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轮回路上 > 第1236章 卖报谋生

轮回路上 第1236章 卖报谋生

作者:莲池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20:48: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季的一个星期天上午,囡英从学校出来,由于天气热,她口渴,便到校门旁边的一个小卖部买一瓶冰镇汽水饮用,坐在小卖部店前的一把椅杌上正把汽水饮至一半,忽然听到“啪啪”的响声,她循声看去,一条大鳝鱼粘滑粘滑地在脚边拱动,便叫起来,这是谁的鳝鱼呀?

店里一个妇女说,是我的,是我的。她即刻走过来弯下身子把鳝鱼捡起朝里边走去,放进一只盛了半桶水的水红塑料胶桶,桶在里边的门旮旯放着。她自言自语地说,这鳝鱼是怎么跳出来的,还溜到一丈多远的门口去了,真是犯邪了。

囡英也不在意,冰镇汽水快喝完了,她打算喝完汽水之后,把空瓶子还给小卖部起身走的,还不到两分钟,又听到“啪啪”的响声。

她循声凝视,那条鳝鱼不知怎么的,又从桶里跳出来了,正朝她坐的方向滑动。这时,那妇女正与店主聊家常什么的,没有在意。

囡英蓦然有了一种感应,猜想:这条鳝鱼可能是向自己求救,要不,它怎么先后两次跳出来,朝自己的脚边爬?囡英想了想,就提醒那妇女,大嫂,你的乌鱼又跳出来了,还总朝我这边爬。看来,它与我有缘分,我想把它买下来放生,你是花多少钱买的?我一分不差地给你。

那妇女一阵惊诧,一看那条鳝鱼又果然爬到女孩脚边去了,但总认为这是巧合。她边拿起鳝鱼边数落,你鬼说,鳝鱼与你有什么缘分?

囡英见她把鳝鱼放进桶里,又听她说,今天中午,我那出差大半个月的伙计(丈夫)要回家,他很辛苦,我特地到菜市场买一条鳝鱼打算回去熬汤给他喝了补补身子的,怎么会卖给你嘞?她边说边挈起桶说,算了,算了,我把它拎回去。

囡英有些莫名的不自在,她把喝空的汽水瓶还给小卖部,追上刚走出门的那妇女说,大嫂,这样吧!你不把鳝鱼卖给我可以,我提一个要求行不行?

那妇女转身朝她问道,你提什么要求,是不是非要我把鳝鱼卖给你不可?

囡英点点头,认真地讲,你出门走十步,如果这条鳝鱼不再从桶里跳出来,你走路;如果十步之内,这条鳝鱼从你的桶里跳出来,那么你就把它按原价卖给我放生吧?

那妇女犹豫了一下,默认了,但心里没底,还是不相信真像囡英所说,桶里的鳝鱼还会跳出来。

她拎着桶出了店门再次移脚时,脑子一转,把桶里的水泼出一半,认为鳝鱼刚刚被桶底的水吃住,即使再蹦,也蹦不出悬得较高的桶沿。这样,那妇女就拎着桶放心地起步,囡英不动声色地盯住她。

果然,那妇女只走离店门七步,第八步还没有抬起脚,鳝鱼就从桶里蹦出来,掉落在地上打挺似的翻动着身子,那被阳光照耀的蜷缩成环状的鳝鱼还闪闪发光哩。

那妇女因听了囡英的话,无异于接受一种神秘的心里暗示,并且被囡英言中,这就使她产生了恐慌心理,拎着桶扣的手就不由自主的松开,那桶也“嘣咚”掉落在地上。

由于那妇女丢开时惯性的带动,使得桶口翻倒,水流满地。

那妇女分明吓住了,她离开桶和鳝鱼几米远,望着囡英说,算了,把鳝鱼卖给你。它真是个怪,我不能带回去。

囡英像在意料之中,她没有立即回答那妇女,而是先将鳝鱼捡起来放进无水的桶里,再到小卖部里的水龙头处接水走出来,望着那妇女说,这条鳝鱼是多少钱买的,我就给多少钱你。说着伸手在身上掏出钱包。

那妇女走过来说,7块5角钱买的。她又朝红塑料桶望了一眼,囡英领会其意,说这个桶只值几块钱,我给17块5角钱你,给你押10块钱,我拎着装了鳝鱼的这只水桶到城外河边放生转来,把桶还给你,你把10块钱退给我。

那妇女说行哦!见囡英正在皮夹里翻找钱,都是整数的钱,就差5角,那妇女说,算了,5角钱不要。

囡英付钱后对她说,好,这5角钱算你一份功德。

此刻,小卖部里的人和那妇女神秘兮兮地望着前去放生的囡英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敬畏。

这事传开,囡英出名了,有的把她传得很神,特别是一些不认识她的小伙子很想见她一面,领教一下她的神通。可见了面,囡英的驼背形象令人失望,她也不承认自己有什么神通,只是习惯于购物放生,呵护生活,养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心肠。

一些小伙子并不关心这方面,只关心自己的直接利益,感觉从囡英这里得不到什么,便大都从心里冷淡了她,并且见了她一面的小伙子大都不想再见她了。

囡英对这些毫不在意,她除了做善事之外,总是一门心事抓学习。那年高考,她以590分的成绩考入省城的一所科技大学。因家里贫困,她母亲找到村支书出面争取3万元贷款就读三年。货款时,她表示等到毕业参加工作后自己偿还。

可是毕业后,由于她身体畸形,到人才市场递交简历应聘,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但是她并不沮丧,总相信自己就业有圆梦的一天。她忽然灵机一动,找到一份卖都市报、晚报、周刊等报刊杂志的工作,往往销一份报纸获1元钱,扣除6角钱的成本,能嫌4角钱。

同学、朋友乃至母亲都在心里为囡英惋惜:她读一肚子书,因为身体残障而找不到高档一点的工作,卖报纸嘛!只要能辨认钱的文盲都能干,真是冤枉!特别是她母亲总是这么想:靠卖报纸的收入生活都难以维持,猴年马月能够把贷款还清啦?早知这样,当初考上大学就应该放弃不读。

囡英一点也不消极,本来卖报纸的收入不多,有一天她嫌了10元钱还拿4元钱出来给一个讨饭的衣着褴褛的老人,买一个盒饭送去。她做这件善事时,心想:这世上还有比我更可怜的人,就应该得到同情。

囡英手里的一沓报纸只卖出一半,还有一半必须卖出,否则,就成了滞销货,特别是到了下午就几乎没有人买了。所以在中午,她不能回家吃饭,必须跑到车站码头的候车乘船处兜售。她有个经验,那种地方的卖点明显高于其他地方。由此,她作了分析,那些候车或等船的旅客一时因为“等候”,呆愣愣地坐着或站在那里,总有些无聊,甚至觉得时间难捱,要是有一张报纸或一份杂志拿在手里消闲地翻着,时间就容易过些,往往一篇文章或一个彩页尚未看完,车或船就来了。

基于这一点,囡英立马从西街出来,穿过公园路,到南面车站路去。那里是汽车客运总公司,站台里面的候车室里坐了许多旅客,她搂着一沓报纸走进去,围绕坐在长条凳上的旅客来回走动,并轻轻地吆喝卖报,可是今天没有一个旅客买她的,而昨天她在这里卖走十几份报纸。

她纵目一看,明白了,今天来晚了,一些旅客不是不买她的报纸,而是他们大都已拿着和她手里相同的报纸,这说明同行抢在她之前,把当天售报的生意做到了极致。用内行话说,就是这处旅客有限的候车室对当天报刊的需求达到了饱和状态。

驼背的囡英找到原因,就准备走出候车室。刚走几步,一个旅客跟上来,递给她一元钱,囡英顺手送出一份报纸。那位旅客却不要,还把手里与其相同的一张报纸出示给她看。

囡英说,既然是这样,我不要你给的一元钱。

那位旅客说,就算我送你,一元钱能值几厚?你接了吧!我见你在候车室里绕来绕去,没有一个人买你的报纸,我起了恻隐之心,就算我在你这里买了一份报纸。

囡英认为不应该凭白无故要人家一元钱,可是把钱塞回去时,那位旅客脸带微笑,一闪身走开了,囡英本来追了几步,那位旅客却不回到原座,径直朝男侧所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