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傲世天骄 > 第一一三章 眼花缭乱

傲世天骄 第一一三章 眼花缭乱

作者:越岭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4:5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一三章眼花缭乱

这一周,让人眼花缭乱的一周。

一千个100ah的电池由刘懿、阮蕾、区杰、陈维政四人在车库里灌装完成,请了个微型车送到丰陵车厂。

丰陵车厂再也不叫丰陵车厂,改叫风临车厂。营业执照已经办下,各种证件也全部齐全,老丰陵的所有资源全部转入新风临的名下。电动汽车部的五个产品批号,也改成风临天际、风临天尚、风临天域、风临天运、风临天泽。老丰陵车厂的一号钢结构车间也成功拆到古宜重新树起,一百五十米长、八十米宽的空间成了风临厂的大仓库。所有的设备全部从丰陵拉来,临时堆进仓库。

看着一车车设备被拉走,一个接手就可以生产的车厂卖得连废品价都不如,丰陵市的领导心里在滴血。但是一个负债经营的企业外迁也让丰陵的领导松了口气,下岗工人正式成为失业工人又让领导们愁上眉头。丰陵市的领导出于人道,向古宜市政府发了一个便函,希望古宜工业园在招聘汽车产业工人时能优先考虑丰陵的熟手工人。古宜政府回函表示同意。

精华厂十三万个三种规格的电池盒拉了三大车,仍然发到兵站,董连长说:这回不再搞酒,再搞酒有个条件,让陈维政先帮他找到转业位置,袁指导员说董连长你这到底是想搞酒还是不想搞酒。三人大笑。

继续灌装,只是这回的电池原液加了木炭粉,兵站的军士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老脚鱼,做起工来那才叫一个快,陈维政一天调配了五十吨原液,兵站的军士一天就灌装了五十吨原液。十三万个不同规格的电池,一周完成。

陈维政一把给了董连长八十万,袁指导员说:陈主任,这钱我真的拿得有点怕。陈维政说:怕什么,又不是偷,又不是抢,是帮兄弟单位的忙,至于这点钱,我请谁做事都要给钱,是不是?董连长想了想,把钱收下。

果然不出所料,十辆小车的赠送,让古宜掀起了一阵电动车热。五万一辆经典型、五万五的精英型全部卖断货,而且搭配的都是最便宜的100ah的双组电池,四个电池一万二,六万多元的车,充满一次电可以去平南一个来回,大家都觉得足够,从古宜到全红河省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超过500公里,超过500公里的一定会停车过夜,过夜就有时间再充电,这种小电池,一次充满双组只需要五个多小时。

汪洪涛在丰陵大量回收之前的抵债车,发过来的不是预计中的200辆,而是多达吓人的1500辆,价格全是一万一辆,水深火热的原车主由衷感谢,当地政府也感谢风临厂的处遗工作,这也是汪洪涛在丰陵的工作一路顺风的主要原因。

安然预计,在元旦前这1500辆车会全部销售完成,她说这几年卖车都没有这个月卖车卖得这么爽。

陈维政跟章小娴略作核算,光是处理车子就得纯利超过五千万,搬这次家足够。陈维政跟她说,还有笔小收入,那就是6000个100ah的电池,3000元一个销售,交给电池厂2500,自己还有500元收入,6000个,那可是三百万,这三百万,支付销售提成改装成本绰绰有余。章小娴说:才几天,就觉得自己成了有钱人,陈维政说,先来这六人都很辛苦,先每个人奖励点钱,也好让他们拿回家救救急。章小娴说给多少,陈维政说一人一万,章小娴说头回给多了,以后怎么办?给五千就行了。陈维政想想也是,同意了章小娴的说法。

大仓库的后面正在做水泥地基,三个同样大的拆迁厂房正从丰陵拉过来。

胡海的空间能力不弱,整个车厂在他的心目中早有蓝图,根本不需要与设计单位沟通,东一下西一下,看似杂乱无章,实际上一点点,工厂就在他的指挥下初显雏形。

每一批设备运到,都有一批核心技术人员随之来到古宜,随着最后一批设备的运到,汪洪涛和最后一百位核心技术工人也来到古宜。总共二百二十人都是经过汪洪涛精心选择,各个工种各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储备。他们这次来没有带家属,也没有搬家具,只是带了随身行李,完全就是当年开发北大荒的派头,也有一副不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不回头的壮志。汪洪涛给他们每人家里放了两千元钱,告诉他们,这边一成型就把家属孩子全部搬过去。家人已经好久没有看到2000元这么多的钱了,只是嘱咐自己家的男人到古宜要勤快做事,快点生产,早日产生效益,也好一家团聚。还有大量未被选中的候备工人看到第一批工人能够上岗,很羡慕,找关系托门路想找汪洪涛,发现这回汪洪涛是动真格的,所选择的人员不仅技术上独当一面,而且都是为人正直勤快肯干,并没有太多的人情因素在内,也只好做罢。

他们一来,就看到了在丰陵滞销的天际车在古宜的热销景象。古宜市满大街的天际车,已经让开燃油车的司机深感没面子。

市场的热销,更刺激了汪洪涛们的工作热情,他们开始整理保养设备,力争在厂房就绪后把最佳状态的设备安装上去,尽快恢复生产力。

员工的安置工作完全出乎陈维政的预料,二百多个工人根本没有来办公楼后面的宿舍楼住,而是在厂房临时住了下来,自觉分成四班日夜巡逻看厂。他们经历了一次失业,特别珍惜手里的工作机会,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国家主人、工厂主人的概念,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工厂能运营,他们就有饭吃,为了让自己有饭吃,就要让工厂保持最佳运营状态。

龙山电池厂已经把桥架好,大型推土机也已经进场,三建韦总说,争取在元月一日把基搐程做完,开始地面土建工程。红河省水文地质站也进场,在陈维政指定的位置钻探一口深井,估计要打到120米左右会打到地下水源,这是陈维政想要的。

区杰看到汪洪涛等管理人员的入场,对风临厂完全放下心来,知道这个厂完全不需要自己再cao心,全心全力放在电池厂的管理上。

金铃厂的建厂速度也不慢,汪洪涛来古宜那天,周恒东也出任金铃厂古宜分厂厂长,全力生产高级商务公务型轿车。

正华厂虽然是在古宜全新,却是在境外直接回购了一个出租车厂,生产仿英国tx1电动出租车,黎正华让他的儿子黎伟出任工厂总经理,聘请西秦出租车生产厂的总工张之焕担任副总经理,技术总监、总工程师。张之焕认为250ah的电池是为他的车量身打造。车上安装一组100ah的电池作为常备电池,一辆出租车分白班夜班,每位司机下班时提走属于自己的那组250ah的电池回家充电,上班的提着自己的电池上班。一个班次可以行驶五六百公里,足够足够。

仿英国tx1出租车,国内曾经有车厂生产过,为了经济还曾推出过柴油款,这是一款十分优秀的车子,空间大、坐人多、驾乘分离,独具特色的外形,让其区别于家用车和商务车,让出租车需求者更容易辨认。电池驱动让其空间更大,乘坐更舒适,价格更经济,此车一出,普通燃油出租车难与争锋。

就在这几天,平南电机厂也成功落户古宜,这是一家识国有企业在古宜的股份制分厂,落户古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与龙山电池厂的产品配套,推出各种电动机,适应各行各业需要。

李方园老爷子来了!李老爷子穿了一辈子的军装终于脱下,一身便服的他更显儒雅之意,他开来的是一辆国产毒龙越野车,他要组织攻关,让毒龙装上电池。由于郑建一中途改玩导弹不玩汽车,让李老爷子失去一员干将,只好在研究所另外抽调两个助手,很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之意。

为了支持李方园的工作,陈维政把汪洪涛、周恒东、张之焕三人请来,出谋画策,还请平南电动机厂几位专家,开发一款能让这个总质量超过五吨的家伙跑起来的电动机。汪洪涛、周恒东、张之焕三人还真是专家,很快就把毒龙全部肢解,把乱七八糟的不再需要放在车上的配件拆下后,整车减肥将近两吨。工作首先由电机厂展开,为了加强动力,电机厂决定采用240v电压的电动机,电池电量不能低于1000ah,这个数字对于其它人有点难度,对于陈维政来说一点也不难,由于不想暴露60v以上电池技术,陈维政决定仍然采用60v500ah的电池进行配组,八个电池一组,足足四十公斤,两组电池八十公斤,这个重量在毒龙车上并不显得很重。很快,样品就生产出来。汪洪涛设计了一个电动机与汽车变速箱的结合系统并将电动机进行合理悬挂后,电动机能平稳的带动汽车行驶,瞬间扭距,行驶速度,远在原车之上,单组电池,能够将这款几达四吨的大车驱动行驶约600公里。

周恒东把全车非动力用电全部改成12v,电子真空助力,独立空调都采用的是金铃厂的技术。但是,金铃厂风力充电系统能把240v500ah的电池充电到65%,对于240v1000ah的电池明显不能胜任,在一组电池用完时,风力充电仅能使另一组达到30%。为了补充电量,张之焕把毒龙车平整宽大的顶蓬改成太阳能充电体系,虽然充电量不大,但是胜在充电时间长,在车辆停放时也能不间断的充电,能有效增加10%的充电量。

达不到65%的充电量,循环充电不能实现。

李老爷子陷入长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