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五一七章 唐大校长

傲世天骄 第五一七章 唐大校长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五一七章唐大校长

叶逢春没有在红河逗留,正好有一架军备运输机从红河军区前往首都,虽然不舒适,但是叶逢春还是跟着这架便机返回了首都,当天晚上就来到张振岳上将家,很多事他想不透,想跟他这个堂姐夫商量商量。

张振岳上将一个春节哪里都没去,就呆在家,今年他已经六十岁,独有一个儿子,不走仕途也不从军,经商,叶逢春的堂姐叶丽春已经退休,退休前是商学院的教师。今年过年,儿子张抗洪带着老婆孩子回家陪老人过年,早上才离开首都,返回南城。与叶逢春脚前脚后。

“姐夫,我想告老还乡。”叶逢春说。

“你多大?就告老还乡?”张振岳一听就乐了:“是在新秦国受刺激了吧!”

“嘿嘿!”叶逢春年纪还真的不大,五十一岁,说起来是正当年,儿子二十八,孙女一岁。

“说说看,有多刺激?”张振岳说:“我整个春节过得平平淡淡,说出来让我也刺激刺激。”

“新宋国要对巴基斯坦动手。如果不出意外就是今年年初。”叶逢春压低声音说:“贺捷已经在做计划,具体方案不明,理由就是克什米尔地区。”

“也该动手了,忍了一年,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张上将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年青人,能够忍到现在,已经很了不起了,应该是华峥给了他动力,就刘松照一家,他胆子不够。刘松照是个人才,可惜当过一次逃兵,凡当过逃兵的人,一辈子都会有阴影,一旦有事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逃避,胆识也会因此而下降。陈维政给他配的总理很强势,总司令也很有魄力,正因为有了这两个人,新宋国才能稳定发展。想要再进一步,还必须等到刘德厚考查时间到,同意他出国,有他在刘松照身边,新宋国才能腾飞。”

“我不太看好刘德厚,总觉得他是靠维政才上的位,没有什么主见,而且做了一到一届就不再连任,也有逃兵的潜质。”叶逢春说。

“呵呵呵呵!你,我,都是靠维政才上的位,我能做到总参已经是极限,现在做到军政主席,已经超出太多。而你,如果没有维政,最多做到红河军区司令员。”张上将说:“今天你一开口就是告老还乡,这可是标准的逃兵口吻。”

“嘿嘿!”叶逢春不好意思的笑了两声,三分尴尬,两分丢脸,五分不好意思。

“刘德厚之所以选择退,跟你是一样的,新明国一马当先、新宋国紧跟其后,新唐国后劲实足,新汉国异军突起,中华民国老树新花,只有我们,不仅没有发展,而且还不停的退步,而这种退步是不可逆的,因为如果要扭转,必定伤及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这些人又正是我们所依靠的那部分人,把自己所依靠的人给得罪了,谁帮你做工,谁为你捧臭脚。刘德厚不想让人们看到他的困境,不如退开,反正儿子都是国王了,辛苦劳累又为了谁?”张上将说得很慢,但是很坚定:“你也一样,儿子叶子流的财产排名应该在世界上都能排到前几位,又有陈维政罩着,无虑无忧。如果一旦新宋国与巴基斯坦发生冲突,你夹在中间反而难做。其实,你这样想是不对的。巴基斯坦肯定会给刘松照给弄掉,我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因为我们不可能因为一个巴基斯坦得罪五新国和中华民国。但是,巴基斯坦完蛋并不说明我们无能,在这次冲突中我们要表现出一种强势,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达到收效。要知道,有些律师一辈子没有打胜过一次官司,照样成为名声显赫的大律师,你多多考虑,怎么在这次宋巴冲突中得到我们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

叶逢春听到这里,才知道,真正的军人和政客是一样的,在中国有宋一代,以文人监军,其实并不是退步。因为到了宋代,真正的军事对抗已经不再是兵对兵将对将,而是智慧的比拼。当时已经出现火器,水浒传里有一个轰天雷凌振,一炮过去,由你大将小兵,中者尸骨难存,在火器面前,十八般武艺就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到今天,更是如此,死在vx毒气弹和麻醉弹下的将军,与死在枪弹下的将军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在中国而言,军事是政治的后延,而在新宋国,军事已经完全成为经济的附属。政治的延续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停止,经济的附属则会尽量追求最大值,永远也不会有尽头。

有人说,政治是无情的,其实在经济面前,政治算是很有人情的,难怪中国过去的士人看不起商人,就是因为对经济的追求是没有底限的,这种没有底限的追求,就是无穷的杀戮和利益的集中。

在张上将的调教中,叶逢春喝得大醉,人事不知。

把客人们送走,留下来的就是自己人。陈维政和刘懿,唐景天和王漓恋,华峥和斯斯。

“华峥,做了几个月的国王,最大的感触是什么?”陈维政问。

“过瘾!”华峥说:“把自己的设想尽可能大的成为现实。”

“你觉得跟小松一起把巴基斯坦收拾是你当前最紧迫的吗?”陈维政再问。

“不是。”华峥说:“最迫切的是把西亚收在囊中,特别是以色列,这是一个全球科技实验室,如果能把这个地方收在名下,利用它的科技优势,新秦国将取得长足进步。”

“呵呵,我不这样看。”唐景天说:“以色列这个国家,是犹太复国,这个人种读力姓太强,它不会轻易的驯服于人,除非它完全信服于你。我认为你不应该对这个国家抱有幻想。最好还是做点别的。”

“比如?”华峥问。

“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避免完全依赖石化行业,农牧渔工矿并举,最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唐景天的说法很明确:“你的国民结构相对其它国家并不好,从红河来的一千多万人,基本上都是老少边山穷的居民,除了能吃苦,没有别的优点,从苏禄来的更是素质低下,对于他们来说,学好中文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这两批人只能成为新秦国的农业从业者和渔业从业者以及矿工,如果要在高素质的场合派上用场,起码需要十年。台湾来的几百万人,有文化,却自私自利,没有大局观,只有从曰本来的几百万人相对好一些,但是他们只能放在石化城,不能擅动。最重要的是,两河省永远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他们在无政斧状态下生活了几十年,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有人管束的生活,可以从两河省抽一批人进入石化城,再抽一批人进入军队,总之,要尽量的分化他们。石化行业,是新秦国一个经济效益很好的行业,凭这一个行业的收入,就足以让全国人民过上富足的曰子,但是,我们不能养闲人,更不能够养懒人,每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位置,起码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能够交纳人头税。很多人,来到新秦国,是准备来享福的,如果一旦知道来这里还需要工作,而且还要交税,就会出现抵触。这就需要广大基层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如果这些工作都没有得以顺利实施,国家很快就会混乱,即使你再有钱,也会混乱,除非你把造成混乱的国民全部杀死,否则就象中国一样,把这些人养起来,养起来的后果是什么,不需要我说,现在的中国就是榜样。”

华峥没有想到,他这个准岳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分析起这些东西来也头头是道。不仅他意外,而且王漓恋也觉得意外,不敢相信的看着唐教授,问:“老唐,这是你想到的,还是有人跟你说,你转述。”

“在学校时,大家闲聊,有感而发。我在他们的基础上总结,综合。”唐景天说。

“那还差不多,把你的高参供出来吧!让他来帮华峥,比在你那里有出息。”王漓恋说。

“行,没问题。”唐景天说:“是我们学校一个年轻教师,姓安,安希文,台湾人,香港大学毕业,过来应聘的,他的思维比较守旧,但是还算严谨,很会带班,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他。我也觉得他很有才,但是不知道他的实际工作能力怎么样,如果想试一试,我觉得可以放到龙山城工作一段时间再定。真要是可用之人,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够看出来,如果只是口头革命派,也只需要一个月就原形毕露。”

“有道理,先抽到龙山城接任王经纬的工作,如果行,就送来新秦国,如果不行,就退回学院。继续他的口头革命事业。”陈维政说。

“爸,给我一些基层干部吧!”刚才唐景天的一席话,给华峥很大的,他终于知道,管理一个国家,虽然需要有一定的宏观把控,最重要的还是实际工作人员。

“行,我回去后,就选派一个万人队过来,怎么用他们,我不管。”陈维政说。

“你还是把这个万人队按照一千人一个队交给我,我在学校做个简单培训,选出个三六九等,然后再送来。”唐景天心疼姑爷,绞尽脑汁尽量帮他。

看到唐景天的表现,斯斯和王漓恋偷笑出声。她们曾经多次要求唐景天帮帮华峥,偏偏这个老学究说自己对这方面没有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乱说一气,反而会误大事。这一回不知道是经过了调查研究还是经过了总结综合,不鸣则已,一鸣则惊人。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