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三三三章 农民与地

傲世天骄 第三三三章 农民与地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三三章农民与地

“吃完晚饭,你马上给我回来,小兔崽子要翻天!”陈维政的手机里,传出这样的声音。在座的人都听出来,说话的是肖光远。

“肖伯伯,你别生气,有什么你好好说。”陈维政在电话里说。

“你们家小裕,中考全市第一名,这兔崽子居然高中不准备在八一中学读,要回庆山中学读。就是因为他的户口不在平南,在庆山。气死我了!”肖光远说。

“肖伯伯你别生气,我知道高考政策,就算是在八一中学读,小裕的户口在庆山,考试时还得回庆山考试。你别急,过一两个月,红水河畔那栋楼的房产证就要下来,户主是小裕,到时把户口迁过去,划地段也在八一中学读。”陈维政胡编乱造说。

“这还差不多!”肖光远说:“八一中学李校长说,小裕就是第二个小松,小松两年前在古宜高考,科科第一,三年后小裕高考,他不想要第一,没人敢要第一。这种人才不留在八一中学,我这个校长还混个屁。”

陈维政没有笑,倒是旁边的一伙人都笑了起来。

陈维信拿过手机,对肖光远说:“报告首长,我是陈维信,向您保证,我们庆山县不会让小裕回来读书,一定保证他留在八一中学。”

“是维信啊!”肖光远说:“维政在庆山?”

“在龙江区,刚吃完晚饭。大家还想聊聊天,首长是不是批准维政晚点再回去。”陈维信说。

“行了行了,没事了,只要你大县长不接收,我看他小兔崽子能跑到哪里去。”肖光远说。

大家又是一充笑,这个老爷子,还真把自己当成学校校长了,一两个好学生,解决不了问题,大家真正看上的,是八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酒足饭饱,陈维政不准备在龙江区逗留,古宜已经开通与平南的城际高铁,每小时发一辆,运行时间一小时。回到红水河畔,还不到十点钟。

刘懿也刚回到家,她从半山园回来,纤华知道爸爸要回来,赖着刘懿跟回家等着见爸爸。

陈维政一进门,就看到光着脚迎在门口的女儿纤华,一把抄起,抱在怀里,长着细细胡桩的嘴,印在女儿细嫩的小脸上,女儿发出清脆的欢笑声。

把女儿递给刘懿,叫刘裕跟自己下楼搬东西,女儿紧紧搂着陈维政的脖子,就是不愿意下来,陈维政笑了,说:“爸爸把好吃的拿上来,再抱纤华好不好?”

“不好!”纤华直接否定。

刘裕说不用陈维政去搬,能有多少东西,自己一个人就行。刘懿也跟着走下去。

“姐夫,你也太夸张了吧!十几个箱子,你用集装箱车拉回来的!”刘裕在楼下叫道。

纤华听到了舅舅的叫声,知道东西不少,从陈维政身上挣下,说:“爸爸,我也去帮你拿。”

刘裕奶奶在一边说:“纤华到太婆这里来,让爸爸和舅舅快快搬上来,我们看看,爸爸给纤华带了什么好吃好玩的。”

陈维政刘懿刘裕走了三四趟,才把所有的箱子搬完,堆在厅里,占去了大半的空间。

给纤华和刘懿买的瓦国沙笼夏天薄纱衫,在暹罗买的一大箱各式各样的百搭拖鞋,刘裕对其中的夹脚人字拖爱不释手,穿上脚后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大呼舒服。

给奶奶买的檀木佛龛,精致而古典,是瓦国贵族的家传至宝。因为新明国的建立,不再对之前的贵族执行优惠政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贵族很快就进入出卖家当养家糊口的地步,落架的凤凰不如鸡。陈维政在自由市场买到这个佛龛,也花了大价钱,即使是大价钱,出卖者仍然是一副不舍的样子,旁边的人告诉他,如果不是为了筹钱出国,这个老贵族不会变卖他的家传之宝。

五百万的金饰,一大盒,刘懿一看就笑了,问陈维政,是用来戴还是用来送,陈维政说随便,爱送就送,爱戴就戴,这种东西,没有什么价值,真要是乱世来临,一个雕刻得十分精制的金饰跟一块四四方方的金锭没有多大区别。刘懿说,这个东西唯一的好处就是满足虚荣,陈维政笑了。

剩下来的是肉干,看到这么多的肉干,刘懿笑着说陈维政真是个吃货,打开一包不辣的猪肉干,递给纤华,纤华吃了一口,摇摇头,说:“不好吃。”自己动手打开另一包榴梿酥,津津有味吃起来。

刘懿收好金饰盒子,把吃的箱子都打开,一样一点,弄了十几份,她知道陈维政的做法,买这些回来就是要给大家都尝尝,陈维政越来越象农村大家族的家长。

陈维政问刘裕怎么会有回庆山读高中的想法,刘裕问陈维政怎么知道,陈维政说有人告诉他了。刘裕告诉陈维政,初中毕业班的老师说,自己是农村户口,高中毕业后必须返回原籍才能参加高考,既然迟早都要回去,不如早点回去,还会在当地,结识一批跟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好朋友好同学。

陈维政说现在是八一中学想留你下来,继续在这里学习,因为你肯定能够成为他们学校的骄傲,肖伯伯更是对你希望很大,也希望你能留下。我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房产证下个月就能够办好,房主就是刘裕,到时要转户口进来很容易。不过话说在前面,成为平南市的城市平民不如庆山县龙山镇的农民多多,做农民起码有自己的几亩土地,城市平民就是典型的无产阶级。

刘裕说:“户口我不会迁来平南,我不想成为这种无聊的城市平民,我在老刘家村,有地有房有根基,没必要在平南,做个受人歧视的农民工进城。在八一中学读完高中没问题,到时再回庆山参加高考就行。”

陈维政很赞赏的拍拍小裕的肩头,他的想法也是这样,他是龙山陈村的农民,这一辈子都是龙山陈村的农民,儿子华峥也是龙山陈村的农民,身份证上用一长串的数字规定了他这辈子属于陈村,很难改变。从女儿打开的榴梿酥包装里,拿出一块榴梿酥,摒佐吸,扔进嘴里,嚼了两口,希望能找到女儿喜欢的味道,结果,很遗憾,除了臭味还是臭味。

陈维政说:“我们是农民,从骨子里就是典型的农民,有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城市人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有土地,即使遇到再困难的事,只要想到我们还有属于自己的那点土地,就知道,还有活路。经常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有人跳楼卧轨,上天入地,但是这些人很少是农民。因为他们没有土地,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工作,他们只有死路一条。农民也有一个致命点,那就是失去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是最悲哀的农民,城市周边被城市吞噬的农民就是典型的牺牲品,他们得到了赔偿,在一定时期内显得很有钱,但是,等待他们的迟早是悲剧。”

刘裕点点头说:“去年我跟奶奶来平南时,老刘家有人想买我们的土地,克美叔帮我们拒绝了,现在克美叔和堂婶两个人种着我们家和他们家的所有地,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刘文哥在龙山电池厂,已经做到财务总监,前两天文哥给我打电话,要我暑假回去收割水稻,说农民总得做点农民的事,我准备这两天就和奶奶回去,把华峥和纤华带回去,涂一身泥巴,晒一脸阳光,那才是我们的本色。”

陈维政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刘裕,突然发现,刘裕长大了,十五岁的刘裕,不只是个子长到一米七,心智也渐渐接近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

刘懿一脸含笑,听着刘裕说话,曾经一度,把弟弟带大,是她的最大目标,现在弟弟已经表现得十分成熟,她到又觉得弟弟有点陌生了。她也很想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去,但是不行,她们单位几个重要培训班,都放在七八月份,张志和上台后,对干部的管理比刘德厚更加严格,思想作风的规范更严谨,党校的工作,比过去更多更重要。陈小美作为市党校的常务副校长,把大量的后勤工作交给刘懿,刘懿在单位的地位,与日俱增。

这两天,莫娇也将调来平南党校。五楼区杰那套房子,转给了莫娇,莫娇说那是自己的小天地,张正平说了,平时让她多回市委宿舍,陪陪老爹老娘。区杰一家,搬进了军区大院,区少将如今与肖伯伯、叶三哥做邻居,食有鱼,出有车,已经不同往昔。

陈维政问刘懿,到底黎卉生了个什么?刘懿摇摇头,感叹说天下还有这种做大舅舅的!三月份就生了,是个儿子,六月底,吕苇也生了个儿子,现在半山园,那还真的不是一般的热闹。过两天,黎卉就要去新明国,这半年,清水公安局她爸的的一个下属,治安大队的副队长陶范,辞职去了新明国,在公安部当任黎卉的下手,也幸好有他,黎卉才在国内安安然然的呆了半年。陶范这个人,生性狂爆,据说,这段时间跟佛寺的偷税漏税干上了,黎卉说自己再不去居中协调,新明国五十万和尚,活命下来的能有五个,就算是对得起佛祖。

陈维政哑然失笑,让和尚庙交税,这也太有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