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龙鬼地 > 第一章 未解之谜

龙鬼地 第一章 未解之谜

作者:听墨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5:00: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历经艰险,从龙王洞爬出来我们几个看上去,像是从非洲逃回来的难民。一路上我就在想,这要是回到家,至少得睡上个三天三夜。就甭提有多累了,好在刘颖半道上还醒过来了,背着走轻了一些,我和黑子把从小到大的劲都使完了,胖丫还帮一把,否则我真怀疑能不能回到家。

张教授和胖丫没敢停留,带着刘颖回城里治病,刘颖重伤,虽然没有危及生命,但拖的时间长了也很危险,其次,教授也伤得不轻,需要治疗。

当然教授心里的创伤更加严重,死了三个学生,真不知道他怎么向学校交代,向那些学生的家人交代,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养个大学生不容易。这一趟教授赔了夫人又折兵,好在收货也不小,否则真要哭死。

临走前教授将那个墨玉盒子里的龙符留给了我,他说这些东西拿回去就是要上交国家,龙符就给我留个纪念。我心想,他会这么好心?舍得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这东西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拿着谁倒霉,八成是想移祸江东吧!而后我在祖父的笔记也发现关于龙符的记载,笔记上说龙符共有三枚,集齐之后拼成神龙盘,有逆转时空的力量。跟教授说的一模一样。只是,这有些太匪夷所思了,我觉得不大可信,说不定祖父也是听闻传言才记在笔记里的。

龙符看起来很普通,但做工很精细,一面雕刻着一刻星辰,两侧连着虚幻的线条,貌似不完整,星辰周围是浮云,云层中有龙影浮动,龙同样不完整,只是身体的某些部分,时而现时而没,没进去的部分只是淡淡的轮廓,现出来的却很清晰,可以清楚的看到上面每一片龙鳞,细看之下发现雕琢的非常细腻,栩栩如生,我非常惊讶,这么个东西为什么藏的那么隐秘。

休息了几天,我便去找李老伯将龙王洞里是事情说给他听,李老伯听后大为震惊,没想到张教授竟然就是三十年前那群人,居然还是蘑菇党。我想问李老伯关于妄川王的事,李老伯却是摇摇头说他根本没听说过。

我又问关于家乡坟园里的王爷,李老伯说,那里面埋葬的是一位没落王爷,但是没有人知道是谁,也从来没人进去过,那一圈松柏树中间围住的到底是什么东西,根本无从得知。

妄川村是古老相传下来的,门前的河叫妄川河,至于因何得名,无人知道,至于是不是有妄川王这么个人,谁也说不清楚,史料未记载,查无实据。

没有问到丝毫妄川王的线索,却从李老伯哪里得知,当年祖父从青铜符中找到地图,便是一幅藏宝图,后来连同祖父笔记的最后一页一起丢失,至于是怎么的丢的李老伯也不清楚,这期间他在外当兵,直到祖父过世才回来。

我连忙将手机偷拍下来的藏宝图拿给李老伯看,拍的有些模糊,很多细节都看不清楚,但是,李老伯看过之后,非常肯定的说,祖父丢的那幅藏宝图是残卷,只能看出半个山脉来,和这幅图截然不同,连材质都一样。

虽然未能从李老伯哪里得知关于地图的真相,却从李老伯哪里听来另一件事,便是四十年前发生在长白山挖塔墓的事,祖父也参与那次行动,他们在长白山天池附近找到了那座怪墓,在墓中遇上了千年恶龙,根据李老伯描述,竟然和我们在龙王洞看到的龙鲛诡异的相似。说到这里李老伯忽然瞪大眼睛说,他记得那次行动也是跟随一个考古队,队伍中就有位张姓年轻人,现在想来就是张教授,怪不得他第一次见到张教授就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却有想不起来,时隔四十多年,提到恶龙这才想起来。

但是,李老伯不愿意将那一次的行动细节说出来,只说,那简直是噩梦,考古队十几个人都死了,死的非常离奇,最后活下来,就只有那位张姓年轻人,现在看来就是张教授。

听完之后,我心里突突直跳,这说法和张教授说的天池行动可不同,也没有提到恶龙和死去很多人的事,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隐秘?

我把传家之宝的事也给李老伯说了,李老伯听后很是惊讶,说:“张教授这人不简单,开始我以为他只是一个考古爱好者,没想到竟然还知道你脖子上吊坠的事,他的来历,恐怕远不止这些,你以后定要对此人多加防范。”

我也觉得这里面可能藏着什么秘密,很显然,张教授知道这个秘密,也可能不全知道,但起码他知道一些重要线索。从龙王洞出来后,教授曾留下话,说我总一天我会去找他,看来他肯定知道什么。

这几天我一直在研读祖父留下的古书,越看越震惊,里面记载的东西太过离奇怪异,简直令人无法想象,也涉及到很多玄学,看过之后方知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读了这么多年书,忽然感觉读的书越多,越发觉得自己孤陋寡闻,原来在未知的领域,竟然还有这么稀奇古怪的事情,真是闻所未闻,如果不是亲眼目睹龙王洞中诡秘,还真不敢相信世上有鬼。

最令我震惊的便是张教授所说的吊坠背后隐藏的亿万财富,我反复的研究这墨玉,除了似狼非狼,似鸟非鸟的形状之外,再也看不出什么秘密。

这次回家,主要是因为辞了工作想回来陪陪奶奶,却没想到引出这么多事端来,一时半会也回不了城里,索性就在家里住下,把传家之宝的秘密搞清楚,真如教授所言,我还上哪门子的班啊。

黑子的公司也没有什么事情,最近生意不好,老婆又去国外学习,这段时间他也不打算回城里,在家好好跟他老爹学学挖蘑菇的手艺,说不定什么时候穷的没饭吃,还能干上一票。

半个月过去了,我把祖父留下的书都翻了一遍,虽然看的很仔细,却没弄懂多少,总之这些书里面记载的东西高深莫测,难以融会贯通。

这期间,我多次跟奶奶谈到地窖的事情,奶奶也觉得祖父临走时嘴里一直喊着的“叫”有可能是指的家里的地窖。

传家之宝的秘密很重要,关乎到整个家族的兴衰,这件事我应该去调查清楚,所以我打算从地窖查起。

农村大多数人家里都有红薯窖,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存放红薯的,那时候冬天很冷,红薯放在外面就冻坏了,家里也没有粮食,一整个冬天就全靠这些红薯过冬,所有地窖就必不可少。地窖礼还能存白菜、萝卜、洋芋等食物,也不光是为了存储食物,战争年代,里面也可以藏人,或者藏些贵重物品。

现如今,好多人都盖了楼房,农村也已日新月异,地窖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这辈人见过地窖的应该很少,父母那辈见的比较多,大多数人还用过。

奶奶带我来到后院的老房子前,这是当年奶奶他们住的,房子是土木结构,土墙,木三角架屋脊,房顶用石板遮盖,低矮阴暗,窗户是那种雕花的格子窗,门也是双开的木门,门头上还有两个门眼,雕的是牡丹花,不过已经破损的快要看不出来了,自从祖父过世以后,这房子就废弃了,这些年风雨侵蚀,已是摇摇欲坠。

我随奶奶推门进去,屋里落了厚厚一层灰,大白天的屋里还是很暗,房子是三进开间,中间是堂屋,两侧是厢房,奶奶带我来到右侧的后厢房,这间以前是厨房,地窖就挖在里面。

掀开地窖的盖子,一股霉味冲上来,我扶着奶奶连忙避开,等了五分钟,才沿着一道木板楼梯下去,楼梯已经腐朽不堪,我踩在上面,发出咯吱声响,随时都有可能罢工。

地窖四米深,三米见方,四面是用青砖砌的墙,地面也锤的很平整。奶奶说我们家过去在村里是大户,家里孩子多地窖挖的较大,夏天热时,我父亲和叔叔他们还在地窖里面睡觉,夏天里面凉飕飕的,很舒服。

我和奶奶进去的时候外面也是大夏天的阳光,晒的人直冒汗,这地窖里却非常凉爽,比空调下还舒服。奶奶怕我着凉,就在我背上拍了几下,我有些不明白这样有什么效果,小时候我换衣服,或者从被窝里面钻出来,奶奶也是要再我身上拍几下,养成习惯后,我现在每次从被窝里出来,或者脱衣服,也不忘在身上拍几下。

拿着手电在地窖里面转了两圈,发现除了一个木柜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柜子是书柜,但是空荡荡,连一片纸都没有,而且被虫蛀的很严重,我把柜子挪开后,后面是砖墙,并未发现暗格。

奶奶说柜子是当年爷爷藏书的地方,后来特殊时期过去了,书就拿出来,而后也没再放过东西进去,因此空荡荡的。

找来找去,实在是一无所获,只好扶着奶奶爬出来。既然这里面什么都没有,那么祖父过世时一直喊着的“叫”到底是指什么呢?

当天晚上,我转辗反侧睡不着,一直觉得里面肯定有东西,只是我还没发现而已,于是第二天独自下去再探。

这次进来,我带了个斧头,准备将柜子劈了当柴烧,放在这里也没什么用,顺便看看夹缝里面会不会藏着东西。劈完之后,依然一无所获,我想到教授摸石壁的方法,就沿着四面的砖墙摸一摸。

皇天不负有心人,摸到南面墙壁的时候,发现上面有一块砖松动了,我连忙用撬棍将砖撬了出来,露出后面的暗格,我心里大喜,伸手去摸,看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就在我手伸进去时,突然摸到一只冰凉的手臂。

新的一卷开始,求收藏,求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