徒一块收回,跟贾府训练下人一样,把这些人集中一块,好好学了下绢花的制作流程,与工艺,知道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坏,然后再散出去,把各地的铺子再开起来,从此,绢花薛家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薛收这边专致于收拢产业,那头,日子不知不觉过去,又到过年了。

贾家是重孝在身,过年倒是清静了。不过别人清静,不代表艾若能清静,她手上,荣府的产业,自己家的产业,张氏的私产,自己的私产,都得各自梳理,总之麻烦得要死,各有一拔人马,又不能一起谈,于是艾若就成了全府最忙的一个,其次就是贾瑚了,比如荣府的产业,张氏的产业听汇报时,艾若就把贾瑚带在身边,让他给自己记账。

贾瑚本以为只是二婶忙不过来,倒也是很乐意帮忙,忙了几天,认真的学会了如何记账,对账,这天弄好了,趁着晚饭后,交回账本。

艾若却也没接,想想,“记了几天账,看到什么了?”

贾瑚怔了一下,看向贾政,他能从学里请假回家记账,必得由贾政做主的,此时完成了,二婶竟然跟二叔一样,来考他了,问题是,也没弄明白,二婶想说啥,只能呆呆的看着他们。

“那么,我问你,荣府大账里,今年的收益有多少,支出是多少,几项最大的收益与支出是什么?”艾若想想,问细点。

这个贾瑚还是知道的,帮着记账,再不过心,大笔的往来,他还是记得住的,倒是翻着账册,很快答出来了。

“还是没想法?”艾若要掀桌了,这位有没点主观能动性,记了几天账,当自己是账房先生了?

“家道艰难。”边上的贾珠摇头,小脸又繃起来。

“为什么?”艾若转头看儿子,她也怕儿子就会这一句。

“赤字!”贾瑗直接说道,没给贾珠表现的机会。

贾珠忙说道,“我也想到了,只是我没妹妹说得快。”

“解决办法。”艾若点头,也不介意谁说了,继续问。家务是大事,她这点倒不介意让子女一块都学学。

贾珠一怔,缩回了脑袋。

“不用!办丧事花的,明年自然不会有。”贾瑗翻了一个白眼。

贾政笑了,得意不已,看看自己女儿,多么的聪明啊,果然就是自己和媳妇亲生的,多么吸取优点啊。看儿子的目光明显就不善了,贾珠的头缩得低了。

“今年事多,荣府也就开消大了些,不过你看到的是明面的大账,办丧事,各府有送奠仪,那个我分开放着,你娘的丧事,奠仪我放到那本小账册里了,那是你娘的嫁妆账册;老太爷的奠仪、宫里的赏赐,我单独放到一本独立账册上,那个将来做别的用处。好了,再说说你娘的嫁妆账册,有什么想法没有?”

贾瑚脑子还有点乱,他本就是很聪明的孩子,自然知道,二婶此时让他参与这些账目的往来,其实就是不想隐瞒什么,他是荣府的继承人,他要照顾弟弟的生活,所以这些事,他一定要明白,振作精神,把小账本里的大小往来一细想,小账册里的钱明显多得多。

“当初你娘把小账给我,实际也是希望你们兄弟松散点,这个才是真正属于你们兄弟的,今年收益不错,这些银子,你想怎么办?”艾若也不忙着让他答了,直接问道。

贾瑚又一怔,什么叫什么办?脑子一转,也知道,二婶正在考他,看看边上弟弟妹妹们,再看看窝在二婶怀里的小呆子,“存起来?”

“嗯,也是个方向,我想给你们兄弟各留一百两出来,你们来年除了府里的月钱之外,也先得有自己的私房钱,你也这么大了,也该学会怎么花钱了。琏儿虽然还小,我先替他放着,不能你有,他没有,对不对?”

“是!”贾瑚其实此时还没有花钱的概念,吃住都在府里,就算在京里也是,他虽然在张家的学堂里上学,但是府里有人跟着,上下学都有人接送,哪需要花什么钱,不过二婶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反驳。

“剩下的呢?”艾若看向他。

贾瑚傻眼,他还真的不知道剩下的该怎么办了。

ps:

今天还是双更,大家注意到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