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二四五章 今日陈村

傲世天骄 第二四五章 今日陈村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四五章今日陈村

龙江区向所有的人敞开胸怀,给所有的人提供机会,制造一个稳定、平等的平台,吸引所有的人来这里淘金。

陈维政十分佩服王恋漓,认为自己和区杰虽然把工业园创出雏形,但是把工业园变成一个完整的社区,一个规整的城区,自己不是这块料。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事,很有道理。

龙江区的项目很多,只要你愿意做,陈维政在陈村一次大会上,把一些项目单列开,问村里有谁愿意去做,投资主要是个人,不足部分由村里负责。这些项目包括汽车饰品、雨刮器、车膜、防盗锁一类的简单配件。一次会议,把陈村在外务工人员全部召回,2015年,将是陈村人最后的外出务工年,进入新年,陈村将再无离乡背井的农民工。

陈宝庆,陈维政在南城的族叔,拉家带口回到陈村,坐了族里提供的新房。陈维政对他很尊重,因为当年爷爷就是宝庆叔送的终,当陈维政去宝庆叔家道谢时,陈宝庆二话不说,跑到宗祠大哭一场。过了几天,带着几个本家的侄子外甥,找到陈维政,让陈维政带到龙江区,做了一个小型的模具厂,没想到,效益不错,生意相当的好。

五爷家的长子陈宝松这几年混得不算错,在连城做了个施工队,专门帮人焊阳台,两个儿子陈维和陈维平一个女婿韦建国是施工队的骨干,这回一起回来,在龙江区找了一个门面,专门做五金加工,焊接钣金。女儿陈宁维在厂里做财务,宝松伯娘和两个媳妇全部去了陈维来的厂子做工,收入还在做施工队之上。陈维康把厂里几台淘汰的机械加工车床送给宝松伯,学机加工出身的陈维和如虎添翼,很快,以陈维和陈维平当纲的和平加工厂,成为龙江区一个重要的小型加工厂。

次子陈宝岳就差一些,两口子帮人种香蕉。两个儿子陈维安陈维宁也都不行,一个儿子陈维安两口子帮人种蘑菇,另一个儿子陈维宁两口子帮人种甘蔗。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得不了几个钱。为了陈宝岳一家,五爷找到陈维政。陈维政把宝岳叔和维安维宁集中一处,对各人的能力进行分析,最后认为,他们的优势在种养技术,最好是种蘑菇,只要有产品,庆山实验区的采购陈维政负责搞掂,龙江区各大企业食堂陈维政也负责联系。陈维安说,如果有销路,种蘑菇很不错。一家人最后决定,向十八爷家族资金五十万,在陈村后山的一个山凹里,整理出一个仿天然的菇类种植场,种植仿野生蘑菇。

宝岳叔一家的行为,引起了陈维信的强烈兴趣,陈副县长始终认为,农民的命脉在于种植,如果能从这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功不可没。让农业局下拨专款,赠送拖拉机、蘑菇拌料机、抽水机、喷淋机,供电局拉专线,专家跟踪指导,争取尽早获得成功喜报。

十九爷家的陈维志,也忍不滓乡的诱惑,从平南返回,他让父亲陈宝林出面,联合陈宝罗陈宝钟两位族叔,在村里,租下两百亩良田,向十八爷资金一百万,搞大棚蔬菜基地。这边刚把土地谈妥,陈维信把所有搭建大棚的生产资料和建筑材料全部补贴到位,陈维志一看乐了,钢筋龙骨,加厚薄膜,甚至棚内喷淋设施,全部包含。有了这一批材料,自己只需要人工、种子、肥料就已经足够。一百万用不上,退给十八爷五十万。让陈维志最满意的是,陈维信还安排了一位农科所的专家对口指导,种什么,怎么种,一切科学依照。

刘福荣的石斛茶名气越来越大,光是陈维政,一个月差不多要向刘福荣购买超过十万元的石斛茶。总技术部已经把这个土产茶列为常规采购,与市场上那些动则过千,贵则过万的名茶相比,价格适中,但是这个茶适口性好,对身体有好处,是那些名茶所不能相比的。

家里四个老的喝的是极品!刘福荣制作出来的极品首先送给陈维政家四个老的品尝,还美其名曰把关。每个月,刘福荣还精心准备一斤好茶,让陈维政带去平南,送给华峥的奶奶黎晶,谢谢她对华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柳书记、肖伯伯、叶天生、区建生、蓝书记、张志和、刘德厚、赵恒光、叶逢春、龙金星、农正鹏、赵长富、孔令文一个月不多,一人就一斤。其它人没问题,出问题的是孔令文,他从口里省出一点,弄回首都,给他们家老爷子喝。老爷子一喝就爱上了,陈维政也无所谓,每个月给老爷子也附带上一斤,问题是孔老爷子来劲了,带到单位请同事们品尝。这一下事情大了,作为国务委员,号召力非同凡响,需求量大增,多到孔令文都不好意思再继续白要,跟陈维政商量,一家保健茶厂,明码标价,跟这班大官们做做生意。

这个生意好做,就在陈维刚的龙山镇企业办,了一家保健茶合作社,县里把所有相关证照和qs及什么绿色产品其它一大堆许可证送到位,区建生让人在南城设计的包装盒也快递过来,刘福荣把村里那些不太方便出去做工的三姑六婆全部集中起来,帮忙包装,计件算钱。一周时间,产品上市,第一个客户是孔令文,也不是他买,他家老爷子的那帮同事,把这个茶的信息往下一发布,基本所有秘书都找到了孔令文,价格不是问题,距离不是问题,品牌更不是问题。

刘福荣说,我一个月就做两千五百斤茶,再多质量就不能保证,如果需求量大,我只有一条路,涨价。

涨就涨,水涨船高。

陈村在默默的变化,这一切转变的开始就是陈维来的水厂,陈维政始料不及。

陈维来现在已经很老板派头,喜欢穿一件风衣,嘴里咬一根牙签,相当的拉风。行为动作,一率模仿周润发版的小马哥,就差没有在头上弄顶白礼帽。跑到正华厂买回一辆tx1,把里面进行全部改造,弄成一辆仿古英国老车,极纠华。正华厂这辆车,内部空间够大,这么一改,还真象那么回事。

水厂已经进入成熟运营阶段,工作程序已经十分完善,每天收入多少,天天收入多少,财务一清二楚。区杰二舅哥的电瓶厂开业在即,每天需要的水量已经上报总经理陈维来。陈总经理说:先供应阮南,再考虑出口。一句话,让许子和一品急得大小便失禁。打拱作揖低声下气求陈维来,不惜把价格提高50%,15元一升。

陈维来请示陈维政,陈维政说更简单:有钱不挣王八蛋!再挖一个池子,再开同样多的灌装线,至于人手,陈村没有去别的村招。

陈维来乐得发晕,正好有理由去老婆的娘家招一批人来做工,今年过年去外婆家,那就体面透了!

参观陈氏家祠的代表团回来了,这次不仅看了个够,还超额完成任务,从南城带来了一个仿古建筑设计公司的代表,来龙山陈村实地考察,然后做出设计方案,供陈村讨论。

来到陈村,把这个南城来的,一路牛皮哄哄的代表吓得够呛,右一个龙山电池厂,左一个龙江矿泉水厂,再看陈村,新村已经初具雏形,两百栋小楼全部封顶。南城来的代表知道,这个地方不好忽悠,要拿出真材实料,否则,自己就会成为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当天晚上,陈村设宴,接待从南城来的专家,还让陈维政、陈维刚、陈维信、郑建一四个回来陪客。陈维政知道自己没见过大世面,把区杰和陈维康、陈维启也拉了回来。

陈维启的太阳能板厂,是目前龙江区效益最好的企业,属于高科技中的高科技,巴掌大的太阳能板,可以提供手提电脑用电,卖得比手提电脑还贵。

陈维政、郑建一、区杰和陈维康直接从实验区回来,四个军人,而且还是级别不低的军人,让南城来的代表噤若寒蝉。当他知道另外三个一个是常务副县长,一个是镇长,一个是龙山太阳能板厂的老总,更知道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陈村的子弟时,他知道自己今天一定要小心,不要说错一句话,不要说错一个字,否则,这个高达数亿的建筑项目,就不再属于他。

酒喝到一半,南城来的代理才放下心来,面前这些人都是很知理的人,在对宗祠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很尊敬的对待南城来的专家,对专家的意见能听进、听得进,正当专家认为陈村的人素质高时,他发现他又错了。

因为著名企业家陈维来同志驾到,一看到他,陈维信就笑了,说:“呀,真像周润发。”

话音未落,陈维康一口酒直接喷了出去,全部喷在陈维来的三接头皮鞋上。

“维康,你不是想告诉我酒擦皮鞋比鞋油好吧!”陈维来说。

陈维康忍住笑,拿餐纸给陈维来擦皮鞋,陈维来两步让开,说:“擦什么擦,别弄脏手,这个皮鞋,我上回一次买了四双。”

陈维来走到南城来的代表身边坐下,拿出个杯子,倒满酒,说:“兄弟,多给点心机,弄个中华第一现代宗祠出来,有本事,也在我们这里搞个云天宫。”

说完开始跟代表拼酒。代表跟这个没法交流,很主动的连喝三杯,然后愉快的醉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