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快穿之回到前世去逆袭 > 546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4)

虽然早就从背篓里露出来的部分,看到了实物,但真一个个往外拿的时候,蒋荷花真的是拿一个,心中就要倒吸一口气。

四条肥鱼就不说了,兔子、野鸡也是一早就看到了的,蛇居然有两条,蒋荷花对蛇没什么研究,但那一条菜花蛇她却是知道的,另外还有好些的蛋,最意外的,竟然还有二十多个梨。

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简直让蒋荷花眼热。

蒋荷花,也不是没见过从大后山“丰收”的人,但能做到云裳这样的程度,她真的是头一次见。

关键以前能做到接近这样手笔的,那可都是远近闻名的老猎户,顾云朝可只是个教书的知青,他那力气……刚想到这里,蒋荷花突然一顿,以前的她,总有顾云朝手无缚鸡之力的印象,可刚刚那背篓的重量,着实是给了她深刻印象,让她现在突然有些不确定起来,顾云朝真的手无缚鸡之力吗?

两百斤左右的东西,连她这个经常干活的人,都费劲呢,顾云朝看那样子,似乎是从山上一路背下来的。

随着从背篓里拿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蒋荷花渐渐地没有办法再继续思考顾云朝力气的问题,而等她将所有东西归拢在一起,数了数数量之后,一直处于震惊的脸色,变成了瞠目结舌。

云裳这背篓里的东西,加起来,一共是两条蛇、四条鱼、十一只野鸡、十九只野兔、二十二个梨还有三十四枚蛋,另外还有许多的各种、似乎是野草的草蒋荷花自己也算是老农民了,加上是那灾荒熬过来的人,自诩已经见过这世上许多的草了,可云裳这背篓里的草,她竟然一样都不认识。

难不成是她收拾的时候给弄进来的?

到最后,蒋荷花只能胡乱猜测了。

但她也知道自己是胡猜的,毕竟那怎么看,都不像是随便扔到背篓里的。

就在蒋荷花对那一堆傻眼的时候,云裳开口了:“婶子,家里好久没吃荤腥了,晚上弄两只兔跟野鸡来吃吃吧。”

“吃什么吃?”蒋荷花想也不想地就反驳,“晚上有鱼了。”

刚说完,她突然反应过来说话的人,不是她的儿子女儿,顿时又露出了尴尬之色,正要解释的时候,又听云裳说道:“那哪能是一样的?鱼是舅舅心疼咱们,这兔子跟野鸡,可是我孝敬你跟陶叔的。”

对于顾云朝跟陶杏儿的关系,虽然现在这个时间点,还没摆到明面上去说,但其实在陶家人的眼中,就几乎是把顾云朝当成了陶家的一份子来看了要不然,在这个一年也吃不到几次荤腥的年代里,哪家做点荤,不得藏着掖着,还能眼巴巴地陶杏儿去叫人?

要知道,蒋家舅舅就送了一条鱼过来,而陶家上上下下可有十张嘴呢。

陶家这种时候,每每都会叫上顾云朝,足见对他的真心。

只是,上一世直到这个时候,顾云朝都没有挑明他与陶杏儿的关系,而陶杏儿一个姑娘家,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两人就这么暧昧着,直到半年之后,陶家老二看不下去,出面堵了顾云朝,这才让两人的关系光明正大了。

而现在,云裳却主动开口说兔子跟野鸡,是孝顺陶国强跟蒋荷花的,这话暗里代表的什么意思,蒋荷花简直高兴得都要坏了。

“不行不行,这东西得来不易,叔跟婶子咋能占你的便宜?”蒋荷花心中高兴,那可比吃了兔子跟野鸡还舒服,她摆着手拒绝了云裳,“婶子知道你那边没办法处理,也没得放,我给你都拾掇好了,放在家里,你随时要,就随时过来找婶子。婶子……”

“婶子,你都一直让我不要见外,但你这话说得可就太见外了。你们哪一次吃好吃的,没叫上我,怎么到我这里,就应该吃独食了?”云裳打断了蒋荷花的话,“这些东西,我既然背到你这里来,可没打算再拿出去。”

“哎呀,你这孩子,话不是这么说的,我们家才吃几顿……”

云裳突然一本正经地打断:“婶子,我问你一个问题。”

蒋荷花一愣:“你问。”

“若这些东西,今天是陶大哥、陶二哥,或是陶三哥,拿回来的,你也是要让他们拿回去吗?”

蒋荷花果然就被问住了:“这……这……这……”

蒋荷花其实想说,这不一样啊。

陶老大他们是她的儿子,陶家也没分家,家里的人吃住用都在一起,那不管是谁拿回来的,可不都得是自家的吗?至于顾云朝,他们虽然是没把他当外人,可他到底还没跟陶杏儿在一起呢。

退一步说,就算是两人在一起了,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哪里有婆家占女婿这么大便宜的?

这些道理都很简单,蒋荷花张口就能说,可现在,面对着云裳,她却是千难万难。

一直以来,他们家的人都担心陶杏儿是单相思,各种变着法地想要弄清楚顾云朝的想法,可总是事到临头,又问不出口,一直拖着就拖到了现在。而现在呢,好不容易顾云朝开始主动地回应对陶家的好,她若是拒绝了,会不会把人给吓回去了?!

“我知道婶子是为我好,”云裳也不想逼得蒋荷花这么为难,“婶子也知道,我家里行二,父母把心思都花在了大哥跟小妹身上,其实从小到大,我从未感受到过父爱母爱是什么感觉。可是自从来了这里,见到了婶子陶叔,我都感受到了。婶子你总说让我不要见外,其实在我心中,我早就把你当我的母亲来看待了,现在儿子孝顺你的,你真要跟我见外吗?”

云裳这一番表白,说得蒋荷花有些措手不及,但每一个字听在心里,又都是那么熨帖、舒服。

云裳又在劝说了一阵后,终于说服了蒋荷花,将东西先收下。

时间也不早了,眼见着家里的人就得下工回家吃饭了,云裳配合着蒋荷花,先将东西拿进屋子里放好,打算等吃了晚饭之后,再跟大家一起收拾。

看着放好东西,就朝着炒房走去的蒋荷花,云裳露出了一个狡猾的笑容,转身从一堆东西里,拿了两只兔子一只野鸡跟一条鱼出来,慢悠悠地跟着蒋荷花前后脚就到了灶房里。

看着拿着鸡跟兔进来的云裳,蒋荷花露出了无奈的笑容。

她其实就是故意没拿的。

可是云裳都拿过来了,她总不能让人再拿回去,不过这拿得也太多了,蒋荷花就要开口,让云裳拿回去一些,一只鸡或是一只兔子,已经足够了。

两个荤菜,这已经算得上是过年才有的待遇了。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先被云裳说出口的话给震住了。

“婶子,这次我来做,怎么样?”云裳说道。

“啊?”蒋荷花傻眼了,“你会吗?”

不但会,而且很会。

云裳想了想,还是谦虚一点吧:“我小时候做过,平日里也看大家做,应该没什么问题。”

蒋荷花正要拒绝,结果云裳又砸了一句话过来,“这不还有婶子你看着我嘛,有什么不对,你给我说,我一直都对做饭挺好奇的,一直都想试试。”

云裳这句话一说,蒋荷花就没再继续反对了。

女婿会做饭,幸福的只能是自己的杏儿,蒋荷花还是很乐意成全云裳的。

于是,云裳在蒋荷花的指教下,两人一人一只兔子,开始处理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云裳还有那么一点笨手笨脚的意思,但大概三分钟之后,她的动作就开始带着那么一点麻利的味道了。

等兔子处理完,再一人一条鱼开始教学的时候,蒋荷花就对云裳那恐怖的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天赋,瞠目结舌了。

一条鱼,云裳先蒋荷花一步,处理完毕。

她正说要帮蒋荷花处理后面的,外面的院子门,就传来了咚咚的敲门声,接着几声清脆的“奶”、“我们回来了”此起彼伏。

是出去玩的几个小孩子回来了。

“我去开门。”刚好弄完的云裳,就走出了灶房,去给回来的小孩子们开门。

陶家孙子辈的小孩子,一共四个,全是男孩,陶老大家两个;陶老二也是两个。

陶老大家两个儿子,大儿子八岁;小儿子五岁;陶老二家两个儿子,大儿子六岁,小儿子四岁。因着孩子们都小,除开已经上学的陶老大家大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陶威之外,剩下三个,都还叫的小名。

云裳挺庆幸,陶家的人没按照当下的“时尚”,给几个孩子取那种非常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如狗蛋、二嘎之类的小名,而是直接按照几个孩子的排行,叫的二娃、三娃跟四娃。

当然,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了,这家人确实取名才能有限。

此刻,二三四娃在陶威的带领下,正齐刷刷地站在院门外,等着人来开门。

院子门打开,几个人此起彼伏的“奶奶”霎时滞住了一下,然后最小的陶四娃第一个反应过来,软乎乎地叫云裳:“小顾叔叔。”

家里的长辈大都称呼顾云朝为“小顾”,这几个小孩子,也就跟着叫起了小顾叔叔。

“乖~”

陶四娃年纪小,声音奶萌奶萌的,又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扬着脑袋看云裳的样子,真的是太可爱了,云裳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将人一把抱了起来。

“小顾叔叔。”

“小顾叔叔。”

其他几个也跟着叫了起来。

顾云朝也算得上是陶家的常客了,几个小孩子跟云裳都不陌生,只有上了学的陶威,稍微会显得那么拘束一些,毕竟对他来说,顾云朝还有一层老师的身份在呢。

“快进来吧。”云裳招呼了一声。

那几个孩子才前后脚地进门,走在最后面的陶威,等两个弟弟都进了,才把房门关上了。

陶家的这几个孩子,云裳都知道,大人们一般会给他们定个割草的目标,完成之后,他们就可以去耍了,这也是整个大季屯常见的情况。一般来说,不是特别贫困到都揭不开锅了的家庭,始终都还会给自己小孩子保留玩耍的时间。

但,陶家的这几个孩子,真的是特别懂事的。

云裳上山的时候,就看到陶威带着三个弟弟在杨树林那边割草,等下山来的时候,杨树林那边剩下的孩子已经不多了,但他们四个的身影却还停留在那边。

当然,陶四娃太小了,他也做不多久割草的活,大部分时间,是陶三娃带着他,割草的主要站立还是陶威跟二娃。

这次他们带出去的四个篮子,全部都是满满的,陶威自己手里就拿了三个,剩下那个,在陶二娃的手里,最小的两个,手牵手,空着手回来的。

陶威将自己的三个篮子放好,又把二娃手里的篮子接过去,他们一个下午的时间,割了不少的野草回来了。

云裳仔细看了一眼,发现那都是猪草。

现在的养猪,那都是大队统一养的,既然养猪,自然就需要猪草。

打猪草这事,很简单,又能算工分,本该是一向很受欢迎的活,但因为工分偏少,远不如去地里干活,所以在一般的大队里,这一项工作,都是划分给了小孩子去完成的。

这个年代,多生多养,最不缺的就是小孩子了。

但即便是这样,猪草还是供小于求,有的时候还得动员动员大人们。

毕竟七八岁的小孩子,在一般家里,就可以当大半个成人劳动力来使唤了,除开像是陶威这种需要去上学的,还会选择打猪草,其他家不上学的一样的孩子,就会跟着家里的大人开始挣田地里的工分了。

至于那些三四岁的,也太小,指望不上,主要的打猪草队伍,年龄主要集中在五到六岁。而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那就不多了。

再说了,大季屯除开猪,还养了不少的鸡跟几只羊,那都是需要野草来养的。

云裳知道,陶家的孩子,不是整个大季屯里符合年纪最多的,但每每上缴的猪草跟其他野草总量,却总是排在了整个大队的第一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