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三五二章 阶级矛盾

傲世天骄 第三五二章 阶级矛盾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五二章阶级矛盾

第二天中午,陈维政带着吴大花差一伙人去到机场,迎接从京城返回的一帮。去多少个,回来少了一个,洛央,留在了京城,跟在小松屁股后面成了喧屁虫。

郑伯龙国王率先第一个走出扶梯,陈维政迎了上去,吴大花差紧随其后,寒喧几句之后,郑伯龙把陈维政拉进了自己的专车。

“维政,我跟主席说了,国庆一周年,就要把王位正式让给你,从此,你就要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了。”郑伯龙说。

“呵呵,主席肯定说,禅让仪式他一定来观礼。”陈维政说。

“是,真是这么说。”郑伯龙回忆起与主席谈话时的情景,一副幸福的样子,陈维政想起跟大人物握了手三天不敢洗手的故事,心里偷偷的笑,不过也能理解郑伯龙这代人的情结,他们对中国的领导人,心里都充满了敬重和崇拜,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头巴脑的那种。郑伯龙继续说:“主席让我告诉你,他谢谢你,让中国收回了阿郎邦,还顺利的进入了锡金。”

陈维政笑了,说:“我们添了十七万多平方公里,打草搂兔子,把属于中国的六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回,也是顺便。总不可能把印度人打跑了,我们来占着吧!那样做我们还有脸回家吗?”

“京城真大,高楼大厦,眼花缭乱,来来往往的车,比蜂箱里的蜜蜂还多。真是很不习惯。”郑伯龙说:“去那天,去了明长陵,拜祭了明成祖,我们既然号称新明国,那源流自然还得从大明国追起,”

1661年,清军攻入南明,南明永历政权灭亡。永历帝流亡至瓦国,瓦国发动咒水之难,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1662年,永历帝在昆明遭绞死,终年40岁。死后庙号昭宗,谥号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呵呵呵呵,我只知道有了旧明村就有了新明国,可不去管明朝宋朝,我们古宜龙山陈村陈家,往上追十代八代,也追不出一个七品官。”陈维政对这些东西不是很在意,王侯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我的祖上就是永历帝的近卫,赐姓为郑,是为国姓,永历帝蒙难后,先祖在旧明村定居,说此地为凤巢之像,必须龙凤呈祥,方能再度辉煌,没想到,竟然映在我这一辈的身上。能做一年国王,已是窃位,凤位必须还位于龙,这是正理。”

陈维政默然,冥冥中,命数自有安排。

回到王宫,这里已经摆好酒宴。

“真是太理解我了,从昨天到现在,我就压根没有吃进什么东西,饿得我哟,真是不好说。”洛巴一看到一桌的好菜。嘴巴乱动。

“那么多的东西,你为什么不吃?”龙金星问。

“坐旁边的,随便一个就是省长,不然就是部长,不然就是军长司令,都是大人物,我紧张啊,怕说错话,又怕吃像难看,只好忍着不吃。”洛巴说。

“那就难办了,人家还以为是东西不合你的味口。”陈维政说:“什么都别说,入席吧,在这里,你摔开大膀子吃,也没人说你吃像不好。”

洛巴先端起一杯竹酒,一口喝下,说:“要说酒,人家那酒比这个好,我昨天晚上忍着不喝,怕醉了出洋像,就喝了一杯,回味了一个晚上,那酒,真的好!”

“不敢喝的酒,再好也有限。”吴大花差说:“不如我们这个酒,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喝醉就喝醉。这才是好酒。”

一个两个都是乡巴佬进城,土包子开洋荤,说起进京的段子,让吴大花差一伙人爆笑不止。

陈维政知道这就是阶级成分的差别,看到吴大花差一伙笑得一塌糊涂,陈维政总算知道了为什么无产阶级要搞专政,就是讨厌资产阶级那一副看不起人的嘴脸,资产阶级那一脸的高人一等,把无产阶级给惹火了,因此直接把你给专政掉。可惜的是把懂知识懂礼仪的资产阶级搞掉之后,上台的无产阶级就只能拿着粗俗当有趣了!酒桌上不会行酒令,只会说黄段子,开会时不会说文化,就会大段大段背语录……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绝不允许再发生同类似的问题,即使要专吴大花差的政,也得先把他的剩余价值榨干把他的礼仪文化学到手再说。如果不是有他,新明国真的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外交部长。

接下来的几天,主要是研究西六省的定位问题。新明国由于把大马半岛上的三个小邦组成一个省,共十二个省,平时称为北六省南六省,现在加上西六省,总共十八个省。

然后就是讨论禅让仪式的问题,禅让这个事,只有在传说中听到过,在现实生活中基本没有,当官掌权,没有人愿意把手里的权拱手让出,国际上也没有相类似的仪式可供参考,又不能不伦不类闹出笑话,反而让大家作了难。

最后提出意见的是民族事务部部长吴丹奈,他说,在国庆时推出国服,由国王率先穿戴,整个仪式只要我们突出民族特点两个字,就不会出笑话,别人看不懂的或者看出问题的,都可以以民族文化的借口予以回复,问题是时间紧,任务急,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尽快解决之前一直没有空商议的民族事务。

新明国成立到今,不是杀人就是打仗,不是疾风暴雨就是血雨醒风,根本没有空静下心来讨论衣服帽子这种事,现在事到临头,才发现,原来穿衣戴帽,有时候比打仗还重要。

因为在中秋之夜跟陈维政有交流,吴丹奈有理有节拿出了大量可行性方案,一一通过。在通过了这些东西之后,禅让仪式似乎也看到了雏形。

孟加拉国在内乱,群龙无首,全国变得一团乱麻,有部分孟国人开始向西六省扩散,唐威命令快反师,巡逻新孟边境,一旦发现非法入境,格杀无论。一时边境枪声四起,三天之内,竟然打死非法入境者四百多人。一打听才知道,之前,印孟两国基本不限制边境交流,两国人随意进入,现在印度人基本上从新明国撒走,在边境上乱走的都是孟国人。

血的教训,孟国人终于知道,对面已经换了主人。

不能往东边走,只能往西边去,这时,孟国人才突然想起,西边这个恶邻,还欠着他们八百万条人命,共同的敌人让国内的派系团结起来,组成了由民族党继任党魁杜扎领导的新政府,开始向印度讨还血债。由于有国际社会的援助,孟国的国丧办得很有声势,由于孟国一直以来,都一直很热心各种国际事务,与各国政府都没有冲突,力求和平共处,因此各国面对孟国的突遇**,都表示出极大的关心,捐献的各种物质比较丰富,孟国反而因为国际援助小发了一笔。出于对国联的信任,孟国开始在国联的协调下与印度协商赔偿。

唐威一看到对方坐了下来,连忙要求特战师,派出一个营,以西里古里为基地,化装成孟国人,对印度进行劫掠。

每一天都有印度人死亡,最多的一天达到五百人,使用的武器是龙山2015,枪弹都是坚硬的石弹。

印度人在谈判桌上提出,不能一边谈判一边杀人,死人已经足够多了。

孟国人说不是他们在杀人,所谓杀人都是印度人自己在制造新闻,目的只是为了减少赔偿。

九月二十日,一个印度小镇惨遭屠村,六百多人的小镇居然没有一个活人逃出。这一次,印度人把屠村的现场资料带到谈判现场,把照片摔在孟国人面前后,恨恨的说:“忍你们很久了,给你们面子,但你们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如果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印度不惜与你们一战。”说罢扬长而去。

九月二十一日,又是一个小村,还是六百多人。

谈判破裂,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恒河平原上。印度人派出从阿郎邦撤出的57师担任先锋,西里古里撤回来的33军担任主力,随后接应。在加尔各答的东方军司令部统一指挥下,部队杀气腾腾向边境推进。

孟国人愤怒了!全国仅十几万常规部队的孟国人决定,全国人民总动员,与侵略者做殊死的战斗。当天晚上,三十个山寨孟加拉**人,带领数万名民众,偷偷接近57师师部,在风口处施放了两百多粒麻醉弹,麻醉气体经过之后,57师一万多人全部进入沉睡之中。数万名民众一拥而上,所有军备全部被搬走,57师一万多人全部被民众砍死。57师在阿郎邦与中国对峙多年,一直相安无事,一旦回归,就直接魂归黄泉。而且是被农民杀掉,这也太逊了!

印度人和孟国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三十个孟加拉**人,来自于石雄的特种师。这种无色无味的麻醉弹,则是新明国江城兵工厂的最新研究成果,按照江城兵工厂厂长黄格远少将的说法,这个东西只对动物有效,麻醉时间也只有区区四个小时,不会象其它毒气弹影响土地植物,如果用来偷营或者搞对方机惩物资仓库,是必备之良品。

在新明国的恶意牵引下,两国大战终于爆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