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一三七章 有才警察

傲世天骄 第一三七章 有才警察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三七章有才警察

陈维政在军区住了一夜,把自己的所有物品打好包,再把区杰和郑建一的物品打好包,一起扔进空间。既然要换单位,那就没必要再在后勤部要军车牌,成立实验区后,级别应该不低,要几块军车牌易于反掌,何苦在这里求别人。

他突然想,自己还从来没有独自开车回古宜,试一试!晚上充好电,第二天一早走,什么时候开累了,再说。

从邵关往古宜,还有一条路,比取道返回南城要近二百多公里,只是途中与红河驶界有一段一百多公里的二级路,据说途经深山,常有强人出没。陈维政看过《水浒》也读过《说唐》,对里面的绿林好汉颇具兴趣,很想见识一番,以慰平生。六点起床,在邵关街上找点吃的,七点多,动身走人。

先以一百二十公里的定速,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第一段高速,看到红河岭东市方向的指示牌下了高速。二级路很好走,偶尔几个水坑,对于龙山骑士来说,一点感觉都没有。保持八十公里车速,又走了一个多小时,进入红河境内。一路平安无事,不见强人出没,让陈维政兴趣索然。看来强人出没的传闻也是以讹传讹,太平盛世,哪有那么多的强人。

刚刚春插,田里的禾苗正好坐根,在平静的田里显得很细嫩。红河东部,是大型的喀斯特地型,田垌里,不时一座突兀的石山,或像鸡,或类狗。二级路在石山间绕行,迎面一座石山,仿佛一座屏风,车到山前疑无路,沿山脚一转,又是一个洞天。天气不热不凉,打开车窗,车外的风吹进来,是一种清清的甜味,仔细品尝,还能尝到稻田里的泥腥,路,悠悠的转弯,不急不除,在这种路上开车,速度不快,很惬意。

进到红河后,在第一个路口,陈维政被交警叫停。

把车开到路边,交警检查了陈维政的驾驶证和行驶证,突然,交警喊了起来:“大家快来看,这辆越野是电动车!”

就这一声,在场不管是交警还是违障司机,都围了过来。

交警把证件交给陈维政,说:“哥们能不能把车开到那边停车场,让我们也开开眼。”

陈维政一口气开了四个小时,也有点累,说:“行。”

在交警的招呼下,围观的人群让开一条路,陈维政把车开到一边的停车场。为了看电动车,交警把应该处罚的车辆改成教育,说了几句,让他们立马走人,呼拉拉,一大半的车子起步离开,剩下几辆停车休息的,跟陈维政的车一起进到停车场。

眼看快到下班的时间,交警提前收队,跟着陈维政的车来到停车场。陈维政的车空空荡荡,所有行李都放在空间里,只有副驾上,放着一顶军帽和一件常服上衣。

五个交警,笑嘻嘻的朝陈维政的车走来,陈维政走下车,回答了他们几个关于电动车的小问题,知道陈维政今天一早从邵关过来,四百公里走了四个钟头,对电动车的长途功能惊叹不已。陈维政也看了一眼自己的电量消耗,第一组电池用了75%,按照理论计算,应该还能再跑一百三十公里左右。

几位都想试驾一下,陈维政把车子交给他们,让他们兜风。交警像一群孩子,争先恐后抢着试驾,一个小领导模样的人说:“下午我们组的位置是黄家老院路口,离这里六十公里,去古宜顺路。你们想开车,就帮这位兄弟把车开过去,这位兄弟坐我的车,到了黄家老院路口,你们请这位兄弟吃午餐。”

陈维政说:“好懊啊,我正好休息一下,到了那边我请大家,不过地方我不熟悉,你们带着走。”

交警的车是一辆老潭城面包,一打火沙沙响。陈维政坐上车后,那四个已经把电动车舞了出去。

开警车的小领导姓王,陈维政叫他王警官,他说最怕人叫他警官,让陈维政叫他老王。陈维政问为什么这班兄弟对电动车这么感兴趣,王警官说:局里计划订二十辆电动潭城面包,替换这一批老掉牙的旧面包,但是大家之前只开过那种时速二十的电池巡逻车,没有开过正经八百的电动车,看到陈维政这辆车,那是相当的兴奋。

陈维政说,那恐怕他们会失望。开潭城电动面包跟开这个车有很大的差别,这个车密封性好,平顺性强,cao控体位也不错。电动面包就不一样了,那完全就是一款工具车,没有任何驾驶乐趣。就象王警官开着这辆面包车跟市面上的q7相比。

王警官说:公安系统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为什么车厂不为公安系统打造一款适合专业使用的车辆呢?现在人们一说专业警车,就是囚车,其实,公安的车绝大多数并不是用来抓人的。

陈维政觉得很有道理,过去没有专门的警车,是因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经济性与使用性的矛盾,警车需要高速度、高强度、高抗击,这一些都要求车辆够厚重,够结实,够坚固,达到这个要求的肯定要高动力,高油耗。与经济性出现矛盾。第二个是专业警车不方便公车私用。如今大多数公务人员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公车私用的表现过去属于有搞,现在属于无能,而前一个问题则可以通过补贴电池方式解决。陈维政决定回去与征途厂李老头商量,打造一款中国式的警用电动车。

老面包还真不是一般的慢,走了半个小时,王警官接了个电话,说:“那帮家伙说饿了,在前面找了个大排档,有人请客,也邀请你参加。”

陈维政呵呵笑,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民工级劳力士,十二点多,吃午餐的时间。

面包车转进一家大排档,大排档门口停了几辆警车,陈维政的电动车,还有一辆军车。

一个交警把陈维政领进了二楼包厢。

一进包厢,陈维政就发现气氛不对,里面的人如临大敌,陈维政一进门,马上有人把门关上,两个警察贴身站在陈维政身后,两个军人和一位中年警察端坐在餐桌主位。

看到陈维政,两个军人走到陈维政面前,出示证件,是当地军队纠察。陈维政大概明白是什么回事了,看来是副驾驶上那顶帽子和常服惹的事,想想也是,一个这么年青的人,用的是地方执照开的是地方牌车,偏偏在副驾上放一件中校的常服,的确有点让人觉得假冒伪劣。

陈维政接过对方的证件,一个少尉,一个军士,看年龄都比自己大。陈维政也拿出自己的证件递过去。对方一看,不是假冒,正经八百的南方军区后勤部中校主任,少尉立正敬礼,说:“首长,我们必须上网核实。”

“哦,带电脑了吗?没有带的话我车上有。”陈维政说。

“带了。”说着,拿出一个手提电脑,把陈维政的证件号输入,电脑显示,一切无误。少尉交还证件给陈维政,敬礼,告别。

陈维政留他们俩吃饭,他们俩都说已经吃了,在首长面前,军人是很规矩的。送两个纠察下楼,军车开走了,王警官在门口等着他,陈维政问:搞酒不?王警官说:稍稍搞点。陈维政问:几个人?王警官扣扣手指:连你八个。陈维政说:四瓶怎么样?王警官说:两瓶吧9值勤!

陈维政在车尾箱拿了两瓶茅台,跟王警官走进包厢。

包厢的气氛这回完全不一样,充满了热情和兴奋,把陈维政让到上首主宾,主位是那位中年警官。王警官介绍说:“这是我们东岭市公安局廖副局长。”

“你好你好廖局,廖局真是关心部下,还专门过来关心下属,跟部下共进午餐。”陈维政当做不知道是他们招惹部队纠察过来,直接打哈哈。

“当局长当下属都要吃饭,一个人吃没味口,不如一起吃多开胃。”廖局也是气氛高手,经纠察确认,说明这年轻人无庸置疑确是中校,难得人家不计较自己和下属的冒失,廖局从心里感谢。

还是王警官有眼色,继续和陈维政聊起电动警车,没想到廖局是个车迷,他心目中的警车,首先是用于拦截与执法的工具车,要集耐用、安全与性能等优点于一体,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与车辆性能一样重要。廖局最强调的一个是大尺寸刹车盘,一个是车辆的侧面防护,还有一个就是前后抗撞击承受力度。

他问陈维政,在目前还没有专业电动警车的情况下,用哪一款车作为警车代用品比较好。

陈维政想了想,脑海里冒出一辆车,那是姑姑开走的那辆天际。掏出手机,翻出之前改装时,一时好玩拍下的照片,给廖局等人看。

大轮胎,大轮眉、加粗保险杠、后背备胎,充满了野性!

一伙警察一眼就喜欢上这辆小巧而野性的家伙,问要多少钱,陈维政说改装好将近六万,不含电池。算电池最少要加一万多。

七万多!廖局沉吟了一下,说:奶奶的,哪怕少要几辆面包车,也要进这个车。警察不能一辈子都开面包车。

一个年轻警察问陈维政那辆四驱要多少钱,陈维政说三十八万。年轻警察吐了一下舌头,另一个交警说:三十八万,值!他开过原装的北极光,动力不如这个,加速没有这个果断有力,那个是隔音好,这个根本就没声音。最重要的是这个不用加油,从邵关开来,要是原装的估计一箱油早就烧完,人家这个,随便跑。最后感叹说:如果警车能够用上这个车子,那才爽歪!

大家都笑他,说:要用也是廖局先用,廖局用烂了也不一定轮到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