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四二四章 七月龙山

傲世天骄 第四二四章 七月龙山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四二四章七月龙山

美俄终究还是没有打起来,本来小裕还想让山寨切夫斯基再次出手,被陈维政压住,他一直记着华峥的话,来曰方长,何苦只争朝夕,超级大国,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不会随意动手。此事告一段落,之后再议。

暑假,小裕回到龙山城,获知小松的选择,很为他叹息了一回,认为他在国内军界,成就不会太大,那是一个很论资排辈的地方,又是一个义兵说的发源地,还是一个讲究军爱民民拥军的国度,小松没有军方背景,更没有强大的助力,靠自己那点聪明才智,不仅不会得到作用,估计会先郁闷死再说。

刘德厚也打电话来向陈维政讨论关于小松的问题,陈维政认为,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不太如意的事用来增加人生的经验,既是累积,也是沉淀。面对逆境,希望小松能顶过去。小松青春期时曾经很逆反,这种逆反期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姓格已经养成,希望他在工作中能多看多忍,不至于闯出大祸。

陈小美一直不停的叹息,她很不看好小松在国内的发展,认为在国内成就有限,而且国内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不如新明国风头正劲。更重要的是,只有陈维政能管得住他,其它人在他面前都是笨蛋。陈维政安慰她,国际上风云变化,也很难说什么时候就是小松的机会。至于后一点,让他在社会上吃点苦头也好,看看自己的本事到底有多大。

新明国已经定型,东南亚尘埃落定,总参东南亚局也随之撤回首都,有三个位置供区杰选择,一个是中国驻联合国武官,一个是红河军区参谋长,一个是随东南亚局撤回首都。

区杰打电话给陈维政,征求陈维政的意见,陈维政一句话,来新明国,想从政从军随便选择。区杰说不去新明国,不是不想做陈维政的子民,主要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听到这个理由,陈维政哈哈大笑,认为最佳选择是红河军区参谋长,在平南,还能经常见见,去了首都,还真是天南地北。不过出任红河军区参谋长,上升空间不大,要有思想准备。

区杰问陈维政,之前庆山军事实验区驻京办事处那栋楼现在在谁的名下,陈维政告诉他在小松名下,之前的办事处主任退伍后,继续经营这个龙山别院,据说现在生意不错,每个月的房租很准时,从不拖欠,算是优良资产。区杰告诉陈维政,这几年沃尔玛的分红全部在区建生处,数额很大,区建生想在新明国皇家银行开一个账户,把这笔钱放过去,比较保险。陈维政说没有问题,对于一个国家,个人的钱再多也有限。过去没有经营国家不知道,一经营国家才发现,原来国家才是真正有钱,难怪国内的人削尖了脑袋也要做国家干部,国家的钱,干部才有份,老百姓是没有的。

区杰笑了,说陈维政做到了国王,还是一脑袋的谬论。

不过对于陈维政的选择,区杰倒是同意,留在平南,平平淡淡过曰子。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己凭着陈维政的电池,成为共和国几乎最年轻的少将,也正是因为陈维政的牵连,自己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柳敬业刘德厚就是前车之鉴。真要想做官,在国内怎么也做不过新明国,就凭自己与陈维政的关系,出任新明[***]方的闲职和政斧的要职,都随意,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出任封疆大吏,一展抱负。这两年来,国内的红河一系被打得很惨,当然,更惨的是红河的经济,滑坡之厉害,前所未有,幸好之前有大量的人移民新明国,从新明国汇回来的钱,足够让红河保持表面上的繁荣。但是,随着新明币和人民币比率的改变,最重要的是国内开始对新明国经济进行抗拒,新明国的汇款也开始减少,在2023年5月,汇款数额跌至数年来最低,依靠汇款维持表面繁荣也已经不太可能。红河经济崩盘在即。

小裕带着华峥纤华回龙山,探亲收稻谷,这是暑假的保留节目,这一次,队伍里增加了唐斯斯、郑天天、阮程。

小裕已经是大人,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郑天天高中毕业,选择了西贡的早稻田大学继续学习,跟他一起的阮程则选择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下学期,华峥就是高三,唐斯斯也进入高一,华峥的学习压力不大,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出到外国读书,新明国皇家大学将是他的下一站。唐景天校长已经设想了很多关于王储的教育计划,就等着下一步实施。

八岁的纤华,自从六岁上小学后,母亲刘懿就开始教她吐纳,完全是培养她的兴趣爱好,虽然进展不大,但是效果良好。直到陈维政把半串珠链给她戴上后,情况才有了完全不同的变化,或者是因为年龄的关系,纤华对珠链灵力的吸收能力远在其它人之上,直到六月底,陈维政才解开这个迷。

陈维政对纤华的宠爱是有目共睹的,宠得没边没际,有点没有原则,宠得刘懿都自认不如,宠得华峥都说恨不得自己是个女孩,因为陈维政挂在嘴边的话就是:男孩子是教着养的,女孩子是宠着养的。六月底的一天,陈维政突然发现,纤华有一个爱好,喜欢钻到他的佛塔去玩,这个地方,是绝对的禁区,之前是不让进,后来胡亚达们来了之后,是进不了,连卫兵的哨位也向外移出十米,因为一靠近,就有一种被压迫,被窒息的感觉。偏偏这个地方对纤华没有任何影响,纤华塔里塔外跑来跑去,轻松自在。就在陈维政也觉得好奇时,发现每次纤华一到塔外,小娇子就飘荡出来,跟纤华手牵着手,象一对小姐妹一起走进去。

陈维政不想去干预纤华,因为他相信胡亚达们,纤华只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唯一担心的是胡亚达们太过宠爱孩子,把孩子给宠得无法无天,经过观察,发现,胡亚达们还是很有原则的,不仅带着纤华玩,还教育她读书写字,绘画书法,偏偏纤华对这种教育十分喜爱,效果超好。

七月的龙山镇,是早稻收获的季节,又是晚稻插秧的季节,刘克美堂叔两口子一直守着老刘家村的十几亩田地,不愿意去新明国,儿子刘文已经是江城市市长,也改变不了他们做农民的兴趣。现在在老刘家村,刘克美的地位那是相当的高,村里基本上户户有人在新明国,而且都在江城市,主要从事的是高价值药物种植,大家都知道,这些药草,都是刘懿要求种植的,收购价格之高,远远超出种植者的期望。也就是因为这些药草,新明国的中药水平已经稳稳占据世界中医高端。

知道刘裕们回来,一大早就请人打扫卫生,收拾院子。谁知道搞了半天,正经在这里住的,就是刘裕一个。

阮程还没有到平南,就被老娘范金兰带走。郑天天必须回陈村,那边的房子很长时间没有人住,老娘陈丽萍说了,必须回去打扫打扫。郑天天跟华峥、斯斯和纤华,在龙山镇,被刘福荣截走,看着刘福荣的神态,对斯斯的态度比对另外几个还要好,很明显,在她看来,这个就是将来当然的儿媳妇。

刘裕跟刘福荣说:“福荣姐,我就是那个运输队长,专程帮你送孩子回来的。”

刘福荣笑道:“你要是不服气,也跟我回去,陪你姐夫喝两杯。”

“那不行!”小裕连忙拒绝:“半个小时再不回到家,我堂叔会提着马鞭在大门口等着抽我。”

“克美叔才不会,现在他曰子过得自在,儿子做市长,刘家村,个个都以做他儿子的市民为荣。”刘福荣说:“清明节,我回去拜山,克美叔那派头,一般的县处级根本不够看。”

开着自己特制的龙山洪流双排座电动皮卡,刘福荣回到陈村。

第一站就是宗祠,把四个孩子叫下来,在车厢里拿出准备好的香纸烛、三牲、纸衣鞋,走进宗祠大门。郑天天帮刘福荣提着三牲鸡猪鱼,斯斯拿着装香纸烛的篮子,华峥开始燃放鞭炮,每进一道门就放一串鞭炮,鞭炮有指定位置燃放,不会爆得满地纸屑。纤华从一下车就掏出小dv拍摄,她对这些东西充满了好奇。

走到正殿门口,十八爷和陈爷爷刘爷爷都已经等在那里。

郑天天、华峥、斯斯走到十八爷、陈爷爷、刘爷爷面前打招呼,只有纤华被宗祠的神台所吸引,直接就往神台上走去。刘福荣还想去拉着她,一看十八爷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也就任由她去。

纤华来到神台前,她清楚的看到,在神台边站着三个人,正微笑着注视着她,她躬身作礼,用神识问:“本族本神是陈正权前辈,不知是哪一位?”

陈正权点点头说:“是我。”

纤华说:“我这里有一本邓中升师伯、胡亚达师傅和娇子姑姑的一些修行感悟,是我来时,师傅让带来的,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给你们,是烧化,还是摆在神台上就行。”

“摆在神台上就行。”

纤华从包里拿出一本软面抄,放在神台上。神台没有什么灰尘,可见宗祠的管理还算比较到位。

十八爷一直注视着纤华,知道她在与神灵交流,虽然不知道他们之间说的是什么,但是这个丫头通灵是显而易见的。华峥也惊奇的看着妹妹,有点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的。

陈爷爷笑着对刘爷爷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龙山陈家,尽出奇才。”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观看官网同步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