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女祸 > 192善举

女祸 192善举

作者:知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49: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娴雅忍不住拍手称快,“好贼子,竟然也有今天!四舅母,你没有问那病有无治愈的可能?”

“花柳病连宫里的太医都束手无策,何况那些江湖郎中?袁涣已经疯狂不了多久,因此袁家已经开始反扑!”曹芸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昨日陆昭玉到清风斋见我,求我帮帮大公主!”

陈娴雅一惊,“大公主出事了?”

“前日元宵节,大公主进宫磕头,回来时人事不醒,腹中好不容易得的胎儿也流掉,据跟去的丫鬟说,大公主失手打碎袁贵妃献给皇上的国泰民安灯,皇上震怒,当场罚大公主跪在雪地里,还严令不许人将这事禀告太后,一个时辰后大公主晕倒在雪地里,皇后才派人送大公主回候府。”

“四舅母认为此事与袁贵妃有关?”

“大公主醒来后回忆,她是被人用脚绊了一下才失手摔了那花灯的,而当时走在她周围的都是西坤宫的人,因此袁贵妃的嫌疑最大。最重要的是一个没有封号,唯靠着祖母的怜爱才能在宫中行走的公主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谁会无缘无故的去害她?唯有早年害死大公主生母的袁贵妃才看到她便膈应,再加上陆家的拒了袁崇的亲事,袁家拿大公主作伐便有了理由。”

“大公主的生母犯的是何事?为何皇上到现在都不待见大公主?”

“通奸!”

陈娴雅骇然失笑,“堂堂太子府的守卫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竟然让太子的女人有机会与人通奸!”

曹芸又道:“奸夫正是太子府侍卫,那侍卫刚被人揭发便畏罪自尽,留下与大公主生母通奸的铁证,大公主的生母因死无对证而被太子一剑刺死,可怜当年最受宠。又刚生了女儿色艺双全的小侍妾连名分都没有便一命呜呼,还在襁褓中的大公主连名字都没有便被送去庵堂寄养。那年袁妩正好被封为太子侧妃,自然不忿被一名低贱的侍妾分了宠爱。而她要出手对付一名小侍妾那是易如反掌之事,为何没有怀疑当年的太子妃。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那是因为提议将大公主送走,并派人保护的正是皇后娘娘。后来直到大公主十岁,太后无意中听说她还有一名亲孙女流落在外,才将大公主接回皇宫,取了个小名叫落凤。我十六岁出道,第一位女弟子是当年才六岁的沁阳郡主,两年后在皇宫无意撞见大公主,与她一见如故。我只比她大两岁。她却执意求了太后,让我做她的女师,于是她便成了我的第二个弟子,实际上我与她情同姐妹,在我心里她与长我三岁的福妃娘娘是一样的。”

曹芸说到朱落凤与徐青叶时眼里浮现异样光彩,陈娴雅看着有些心动,原来这冷面女师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看她为徐青叶舍命奔波,为朱落凤鸣不平也便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四舅母打算怎么帮大公主?”

“因皇上对大公主生母之事直到如今都耿耿于怀,连带着对永乐候都不怎么待见。如今永乐候与大公主还有些夫妻情分,老候夫人虽然心有不满,但还没带到面上来。我担心再来几次元宵节之事,大公主恐怕连陆家都不能待了。所以这件事的症结还是当年那件事,可惜除了太后,没人敢在皇上面前旧事重提。”

“四舅母的意思是?”

“陆昭玉来见我时,曾说愿意冒激怒皇上的风险去见太后,求太后为大公主洗刷冤屈,却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我昨日特意进宫去见了福妃娘娘,娘娘因将临盆,没有去参加元宵节的家宴。但后来听人说起大公主被罚的经过,也断定是袁贵妃的手笔。原因自然是袁贵妃担心陆家及大公主对二皇子不利或者被皇后一派所用,因此她要斩草除根。娘娘听说太后有想召你进宫询问施粥一事的意思。因病而耽搁了下来,如今太后气色渐好,用不了几日便可以停药,可能会旧事重提,娘娘让你想办法带陆昭玉去见太后!”

“我?”陈娴雅很想说关我什么事,但在看到曹芸殷切的目光后,又咽了回去,“我能想出什么法子?娘娘太高看我了。”

“若你那七个窍的心思都想不出法子,别人就更束手无策。我也懒得与你扯,你若帮了陆家,将来定有你数不尽的好处,你看着办吧?”曹芸直接利诱,陈娴雅果然心动,但最大的心动之处还是这件牵涉到徐袁两家,她想看看能不能在其中浑水摸点鱼。

“有什么好处?”

“啧,陆家世代封候,还怕没有一两件拿得出手的宝贝?再加上大公主当年出嫁时,太后私下里也给了她不少赏赐,你就放心吧!”

陈娴雅托着下巴想了一下,“不是太后因为我施粥一事想召见我么?回头让陆昭玉也与我一起做几件轰动的善事,再让福妃娘娘在太后面前提一提陆昭玉,太后自然是两人一起召见,此计可行?”

曹芸犹豫道:“在你的带动之下,京城到处是粥棚,引得别处的乞儿都跑来京城讨生活了,你四舅舅一直担心好事会变坏事,咱们这回能不能做点别的事?”

“这回自然不再施粥,流民乞儿们吃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筹银子置一块地,造一些房舍供那些无家可归者暂时居住,还可以在京城四门设四座劝学馆,聘请先生教授那些贫寒子弟,另外京城四周有两卫三大营,有的是贫寒军户,即便每一户施一两银子,或者两斗白面,也需不少银子的!”

曹芸听罢,抚掌道:“原来善事还可以这样做,这几桩大事恐怕仅凭你们两个小姐儿是做不了的,我再叫上你其他三名舅母及一些想做善事的夫人太太们,这回要做便做回大的。”

“要想做回大的还得叫上一个人!”

“谁?”

“空弦大师!”

曹芸立刻会心地笑了,“果然是小狐狸,空弦到了,陈留王爷还会远么?这回太后娘娘想不知道这事都难了。”

陈娴雅等人的善举的影响超过预期,不过是两日时间,各位贵夫人们便捐出了价值一万多两银子的钱粮。由于女子们不好抛头露面,一些具体的事务便交给了永乐候,邵行止及一直赖在京城的徐景达操办。

很快流民所与劝学堂便修建完成,流民所里也设了粥棚,由捐银子最多的人家轮流派人管理,多余的钱物统统发给那些贫苦军户,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因战争而残疾的府兵家中,不但给他们比旁人多的银子,还单独赠给米粮。

这事很快便传到了朱佑与太后耳中,朱佑召见陈留王,永乐候及徐景达时,陈留王与永乐候俱都得了奖赏,唯徐景达什么都没得到,还被朱佑严令立即出京回燕山郡做他的千户。

既然朱佑对他们做的事没有表示不满,太后便下旨召见曹芸,陈娴雅,朱落凤与陆昭玉。

朱落凤自然不能进宫,因此当太后发现她大孙女没来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便问一旁的皇后,“凤儿是不是又惹皇上不高兴了?”

皇后沉吟,自然不敢违抗皇上之命而将这事告诉太后,地上的陆昭玉突然哭道:“求太后娘娘恕罪,婶子小产后身子不洁,不敢来见太后娘娘!”

太后一拍桌子,怒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会小产?”

大家不约而同地噤声,唯陆昭玉不管不顾地将当日之事说了一遍,太后娘娘听罢反倒沉默下来,在陈娴雅跪得膝盖发麻时才被宣了平身。

接下来,太后娘娘不再提朱落凤,热热闹闹地说起这回京城贵人们的行善之举,“这便是众人拾薪火焰高了,如今流民所与劝学堂是建起来了,将来的米粮钱及贫童们的笔墨钱仍是一笔大的开支,哀家不能再让你们出了,这宫里处处膏梁绵绣,也该学你们做做善事才对,来人,去将袁贵妃叫来!”

陈娴雅算是听出来了,太后用的是叫,而不是请,皇后的嘴角微微一挑,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到陈娴雅身上,陈娴雅赶紧低头,不敢再乱看。

“母后,是想让媳妇与妹妹们也捐些钱物?”

谁知太后脸一板,没好气地说道:“你是我媳妇倒说得过去,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几十个妹妹?成天斗得乌眼鸡似的,偏还姐姐妹妹的,也不怕碜得慌!”

皇后仍面不改色,反倒站起身亲自给太后捏肩,“母后教训得是,媳妇日后见着她们时,也该自恃一下身份了。”

陈娴雅站在曹芸身旁,见到曹芸朝她眨了一下眼,那是让她等着看好戏的意思。

果然当袁贵妃到来时,恭恭敬敬地给太后跪下磕头,偏偏太后由于大病初愈,精神有些不济,竟然坐在凤椅上打起瞌睡来。

袁贵妃跪了一会儿,见太后还没有宣起,便抬头飞快地扫了太后与皇后一眼,见皇后一双柔荑在太后肩上轻轻地捏,太后竟然还微微地打起了鼾,不由得大恼,刚想出言唤醒太后,却听太后身边的女官王麽麽小声道:“太后娘娘最近睡觉不太好,好不容易睡着,不能惊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