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三十一章 原始陶器

傲世天骄 第三十一章 原始陶器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一章原始陶器

刘老爷子静极生动,看到这段时间陈维政在家没事,就鼓动刘奶奶和陈家二老出去旅游。九月份气候好,去大多数景点都比较适合,十月一日前返回,避开黄金周,旅游价格还经济。经过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动,四个人决定参加老人团出去二十天,选择了平南奉天双飞,东北全境游。看看三江平原、大名鼎鼎的北大荒、长白山天池和奉天故宫、辽南海滩。还能去一趟高丽,去金刚山,上甘岭,板门店,看看这些传奇的地方。这几年,金三胖子扛着原子弹满世界敲诈,很弄回了不少钱,据说国民经济大有好转,民众大锅饭任吃,不用种田,每天就搞集会游行,相当好玩。

陈维政捐献四台卡片机,对四个老人进行为期一个小时的培训,四个老人基本都能掌握卡片机使用方法,用得最好的是陈奶奶,这种东西还真得讲天份。

四个旅游水杯、四副蛤蟆眼镜、四套旅游衣帽,四双旅游皮鞋,四条旅游手杖,四个多功能双肩背旅游包,加上四个超长待机手机,按照四个老的的说法,那就是鸟枪换炮。

出发的时候,老人全副武装,一家大小去送行。看着四个老人身上的装备,同一个团的团员们都打听从哪里买的,得知是孙子帮准备的,都夸他们命好。看着他们那一副显摆的样子,陈小美哭笑不得。

陈维政的院子,从进火以来,从来没有象这几天这么安静。陈维政决定用这段时间清点一下空间里的军火,看看到底有些什么玩意。

进到空间里,望着整整一层的包装箱,开始后悔自己是不是真有必要弄这么多军火回来,随手打开一个包装箱,里面装的是制式手枪,一大堆英文,翻译过来是:警用柯尔特制式装备口径:9;全长:182;重量:735g;弹容:6发;该枪1969年生产,采用简单的复古式设计。发射强力马格南子弹。一个包装盒一把手枪配子弹100发,配皮套。拿到这个盒子,陈维政已经不想再去打开第二个盒子,一门心思就是想找个地方试枪。

走到屏幕前,问屏幕:“空间里能弄一个射击场吗?”

屏幕显示:“可以”

“怎么弄?”

“很麻烦。”屏幕第一次表示有难度。

“你说,无论多难我也要做到。”为么多的枪支弹药,如果不能在空间里解决,外面是不会有射击场让陈维政去打枪的。

“你去找一个最原始的陶盆。”屏幕的要求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陶盆与射击场有什么联系,陈维政想破头也想不出来。

陶盆是什么?求助百度大神,结论如下:陶盆是用陶土(黏土)制作的盆状器皿。一般分为两类:容器用盆和盆栽用盆。

盆栽用盆主要是在园林绿化、景观绿化、私家园林、小区绿化、家居摆设中盛土以栽植各种植株。

容器用盆主要是家庭使用,用以盛装粮食以及零散物件,也见于盛装饮用水。随着各类新型材质的容器普及,现在已不多见。

陈维政狂呼:确实不多见!有了不锈钢,有了铝合金,再差也用到洋瓷,谁家里还有陶盆?陶缸还见不少,腌酸菜的,泡药酒的,就是没有陶盆。陈维政知道陶器是最古老地的器具,应该制作不难,大了不起自己做。

继续往下读:陶盆制作需要窑炉、陶艺制作人员和相关原材料.窑炉现在有气窑、电窑、轨道窑等,中国传统上是用龙窑烧制,聚集天地灵气,赋予陶艺品独特精神和韵味,彰显深刻的文化底蕴。

陈维政哀叹:这么难,那些原始人是怎么想起做陶器的s姆渡那些古人,估计也是穿越一族。

继续看:这种盆产于宜兴,故又称宜兴盆,现在其他省市亦有不少类似产品问世。此盆外形美古致,适合客厅、居室陈设,可惜透气、渗水性能不太好,是其美中不足。

有产地就好,有产地就有产品,大了不起贵点。

问屏幕:“陶器级别很多,里面的杂质更多,什么样的才是你需要的标准?”

屏幕静了一会,从屏幕下方约十公分处伸出一块半径五十公分的圆形板子,在上面放一个键盘用来配合屏幕应该很合适。屏幕显示:只要能在这个台子上放三分钟不破碎就算合格。

这就好办,弄一大堆回来,一个一个试,总有一个合格。

打电话给陈维刚,问他庆山哪里有花鸟古玩陶瓷市场。

陈维政知道,花鸟市翅有买茶具的,应该就有宜兴陶。实在没有,找几个装水的盆子还是有的吧!

庆山县有一个很小型的观赏品市场,如果要好的就得去古宜。陈维刚约陈维政中午去县城,午饭后陪他一起去逛观赏品市场。陈维政欣然同意。

这是第二次来陈维刚在县城的家。

开门的是蓝莲花,一看到蓝莲花,陈维政吓一跳,“哇,你是变形金刚!”

蓝莲花一拳打过来,陈维政闪开。

蓝莲花怀孕了,挺着个巨大的肚子,脸也变得油亮油亮,布满雀斑。头发很短,鼻头很大。跟结婚时大不一样,说是变形金刚一点不夸张。

“维政好象长高了?”蓝莲花说“别开玩笑,嫂子,我都二十四了,还长!”陈维政说。其实他知道自己这一年不仅长高,还长大个,身高从一米七二长到了一米七六,体重从一百二十斤的婿子长成一百五十多斤的大个子,问题是不能承认啊,太妖孽了!

陈维刚在一边笑呵呵,估计他也这么认为,就是不敢说,今天终于有人帮他说出来。

一个女孩走过来,扔给陈维政一双拖鞋,一看,是阮蕾。

“还是小阮大夫看起来养眼。”陈维政发自内心的说,一屋子的人都笑。

“我不觉得。”阮蕾说:“我觉得还是莲花姐最好看。”

“那你是看惯了。”陈维刚在一边说:“你在单位天天看到的都是这种类型,看到其它正常的反到觉得不正常。”

“哦!我这样的是不正常!”蓝莲花不干了。

“正常正常,相当的正常。”陈维刚举手投降。

“还有多长时间恢复正常?”陈维政问。大家楞了一下,阮蕾最先反应过来,回答:“还有两个月。”

“男孩还是女孩?”陈维政又问。

家里这三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这种话也就你敢问,性别鉴定可是犯法。在座的不是领导同志,就是专业人员,最不济还是行业干部。就没想到,问话的是个农民。

“男孩。”最后还是陈维刚承认。

这年头怀孕有条件谁不做鉴定,自己是卫生局干部,好友是妇婴医院医生,如果说不知道胎儿的情况,那才是假话。

“就是女儿我也会要。”蓝莲花强调补充。

“准备好牙科医生。”陈维政说,大家都没有回过神来,生孩子跟牙科医生好象没什么关系。见他们不明白,陈维政继续说:“十八爷到时会笑得牙齿崩。”

大家想起十八爷那张只有几个门牙的嘴,都笑了。陈维刚来了句:“崩了好,换全口假牙。显得脸上有肉。”

吃完饭,大家一起去花鸟市场。

下车,蓝莲花说:“我走得慢,和我们家老公慢慢逛,蕾蕾你跟维政去走。”一手拉着陈维刚,一手拿着毛巾,有一把没一把的擦汗,这孕妇的火气就是大。主要还是想给陈维政和阮蕾一个接触的机会。

阮蕾问:“你想淘点什么?”

“陶器。”

“淘气?”阮蕾不明白。

“是陶瓷的陶,器皿的器”陈维政解释。

“你要那东西做什么?”确实想不起那东西有什么用,阮蕾估计就没有用过陶制品。

“摆设。显得古朴。”陈维政说。

走进一家卖宜兴陶的,看着那些精致的小茶具,问老板有没有能装七八斤水的陶盆,老板差点没把他们轰出去。

卖花盆的有,可惜花盆下面有出水口,不能用来盛东西。

卖陶瓦罐的有,卖擂钵的也有,甚至骨头缸子的都有。就是没有陶盆。

阮蕾想了想,说,在华侨镇,有一个倒闭几年的制陶厂,旧厂房还在,应该能找到一些过去的垃圾。也没征求陈维政的同意,就自作主张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给蓝莲花,风风火火拉着陈维政开车离开。

华侨镇不远,距离庆山县城二十多公里,在庆山和古宜之间,这里原本没有村镇,上世纪七十年代越南排华,大量华侨归国,被政府集中安置在这里,成立自食其力的华侨农场,因为地处庆山与古宜的中间,庆山与古宜的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地理优势明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墟镇。

阮蕾对这里很熟悉,指挥陈维政从庆山到华侨镇,再从华侨镇钻街窜巷来到一个破败的厂区。断垣残壁下,果然胡乱堆砌着许多陶盆。

一个老太太坐在老厂门边,阮蕾亲热地跟她打招呼,用一种奇怪的语言,陈维政听不懂。老太太也亲热的同阮蕾说着什么。过了一会,阮蕾说:“阿婆说,你看上哪个就拿哪个,这些都是没人要的东西”

选了很久,残破的多,勉强完整的,只有三个,放进车尾箱,谢谢了阿婆,离去。

回程的车上,阮蕾问陈维政:“这半年你都去哪里了,我去了两次陈村,还去到你家里,都没有见到你。”

“你什么时候去的?”

“一次清明,一次六月六。”

清明在空间里,六月六在美国。可是这也不能跟她说啊,只好笑笑,说:“跟一个同学的父亲在南城学做生意,不在家。”

“是国联的老板吧!听说你不愿意出任国联集团红河省区总经理,所以造成国联在红河撤资,是不是真的?”女人啊,都有八卦的潜质。

“没有那回事。”陈维政否定并解释说:“如果这个项目确有潜力,国联集团会因为我一个人的原因放弃吗?总经理,换一个就行。”

“那确实。”阮蕾同意。

过一会阮蕾又说:“你的家弄得很不错,象个小地主庄园。”

“喜欢吗?”陈维政问。

“不喜欢。”

陈维政第一次听到这种回答,睁大眼睛看着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