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 553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11)

赵大队长想到的办法,就是让云裳帮忙看看他母亲的身体。

云裳不是号称自己医术精湛吗?他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常年累月地喝着中药,这是村里的人都知道的事,但赵母到底是什么病,知道的人,却是很少的。

赵大队长也不寄希望云裳能帮着看病啥的,只要云裳能检查出赵母的病来,他就相信他了。

这种验证方式也是无奈的。

多年前,大季屯里也是有中医大夫,可经过了那些年的动荡,别说大季屯了,整个青龙镇都找不出一个来。

所以想要验证云裳的话,一时半会,还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

陶连海其实是相信云裳的。

昨晚,云裳在他家处理那些草药的时候,一边处理,他还一边给陶杏儿讲解,晦涩的专业名词搭配上他深入浅出的讲解,真正地是让陶连海叹服。

就凭着这一手,他就丝毫不怀疑云裳的医术。

不过,他还是答应过了赵大队长。

或许是云裳显露的这一手太厉害了,给陶连海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让他在突然之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赵奶奶的病,云裳还真能看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陶连海答应了大队长。

云裳下课到陶家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么一件事。

这个年代,民风淳朴,大队长一家人都还不错,上一世,顾云朝能作为第一批回去城市的人,也有大队长的人情在里面。

所以,她也欣然应了下来。

这会儿时间,地里干活的人还没收工回来,陶连海是请了假,要跟云裳去镇上,所以提前下工。

陶家的两位媳妇都没上工,午饭早就好了,因中午人来人往,做肉食太打眼,所以她们是按照平时的午饭来做的。

这一段时间,还没到最忙的时候,但地里的活也多,上午下午的活动量加起来太大,故而午饭虽没肉,但也做得很是实在,相当抗饿。

大季屯去到镇上,路程很远,云裳与陶连海也就没等其他人,他们先吃了饭,就准备出发。

当然,出去之前,两人先拐去了大队长家一趟。

大队长这时候并不在地上,而是跟书记一起,在算村里今天秋收的情况,和上一月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

云裳过来的时候,大队长吩咐书记继续做,他就带着云裳跟陶连海一起,去了不远处他家的房子。

大队长家里的条件是不错的,房子也是村里修得最好的之一,同时看得出来,家里的人手脚很轻快,院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很干净。

赵母年纪大了,此刻正窝在角落里,晒太阳。

还没靠近赵母,云裳就先闻到了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常年跟中药打交道的人,确实会有这样一身味道。

云裳的鼻子很灵,光是这么闻赵母身上的味道,她已经判断出来赵母喝的是什么药了。

她突然的脚步一顿,看向赵大队长,开口说道:“赵奶奶是慢性胃炎吧?”

虽然是疑问句,但用的却是陈述的语气。

大队长一愣,反弹性地问道:“啊?你怎么知道?”

说完这句话之后,大队长又去看陶连海,“你给他说了?”

问这句话的时候,大队长的口气是有些生气的。

他用自己母亲的病,好心帮陶家的人确认顾云朝有没有说谎,结果,陶连海这个小子倒好,竟然把他母亲的病情直接告诉顾云朝了。

那还验证个屁哦。

“我不知道啊。”陶连海有些冤枉,“赵叔,赵奶是慢性胃炎吗?”

见到陶连海这么说,大队长顿时反应过来:对啊,他母亲这病,就算有人知道,也只是知道是胃病,“慢性胃炎”的说法,也是他前几年带着赵母去了省医院才知道的。

因为没听说过,担心老母亲不安,也不想让家里的人担心,所以他一直就瞒着这名字,只坚持跟以前一样的称呼。

所以,整个村里,除开他,就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称呼的。

他有些震惊地望着云裳:“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云裳慢慢地解释道:“我闻到了赵奶奶身上的中药味道,其中好几味都是针对消炎的,也有养胃的。再观察了一下赵奶奶的神色,她此刻看似抄手晒太阳,实际她的两个手指尖,一直放在了胃部的位置,不断地揉搓,这是下意识的动作,好些慢性胃炎的病人,都会这样。”

每说一句,大队长看云裳的眼神就加了一分的炙热,说到最后的时候,他看云裳的目光,简直在发光。

“太厉害了,太厉害了,”如此这般,有理有据,简直让大队长信服不已,他再没有对云裳的丝毫怀疑,连连感叹,“后生可畏啊。”

云裳浅浅笑了笑,走到了赵母身边,她给她说了几句话之后,大概是大队长一早就交代了有人要给她把脉看病的事,赵母很习惯地伸出了自己的手。

最开始,她的胃不舒服,就是找了距离他们大队足够三百公里远的一个镇上的赤脚大夫看的,喝了好多年的中药后,家里的条件好了,大队长就带着她去了省医院看西医,说是西医比中医厉害,一定可以根治她的病。

没想到,西医也是没办法的,甚至听说了她这么些年,一直都在喝中药,还颇为有些效果之后,就建议她继续喝下去。

最后,两母子就空手而归,她就继续喝那赤脚大夫开的药了。

但,最近几个月开始,她感觉那药似乎没什么效果了。

只是那赤脚大夫早就死了,他的儿子压根没学他的医术,其他的人也不懂,赵母就只能继续喝,实在是不舒服了,也只有忍。

像是她这个年纪了,也不想给家里添加负担,就这样活着,忍着忍着就过去了。

云裳过来的时候,赵母刚喝了药,但胃还是不舒服,她才用手自己揉着。

把脉的时间,大概有半分钟,结束的时候,云裳的眉心塌陷了一些。

“怎么了,小顾?”大队长有些不安地问道。

想了想,云裳说道:“赵奶奶的病,比之前严重了一点。”

其实严重的不是一点半点,老人家的身体抵抗力本就低,那药她起码得喝了十五年了,身体早就有了一定程度的免疫。不过看大队长的神色,似乎毫无所觉,云裳猜想赵母大概是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也就忍住没说。

现在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好,几乎对所有家庭来说,都是大病等死,小病靠熬。

“怎么……”大队长的脸色一变,又像是突然之间想起来什么,恍然说道,“对对对,我妈她钱上个月开始,胃口就突然变差了,总是吃不了几口饭,就不吃了。”

哪里是什么胃口不好,分明就是胃炎加重了?

云裳没有指出大队长的问题,她点点头,说道:“赵奶奶的药方该换了。”

“我们早就想要换了,就是那个原来看病的大夫他,唉……”大队长叹口气。

云裳笑了笑,“没关系,不是有我在吗?”

赵大队长顿时惊喜地瞪大了双眼,“这个、这个病,你也会吗?”

云裳并不想给自己塑造个神医的形象出来,“我曾经见过师父救治过同类型的病,药方刚巧我都记得,等下写给赵叔。”

草药这东西,也不是那么好得的,就连云裳想要给陶家两位嫂子配安胎药,都只能想办法自己上山。不过,赵母既然能够一直不间断地喝药,大队长的手里,肯定是有相关的路数的,她就只管写出药方来,剩下的就让大队长自己操心解决就好了。

“那太好了,谢谢,谢谢小顾,你真是帮了大忙了。”大队长简直感动到不行。

写下药方,云裳还又特意用了几分钟,教了大队长一套按摩手法这手法可以有效缓和赵母的不舒服这才跟陶连海一起告辞。

两人告辞出来,又返回到了陶家,这时候距离他们刚离开也不过过去了不到二十分钟,地里的人还没回来吃饭,两人跟赵秀、王芬打了招呼后,一人背了一个背篓,走路去镇上了。

拿背篓的时候,陶连海稍稍耽误了一会儿,云裳听到了他把在大队长家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王芬,然后对王芬说,“小顾的医术肯定是没问题的,他既说了你跟大嫂的身体亏空要多养,你们一定要记在心上。对了,等下你们各自煮个鸡蛋来吃,那玩意营养,晚上回来,我会给爸妈说的。”

王芬自然是高兴得很,连连点头。

背篓里背的东西,是云裳昨日从山上带下来的野味。

除开已经吃掉了的、送了的跟留下来的,两个人的背篓里,加起来一共十四只兔子,七只鸡,以及两个蛇胆蛇肉倒是留下来了。

原本这一点点东西,不管是云裳还是陶连海,随随便便一个背篓就搞定了,但云裳却坚持一人背一点。

这都是小事,陶连海没有必要跟她争执。

两人各自背了一半上路。

从大季屯到镇上,成年人脚步快的,需要一个半小时,而且还不能歇气。

而云裳跟陶连海倒是好,最后这一路,竟然走了得有近三个小时。

这倒不是说他们的速度慢,相反,他们两个人的速度都比一般的人快,至于最后为何会花了别人两倍的时间,实在是……

快走到镇上的时候,陶连海真的是脚都快软了。

云裳也没能比他好多少顾云朝的身体底子还不如陶连海这个常年干活的汉子呢,尤其她昨天还背了那么多的东西下山,这会儿肩膀感觉已经都被勒出血了。

不过,这点伤跟她无数次轮回、甚至跟她自己原本所在的世界受到的伤相比,就太小儿科了。

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累,那自然是原本两个人连一半满都没有的背篓,此刻已经全满了。

陶连海是真的服了云裳了。

这一路上,刚开始那一个小时还好,两个人就有的没的聊着天赶来,但走到大概快一半路程的时候,云裳突然神神秘秘地把陶连海给拉到了路边的树丛。

走了没一会儿,在陶连海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看到她从地上捡起来几块大石头,嗖嗖嗖地丢出去,竟然就砸中了好几只兔子。

然后两人又在附近搜索了一阵,将兔窝找到,又收获了七八只兔子。

云裳从草丛中选了一些有味道的草,将这些还散发着血腥味的兔子掩藏了起来,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

接着,陶连海又被云裳给拉到了路边。

最后一次陶连海被拉到路边去,两人还顺着飞腾的野鸡找到了一处小池塘。

干脆两人就停下来,将背篓里的兔子跟野鸡都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当云裳将菜刀从背篓里拿出来递给陶连海的时候,他是真的哭笑不得。

那会儿他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敢情出发的时候,云裳非得要背两个背篓,竟然打的是在路上打猎的主意。

不过,也亏得他们是运气不错,竟然能有这么不错的收获。

要知道,陶连海可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去镇上了,但他可从来不知道这路边的小树林竟然还能有这么多的好东西。

归纳为运气好的陶连海永远都不知道,他们会有这样的收获,根本不是运气好,而是云裳那强大的五感在发挥功效。

再说了,就算是给他知道路边草丛里有兔子野鸡,没有云裳那样的伸手,知道了也是白知道。

而在陶连海拿着菜刀收拾背篓的兔子野鸡时候,云裳竟然在又在附近的草丛中发现了好几窝野鸭子蛋,还又趁机抓到了一条颇大的草蛇。

最后两人商量了一下,鸭蛋还是拿回家,兔子野鸡跟蛇则背到镇上去处理。

云裳最后找了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将鸭蛋藏了起来,再一次出发的两人,脚步就不停歇了。

而也正是这路上的几次逗留,让两人一半不到的背篓,完全给塞满了。

快到镇上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寻了一处避人的安静地方,陶连海放在了背篓,看了看云裳,见到云裳冲他点头后,他转身进了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