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五八一章 重启龙江

傲世天骄 第五八一章 重启龙江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八一章重启龙江朱伟光知道陈维政要去僚南祭奠他叔叔朱得功,十分感动,立即从驻地赶回,陪同前往。.僚南省新任省长陈维政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按照朱伟光的说法是陈维政在新明国时,那家伙还是一个县级干部,是十多年前随家里从南流北部迁来的大学生,叫龙峰,能力不错,一直在僚南胜作,之前是龙象市市长。朱得功重病之际,向莫丛推荐了龙峰,经过莫丛考察,确是人才,随即任命。

对于陈维政会前来祭奠老省长,僚南人都很意外,毕竟陈维政已经不再是新明国的国王,只是前国王而已,知道他完全是以个人身份前来祭奠,马上改变了接待级别,以朱省长的家人接待为主,政府只是陪同。陈维政暗自点头,这是一个有分寸的省长,知道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朱省长是个节俭的人,不贪不占,两个老婆,两个儿子,每个老婆生一个儿子,大老婆早已病逝,留下一个儿子已经四十岁,在西贡的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还有一个小儿子,二十二岁,西贡早稻田大学刚刚毕业,准备参加冬初的公务员考试,他的目标是做一个跟他父亲一样的为国为民的好官。

知道陈维政前来,大儿子带着孙子,小儿子陪着母亲,跟朱伟光和朱氏族人一起来到朱得功墓前,陈维政燃香烧纸,敬酒敬茶后,对朱夫人说:“我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朱省长了,记得最后一次见面时,他的身体就不太好,我曾经劝他,留着有用的身子,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他当时就是一句话:看着僚南的落后面貌,急啊!为了僚南,朱省长献出了他的一生,很值得我尊重。现在僚南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富裕地区之一,罂粟种植、红木创收、水电并网,都是朱省长带头干出来的,高铁,高速公路,飞行线路,把当年的僚南,从原始社会一举带入现代社会。”

朱得功的大儿子叫朱伟正,是西贡耀辉农业机械公司的发展部经理,陈维政跟他聊了不少,发现他对农业机械有相当深入的了解,而且很得耀辉重视,于是问了他几个问题,一是采用稀油为动力,搞农业机械,是否有优势,其二,对于中国国内的农业机械市场有何看法。朱伟正谈了自己的看法,很得陈维政之心,于是拨通了马耀辉的电话:“耀辉,我是陈维政,有个事跟你商量,去龙江,再去建一个分厂,你出技术,占10%,让你手下大将朱伟正去做总经理,所有的投资让华雷解决。我的想法,是让他把陈村在外为官的,无论男女,全部让他们集一股,然后分红。你知道,现在国内廉政抓得厉害,抓得这些在外面做公务员的兄弟子侄真正的两袖清风,日子过得还不如陈村的农民。这不行,对他们的积极性打击太大,我们要做他们的坚强后盾,支持他们在政坛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发展,一定要保持陈村在中国政坛的领先地位。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马耀辉大为赞成:“我那个内弟,古宜市市长,一个月工资一万零点,自己用足够,就是别去应酬,一应酬,买烟的钱还要问老婆要。我现在让英维每个月给他五万,不够再要,无论如何,不能向老百姓伸手,无论如何,不能向公家伸手。前两天,我给了他一百万,让他去入莫闲的那个龙山汽车厂,占一个点的股份。”

“一百万一个点?”陈维政说:“总共投资一个亿,然后土地厂房项目抵押,再去银行弄个三两亿,这个项目就成了。”

“听说这个项目也是维政你跟他们提议的?”马耀辉说:“很好的想法,我还想跟维启杨开几个说说,能不能把整个龙江工业区重新恢复起来,有三哥顶在台上,有我们陈村的后备力量,我就不相信,不能把当年的龙江工业区再度做火。”

“有这个想法不错,但是项目的选择很重要,不能全部重复过去的老项目,要有新东西,十五年过去了,炒旧饭不是我们的风格。”陈维政说。

“那是那是。”马耀辉说:“朱伟正的事,没有问题,你让他直接去龙江区,找华雷,然后一起去找维奇。这个项目我来监督。”

朱伟正看着陈维政,就这么一个电话,就决定了他的去向,去中国,去古宜,做企业总经理。朱伟正笑了,他知道陈维政企业里总经理权力之大,一般企业很难达到,光是总经理股份,动则五六个点,多则**个点,自己家,将不再出现经济拮据,只要自己有钱,也能供着弟弟在政坛上大有作为。拉着弟弟,说:“我会努力把国内的农机公司做好,到时,我也会象维政国王支持陈村出去的政府官员一样支持你,尽可能走向高位。我希望,你能超越父亲。”

弟弟朱伟义点点头,用力抓着拳头,说:“有你,有伟光哥,我一定努力。现在的新明国与过去不一样了,只要心中有民众,手里有方法,就一定能够得到重用。”

陈维政走过来,拍拍朱伟义的肩,说:“朱省长能有两个如此优秀的儿子,此生应无憾。”

告别了朱家,在朱伟光的陪同下,来到了江琅市,在这里,朱伟光把陈维政交给早就等待在这里的黄格远。陈维政开玩笑说:你们是把我当接力棒处理呢!

朱伟光老老实实的说:“没办法,如果你要是在这块土地上有任何差错,光是老百姓的唾沫星子,就能把我们淹死。”

黄格远说:“差错应该不会有,但是你远来是客,我们总得尽点地主之谊吧!”

陈维政听到这话,眼睛睁滚圆:“你小子的意思,就是把我从新明国给开除出去了?”

“天地良心,不是我们开除你,是你自己主动跑到新夏国去的。”答话的不是黄格远,是刚从里面走出来的郑建一。

“那我再跑回来行不行?”陈维政问。

“行!”郑建一说:“先交人头税。”

“我靠!”陈维政叫道:“你比韦上源韦老抠还要会算账。”

“我是会算账,我怎么算也不如你小子,昨天你丽萍姐接到华雷的通知,说要重新搞龙山汽车厂,一百万一股,问你姐入不入,我一听就知道是你小子的主意。怎么?想搞企业代言人?”郑建一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中心点。

“不是企业代言人,是培养陈村代言人。”陈维政说。

“你啊,为了你那个一亩三分地,也算是花尽心思,打尽算盘。”郑建一叹道。

“我那里不同你这里,近,顾得到。那边,说冷就冷,说热就热,说变天,马上就翻风,我不得不防。”陈维政每当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实足的农民,当了十几年的国王,也没有能改变他的农民习气。难怪当年江老太说老毛就是一个农民,还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说吧!怎么想着,要看麻醉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又有什么不正当想法?”郑建一说。

“这个真没有。”陈维政很认真的说。

“那怎么突然对这个东西感上兴趣?”郑建一问。

“老郑,你说,我们打下这一亩三分地,最重要的武器是什么?”陈维政没有直接回答郑建一的话,而是反过来问了一个问题。

“战无不胜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郑建一说完自己都笑了起来,笑停了,很认真的回答:“没错,就是麻醉弹,这个让人防不胜防的东西。”

“是啊!”陈维政叹道:“什么导弹,核弹,航母,毒气弹,在麻醉弹面前,全是浮云。有时候,对这个东西很好奇,也很崇拜,现在有空了,想看一看,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

“很偶然,偶然到我们自己都觉得意外,甚至觉得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东西。”黄格远这时候才有机会插嘴说话:“你们二位跟我来,在工厂里,有一个实验室,那里就是成全这个神话的地方。我带你们去看。”

陈维政和郑建一跟着黄格远,一路看工厂的整体布局,一边赞扬工厂的绿化,对中南半岛这个地方植物的生长能力,两人由衷的佩服。短短十来年,这个工厂建厂之初种下的小树,已经很粗,而且还都在树上悬挂着老藤,显得古意沧桑。走过一条尖顶瓦面的回廊,来到一处偏僻所在,武警战士守着岗位,仔细检查三位的证件后放行。

这是一间并不规范的实验室,应该是开厂之初勉强使用的那一种,在实验室里,有一套老土的设备,有铁锅,有土法蒸馏器,有脚踏分离机,还有一些坛坛罐罐,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艺。

黄格远告诉陈维政,是早的麻醉弹就是在这个地方问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