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三六五章 区别对待

傲世天骄 第三六五章 区别对待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六五章区别对待

越南人已经没有一点再打下去的激情,他们没想到新明国的人单纯固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要打就打到底,一点变通也没有。人家打仗打政治,只有新明国完全是为了赌气在打仗。

在中越省四个地区的不同对待上,可以看到新明国对敌人的不同态度。

河静人是双方对峙的开始,为了获得一个支撑地,新明国人把一百多万河静人杀得一个不留。来他们看来,一个稳定的地方不允许有任何的不安定因素。河静人是冤枉的,他们只是因为生于此地长于此地,而这次战争偏偏又从这里开始。

广平、广治两地,虽然结果差不多,但也略有不同,广平是战略攻击,以南方装甲车集群两千辆坦克为主导,东方集团第三师紧跟其后,所遇之敌都卷入坦克的铁轮之一。由于广平省军事力量不强,只有一些农民武装,在这个年头,虽然t90、t80为主打的大型坦克群不是最先进的,但也是农民武装从未接触过的,一触即溃,广平近百万人口,除了最后有三十万人口返回北部,其它人也再想活着也难。

广治省,则完全不同,越北中军区四万正规军和三十万民兵在南部一师进入时,进行了正面攻击。南部一师被迫进入防御作战,以四万多人与三十多万人作战,出现了墟模的伤亡。因此,在南方装甲车集群和东方集团第三师进入后,越北中军区四万正规军和三十万民兵已经丧失了投降和求和的资格,他们只能战斗到底,或者胜利或者失败,包括他们的家人。广治省最后能走到北方的人不超过十万,就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敌人。

承天顺化省不仅没有出现军事冲突,所有军警人员,在南部一师进入时,等在一边接受整编,同时还维持好当地的治安,因此,他们得到的待遇相应也好得多。不仅百万人口全部集中在顺化市,而且还给了一个灿烂的未来。

从这四个省的处理方式上看,可以归结为一点,想投降的必须在未进行战争之前,一旦发生了战争,就必须战斗到底,中途更换态度,不是新明国的风格。在中南半岛,新明国人还有两个邻国,一个是暹罗一个是高棉,暹罗人曾经有过战争,如果一旦双方出现冲突,只能战斗到底,但是高棉就不一样,他完全可以选择承天顺化的道路。当然,硬要选择广治的态度也可以,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新明国统一中南半岛的趋势已经显而易见,随着越南成为历史,新明国占据了中南半岛绝大多数的土地和人民。

北部越南又一次向新明国请求投降,回答对方的是小裕,他的回答很简单:想打就打,想降就降,天下哪有这种好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南方装甲车集群在中越省尘埃落定后回师向北,与北方装甲车集群组成六千辆装甲车的强大集群,向河内辗压过去,南部集团一师,东部集团一师二师三师,东部集团快反师,特战师,十五万大军,集中在海防海阳河内南部,这一线以南,已经完全形成无人区,所有人全部赶到北部,再北部,就是中越边境,已经集结了中国红河军区三个预备师,庆山山地旅和南方军区三个师。中国西南军区之前在藏南对峙的部队全部来到越南南流边境,与南流军区预备师一起,坚守着南大门,新明国僚南省警备一师、二师、洛洛特种旅,陈兵在北部新越边境,严禁越南人越过一步。

越南人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那就是滔滔太平洋。

走投无路的越南人,只有放手一搏,动员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三千万越南人退到北面的山地,要利用山地优势,与新明**队纠缠。

新明**队兵不血刃进入河内,经过上一次的轰炸,河内已是满目疮痍。这个地方已经官气全失,不能再作为行政政治中心,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刘裕把司令部设在海阳市,这里距离河内不远,仅五十公里,有王者之气。

剩余不到三千万越南北方人,全部退到高平、河江、老街、宣光、北浒等省,其它省,已经全部放弃。

越南人试图把占领区建成了一个大堡垒,一副我就在这里,你有本事就来进攻的神态。而且,很无聊的将后门全部打开,与中国方的交接处一个军人也没有,大有一副这是他们的退路。

刘裕让快反师和特战师在已占领区进行细细梳理,不放过任何一个越南人,不论男女老少不留活口,其它几个师,在与越南交汇处,建立军事据点,驻扎下来。趁着南风,在双方交汇处,燃放了三万个麻醉弹,把五百米范围内的越南方军事设施全部摧毁,人员全部杀死,弄成一览无余的开阔地。

看到新明国人做了这些工作,越南人以为强大的攻势就在眼前,结果新明国人却完全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据可靠情报,新明国方的军事主官要回去参加复习,准备期考,进攻将在期考之后才进行。

所谓的期考复习,完全就是借口,把二千万人饿死在这个狭小的区域,让他们为了争最后的一点粮食自相残杀,是小裕最想看到一幕,人性邪恶,需要一些左证,既然有这么合适的时机,也算是对人类发展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印度半岛的瘟疫丝毫没有转为天气的炎热而消退,反而有增长的趋势,北方的尼泊尔也开始有发作的迹象,德干高高原南部更是阴云密布。如今的印度,是神憎鬼厌,所有通往印度的航班都停飞,所有与印度的贸易都取消。那些自诩为人性至上的大国,在死亡面前,表现得更为懦弱更为自私,人性那一层漂亮的外衣正在一点点被撕开。

人们在猜测,经过了这一场瘟疫之后的印度,会留下多少人,三亿还是五亿?印度会不会因为这次人数锐减而一举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发达国家。

陈维政认为,一切均有可能。

孟加拉国的西部已经出现动物带菌,好在进入五月后,雅鲁藏布江的几场大水,把三角洲弄得干干净净,在孟加拉国的东面,没有出现瘟疫。但是比瘟疫更可怕的问题出现了,粮食,由于不能去印度抢掠,已经断粮很久。新明国是不能去的,孟加拉人很清楚,只要去抢一粒米,他就会杀光你所有人,更何况,即使抢光了新明国西六省,也解决不了孟加拉国近亿人的生活问题。

每天饿死的人越来越多,没有被饿死的也身体虚弱,连掩埋尸体的力量都没有。杜扎招集全部还有气的领导,商量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生存问题。

通过一天一夜的商量,最后形成决议,举国投奔新明国,成为新明国的一部分。

当杜扎把这个决议电话告诉陈维政时,陈维政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孟加拉国人都是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国家,新明国不想一个国家里,有一个太强大的宗教。新明国奉行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王一种文化一种文字甚至一个宗教。伊斯兰教国家的人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因此新明国愿意与孟加拉国成为好朋友,但是合而为一,只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隐患。并让人用运输船送了二十万吨大米,送到吉大港,为孟加拉国人解燃眉之急。

杜扎把陈维政的意见和做法告诉了孟加拉国人,大家对陈维政的敬意油然而生,这是一个崇高的人,博爱的人,有独立自由思想的人,新明国有这样的国王,可以肯定,将有一个飞速的发展,能够成为他的子民,是每个人的愿望,可惜自己与他信仰不一。吃着香香的大米饭,孟加拉国人想了很多。

得到孟加拉国这块土地,如果说陈维政不想要,那是吹牛,但是,伴随着土地的是亿万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这让陈维政心生恐惧。伊斯兰教,是陈维政最陌生的一种宗教,从记忆开始,一说到伊斯兰教,不是动荡下的中东,就是枪炮中的阿富汗,还有杀人放火的东突……虽然自己在旧明村做的一些事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对于他们,陈维政仍然采用敬鬼神而远之。

新明国的粮食生产在龙金星的主管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南江、北江、红河、南流来的有经验的农民,在新明国承包土地,把袁隆平和李登海的先进技术带来到中南半岛,在吴大花差们不相信的眼光中,把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还是在陈维政的要求下不准施放有负作用肥药的结果。大型国有种植园很快完成了它的使命,带动本地人进入高效农业发展。

目前,新明国的粮食总产量,即使多养活一个孟加拉国也不成问题,但是,中国人有一句土话,斗米养恩人,担米养仇人。偶尔给一点粮食可以,如果经常给,一旦不给,就成了你的不是。二十万吨,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相对一亿人的基数,这个数字就显得微不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