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国姝 > 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鲜事

国姝 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鲜事

作者:弄雪天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20: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殿试和往年比,多了几分肃穆。

往年虽然殿试也重要,可三年一次,再重要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对于士子来说,金榜题名,改变命运,自然是天底下顶顶要紧的大事。

可上面那些王孙贵族,他们的子孙又不用参加这劳什子科举,人家生来就高人一等,寻常寒门子弟一辈子爬不上的高位,他们出生就已经预定,关注所谓的科举做什么?

今年却有点儿不一样。

金銮殿上,万岁爷端坐高台,却让太孙立在下首位置。

礼部尚书金泉皱了皱眉,私底下面君,忍不住唠叨了几句,说这个不合规矩。

进士是天子门生,正是殿试这一关,乃是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三甲也是他老人家亲自点出来,才算天子门生,现在让太孙往这儿一戳,未免不妥,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嘛。

金泉到不是不满方容。

事实上,满朝文武中,除了那些忠王和义王的铁杆,好些清流名臣,没卷进党争的,大部分还是乐意太子一脉脱颖而出。

太子向来宽厚,方容也是好性子的,尤其宽宏大量,再说,太子毕竟做了好些年储君,上位有底气,做了皇帝,也不至于和底下人斤斤计较。

换了忠王和义王,怕是又一场乱子要出。

金泉提出异议,也是想保护方容,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方容最近名声挺大了,很不必再给他添加点儿光彩。

当然,人家万岁爷自己不介意,乐意让孙子在金銮殿上露脸。让这一届士子认识认识未来的国家君王,当臣子的也没办法。

于是,这一年大殿上,温文尔雅的皇太孙一个人就把满朝士子给比了下去,也自然引来无数倾慕。

许薇姝也满高兴的。

和会试时成绩差不多,三甲排位相差不大,她那些学生里没有黜落的。到是拟定被排到同进士出身的学生。又有一个文章大有长进,前进了点儿,排到二甲末名。

卢玉衡居然也升了不少。得了二甲头名。

说起来以他那张脸,万岁爷都想点他为探花。

只不过,因为太孙在,卢玉衡是原来安王府出身。勉强还算是心腹,一甲三人的影响太大。要跨马游街,真中了探花,说不定招人诟病。

主要还是卢玉衡本身文章不至于毫无争议,他要真才气逼人。无人能比,别说探花,状元也不是不行。

二甲头名就很好了。

三年一届。出了多少状元,可天下名臣。还是普通进士居多。

不只是许薇姝高兴,今年殿试的士子们,也都松了口气,觉得满幸运。

和前朝不同,大殷朝科举取士,会试时就按照成绩拟定三甲,等到了殿试,皇帝会大致上调整一下名次,但每年都有黜落,有些士子哪怕学问很好,仪态不好,品行不好,或者有别的乱七八糟的毛病,也有可能被黜落。

这还是太祖定下的规矩,据说是为了表明,科举取士,求才也求德。

不过这点儿却坑了考生们。

那些个考生辛辛苦苦终于金榜题名,都上了金銮殿,碰上哪里惹了万岁爷的眼,十年寒窗苦,全都白费,因为这个,痛哭流涕的有,疯癫了的也有。

当年许薇姝做女官,幸亏没赶上操持这些,只是听前辈女官们说过,到了大比之年,太医院那边老早就准备好各种药丸子,就是为了这些士子平平安安离开皇宫大门。

不过,今年却只黜落了两个,方容亲自在殿上把因为容貌不佳,还有太过紧张说话结巴的三人留下。

只因为这三个的文章言之有物,吹捧不多,看着比较踏实。

万岁爷也点了头。

黜落的都是下面报上来,说是品行不好,一个好赌,而且还卖妻卖子,另一个忤逆不孝,在联名作保的名录上做假。

像这两个这般的,这次黜落,就没有下回了,下一次肯定不会再有人敢给他们作保,而且进了考官黑名单,勉强能参加考试,也要落选的。

方容就趁机提议,以后科举取士,殿试黜落方面要有规程,不能因为莫须有的缘故坏人前程。

皇帝就笑了,还连连夸奖自家皇太孙有仁心。

连那些大臣们都点头称赞。

他们里面一多半都是经历过艰难科举,碰上殿试的时候,因为帽子歪了,多结巴了两句就被黜落,何等残忍!

也有大臣不以为然,觉得科举是为了选拔官员,那些个畏畏缩缩的人,学问好也当不好官,自然要赶走。

不过,他们心里这么想,也不能说,真说出来,就显得冷傲得罪人,是官场大忌。

东宫

方容去参加宴会去,许薇姝听了会儿现场直播。

一群宫女和女官们轮番过来玩,顺带着就说说哪个进士生得眉清目秀,哪个进士胡子都花白云云,听着挺有意思。

“人都七老八十了,考上进士还能干什么?就是当官,怕也是个糊涂官。”

几个鞋女叽叽喳喳。

许薇姝哭笑不得,那帮女官拿人家开玩笑取乐,也不怕遭报应,想想那些年老的士子也不容易。

考了一辈子,一大把年纪才考上,估计还是上面看在他年纪实在大,还有这份心气,算是安慰奖。

“娘娘,许家来信,许茂竹要成亲了。”玉荷捧着瓜果进门,给自家主子切好,忽然想了想道。

许薇姝一愣,要不是玉荷提起,这阵子事情多,她几乎都忘了她还替人家许茂竹保媒了一回。

许茂竹也参加了这次会试,可惜只得了一个同进士,也不能怪他,纯粹是这一次考生里面卧虎藏龙的太多。他被肖氏拘了多年,每日只读圣贤书,文章到是会写,要写得言之有物,让人拍案叫绝却很难。

要不是国公府被抄之后,他多少长进了些,又去靖州走了一圈。有些见识。怕是连同进士也考不上。

当初他要参加科举,还特意问过先生,他先生就说。如果再多等三年,把握更大。

他这么年轻,很没必要现在就考试,一旦考中同进士。便定了性,将来做官也要受歧视。还不如不中,来年再考。

许茂竹自己也知道先生说的有理,只是他在家中,眼看着自从老太君故去。家里的状况一日比一日更糟糕,那些女孩儿们都要靠自己做针线贴补家用,他娘亲一天比一天衰老。短短月余时光,就老的没法子看。

他身为堂堂男儿。怎么能只想着自己?

为了母亲,为了妹妹,他也要快些立起来顶门立户才是。

一咬牙,没听先生的话,就去考试,考中同进士,肖氏有点儿难受,他到觉得还好。

同进士就同进士吧,不就是没办法升四品?那么多二甲进士,不都老死在五品这一品级上了,难道所有的二甲进士,全能步步高升,成为阁臣?

蹉跎多年,吃遍了苦头,尝尽了人间冷暖,许茂竹终于明白,他在自己的家庭里很重要,他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别人不会把他当主角,他在整个大殷朝,就如滴水与大海,毫不起眼。

许茂竹很正常地拜会同年,去吏部挂名,准备看看哪里有些空缺可以做。

他这种情况,正常来说,谋一个县的县丞还是有希望。

当然,不可能是多么富贵的县,竞争力太强的不行,果然,他的运气还算可以,任命虽然没下来,书院的先生先给他透露了口风,或许是去宁县。

宁县地处西南,和延国比较近,不过民风淳朴,好好经营的话,还是大有作为。

许茂竹认为不错,打算赶紧成亲,赶在任命下来之前把家事做完,安安生生去赴任。

肖氏知道了却一下子拉下脸,很不甘心,甚至犹犹豫豫地想去求许薇姝,让她给儿子谋一个好缺,结果让儿子拦了。

“娘,您应该看得出,娘娘不想和咱们家有太多牵扯,当年龃龉多,她现在没找咱们的麻烦,就是人家大度,你要是上赶着去勾起对方的注意,她都不用太在意,稍微给你儿子使个小绊子,就够我头疼的,还不如趁着现在走远些,到外面还能借她庇护儿子。”

肖氏的脸色登时大变:“果真会如此?”

许茂竹说这些话,只是顺着肖氏的心思提醒她两句,到没真这么认为,人家太孙妃是什么人物?怎么会和他们计较,再说,哪怕为了名声,对方也不至于和亲二叔一家太过不去,又不是什么血海深仇。

可肖氏却越想越担心,到盼着儿子早点儿赴任,天高皇帝远的,离许薇姝远些。

着急忙慌地给儿子准备聘礼,办喜事,肖氏回头在屋里就忍不住落泪。

委屈儿子了,也委屈了闺女,老天怎么这么没眼,就许薇姝那样的人,怎么还能做得起太孙妃?

她只当这次人家安王被立为太孙,许薇姝的位置就会不稳,皇帝怎么也要仰高门贵女当太孙妃的,没成想,居然顺顺当当,一点儿波澜没出。

肖氏的心思,许薇姝是真不想知道,老太君故去,她再不用给肖氏面子。

她这会儿在东宫坐着,听底下人扯八卦,玉荷笑眯眯说了件儿新鲜事,好像兵部尚书得了马上风,死在……京城一挺出名的青、楼里,因着那是朝廷大员,说出去不好听,又是眼下这种士子云集的时候,这事儿就没往外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