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五○八章 谈笑分脏

傲世天骄 第五○八章 谈笑分脏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五○八章谈笑分脏

又到了分配战利品的时候,美国人六艘航母以及一百三十艘战舰,全部开到了孟买。

美国有10艘尼米兹级和6艘福特级航空母舰,其中福特号和肯尼迪号、企业号三艘福特级航母已经变成中国的西南号、西北号和新明国的唐古拉山号尼米兹级中,华盛顿号被击沉,斯坦尼斯号变身为龙山号,布什号还躺在龙光船厂等待改装。

这一次,俘虏的六艘航母中,尼米兹级的有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罗纳德里根号,还有两艘福特级的航母,国会号和亚利桑纳号新宋国有两条印度的老旧航母,虽然经过修改,但是底子太差,难以担当重任,而且在修改也倾向于全能舰方面,因此,严格的说,航母,新宋国只有一条还躺在龙光船厂的布什号。再配一条必须是福特级的航母,才能保证新宋国漫长海岸线的安全,亚利桑纳号首先归了新宋国。连同亚利桑纳号集群,一起开往新宋国西南部的南宋城,南宋城,原名特里凡得琅。是原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的首府。在马拉巴尔海岸的南部。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站,交通便利。工业主要有炼钛、橡胶、炼油、造纸、陶瓷等。郊区多椰子树和稻田以及橡胶和咖啡种植园。有天文台、博物馆、植物园、美术馆和喀拉拉大学等文教设施。历史上曾是德国汉堡自由市的殖民地。

刘松照看着亚利桑纳号,越看越爱,取个大名:匡胤号。小裕说他名字起大了,如果再来一个更牛的舰艇,取什么名?小松问小裕,应该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小裕告诉他,可以考虑宋江号或者吴用号,被小松直接啐到一边。

另一艘福特级的航母国会号不由分说,归了新秦国,同时分配给新秦国的还有艾森豪威尔号尼米兹级航母,让新秦国海军无中生有,从过去沪东巡逻舰的水平提升上来,没有点猛药不行。

华峥呵呵大笑,让朱伟光去接新船,并御赐两个大名:王剪号和蒙恬号。小裕认为这两个船不是一个级别,名称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如果尼米兹级的叫王剪,福特级的就只有叫白起。华峥很以为然,同意了舅舅的意见。

陈维政认为刘裕是自己没有领海,有航母也没用,所以才对其它人的航母指指点点,完全是狐狸和葡萄的关系。刘裕说,他不羡慕,他正在造一艘世界上最大的船,如果不出意外,年底就能用,长600米,宽120米。是里海渡轮。他和华峥约好了,在阿特劳弄一个大大的轮渡码头,同时可以安排20列货运列车上船,然后在拉什特也来这么一个码头,今后新汉国的物资就可以通过新秦国进入印度洋。

郑天天大笑,说,这么麻烦,还不如跟土库曼斯坦说说,借条路,弄一个全封闭的交通线,直接进入新秦国。

陈维政认为郑天天说的有理,可以考虑双管齐下。

陈华超则认为,直接灭掉土库曼斯坦,反正迟早都是盘子里的菜,装什么蒜。

剩下的比较好办,卡尔文森号,罗斯福号,罗纳德里根号,新明国、新唐国、中华民国,一家一艘。

郑天天说,他们家已经有四条航母,有点多,二叔跟他说,不如卖了,得回现钱,安逸。

陈华超说,那就不如卖给自己,也凑成四个航母,放在一起,还能弄成一桌麻将。

郑天天表示没有问题,然后问陈华超:大表哥,你的上两条航母,名字弄得很有气势,这两条,比上两条更大,更牛,你准备弄个什么名字?

陈华超说,这个,有点争议,有人提出,一艘叫庆玲号,一个叫美玲号,再有一艘就叫霭玲号。

全场一怔,哈哈大笑。

刘裕笑了一回,说,不如一艘叫中山号,一艘叫中正号。华超一想,觉得这个创意不错,可以考虑。

郑天天开玩笑说:那这两条船以后一定会有外号,比如一条叫小头号,一条叫光头号。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问陈维政想把罗斯福号弄成什么名字,陈维政说,这艘船,准备改造成跟龙山号一样的全功能高速战船,名字也跟龙山号结成一对,龙江号。

又是一[***]迁徙,台湾人最先知道要从台湾省迁五百万人口去新秦国,也知道那个地方是世界石油的中心,全世界最富的人,大多出自那个地方,石油大亨,多么响亮的名字!高兴得一塌糊涂,为了一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得到指标的家庭,带着从此发财走向富豪路的梦想,横渡台湾海峡,沿闽清高速直往清水,进入新明国,然后取道新宋国、巴基斯坦国,来到新秦国,才知道,原来自己住的地方跟石油中心还有一段距离,这里主要是台塑集团在新秦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距离他们比较近的,是三菱化学、住友化学、三井化学、信越化学、东丽工业。再远一点,是韩国lg化学,最尽头,是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绵延四百公里,将近两千平方公里的化工城,气势之大,世所罕见。

将近五百万来自于曰本的化工技工和工程师,成了这个区域的领军人物。

台湾人还有一个重任,就是教苏禄人说中文,苏禄人来到新秦国,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基本的国语必须掌握,好在在中华民国管理时,他们已经改了中国名字,有了一些基础,生活适应起来还是相当的快。

区杰在这一次的大移民中,表现了他狡猾的一面,他把红河穷困山区的居民整体搬出,整体迁往新秦国,把这些全部迁完,只完成了一千一百万,其余人,都不愿意离开红河,这几年红河经济发展有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没有人愿意离开这片热土。

当华峥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几个月弄下一个新秦国,国内却又在同一个坑里又摔了一跤,在一个地方不停的摔跤是国内的习惯,因为他们比较善于总结,但是总结的结果总是,这个事,如果换成我,就一定成功,不信就试试,于是就试试。结果还是失败。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母何来子?

七月份,看到前一批漠南工人得以去到新唐国,之前作为后勤进入漠南的那些服务姓行业人员发现了机会,于是,第二批工人谈笑着走向了进京之路。

进到首都,他们轻车熟路的来到之前安置工人的帐蓬区,如旅游者一般,把行李一放下,就选出代表,要见领导,请领导帮他们协调新唐国,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过去。

当消息传到新唐国时,把郑建二惊得眼镜片子掉了一地。我同意接收第一批,可没有同意接收所有的人,何况这些服务行业的人员,不是新唐国所需要,不可能接受。消息听完就完,新唐国只管当成一个笑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

新唐国人忘记了,可坐在首都帐蓬里的工人却曰夜盼着,时间一天天过,三个月过去了,他们知道,上一批也是等了三个月,估计自己的等待也已经快要到头。结果没有消息,又过了一个月,十一月,首都的天开始冷了,没有供暖的帐蓬有点让人受不了,工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咨询,在十一月底,终于有上一个确定的答复,新唐国不会收留他们,因为新唐国根本就不知道有他们这回事,因为他们太乖了,不吵不闹,不给领导添麻烦,中央不知不觉也把他们给忘记了!

于是他们出离愤怒了,开始走上街头,开始贴标语、发传单、约见记者,发短信,上博客、论坛发飙。于是,看完海湾风云的领导们,才回想起,首都的这个角落,还有这么一批人,估计也是看完了海湾的故事,又开始闹了!

上次没有办法解决,这次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能交给首都市政斧维稳,遣送回原籍,可是,百万大军绝非小事,上一次的费用是新唐国全包,这一次,就要国家掏腰包了!由谁掏?领导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高招,查身份证,谁家的孩子谁抱回。费用地方自理,责任地方自负,谁不抱回开除谁。

几天时间,全部清完,领导为自己的灵机一动佩服不已,还没等慰劳自己的小酒烫热,帐蓬区又坐满了人。这回,地方上不领了,领回来没有地方安置,人家直接上政斧招待所。吃政斧的,睡政斧的,穿着招待所的睡衣满街走。

撵他出去?没问题,第一时间就往首都的帐蓬区跑,有本事你再来接。

故事又一次传到新唐国,按说,新唐国的国王应该为此感动,有这么一群执着的粉丝,是新唐国的骄傲,但是郑建二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可不敢请这么一些老爷进来,这是让他们在国内跟政斧玩躲猫猫吧!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