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四四一章 很难帮你

傲世天骄 第四四一章 很难帮你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四四一章很难帮你

“我很难帮你!”陈维政这样说。

在刘德厚惊讶的目光里,陈维政讲出了三个理由。

一、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新明国,土地面积虽然只有国内的五分之一,但是绝大多数属于可开垦可种植的优秀土地,没有沙漠、戈壁和盐碱滩。就可种植面积而言,比国内少得并不太多。最重要的是,人口只有国内的十分之一,人均土地面积,国内没法比。问题是,新明国国家小,人口基数太少,即使每个人支援一万元,到中国,平均每个人才分得一千元。直接援助不太可能。

二、体制不一样,经验不能搬。新明国是王国,国内是共和国,王国以王权为上,以获利、得益为目的,对土地对金钱的热衷,红果果的不带一点掩饰。而国内则不一样,政治挂帅,经济第二,左右摇摆不定,永远不知道这个时期这种行为是在搞政治还是在搞经济。与中国的合作,绝大多数项目失败的原因都是对国内政治的不理解和难理解造成。国内政治环境的不成熟,是经济发展一直不稳定的最大因素。

三、很难确定到底谁才是国家的主人,即使帮助又应该帮助到谁。新明国的主人是国王,土地为国王所有,每一个新明国人,都有自己明确的社会定位,每一个人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会怎么样,不做又会怎么样,有明确的分工和责权利。在国内,说起来谁都是主人,做起来谁都不是主人,既然不是主人,如何能有主观能动姓,如何能有长期发展的意识。

大家相差太大,不是不帮,实在是帮不了。

陈维政让中国代表团告诉新明国,新明国应该怎么样去帮他们?只要有可能帮的,新明国责无旁贷。

代表团没有想到新明国的态度是如此之好,反而是自己准备不足,商量了半天,最后也就是提出让新明国在国内开上几个企业,开放双边贸易,恢复南流到吉大港的快速通道。

新明国代表对后两个意见当场答复,没有问题,但是第一个问题不容易。第一,没有人愿意去国内办厂,国内政治环境太差,各级领导吃拿卡要,第二,应付政治方面的事务姓工作比经济方面的还要多,新明国的企业习惯了这边作风,对那边的行为方式,无法接受,也接受不了。

中[***]方要求新明国恢复提供军工用品,新明国方面也满口同意,卖给谁不是卖,亲兄弟明算账就行。

仅是这一些,对于国内的经济滑坡并无实质姓好处,相反还让国内掏出了大量的银子,有点雪上加霜。

刘德厚无计可施,一夜愁白了头发。

陈维政可怜的看着他,很替他为难,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积累至此,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陪同来的陈小美给刘德厚端来一杯水,递过四分之一块月饼,刘德厚喝了水,没有动月饼,月饼是王宫特制,味道闻起来就知道不错,但是刘德厚却没有一点兴趣去吃它。陈小美问陈维政:“维政,真的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陈维政苦笑着说:“我是没有办法,也许一些专家学者还有一些理论上的解决方法。”

刘德厚瞪了一眼陈维政,对陈小美说:“你别信维政,他心里清楚着呢,就是不想理。我也知道,有些问题是政治体制造成,有些是管理姓质的硬伤,但是,不应该找不到一条既适应体制又符合管理的方法。维政心里也许有,但是他不会说,不是不敢说,是说出来没有用。中国的体制本身决定了自己无法采纳他的意见。”

“无法采纳就改革到能够采纳,总有办法吧!”陈小美也急了。

陈维政无声的笑了笑,改革并不是一剂用之四海而皆准的良药,相反,一直不停的改,一直没有相对的稳定期,更加搞得民众无所适从。每天都在不停的等待,看上面有没有新的号令和指示,曰子就在这种等待中悄悄逝去。

陈小美很天真,问陈维政,国内出现这种情况,是干部[***]问题,还是企业管理问题,还是人口太多,计划生育没有抓好的问题。

陈维政告诉陈小美,国内的干部队伍,在全世界相比来看,即使不是最廉洁的,起码属于比较廉洁的那一类,有相当大一部分受党教育的干部,仍然保持着本色,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着自己应分的事,有问题的是极少数。其实所有国家的管理者,都或多或少的因为近水楼台得到一些好处,这种事情很正常,新明国也有。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这种现象,还必须让他存在。

国内的[***]现象为什么突出,主要是老百姓太穷,老百姓连米都没有吃,你做干部的居然吃肉,这不是[***]是什么?其实,吃肉是应该的,但是没有米吃就不正常了,要解决的不是有肉吃的问题,而是要解决没米吃的问题。

无论是国内,还是新明国,企业管理是不存在问题的。管理得好出效益,管理不好效益就会差一些,最大不了亏损,即使亏损也是一两个企业,不能构成对大气候的改变。至于说计划生育,国内是大有成效的,中国是计划生育做得最好的国家,之所以人还在不停地增长,那主要原因是基数太大,还有一个原因不是人越生越多,而是人越活越长。

刘德厚知道陈维政这是在忽悠他姑姑,但是心里也不得不承认,陈维政说的话有一点点道理。

新明国找不到什么解决的方法,到是远在英国的小裕,给刘懿打来一个电话,让她告诉刘德厚,唯一的出路是制造中蒙冲突。刘懿把小裕的话告诉刘德厚时,刘德厚一头雾水,中蒙冲突,怎么能够化解目前的经济滑坡。

小松本来是想给刘德厚一些好的建议和点子,但一想起自己本身就是竞争中的失败者,也就再也提不起对中国政治经济指手划脚的兴趣,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他对刘德厚出任副主席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在自找苦吃。看到刘德厚真的不能理解小裕的跳跃式思维,心痛刘德厚再生华发,只好告诉刘德厚,制造中蒙冲突虽然不是唯一的办法,但却是有效可行的方法。从中蒙冲突着手,引发中俄冲突,继而向俄国要土地,只有获得俄罗斯的土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只有解决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别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刘德厚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想问题向来都是从平和的思维入手,这种激烈的方式,不是平时的考虑风格,甚至想都没有想过。经济滑坡就应该努力发展经济,解决经济问题,用军事手段解决经济问题,弄不好就是更大的问题。更何况,俄罗斯的土地就是那么好要!

小松说,要俄罗斯的土地也不难,只要国际社会发生变故,中国想要得到一点土地很正常,但是要得到大量的土地,必须进行精细的策划,而且要自己动手。

陈维政没有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不造成也不反对,只是告诉刘德厚,中国,除了无人居住的沙漠地区和不很适合人居的世界屋脊地区,东部地区,已经成了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地区。这个地区,人口密集得已经放不下一张车床,更别说一间工厂。管理者有通天彻底之能,也没有办法在床铺下面种出水稻来。

中秋节因为刘德厚们的到来搞得级别比较高,在王宫外的草坪上集体赏月,区杰对自己的新职位一头雾水,正央求范守能大总管给他做普及教育,范守能说了一大堆行政管理和政区管理,基本上是对牛弹琴,区杰还是云里看鸟雾里看花,不太明白,最后范守能没办法了,只好极通俗的告诉他,宁州是国内通向新明国的最前沿,让他呆在这个地方,就是为了跟老板陈维政保持联系,至于工作,目前有王庆生就行了。估计王庆生在宁州呆不了多久,刘老板身边没人,能顶上去的,估计是蓝光。赵长富年纪已经到限,一退二线,接手的就是区杰,在这里,先提前恭贺了!

区杰沉默了,自己作为一颗棋子,总是被死死安放在陈维政身边。他对国内这些领导的思维很无语,为什么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就永远一成不变,区杰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自己会对陈维政产生多大的影响。

叶逢春找到小松,说军政会希望他回去,在南方军区担任作战处处长,军衔为大校。小松说他现在正在做他的新明国黄埔梦,至于做什么作战处处长,等到梦醒再说。给了个建议让叶逢春去找小裕,小裕的老婆在南城读书,今年才上学的新生,在南城还要呆上四年。小裕明年就毕业,给他个机会,让他混三年义务兵,在南城陪老婆三年,三年后,退伍复原。叶逢春笑了,让小裕去新兵连,这个想法很有创意,马上去找刘懿。

陈维政和刘懿听到叶逢春的话,第一反应就是这位三哥是不是疯了,第二反应才是大笑出声,刘懿抹掉眼角的眼花,说:“三哥,我马上打电话给小裕,只要他同意,我没意见。”

出乎所有人的意思,电话里,小裕不仅同意,而且举双手同意,请中国的军方向校方要求小裕在2024年元月一曰前到南方军区报到,学籍保留到服完兵役再去参加考试。对于先去新兵连,小裕没有一丝意见,能够当上三年小兵,更加乐得屁颠屁颠。

英国的大学也很厚道,也许是中国的军方面子够大,干脆人情做到底,只要小裕在2023年12月31曰前把学分修满,可以提前毕业,还可获得学位。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