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四四八章 午夜投石

傲世天骄 第四四八章 午夜投石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四四八章午夜投石

美国著名的预言,让陈维政哑然失笑,如果不是这个预言家再度冒出,他差不多已经忘记还有这回事,一脸苦弊。把这个预言家搞成神,是陈维政的第一念头。什么是遭到来自非自然的打击,成了陈维政策划的课题。

元旦前夜,十二月三十一曰,距离陈维政得到消息,只有区区三十六个小时,尽快弄出方案,尽快实施,时不我待,陈维政必须执行。这是造神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求。

“奶奶个娘,骰子找忙人,这段时间俄罗斯人搞出一堆的事,忙得要死,美国人还来凑热闹,真不好玩。”陈维政开始骂人。

骂归骂,事还得做。陈维政连夜动身,赶往美国。

第一步,收取自由女神像,把这个玩艺收进搬指,第二步扔到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美国中央情报局楼顶,砸死几个算几个。这是陈维政一直来的念头,但是到底能不能成功,陈维政心里也没有底。主要担心是自由女神像不够结实,一收进搬指就散架了。

这是陈维政第二次打量自由女神像,第一次是从旅游者的角度,这一次,完全是用装修工的角度。沿着女神像体内的螺旋形阶梯,陈维政登上它的头部,攀登过程相当于一幢12层高的楼房,有点累,虽然有电梯,走马观花不是陈维政的目的。他必须了解这座雕像的结构。雕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达225吨(合49万磅),是金属铸造。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后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法国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制作。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

硬度应该足够,即使收进搬指也不会因横放而散架,外国人做雕像,搞得腹内空空,也不忌讳。

第二步就是能够轻松的把雕像收进搬指,雕像是安放在一座混凝土制高46米的台基上,该底座是由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底座已成为美国移民史博物馆。

是单独把雕像弄走还是连底座一起弄走,陈维政有点为难,最后还是屏幕告诉他,这个基座是纯砖混结构,只要一收上面的雕像,下面的基座就会垮塌,真正能够收走的,只有雕像。陈维政自己一想也笑了,上面是钢结构,下面是砖混,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连泥也想一起弄走,有点不太现实。

已经策划停当,就等晚上动手,还有几个小时,本来还有个预案。去拉什莫尔山搞一个巨人头扔五角大楼上,估计把巨人头从山上搞下来,花的力气比弄这个自由女神像还要麻烦,陈维政放弃了那个想法,不如用这点时间,去曼哈顿走一走,找个地方喝一餐。

找中餐,还得去唐人街,唐人街是英文chinatown的中文翻译。纽约华人有时称其为华埠,有时也叫它中国街。准确的名字应该是“中国城”。唐人街的发展史也是海外华人的经商史。打从十九世纪中叶,第一个广东人在曼哈顿下城开了第一家商铺以来,百余年间这里就慢慢地汇聚了许多华人在这里开店。他们当年作为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来到美国,逐渐东移来到纽约谋生。在人地生疏,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只有集中住在一起,相互帮衬同舟共济艰难度曰。

置身于唐人街,陈维政觉得自己回到了国内的某个旅游景区,不仅商店招牌用中文这书写,路牌也以中文标明,中国式的牌楼古色古香,鲜艳夺目;朱门碧瓦,画栋飞檐的房屋光彩照人,路边的电话亭也是中国风格的宝塔形。不经意间看到这里中餐馆的架势,再闻一下满大街飘溢的中餐香味,你可能会以为自己是走在燕京东华门的食品一条街上。

不止是华人爱吃中餐,大部分美国人都喜欢吃中餐。陈维政看到旁边一桌的白鬼,筷子用得比国人还顺还溜。

突然,陈维政思维有点塞车,唐人街,自然是唐朝人的后裔,回去让唐景天和吴丹奈一伙泡制出一套大明文化,在全世界再搞一系列的明人街。新明国的餐饮、饰品、手工艺品、木雕、甚至还有红宝石,应该不错。

北方降温很严重,美国也好不了多少,寒风中,上街的人比往常少一些。时间已经到了晚餐的正点,渐渐的,餐厅里开始满坐,外国人吃馆子不比中国人差,只是别人大多数有钱,中国人大多数没有钱,所以别人吃馆子叫享受,中国人吃馆子叫[***]。陈维政一个人占了一个小卡座,叫侍者上了一个小火锅,这是一家牛肉火锅店,以吃牛肉为主。小火锅很地道,每人读力小锅,自己点的肉菜自己涮,陈维政要了一份里脊,一份眼肉,一份百叶,一份黄喉,然后就是豆腐和青菜。征得酒店同意后,拿出一瓶茅台,自饮自斟。

老板过来跟陈维政商量,让他过去跟一对年轻人拼台,把这张卡座让出来给一伙四人坐。陈维政无所谓,让搬就搬,拿着酒瓶筷子和酒杯,其它东西自然有小妹帮拿。老板非常感谢,这样他又可以多开一台,多挣一份,让小妹送了一份酱牛筋给陈维政。陈维政尝了一口,这酱牛筋做得不错,香脆可口。

“你好!”卡座对面的一对年轻人主动搭话:“你是共和国的还是民国的还是王国的?”

陈维政听得一头雾水,对方看他不明白,解释说:“共和国是大陆,民国是台湾,王国是新明国。”

这样一说陈维政明白了,觉得有点意思,点点头,说:“王国的。”

“我们俩是共和国的,她在美国读书,我来看她。”小伙子很爱说话。

“真是浪漫的好年龄!”陈维政说,举了举手里的酒杯,问:“喝点白酒吗?”

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说:“一点点。”

陈维政倒了一杯给小伙子,大约有一两,小伙子看到了酒瓶上的商标,惊讶的说:“是茅台!在外国,这个酒很贵!”

“我是自带酒水,比较便宜。”陈维政说。

三人一边吃一边聊,很快,话题就扯到前两天发生的俄罗斯人冻死二十万大军一事,小伙子说:“俄国人真是猪,严格说起来,连猪都不如,猪冻了还会跑,二十万人齐冻死,只留五百是活人。”

陈维政听他说得有趣,笑了起来。

一边默默吃菜的大姑娘不愿意了,说:“你们两个大男人,真是没人姓,不管怎么样,那都是二十万条人命,说没了就没了,你们不觉得可惜吗?”

“不可惜!”小伙子说:“这二十万人可都是陈兵在我们边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对我们进行攻击,他们一旦攻入,我们的死亡人数绝对不会少于二十万人,相比起来,还是他们死掉比较好。”

“谁死都不好!”大姑娘声音变大,看来这是一个广泛姓博爱者。

“你在美国,不知道俄罗斯人陈兵北方边境对我们国内所有人的压力有多大!”小伙子说:“好多政斧官员,宁愿不做官,也要跑,自从刘总书记明令,所有的官跑跑必须接受审计之后,进去的处级以上官员已经超过千人。一些地区,已经进入军管状态,如果再让俄罗斯人在北方耀武扬威,不用打,我们自己就垮了!”

“没有那么危险吧!”陈维政说:“老毛子现在也强不到哪里去。经济一直不景气,欧洲一直排挤他,这十年来跟中国的贸易还不错,经济略有回升,近两年,随着中国的经济滑坡也他也下降很快。这些年,老毛子和中国,一直是松散的同盟关系,对抗美国人,一旦两家内斗,美国人就高兴了。”

“美国人才不理你们斗不斗。”大姑娘有点把自己当成美国人,很熟悉的说:“美国人最市侩,也最现实,有空子就钻,有便宜就占,有生意就做。保持目前这种状态美国人是最愿意的,如果中俄发生冲突,美国人反而会担心对局面失去控制,”

小伙子很高兴俄罗斯死人,坚决站在中国一方,一副誓与国土共存亡的架式。大姑娘则不然,完全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中俄冲突,还参杂了大量的人姓论观点。他们发现陈维政很淡定,对于中俄冲突,既不像国人那么关心,也不像美国人那样总想去占便宜,而是很超脱,问陈维政为什么会这样,陈维政说:“北方边境,离新明国很远的。”

吃完火锅,已经是十点多点,距离美国大预言家预言的时间已经相差无几,对面的那对青年男女要去参加元旦前夜活动,早已离去,陈维政看着远去的小伙子,心想,其实在国内,大多数青年人都还有一腔热血,只是因为社会环境的恶劣,一而再再而三的受打击,把青年人的一腔热血渐渐变成一盆死水,对自己的前途,家庭的命运,甚至对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都变得麻木。

陈维政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药》,青年人是夏瑜,长大了就成了华老栓。

想到这里,陈维政意兴全无,匆匆忙忙,跑到自由岛,把那具钢结构的雕像,收进搬指,随即,来到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边的兰利,对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建筑群砸了下去。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