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汐朝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汐朝 第二百九十二章

作者:暗夜殇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29: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堂之上再掀波澜,其根源在于八月份的秋闱,现已五月份时到春暖花开,眼看秋闱的日子临近,不少学子萌生了重开科举的意向,反正战事已毕大胜而归,没有他事可拖,秋闱势在必行,再拖下去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会难免造成混乱。

朝臣子嗣多数正在此死当中,互相通气上奏恳请皇上重开秋闱,能赶上进修不少人得感谢翼王,要没有这么快结束战争顺利得胜,秋闱不知拖到猴年马月。

沐瑾明思量再三没有当堂定下,只说等翼王回朝再议,暗自算算时日差不多应该可以赶回。

朝臣一听要等翼王纷纷皱眉上谏,翼王处理封地的事不知何时方能回朝,若是错过了今次的秋闱就要等到明年,可是明年还不知是何光景,万一又遇上大事,就又得延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什么时候是个头。

沐瑾明沉吟良久告知朝臣要有耐心,翼王预计六月份回程,秋闱前必然得以赶回。

朝臣听罢勉强同意,只要能赶在秋闱前回来没什么好说的,此事暂且搁下,不由的想翼王翼王回朝后该如何。

欧阳烨再度成为朝中百官视线的聚焦点,在心底默默的衡量结交翼王的法门,先自欧阳烨身上下手不知是否可行?

有几个看中翼王做儿媳或是孙媳的官员偷偷的向欧阳烨打问,翼王今年已经十六,早该定亲的年纪,年岁大了不好嫁。

欧阳烨听之嘴角一抽眼皮一跳,好嘛又惦记上翼王的婚事,记吃不记打的个性什么时候能改。

翼王的婚事先皇在世的时候曾明令禁止朝中官员瞎参合。翼王的婚事由先皇做主,先皇大行此事将由新皇主持,问他这个名义上的父亲没有用,欧阳烨将事情推给皇上,做起了甩手掌柜。

欧阳烨自叹,他是有史以来最憋屈的父亲,翼王年少时便管不到其头上。现在手握大权更没有置喙做主的权力。白白提了个父亲的名头,时不时还得给翼王收拾烂摊子,心里那个苦。无人可拆,好在分出府去,府里也能安静一些,否则再像之前那般鸡犬不宁。估计他得少活十年不止,人老了随着年纪增长。听不得一点喧闹。

打着小算盘的官员听闻欧阳烨这话笑容一僵,记起先皇在世时曾为翼王婚事暴怒过,到底是否仍由皇上做主,这得近一步打探。

还是有不少官员不死心。决定抽个和缓的时机试探皇上的口风,真由皇上做主便歇了不该有的心思,反之定要为家中子嗣争取一回。到不担心翼王嫁做人妇后身兼的官职被剥夺,以翼王做出的功绩及皇上对翼王的厚爱绝对没有的事。纵然卸下官职,象征亲王的身份不会有损,这不翼王刚得了一块封地,那可是富的流油的好地方,银子不愁又享有特权这样好的人选哪里找。

被诸多人捧为香饽饽的汐朝一连打了数个喷嚏,吓到了一路随行的红蕊和徐勉,没等红蕊开口,徐勉自觉上手诊脉,在确定无病无灾后大大的长出口气。

汐朝一行人带两千亲卫返京,卫城通往沐国边关的大道已经修成,宽阔的石板路不可谓不奢侈,只有大一些的城中才有能力铺设青石板路,这个可称为官道的地方居然不惜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连徐勉见之不由的啧啧称奇,暗忖翼王是个实打实的败家玩意,口袋里的银子再多没谁这么干过。…

路已经修成徐勉想马后炮都没用,得了又不是自己往外掏大笔银子,自己瞎操哪门子心,只要翼王能应付过来便可。

马蹄声振动着古板路发出跶跶的脆响,行驶的马车不再被路面不平而左右颠簸,行驶的速度加快,也算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

五万卫军跑的跑死的死剩下三万人也是个不小的数目,好在众人安分没有闹过事,汐朝十分满意,告诉所有卫军这条路修好了,符合要求,夸赞一番后进入正题。

四处边关除去现在的西陲,其余三处也要修路,有意者可以上报,不愿去的可以回卫国现在的卫城,找到家人回去务农,如果都想回去便取个折中的法子,先一回去修路,人多力量大,又有了经验再修一次熟能生巧用不了多久,待三处边关皆修好后一同返回卫城,各自回家,当然此次修路算作半强迫性质,不会让众人白干,有工钱可拿又包吃包住,先决条件是安分守己,不要做让别人有机会怀疑的事,到时抓住按军规论处,大家都是明白人,利弊得失要分清。

卫军只有人担心沐军主帅用完他们之后杀人灭口,就像是为皇帝修筑皇陵一样,到时建成之日就将是他们这些匠人埋骨之时,谁也不愿在壮年时被抹杀。

对于卫军诸人的忧虑,汐朝给予保证,卫地的百姓尤在没有掉一根头发,卫地是自己的封地,卫国百姓已是沐国的子民,卫军同样出身自当将众人看作自己的百姓,弑杀百姓的恶事绝不会有,要不哪里用的着浪费唇舌给卫军选择的权力,神不笑鬼不觉的处置了卫军岂不更好。

卫军听之暗自思量,此话不无道理,这半年多来除了干活修路外留守的沐军未曾有一次对他们欺辱过,没有辱骂没有毒打,他们像普通匠人一样,干活吃饭睡觉,沐军不光起监视作用,还亲自上手去做,带着他们一同干活,吃也在一处,从来没有什么小灶之类的。

一开始卫军抱着忐忑不安的心留下来,谨小慎微的干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除了名义上的战俘这个称位外其他的没有不同。悬着的心有了着落,有些胆大的曾与沐军接触过,没那么难以接近,吃的比战时还饱,这是大家最为满意的。一日三顿,三五日能见到荤腥,顿顿都是干的,吃饱了有力气干活,相比于当兵那会一日两顿饭有时抢不到饭只能饿着肚子,没有一日饭是管够的,只这一点足以令许多卫军甘愿留下。不是不想家中。家中尚有吃不饱的妻儿老小,可是家中正处在战乱,回去了又有何用。

在听到沐军大胜的消息传出。卫军中不少人落泪,一则是为战事终于停罢,有了回去的希望,二则是为战火后的家里担忧。是不是还活着,谁也不敢轻易开口打问。直到自沐军口中了解到情况后,大大的松了口气。

卫地无论变成谁的属地,只要家人还在,卫军是不会过多在意。同亲人团聚的心一日高过一日,直到沐军的主帅站在所有人面前,提出这样一个要求。

之前修路是没有银子可拿的。给口饱饭已是菩萨保佑,沐军仁善。卫军身为战俘是没有人权的,哪能要求的太多,这次不一样,听上去像是免除自己战俘的身份重新做为卫地的百姓而活,不是没有想过这样的美事,大多只有在梦中,不想今日得以实现,甭管是以哪国的身份而活,只要活着有希望一切将会好起来,一时的怔神无语凝噎,控制不住泪水夺眶,何得何能古来战俘的命运多为惨淡,从未幻想有朝一日子可以堂堂正正的摆脱奴隶的低贱身份,只这一点赢得了众人的心,跟着沐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足够。…

卫军得到的宽恕太多,想都不敢想,哪怕再思念家乡挂念家人,修路这件事还是要去做的,不能太贪心,这以足够。

汐朝花了一些时间向卫军解释现今卫城的大致情况,提出想家的卫军可以给家中亲人写信,不会写字的一会有人代笔,只要地址正确,一定送回各自的家中报平安,至此两方相隔万里的亲人得以安心。

卫军为此欢呼雀跃,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听命行事,不就是修个路,有了一次经验再做一样的事会快许多,就当是四处走走,包吃包住还有工钱多好的事,等回到家中所得工钱也能拿的出手为家中采买粮食日用,总比空手而归要好。

一切即定,汐朝将事情丢给身在边关的绿音和绿琴,自己一行人先行一步前往常平所在的边关,将修路的事情告知,出一半的力是必须的,路又不是白修,想不修也不行,光是来往边关的路不好走耽搁不少时日。

常平非是倔驴反对修路,手中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银子,如实的将情况告知翼王。

汐朝指出明路,城中商户筹银,一并将城中的道路修整一新,许诺商户日后此处不在是风霜苦寒的边关,而要建成一座繁华的集市,往来买卖汇聚于此,此时拿出一小部分利帮助修路,日后定能赚回来,此非虚言过不了多久会有政令下达,商人个顶个的灵慧知道怎样做对自己更为有利。

指点过常平,汐朝一行人休整两日决定北上,到北关转一圈,天气越来越热,行程上略放缓。

回到上京时已是七月中旬,眼看临近秋闱的日子,没几天了,翼王迟迟未归急坏了不少朝臣,一个劲的上奏,不能再等了。

汐朝有传信回来,秋闱照常举行即可,人数上分批进行,今年的秋闱先解决上次延期的人数,明年连着同期举行,依旧是上一年的举子参加,第三年正常举行,打破三年一科举的惯例,非常事行非常手段即可解决参与人数冗长的问题,又可避开因参与者重所带来的无从选择出三甲排名,对选出人才填补官职更有挑选的余地。

沐瑾明深觉此法可行,拿到朝堂同朝臣商议,朝臣觉得可行没有多少波折的一志通过,立即张贴榜文,给出合理的时限,不至于离家远的举人错过大考。

主考官的定立提上日程,朝臣又开始新一轮的你争我夺,虽说三年接连举行,可也架不住僧多粥少,谁知道下一年是个什么情况,抢到一回是一回。

沐瑾明好心情的任由底下官员吵成菜市场,个个脸红脖子粗犹如斗鸡一样互不相让。

心情好的原由是汐朝将在今夜回宫,消息传到手中别提多高兴了,时隔一年多的分离,思念化成了湖泊荡漾出一圈一圈涟漪。

朝臣吵了半天不见上头皇上发话。顿觉不妙忙小心往上瞅,没发现皇上有不悦之势,提着的心舒缓些许,暗暗寻思皇上今日心情格外愉快,这是有什么好事将要发生?

沐瑾明见朝臣自觉停住话头,开口丢出一句待翼王回朝拟定主考官一职,抬手示意退朝不给朝臣多余的反应时间。

朝臣回过味来再看时。皇上走没影了。大叹这还真没辙,为什么什么事都要等翼王回来,眼看没几日。皇上居然一点没见急,当真奇怪。

还有官员自皇上模棱两可的话中寻摸出点别的意味,与交好的同僚探讨,莫不是这主考官一职将由翼王来担任。不知怎么总是翼王回应再议为由打发朝臣?…

有官员觉得此为一种可能,别一种则是由翼王推举选出。反正这事脱不开翼王,皇上铁了心的等翼王回京,朝臣说什么都不管用,得。等着吧。

忘了问皇上翼王何时回京,真错过了吉日可怎么办?这可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良机,为个翼王拖延真的值吗?

有官员则大胆假设翼王回京的日子就在这两日。没见着皇上丝毫不至焦急。

也有可能皇上另有办法,就如同重开科举。先前不也说等翼王回来,翼王在七月中旬未能赶回,皇上直接做了决定,这次同上次异曲同工,不会有错,皇上此举也为减少朝堂之上为此争红眼的局面。

官员听闻大感有道理,皇上现在越来越会处事,所提意见均在众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无疑是个好现象,有的官员都不这么认为,以大皇子一派的官员为先,力挺大皇子为主考官,如此露脸的机会岂可不争夺。

汐朝一行人趁夜进宫,亲卫直接安排回了翼王府,徐勉开口要说回府被红蕊一句话拦下,徐勉的父亲徐太医在宫中,直接随主子进宫便是,徐勉想想也对点头答应。

阿九带队的禁军明早才能进京,驻扎在离京不远处,即是班师回朝气派得摆起来,要有得胜归来的样子。

沐瑾明焦急的等待汐朝归来,徐太医早一步宣到龙华殿内候着,在得知汐朝受伤后就立刻赶过去,心里有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没个落点,他真怕汐朝此去再回不来,那些日子委实难熬像被放在火上炙烤一样难受。

好在只是箭伤性命无碍,老天保佑,沐瑾明不信佛,心里只有这句话,自己唯一的亲人,无力的看着汐朝去涉险,再出意外自己死的心都有。

汐朝三人走的是暗道,避人耳目又可快速到达龙华殿,徐勉第一次跟着走入其中,心中好奇居多,见到父亲的心淹没一切。

暗门转动的声音,沐瑾明脸上浮现真切的笑容,迎接汐朝的归来,在汐朝踏出暗门的一刹那,上前张开又臂将人揽入怀中,诸多的思念化为洪流激荡,却哽在喉中无语凝噎。

“皇兄。”汐朝轻唤,久违的亲人间的缓意流动。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沐瑾明压了压心绪,接着小妹上上下下打量了数遍,眼里多是对汐朝瘦了的疼惜,不忘正事,拉了人坐下命徐太医先诊脉,外面条件恶劣,难保疏忽大意,不在意小病小痛,即使有作用跟在身侧仍不放心。

徐太医瞧见平安归来的儿子,满意的抚了抚胡须,上前为翼王诊脉,不一时有了结论。

“体虚,箭伤所至,因利器入骨对骨头肩膀多少有点影响。”徐太医诊过脉看过伤处,作出初步断定,又接过儿子递来的外头大夫曾开过的药方,没有异样之处,只让翼王好生将养,一年半载,不使力恢复恢复,年轻人骨头还能长,养好了无大碍。

徐太医就地开了方子,得了皇上的应允,拉了儿子告退,今日正是自己当班,离不得宫,偏殿已备下沐浴用水,催促儿子去收拾,有话多的是时间说。

汐朝那边收拾停当,沐瑾明要求汐朝同寝,像小时候那样,离的亲人近了才能彻底的安心。

汐朝没有拒绝,提前申明明早要早起与在外的禁军汇合,正式的班师回朝。

沐瑾明亦知此事的重要,交待下去准备正式的服制,明日他也去,为迎接胜利之师回归。…

汐朝略一想,打算叫上徐勉,一同前去露个脸,虽说身份上是个太医,为战事出了不少力,也该叫上京的人看看,凡有功绩者皆无须掩其华。

沐瑾明点头吩咐下去,夜深了督促汐朝喝过药,没说别的不打搅汐朝休息。

第二日一早,徐勉歇在偏殿,被翼王赶鸭子上架,扯出被窝穿戴好,眼还没能彻底睁开,实在是太累太困,回到了安全地所有的戒备放下疲惫自然而然。

汐朝不乐意穿重的要死的甲胄,只着了王爷制式的锦服,随行一路的爱马吃饱喝足眼睛大而亮看着精神头十足。

这天的清晨有那么点为一样,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出,翼王领兵而归,百姓无不侧耳倾听,进一步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待到问明真相后,火急火燎的收拾收好自己出门呼朋唤友,招呼邻里一同去看,大军归来盛况空前,哪能错过。

朝臣是在早朝上得知翼王今日回京,诧异不已的同时更震惊于皇上亲自率百官去迎,这得是多大的荣光,没人敢站出来反对,除非脑子抽了大晚上没睡醒,搅了皇上的好兴致,一准要倒大霉。

也不是没有过皇上协同百官亲迎,得胜归来的众将士,春不过此事来的太过突然,朝臣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翼王回京是大事,又不是一个人,身边带着禁军,怎么一点消息也无?

是这几日太过关心秋闱的事,对翼王回京有所轻忽,还是翼王有意掩盖行踪,使之无人察觉?官员猜疑了一阵,便不去多思,又不是多大的事,刨根究底多可笑,抛到脑后不提。

大军归来万人空巷,百姓们迫切的想一睹翼王以及大军的风采,得胜之师,百姓们无不激动欢欣鼓舞,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有序的站在街边两侧,小声的议论着,直至见有官兵开路方知皇上尽也来了,这下更让百姓喜不自禁,同一天得见天颜是多大的荣耀,皇上亲迎有史以来的盛况,难掩心里眼里的激动,议论声逐渐减小直到归于平静,百姓屏住呼吸目视正前方,肃穆的氛围产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