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影视诸天逍遥行 > 第583章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也不知道老吴为何这么喜欢“八百里”这个数据,黄风岭狮驼岭荆棘岭等山脉绵延八百里,流沙河通天河之类的大河也是八百里。

注意,河宽八百里,长度却不知有几千几万里了。

唐僧看着滔滔河水,道:“悟空,悟能,你们都有腾云驾雾之能,谁驮我过去?”

孙悟空有担山赶月的神力,猪八戒也能背起一座山。

但此时此刻,两人却不约而同的拒绝。

猪八戒道:“师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这驾云的,如何驮得起,还是师兄来吧。”

孙悟空道:“俗话说,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

如妖怪那般使摄法,弄风头,扯扯拉拉,就地而行,却是没什么难度。

但师父要穷历异邦,不能投机取巧,否则便是到了灵山,佛祖也不可能把真经给咱们。

这就叫: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孙悟空这话看似推脱,实则说的最是在理。

莫说背负唐僧,便是唐僧的包裹行李,那也是沉重之物,因为行李代表了唐僧的凡尘因果。

猪八戒最后论功行赏,功劳便是挑着行李走了十万八千里。

一阵风把唐僧卷走,寻常小妖就行。

背着唐僧过八百里流沙河,强如孙悟空,也是万万不行。

说话功夫,流沙河中钻出一个妖怪。

火红色的头发乱糟糟的堆在脑袋上,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蓝靛色的脸庞凶神恶煞。

身披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悬着九个骷髅头,手中提着一条降魔宝杖。

这妖怪不是别个,正是沙僧。

看到沙僧脖子上的九个骷髅头,唐僧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那九个骷髅头便是他的九个前世,虽无宿世记忆,但总归还是留了一些恐惧。

沙僧手中那条降魔宝杖并非影视剧中的月牙铲,而是和擀面杖一般的乌黑色棍子,主要材料是月宫梭罗树,由鲁班亲手打造。

沙僧的本事和猪八戒一般无二,虽说神通变化少了一些,但别的分毫不逊。

两人用的兵器均是五千零四十八斤,数次激战也都是平手。

不过这也造成了西游中一个很著名的“战力问题”。

已知:猪八戒≈沙僧,奎木狼>(猪八戒 沙僧)*20,孙悟空>二十八星宿;

求:孙悟空等于多少个猪八戒?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问题,卷帘大将是个什么官?怎么打碎个琉璃盏就要被罚下界,还要受到每七日百剑穿心的酷刑?

卷帘大将这个职位,“大将”只是虚词,“卷帘”才是最重要的。

老吴是明朝人,写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融入当时的特征,很多地方就是讽刺时局。

朱元璋出身低微,对于读书人很有几分忌惮,担心他们通过面部表情看出自己的想法,所以上朝要挂帘子。

给他挂帘子的,就是“卷帘将军”。

《明史》记载:(明太祖登基时)置卷帘将军二人于帘前,俱东西向。皇帝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振作,乐止,将军卷帘。

到了明成祖时期,卷帘将军实际功能消失,变成授予贴身卫士的荣誉称号。

沙僧赞诗中有“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是很明显的对应。

能够为皇帝卷帘,当然是皇帝最信任的部门。

明朝哪个部门有此殊荣?明朝皇帝最信任哪个部门?

一个是东厂,一个是锦衣卫。

沙僧的赞诗有“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之语,刚好对应锦衣卫的腰牌以及执行杖刑的职责。

卷帘将军后来发展为卷帘百户,也就是锦衣卫百户,品级为六品。

由于长期扛着廷杖、执行杖刑,这种类型的锦衣卫大多肩膀有病。

孙悟空后来调侃沙僧,说“沙四官儿有些漏肩风”,便是调侃沙僧过去的经历。

后期打怪的时候,孙悟空不带看起来沉默寡言,踏实肯干的沙僧,而是带看起来好吃懒做,贪小便宜的猪八戒,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前文说过,猪八戒是挑担子的,那沙僧有没有挑过担子呢?

挑过。

到了灵山之后,沙僧主动把担子接过来了。

但佛祖慧眼,岂能看不出这等小心思,挑担的功劳最终还是属于猪八戒的。

孙悟空最是灵秀,还有狄光磊指点,早就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功劳越大,果位越好。

这些时日和猪八戒的合作还算不错,便主动把降妖功劳让给猪八戒。

猪八戒挥舞九齿钉耙迎上,和沙僧叮叮当当的打在了一起。

两人本事相当,又都水性精熟,在水中却是有一翻好杀。

搅得那鳊鲅鲤鳜退鲜鳞,龟鳖鼋鼍伤嫩盖,红虾紫蟹命皆亡,水府诸神朝上拜,只听得波翻浪滚似雷轰,日月无光天地怪。

正是:铜盆逢铁帚,玉磬对金钟。

斗了足足两个多时辰,也没有分出胜败。

不过沙僧认出了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猪八戒也发现沙僧手中降妖宝杖是廷杖。

猪八戒喝道:“那泼魔,你到底是何方来历!”

“我是何来历干你屁事,老子今日就是要吃你这肥猪!”

“哇呀呀,泼魔无礼,看打,看打!”

两人耙来杖往,又是一番狠杀。

孙悟空见两人本领相当,短时间难分胜负,不想再耽搁,飞身而起,一棒轰出。

沙僧当年见过孙悟空的威势,见到如意金箍棒,心知是齐天大圣来了,吓得筋酸骨软,翻身跌入流沙河。

孙悟空手一挥,河水分开,径直追了过去。

沙僧心中大叫mmp,不是说猴子不识水性,在水中要掐避水咒,不能施展神通么,这特么是什么情况?

“泼魔,给老孙纳命来!”

孙悟空之所以要对沙僧下狠手,便是因为他认为沙僧是危害四方的大妖魔。

取经人团队,唐僧自幼出家,守佛门戒律,孙悟空胎里素,猪八戒虽然犯了色戒,但平日里吃素不吃荤。

一路上遇到的妖怪,黑熊精早有皈依之心,黄风怪吃肉不吃人。

从两界山至此几千里,沙僧是孙悟空见到的第一个吃人的大妖,自是不会放过。

金箍棒上下翻飞,翻江倒海的神通施展出来,流沙河波涛翻涌,浊浪滔天。

唐僧惊呼道:“悟能,悟空不会出事了吧?”

猪八戒道:“师父,猴哥昔年大闹天宫,王灵官和雷部三十六将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这妖精的本事不过和老猪相当,远不是师兄敌手。”

“悟空竟有这般本事?”

“后来如来佛祖赶到,想用掌中佛国镇压猴哥,被猴哥破碎而出,不只有多少神仙因此生出心魔,不得不下凡历劫。”

唐僧闻言心中大定。

果然,过不多时,孙悟空提着沙僧出了流沙河。

沙僧反应也是极快,金箍棒临头的时候说了取经人之事。

刚刚出水,惠岸行者木吒赶到,证明了沙僧的身份,唐僧为他剃度,算是认了这个徒弟。

木吒又拿出一个红葫芦,把沙僧脖子上挂着的九个骷髅头按照九宫排列,做成一艘船,载着唐僧师徒过了流沙河。

至此,取经团队彻底聚齐。

正是: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淅淅落霜花。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黎山老母带着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变幻了身形,来了一出“四圣试禅心”。

唐僧是圣僧,对此不为所动。

孙悟空能看破虚妄,早就发觉心中有鬼,自然不会动心。

沙僧实在是不想受那飞刀穿心之苦,自然也不会中招。

唯独猪八戒,色魂授予,被菩萨们耍的团团转,在树上吊了一夜才被放下。

……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这头色猪,活该受罪。”

铁扇公主哼道:“妾身也是罗刹恶鬼了?”

“你本来就是罗刹女,再者说了,我修的是人道、武道,而不是神道、仙道,没必要守那些狗屁规矩。”

“再往西走,他们就该到万寿山了吧?”

“嗯,观音菩萨这下又要头疼了。”

……

“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的道场,听说这里有最原版的人参果,可一定要好好尝尝。”

猴子最是喜欢果品,想到人参果的美味,孙悟空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师兄说过,那镇元子有一招‘袖里乾坤’,不大好惹,但吃他两个果子,想来没什么事。”

刚刚临近万寿山,孙悟空便算计上了人参果。

镇元子去元始天尊处听道,五庄观内仅有两个童儿。

离开之前,镇元子吩咐两个童儿给唐僧打两个人参果尝尝。

唐僧见人参果是小儿模样,不敢吃。

清风明月刚想把人参果端走,孙悟空道:“师父既然不想吃,便给徒儿吧。”

说着,一手夺过托盘,一手拿出一把玉石小刀。

玉刀一劈,把其中一个人参果分成两半,分给猪八戒和沙僧,余下一个,孙悟空自是毫不客气的吃了。

唐僧见果子分开,流出的是汁水而不是血水,心知这确实是仙果,心中稍安。

孙悟空等人吃唐僧不会反对,但若是让他吃,那是万万吃不下去的。

猪八戒早就闻听人参果的神异之处,吃的急了,一口便把半个人参果吃了下去,享受到了人参果的药力,却不知是什么滋味。

傍晚,猪八戒偷偷拉住孙悟空,道:“猴哥,那人参果我吃的急了,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劳烦师兄再去给我讨一个,求你了。”

孙悟空道:“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果子,吃到了就是万幸,还想多吃,哼!”

“可我就吃了一半啊。”

“你已经调和了龙虎,药力自是无甚所谓,至于味道么,等有时间,我去真武老哥那里给你讨几个。”

猪八戒奇道:“荡魔天尊那里也有?”

“你这呆子,不知道三界之中,就属我那哥哥最爱养灵植么?”

“我知道天尊爱养灵植,但人参果既没有核,又没有籽,还与五行相克,遇土则入,如何能够培养?”

“他是用一根枝杈扦插的,三年一熟,每次能结三五百个果子,虽无延寿四万七千年的药力,味道却分毫不差。”

“猴哥以前吃过?”

“那是自然,俺老孙被镇压在五行山下的时候,老哥多次带着仙果来看我,三界仙果,少有老孙没吃过的。”

猪八戒知道取经之后便会得成正果,延寿几千几万年全无所谓,只是想尝尝味道。

既然有机会能多吃几个,很干脆的闭嘴回去休息。

翌日清晨,唐僧师徒启程离去,观音菩萨气的想要挠墙。

能把观音菩萨气到这等地步,狄光磊也是三界独一份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事怎么算也怪不到狄光磊身上,观音菩萨再怎么气恼也是无用。

得益于狄光磊的一系列提点,唐僧师徒至今没有遇到过什么大难。

但很快,他们就要遭遇分裂危机了。

三打白骨精!

西行路上有名有姓的妖怪,白骨精的修为最差,但他却一手导演了唐僧师徒的反目。

这一劫难太过著名,过程不必赘述,但却有一桩佳话不得不提。

提到孙悟空,就不得不说两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但有人知道这两句诗出自哪里么?

这两句诗出自一首“和诗”,作者是图书管理员。

1961年,郭沫若观看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觉得实在是太可气了,写诗怒骂唐僧。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图书管理员听说之后,写诗相和。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图书管理员这首诗的意思是“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唐僧肉眼凡胎,但他只是被迷蒙了眼睛,并非敌人,应该给予指正,白骨精才是真正的敌人,该当消灭。

这种心胸气度,远见卓识,如何不让人感到佩服。

郭沫若看到这首诗之后,当天即用原韵,又和了一首,表示深感惭愧,接受教育。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作品被人赏析到这等地步,吴承恩泉下有知,也足以慰藉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