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二十五章 纪委来访

傲世天骄 第二十五章 纪委来访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五章纪委来访

三天的送考紧张而有序。看到两个孩子放松的笑脸,陈维政知道,成绩不错。

考完第二天,两个孩子急不可耐要去乡下,美其名曰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至于对卷、估分什么的,全部交给老妈负责。也是,有一个在教育局上班的老妈,这些杂务还需要他们*心吗?

在小松的影响下,小竹也完全适应了那套作习方案。整个初三下学期,早睡早起,一杯清水,适当锻练,再去学校。唯一不同的是小竹是普通的休息,而小松则是不普通的吐纳。

最后一次摹拟考时,小松成功的击败小竹,成为了年级的第一名。

中考,对于他们两个来说,考上已经不是问题,两人名次谁先谁后才是问题。

在路上,兄妹三人做有奖竟猜,赌四位老人谁会第一个问他们考试情况,结果发现他们三个都猜错。四个老的约好似的,谁也没问他们俩的中考情况,陈维政三人很失望。

进了家门,四个老人只是关注到小松和小竹长高了还长壮了,特别是刘松照,这半年,已经狠狠的拔到一米七八,比在龙头山修练后长高三公分的陈维政还要高出一大截,虎背熊腰,板寸头,大眼睛、典型的阳光大男孩,完全不是过去的小屁孩形象。在他面前,一米六五的陈竹喧已经有点小鸟依人了。

下午,很好的太阳,火辣火辣的。一身短打扮的陈维政和刘松照来到河滩边,陈维政要检查刘松照这半年的综合情况。陈竹喧涂了一身的防晒油,撑着阳生在后面,四个老人知道也非得跟过来看热闹,选择河滩边的一棵老樟树下坐好,对本场考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陈维政带着刘松照先做准备活动,他们俩的准备活动有点与众不同,是静坐,在树荫下静坐约五分钟,不约而同的睁开眼睛。陈维政没有用手撑,身体凭空就站起来,刘松照也没有用手撑地,直接从盘腿的姿势站起身。配合呼吸做了几个伸展动作,准备动作就绪。

夏天的河滩,比冬天多了不少绿意,柳条还是那些柳条,只是增加了上面的柳叶,就显得婀娜很多。小竹站在树荫下,蛤蟆镜、连衣裙、小凉鞋、短丝袜,撑着紫红的小伞,再配上青春的笑颜、健美的身姿,这就是风景,是当年茅盾先生没有发现的风景。如果再加上旁边四位或站或坐,或嗔或笑,精神矍烁的老人,你一定会大叫:这就是最时尚的风景,最恬静的生活。

第一项仍然是跑跳,路线仍然是冬天的路线,照例是陈维政先跑,这回陈维政跑得不如冬天快,但却很有节奏,每个鹅卵石上轻轻一点,就掠到另一边,很飘逸,很潇洒,象周润发站在卧虎藏龙的竹林上。刘松照明显速度上比陈维政快,有某些地方显得有点着急,有些转弯明显生硬。不过在老人眼里,刘松照要比陈维政做得好得多,在他们看来,陈维政做得多好都是应该的,而刘松照做到的才是努力的结果,因为他们太了解刘松照的过去,短短的半年,刘松照不仅从外表、从气质、从学识、从行动、从思维都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已经完全超出他们对于成长的认知。

第二项是跳跃,滚水坝上的水面宽约**米,一棵大柳树把枝条垂在河水的中间。陈维政在河的一边缓缓跑了几步,突然加速,朝水面上冲去,到了水边,奋力一弹,象海豚般冲向河面,身体在空中滑过,在河中间明显下落,这时,陈维政伸手在下垂的柳枝上轻轻一拉,柳枝一颤,陈维政已经随势而起,落在对面河岸。

老人们互相对视了一眼,他们知道,他们看到了传说中的轻功,也知道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同时也把希望寄托在后面出场的刘松照身上。

刘松照出场,他的助跑更快,起跳更猛,更具观赏性,在借助了河中的柳枝后,也顺利的落在了对岸,不同的是,在他落地的同时,他借用过的那条柳枝也落在了河面上。

老人们认为很成功,猛烈鼓掌。刘松照并不领情,低头走到陈维政面前,听陈维政点评。远远的看到陈维政说了几句,然后拍拍刘松照肩头,有鼓励的意思。老人们不干了,首先提出意见的是刘老爷子:“这就不错了,小政有点吹毛求屁!”

“是求疵,不是求屁。”陈老爷子纠正。

“求什么疵,就是求屁。”刘老爷子说:“疵是什么,那是实际存在的,如果仔细找,还是能找到的。但是屁就不同了,那玩意你谁都找不到,你怎么求都不行。我们搞医的,对这个研究比你深刻。所以说这是求屁不是求疵!”

陈老爷子无语以对苍天。

两个老太太在一旁笑得直打跌。

陈竹喧睁着已经不能更萌的眼睛,知道了这个词语解释的深层含义。

第四天,成绩下来,刘松照全市排名第一。

保持全市第一三年之久的陈竹喧终于晚节不保,在最后的升学考试中败北,落在老二的位置。不过她没有任何的不高兴,她知道,她的优势是与第三名将近三十分的差距,超越小松的念头,她已经放弃。

知道了考试成绩,陈老爷子说:“这只是市里小比,再过三年才是全省大比,是蟾宫折桂还知折戟沉沙到时才知道。”

两个孩子深以为然。

陈奶奶决定烤一个披萨以资鼓励,当圆溜溜的杂酱大烤饼端上来时,刘爷爷在一旁解释说是:从零开始。

陈维政的停车棚上,真的吊满了长长的丝瓜,层层的绿叶,密不透光。刘奶奶的小菜园已经收拾得非常诱人了,划线般整齐的垄面,一样大小的蔬菜,紫色的茄子,红色的辣椒,青色的蒜葱……

陈爷爷的观赏鱼在古宜已经很有名气,观赏鱼协会会长是退休的前人大主任,组织会员来了几次,强行留下了一堆人民币带走了一大群活鱼。价格还挺高,比刘老爷子的珍稀药材早见成效,又让刘老爷子郁闷了一回。

刘老爷子也有自己的乐子,他在陈村的门诊排号已经排到古宜去了,每到他出门诊那半天,广场上好车如鲫,都是外地来的求医者,原装大夫陈维世完全沦落为叫号的工作人员,他还得意非凡,好象是他在看病。

陈奶奶在享受暑假!

七月里一天的上午,接到陈维刚的电话,县市纪委的领导想找他了解情况。

想直接到陈维政家来了解,被陈维政拒绝,让他们去村公所等着,公事公办的事,陈维政认为没必要来家里。

悠哉游哉,来到村公所,村公所那间小小的接待室里,坐了包含陈维刚在内的五个人,估计门口停的那一辆桑塔纳就是他们坐过来的。

跟陈维刚打声招呼,讲几名闲话,没有理采另外四人,也对,又不认识他们,没必要装模作样打招呼。

陈维刚介绍说:“维政,给你介绍几位领导,这位是市纪委的高副书记,这是市纪委的张国光同志。这位是县纪委刘明书记,这位是县纪委办公室的小赵。县纪委的同志主要是陪同市纪委的领导向你了解一些情况。具体你们谈,我回避一下。”走了。

陈维政按照陈维刚的介绍一一打量面前的几人,估计陈维刚是抓来当向导的,介绍完就没他什么事。刘明书记他见过,进火酒时这位来过,看他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也就没跟他装熟悉。小赵可以直接无视,那就是跟班。

市纪委的高副书记个不高,反而有点矮肥,有点名不副实。肥人笑脸都好,高副书记也是一副笑脸,让人觉得很好接近。叫张国光的长得很纪委,板着一张黑脸,严肃有余,活力不足。

陈维政习惯掏出一包香烟,在农村,习惯先发一轮烟再说话,想想,跟这些人也不熟悉,就没有发给他们,拿出了一只自己点上。平时陈维政不抽烟,不是不会抽,只是没有瘾而已。

“呵呵。”果然,高副书记未开言先开笑。说:“小陈同志,这次来陈村打扰你了,有些事情想向你了解一下。”

“你请说。”人家客气,陈维政也客气。所谓礼多人不怪。

“听说你年前起了一栋大屋,是吗?”

“不大,小两层楼,跟村里其它家比还小一些。”

“花了不少钱吧?”

“全靠村里人大家帮忙,也没花多少钱。”陈维政实话实说。三十多万一栋三百多平米的楼,还带高档装修,全套家俱,确实不贵。

“花了有三十万吧?”人家纪委也不是乱说话,算出来的数字很准确。

“有。”明摆着的事,没必要否定。

“你从哪里得来这么多的钱?”一旁的张国光插嘴了,语素很快,语调很冷。这不是一个优秀的聊天者!

“呵呵呵呵。”陈维政笑了,“挣的。”

“怎么挣的?”

“商业秘密。”

“在纪委面前没有商业秘密。”张国光的语调十分严肃。

张国光的语气让陈维政很不舒服,你纪委再大也就管管党内,管管干部,老子普通农民一个,不尿泡你!没有理他。站起来对高副书记说:“如果没有什么事我就走了。”

“不急不急。”高副书记说:“再随便聊聊。”

陈维政坐下。高副书记从身上摸出一包烟,递了一根给陈维政,说:“小陈不错啊,年纪轻轻就能几十万几十万的往家挣。”

“呵呵,不多不多。”

“小陈一直在南城读书吧!”高副书记随意说。

“是啊!”

“一边读书,一边挣钱,很辛苦吧!”高副书记很富有同情心,越来越狼外婆。

“呵呵,还行。主要是要有路。”不过跟和蔼的高副书记聊天还是不错的,起码不咄咄*人。

“你有什么路?傻路!”张国光在一旁又插嘴了:“陈维政,你不要支支唔唔,老实交待,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陈维政有点火了,老是被人打断,而且还是一个不知所谓的人,怒道:“我的钱从哪里来的关你卵事!”

张国光估计出来办案,从来没有人敢这么跟他说话,也火了:“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说,你的钱是不是你姑姑陈小美给的?”

哦!原来是那话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