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二十二章 老有所为

傲世天骄 第二十二章 老有所为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二章老有所为

大年三十,黄成龙全家回左州过年,顺便把刘德厚和陈小美送到庆山,为了不影响黄成龙回家过年,在距离庆山县城不远的岔路口,陈维政带着两个孩子等着。

没多久车到了,不是常用的四圈,是一辆日本车霸道。刘德厚夫妇下了车,跟黄成龙道再见,让他赶快赶路。从庆山到左州有四十公里国道,从左州县城到黄成龙的家,还有二十公里山路,这段山路很难走,估计黄成龙到家,天快黑。

看到两个孩子,刘德厚很高兴,还很稀有的摸了摸刘松照的头,让刘松照有点受宠若惊。陈小美手里提着一个精致的小礼盒,是给陈维政买的本命年红腰带红短裤和红领带。

上车,回去,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很简单,一只黄毛鸡清炖,加进刘大中医亲手配制的秘方,成为高级药膳,放在电磁炉上,微火慢慢炖着。

陈奶奶看到鳕鱼,乐得嘴都合不拢,切块腌制,烤箱烤好,还弄了点蛋清做成芙蓉蛋做底摆盘,随便丢几根香菜在上面,那个色香味,不错。

刘奶奶对大明虾发生了兴趣,与刘老爷子研究了数道方案又一一推翻,最后还是白灼。

陈小美在刘家做媳妇多年,跟刘奶奶也学了几手,瑶柱糯米酿节瓜。

清蒸一条鲈鱼,过年要有头有尾。刘奶奶主厨。

一个腰果牛杂锅烧冷盘,一个酸罗卜冷盘,这是陈老爷子的手工。

素菜、炒菜就不一一细表。

一只鸡,一刀肉,一条鱼,燃香烧纸,奉好神灵。然后人间开动。

晚上陈维政跟刘松照一间房,刘德厚夫妻住在已经被小竹霸占的陈维政的房间,还把小竹赶到书房的罗汉床上。九点钟,在大家惊奇的目光中,刘松照跟大家道了晚安,回房睡觉。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什么春节晚会,什么半夜炮声,都跟他没什么关系。

初一跟平常一样,小松小竹准时起床,在院子里锻练,刘德厚从二楼的窗户里看了一眼,也忍不住,穿着正装走了下来。陈小美也跟着下来,看到在一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刘德厚,说:“你要是真想动一动,一会去墟上买一套山寨运动服回来。”

“那你不动动?”刘德厚说。

“我去做早点。”陈小美餐遁。

吃过早餐,陈维政带两个小的去传字辈六个老爷子和三个遗孀家拜年。年礼在年前就送过去了,陈维政每一家给了三百块钱,还送了米面和糖饼。让传字辈的很是客气了一番。

陈维政这一举动,让一大堆在外务工回来的后辈很被动,有几个维字辈的也联合起来,共同打了礼包给老一辈。让老一辈发了一笔小财,也让陈村这一年的过年气氛特别的好。老一辈也把拜年封包从过去的两元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五元。让所有的少年儿童都狂呼:“发财了!”

这回拜年就可以空手而去,鞭炮是要的,进门要放炮这是礼信,听到炮声才有人来迎接。一路拜,一路喝甜酒,走了九家,感觉到有点醉意。回家的路上,听到有小屁孩在传话:快到维政叔家去拜年,小美姑奶,姑爷爷还有四个老祖,拜一轮六个红包,个个十块。

每人送出一百多个封包,四个老的心满意足。刘老中医说:“多少年没有打出这么多的封包,真是送封包送到手软。”

“农村这个风俗,也好也不好,如果经济能力差,会成为负担。”刘德厚说。

“过年一年一次,集全年之节省,尽一日之挥霍。这就是中国国情。”陈老爷子说。

“我觉得挺好,量力而行,有钱多打,没钱少打。”陈奶奶比较务实。

“这个难,人就怕比,一比就会居高不下。难说我们这一次还会成为陈村恶意推高封包行情的罪魁祸首。”刘奶奶看得透。

大家都笑了。

初一儿子初二郎,初三初四走四方,初五初六开大年,初七收拾去上班。

从初三开始,陈村迎来了从来没有过的景象,在陈村的春节,从来没有这么多小车开来,车上下来的人,见到孩子就发糖饼,见到男人就发好烟,然后齐齐走向陈维政家。陈村人完全看不懂。

看到这番景象,刘德厚知道自己已经破坏了陈村的宁静和平和,决定提前回城。对于刘德厚的提前回城,四个老的非常赞成,因为有刘德厚在就会有不停的应酬,只有一走才会消停。

四个老的决定在陈村长住。刘大中医一个电话给院长,不打工了!院长再三请求,刘大中医辞职之意坚定之极,他的余生将在龙山研究祖国中药。

临近开学,小松和小竹离开陈村,陈维政把他们送到古宜城里,随行的还有一桶完整的五加仑桶装水。

过年封包非常有用,四个老的在陈村有了名声,维字辈的小屁股看到他们天远就叫:“刘爷爷、陈爷爷。”华字辈的喊起来比较好听:“刘太爷爷,陈太爷爷。”两个老太太随身总带着糖果,喜欢谁就给谁。

村子里有一个小诊所,就在村公所旁,比较简陋,看病的医生也不太高明,有一天,在村里散步的刘大中医走过诊所,听到一个两三岁的孝在诊所里哭得差不多要断气,职业习惯让他忍不住走进去看了看,三个手指一搭,叫家长去乡医院取药,乡中心医院院长看到处方上刘大中医的签名,吓了一跳,连忙跑进陈村问候。村里的医生陈维世再三恳求,还请十八爷出面,摆了酒席,才求得刘大中医一个星期在他的小诊所坐诊半天。早早传出风声,县委书记的老娘排号排在第一个。在市里,排队三天也不一定挂得刘大中医的号。

陈奶奶在小学校兼了一份不收钱的差事,义务当英语老师。这个消息把乡教委主任乐得一蹦三尺高,要求凡是陈老师的课,全学区英语老师必须到堂听课,走夜路打火把也必须到,教室里坐不下就坐外面听,没有凳子就站着听。听到陈奶奶那口标准的伦敦口音,龙山人知道了什么是英语,不再是鸟语。

刘奶奶最大的爱好就是饲弄那半亩菜地,菜地已经完全弄成艺术品,在上面没有一根杂草。估计下一步谁要进她的领地得换鞋。

陈老爷子的心思放在鱼塘上,不知道想了个什么方法,居然把鱼塘分为四个区域,并分别养上了不同的鱼,其中还有一池子的观赏鱼。鱼塘四周,种上了几种观赏竹,最有名的是方竹和斑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真是老有所乐啊!

最无聊的是陈维政。回到龙山第一次打开qq。

那个小企鹅跳得相当的欢!差不多每一个头像都在动。打开一看,有一半是留电话的,同学们去了异地,有了工作,换了电话,在qq上留言。

只有区杰的头像是黑色!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用不了qq还是时间不对,上qq没人聊。

给区杰留下龙山的电话号码,留言一声:“很想知道你的近况”,下线。

早餐时,陈维政对四个老人说:“我要出去几天,有同学到平南来聚会。”

老人知道年青人有年青人的生活,嘱咐了几句。陈维政装模作样捡了一点行李,走人。来到古宜陈小美家,这次来主要是要解决购车款的事,陈维政要给,陈小美不要。给是必须的,虽然不多,但是送一辆车绝不是一般公务员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姑姑所能承受的。

跟陈小美进行了长谈,几个问题达成了共识,第一、陈维政不缺钱,有足够的钱买车。第二、26号车的油卡让黄成龙退给公家,这种小便宜不占。第三、陈维政在陈村大兴土木,肯定会有嘴贱的反映到上面,认为是得到陈小美的支助,纪委会去查刘德厚和陈小美的个人财产,要有准备。这一次陈维政就是想去南城,一次性解决资金的来源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区杰家的超市能给一个退股证明。

听到陈维政一番话,刘德厚让陈小美收下购车款,说:“小政你借给我五十万,我打借条给你。”

一听这话,陈维政笑了,立即知道刘德厚的想法,说:“行。五十万够不够,如果不够就一百万。我这次去南城就是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刘德厚果然打了个一百万的借条给陈维政,时间是去年国庆前。陈小美在一边看得一脑袋浆糊。

在刘德厚家住了一晚,检查刘松照的进步情况,也检查小竹的身体状况,陈维政很满意。

一早,陈维政离开了刘家,开车找到一个偏僻处,把车扔进空间,打车去了客运站,坐上去平南的大巴。坐大巴又省钱又省力,陈维政还没有骚包到一个人开车走长途的程度,有空间当停车场,多好。

在平南买上个硬座上了火车,反正是进空间,没必要软卧。

在火车站等开车时,手机上出现一条信息,是区杰的,美国的手机号。陈维政第一时间短信开通了国际长途,准备在晚上**点钟时打电话过去。

上了火车,时间是下午六时。

春节后不外久,车上人很少,一个车厢居然只有六个人,标准的vip待遇。

走到车厢一角,从空间里拿出一包快食面,两个袋装茶叶蛋,一根火腿肠。这是他久违的快餐,做学生时经常这样吃,这半年就没有这样吃过了。泡好,来一口,不好吃,再来一口,有点难吃,再来一口,相当难吃,亏得学生年代,吃得那么有味。

时间慢慢的来到九点,陈维政掏出手机,按区杰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维政,是你吗?”电话里传来区杰的声音。

“是我,是我,区杰,你好吗?”

“身体没问题吧?”区杰首先问。

“没问题,现在很壮,前所未有的壮。”陈维政真的觉得自己很壮,接着说:“我回到老家养了一段时间,很好的。你呢?在美国还好吗?”

“还行吧!在异乡为异客,我的适应能力还不错。现在在这边的大学读学位,一边在超市打工。”区杰说。

有人在旁边喊叫,区杰说:“有事了,我要去搬货。找时间我打电话给你。”

陈维政嗯了一声挂了机,他知道区杰在骗他,因为他听懂了那个人在喊叫什么。这段时间,小竹跟陈奶奶完全英语对话,让他的英语水平也涨不少。那个人在叫:“黄皮猪,再不给钱就要你的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