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二七九章 照雪画虚

傲世天骄 第二七九章 照雪画虚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七九章照雪画虚

好说孬说,刘裕奶奶总算同意,四点整在老刘家村祭完祖宗后,跟刘裕到陈村一起吃年饭。

陈维政四点准时开车到老刘家村,同去的还有小松和郑天天、华峥。老人最爱是热闹,有一伙小朋友在家里吵闹一番,再品尝一下她的杰作,再表达一下欣赏的程度,老人就高兴得不得了。华峥和郑天天连吃带拿,看得刘裕奶奶是又高兴又满意。

陈小美带着陈丽萍、刘懿主厨,两位奶奶副厨,小竹见习。主要掌勺还是刘懿,她做菜已经完全随心所欲,任意搭配,皆成菜品,信手挥洒,尽成文章。小竹在一边崇拜不已。

两位老爷子和刘德厚郑建一打麻将。一上场发现郑建一不会打,打了一圈发现,郑建一会打了,再打一圈,完蛋,郑建一基本不会再输,他那个脑子,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陈维政接了刘裕奶奶刚进门,郑建一就大叫:维政快来,替替手,我一闭眼,眼前尽是麻将在飞。大家哈哈大笑,刘德厚说:“打麻将打成这样,真不知道是消遣还是找累!”

陈维政没有去替他,替他的是小松,小松的麻将打得极好,承上启下,上家打得舒服,下家吃得爽快,但最后和牌的总是他。打了一圈,刘德厚哀叹一声:“跟小松打牌,能让人郁闷坏!”

两位奶奶陪刘裕奶奶一起坐,陈维政拿了一副大字牌给她们,让她们摸,刘德厚也让陈维政找一副大字牌,他陪两位老爷子玩,不跟小松们玩,不是一个级别,玩在一起别扭。

不在一起玩,不如自己玩,小松找了一副大字牌,跟郑建一刘裕玩,三人完全不懂规矩,在陈维政讲完规矩后,这一张牌桌出现了超经典的竞赛型牌局,郑建一精算,小松机巧,小裕完全是邪门,出现完庄是正常,一个小时打下来,竟然没有和一局。陈维政在一边看了一局,哀叹:跟你们打牌,命都会短。

郑天天教华峥下中国象棋,不到十分钟就被华峥反控,之后就没有再胜一局,郑天天郁闷非常。

陈维政去到临时宗祠,把陈正权请到自己家的神台上,跟自己家一起过年,今年没有宗祠,临时宗祠太过简陋,冷火悄烟。陈维政的举动让陈正权很感动,神鬼也寂寞,度日也如年。在陈村几年,陈正权已经很有一方土地的威势,在这一区,他已经是boss级的存在。他给全屋人带来福祉,带来祝福,带来健康,看着全家人在神台上香,三牲上供,主家娘子刘懿燃纸送烛,陈正权不由感叹自己命好,遇到后人,把自己从数百里外的一个孤魂野鬼接回来,成为一个有后有承的家族享供,陈正权也暗自告诫自己,要维护一村的和平和安定,营造一种吉祥和正气,让幸福永传。

一茶三酒,先茶后酒,先敬完祖宗,就到了自己。今年陈村个个搬新房,都在家里过年,陈村的大功臣陈维来家,首先传出了年夜饭的鞭炮声,这是全村讨论的结果,今年的第一声鞭炮荣誉授予大功臣陈维来。紧接着,每家人都打开院子们,拿出数十万头的鞭炮,在横街上燃放起来。

陈维刚想对陈维政说点什么,可震耳欲聋的炮声实在听不清楚,两人只好摇头做罢。

在浓厚的硝烟味中,年夜饭开吃。

陈维政放完鞭炮回来,郑天天和华峥也一身鞭炮屑冲回家门,家里就摆一桌还是摆两桌正在进行激烈讨论,十五个人,说少不少,说多不多。

陈维政说有条件,有设备,想一桌两桌都行。大家一致认为一桌好,就是桌子不够大,陈维政告诉大家,桌子不够大,换桌面就行,自已家别的没有,就是桌面多。叫小松和郑建一帮忙,从楼顶,把一块装修剩下的大芯板拿了下来,一米二二乘二米四四的宽度,架在两张圆桌上,再拿出大桌布铺上,刘懿再在上面铺好一次性台布,一字排开三个电磁炉,三个热腾腾的火锅摆了上去,今年过年有点冷,还是火锅最靠谱。

十五张椅子摆上去,大小正好合适,不拥挤,很宽松,有点象西方人的大餐桌。这时,爷爷说话了:“维政,你这个桌子,创意不错,可以考虑做一个非临时使用的桌子,适合我们家用。这个桌子,平时是一个方桌,一米二长一米二宽,坐八个人以下很方便。如果人稍多,可以在两边加一个能够翻上来的弧型,就成了一个运动场的形状。如果人更多,则可以在另两边做一个能够翻上来的方形,就成了我们目前的使用状况。”

“陈爷爷说得很对。”小裕说:“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旧明邦的一些事,到底他们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存在比较合适,一直想不明白。陈爷爷的话让我想通了,无所谓什么固定的形态,要有适合多种形态的准备,无论是什么发展和变化,都能随时应付。”

“我同意。”小松说:“那边的情况变化无常,必须有应付瞬息万变的能力。之前就跟卉姐姐联系好了,过年后我想去一趟旧明邦,这次考察,是我一年级的论文标题。这段时间一说起旧明邦,就有人说这地方到底姓资还是姓社,我想去弄明白,是不是还应该有第三种路。”

“松表叔,你要是带着这种思想去,你的论文肯定写不好。”华峥说。

大家都很异样的看着他,这么小小年纪懂什么论文,刘德厚则不然,用鼓励的眼光看着华峥,很想知道华峥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华峥说:“昨天下雪,老天爷跟谁都没商量,就下雪了,白白一片。太爷爷带我去看雪,带我看地上的雪,草上的雪,屋顶上的雪,树上的雪,田里的雪,还有龙山上的雪。其中最难看的是龙山上的雪,雪跟天连在一块,朦朦胧胧,没有任何轮廓,也没有边沿。回来后,太爷爷给我的作业就是画出龙山上的雪。我想了很久,后来画出来了,我拿来给你们看看。”

刘懿站起来,把想下地拿画的儿子压了压,说:“儿子别动,妈妈去拿。”

刘懿小心的把画拿过来,展示给大家看。画很淡,白色居多,只是在一些地方用淡淡的水墨化开成阴影,能够看出是龙山的只有细笔勾勒出的龙山虬龙松。画面没有做任何的说明,只是右上角有三个颜体字:龙山雪。

看完画,大家都没有说话,过了一会,陈爷爷说:“看画不是画,看雪不是雪,姓资还是姓社,跟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客观的审视一切,客观的容纳一切,最重要的是与客观的交流,没有交流,他是他,你是你,一旦交流,你知道了他,他知道了你,你才能在一张白纸上看出雪来。”

“华峥,告诉我,后来你是怎么想起这样画这幅画的?”刘老爷子问。

“后来,我想起太爷爷跟我说起的鲁迅先生心里的雪。那是一种水的风骨,雨的精髓,是日中的光,是火中的雾,就不是雪。我就会画了!”华峥说。

一家人都无法表态,是赞美,还是夸奖,似乎都不合适。

陈维政端起酒杯,干杯!

在外面吃一千喝一万,最好吃的还是农家的年夜饭。前几天,看着天气变冷,维章先送了一边猪肉过来,一百多斤的肉,维章说这是他专门去宝石乡收的跨年猪,所谓的跨年猪就是喂养时间超过一年的土猪,这种猪才好吃,有猪味,不象外面卖的商品猪,都是三个月出栏,猪的味道都没有。结果就是这一餐,成了真正的农家餐,以猪肉为主,鸡鸭鱼为辅。

三个火锅,三种口味,第一个是陈丽萍做的鸡火锅,选用陈村本地放养的整只土鸡,文火炖数小时,加入松茸、虎掌菌、羊肚菌等名贵野生菌及竹荪等山珍,味道鲜美,滋补营养。刘爷爷对本火锅的评价是,素菜比肉贵,汤比菜好吃。

第二个是陈小美制作的涮锅,猪骨牛骨鸡骨高压锅压烂后继续加水煲,煲出农家高汤,用这个汤做锅底,生涮各种菜蔬。

摆在大餐桌中间的是香喷喷的干锅。这种只能是农村杀猪才能吃的做法,五花肉,水煮回锅,猪头肉、水煮回锅,切片后泡椒蒜白香芹爆炒,炒干炒香,就这么简单。一看到这一大锅,小松就笑了,做梦梦到的过年菜就是这个样子的。

五杯鸭、五柳鱼、红烧肘子、红烧排骨、酱爆肉、水煮肉……

在刘德厚的默许中,今年过年的喝酒大军中又加入了一个小松,有陈维政、郑建一和小松三人喝酒,酒的下降速度相当惊人,刘德厚在眼睁睁看到小松二两杯喝下第三杯还一点醉意没有时,知道儿子确实已经长大了。小裕很想喝酒,被奶奶制止,陈维政告诉他,十六岁,是一个坎,过了十六岁,就同意他喝酒。小裕勾勾手指一算,过完年,就是十四岁了!

只有郑天天和华峥有自知之明,一杯又一杯的喝着葛根醋,甘香浓郁,酸甜柔和,清爽可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