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华冠路 > 625 分崩离析

华冠路 625 分崩离析

作者:流利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7: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流离河上画舫发生的事,当日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件事闹得实在太大了,没有人敢说能够压得下去。

十数个名媛贵妇于践踏中受了伤,伤势或重或轻,这些人的府上,已经明确表示了,一定要讨回公道。

一品大员言太尉,他是最倒霉的。他的夫人,二品诰命夫人,竟然死在了这次践踏事件中。无论是感情深厚为了人报仇,还是为了面子,他肯定要追究到底。

端宜郡主嫁入太师府没多久,就被人当场撞破和前南安侯世子郑言**,这件丑事让整个太师府跟着蒙羞,让杨侍中沦为了众官员中的笑柄,甚至还祸及了大长公主府。太师府和大长公主府,肯定要追究。

而华恬,作为那个倒霉的被算计之人,收到的怀疑有之,同情有之。

怀疑的人认为,如果这次事件是裘夫人针对华恬的,那么为何华恬不中计,反而端宜郡主落入局中?她肯定也出手了,害了许多人。

同情的人认为,安宁县主好好的,以为裘夫人当真好心请她去听戏,便欣然前往,没想到最后去的竟然是一个陷阱。戏没听成,差点失贞失德,运气好没失德,却又惹来一身腥,被人以最恶毒的来揣测。

最后,自然是同情的人占据了绝对优势。毕竟京中能说会道、著文辛辣的文人占了大多数。在他们眼中,华恬那是绝对不会做错事的,便是做错了,肯定也是有人陷害的。

京中舆论如何,暂时不说,只说第二日,圣人于宫中收到无数折子,皆是弹劾太师府和李尚书府的。

这些折子条理清晰,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堆,将这次事件娓娓道来。最后将责任都推到了李二小姐和端宜郡主、淑芳郡主身上。

御史大夫史寒的折子最是详尽,毕竟他的夫人身临现场,具有十分良好的记忆和讲述能力。事件在御史大夫史寒折子上,那叫一个惊心动魄。那叫一个计划详尽,那叫一个心思歹毒!

老圣人原本就被太师府和右相府之间的交锋弄得又是高兴又是疲惫的,这回再看到这些破事,心中一阵烦躁。不过他毕竟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皇,敏感地捉住了机会。打算将朝堂清理一番。

难得的好机会,老圣人不打算拖了。

他首先以雷霆手段,将端宜郡主和李二小姐收监,扔进大牢。

接着,就端宜郡主丢尽皇家脸面,人尽可夫之名,责太师府监管不到位,一举夺了杨侍中的职位,夺了杨太师太师的职位,太师夫人一品夫人的诰命也降成了二品。

就算太师府有心找出端宜郡主被陷害的证据――例如她是被打晕了送到李二小姐画舫上的。可这个事实并没有证据和证人支撑。反而,大夫在她和郑言鬼混的房中,没有发现任何春|药的痕迹。

既然不是中了春药,你们两个为何会鬼魂在一起,甚至连人来到了跟前都不知道?明显就是两者彼此情深,导致爱火异常的灼热,一切都不放在眼中。

这次对太师府的重罚不可谓不惊人,京中气氛顿时都凝重了不少。

而在太师府倒霉时,右相府开始了落井下石。

继而,轮到了大长公主府。不过对大长公主府的惩罚,只是口头斥责并罚了一年俸禄。

再之后,京兆尹就李二小姐是否有心算计,要害华恬。导致发生践踏惨案一事,展开了漫长的调查讨论。

因为有太尉府卖力的督促调查,卖力地帮忙寻找证据,这件事热度一直不散。

华恬不再理会外头的纷扰,一直在府中带孩子。

不过她也收到了消息,端宜郡主那个孩子。被大长公主接回了大长公主府。据说孩子被接回去时,浑身都是伤。

孩子亲口供述,这些伤是杨侍中打的。

京中世人都震惊了,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杨侍中,比起老虎来还要歹毒几分,竟然连自己儿子也容不下。

而大长公主府,也就拿孩子身上的伤,上折子弹劾太师府。大长公主本人更是亲自进宫,找老太后哭诉去了。

想当然耳,太师府再度遭到重创。

华恬抱着胖儿子,坐在吹起秋风的园子里,仿佛听故事一般,断断续续地听着京中这些纠纷。

世途艰险,这次如果不是她收到风声,反过来坑了端宜郡主一把,倒霉的就是她了。如今被京中所有人嘲笑讽刺的,就是她了。

关于这件事的始末,华恬专门回了一趟华府,将华恒、华恪、周媛和落凤都叫过来,详细说了一遍。

李二小姐和端宜郡主等人早早布局,而她虽然收到消息,但是并不能知道她们接下来的所有动作,所以将重点放在李二小姐、端宜郡主、淑芳郡主和端宁郡主几人身上。

当日她吃醉酒的时候,开始在局中布置局中局,假装喝醉,假装吃下了春药,然后进房去躺着,发出些叫人误会的声音。

当日一早使人去游说了端宜郡主的丫鬟,让端宜郡主独自一人出游,继而弄翻她的画舫――如果端宜郡主不独自坐画舫游河,那么就只能用粗暴的手段直接劫人,并另外派小船将端宜郡主送到李二小姐的画舫。后一种做法很容易打草惊蛇,并不很好。

所幸,端宜郡主果真独自坐了画舫出游。

郑言救下端宜郡主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在郑言上李二小姐画舫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端宜郡主也送上去。

之后,画舫上层的油迹,也是为了拖延时间。在郑言和李二小姐纠缠时,来仪茴香暗地里将端宜郡主送进画舫里,而华恬则暗地里进入另外一个房间。

最后就是收尾,分两步,其一是华恬当真喝醉了人事不省,制造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据。风月戏班子也能证明,她们被李二小姐遣退时,华恬已经醉了。

其二,就是茴香在端宜郡主房中放了一种春|药。并隐身在端宜郡主房梁上等着。郑言进门后如果直接走进去,茴香会制服他,让他吸入足够的春|药。然而运气很好,郑言站在门边待了一会子。吸入了足够的药才进去的。

等到郑言和端宜郡主衣衫尽褪黏在一起的时候,茴香又撒了不少药,将房中剩余的药中和掉。至于两人吸入那些,已经进入身体里,肯定要消耗完才能清醒。

一切都很完美。很成功。

甚至,还有意外之喜――李二小姐和淑芳郡主等人为了效果逼真,竟然停在了楼梯上做惊愕状,从而导致了践踏惨案。

如果只是发生了端宜郡主不守妇道和郑言**却被众人撞破这事,估计不会有多严重,最多就是端宜郡主和李二小姐倒霉,连带着太师府和尚书府并裘府担些责任。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发生了践踏惨案,太尉夫人更是才离了画舫就死去,彻底激怒了太尉府。其余十多名媛贵妇均有身体上的伤害。至于其他没有受伤的,也受了惊吓,回去躺了一些日子才好。

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力量一起,造成的后果就不是普通的双倍叠加,而是成几何级数增长。

华恬将事情说了一遍,喝了口茶,缓缓分析道,“裘府此举,看来是想让我们华家和镇国公府交恶。甚至从此对磕。看来,他们对我们华府有了足够的注意,并开始行动了。”

华恪帮自己倒了杯茶,缓缓说道。“我们华家并不怕他们,而且经过这次,他们肯定得元气大伤。”

“可我们也不得不防……”华恒沉吟着说道,“她们这次的行动,如果成功了,我们华家和镇国公府。恐怕已经彻底闹翻了。”

如果华恬真的被人亲眼撞破和郑言有私情,那么镇国公府肯定容不下华恬――只怕深情如钟离彻,也会怒极和华恬分开。

作为华恬的兄长,华恒自认和华恪是绝对不可能袖手旁观的――不论对错。到时候他们兄弟俩号召翰林学士以及京中士林中人一起对付镇国公府,镇国公府肯定也得元气大伤。

这种对掐,多数是两败俱伤的。华家进京这几年,虽已站稳,但并不算稳如泰山,一旦弱下去了,很容易就被人收拾干净。

“是啊,京中派别林立,咱们华家是初来乍到,最容易招人嫉妒,暗中下手。咱们平日里行事,还是得小心些。”周媛在旁附和道。

她这个时候生了二胎不久,刚出月子,养得白里透红,很是漂亮。

华恬看了一眼华恒和华恪,听周媛这话,想来是不知道华家和李贤之间的恩怨的。

而她认为,这次事件,肯定不是简单的嫉妒华家地位而做的行动。

也许,一手指导这次事件的人,其实和十几年前派人去和沈金玉合作的人有关。

明面上来看,这件事是李二小姐一手包办的,但是华恬不会笨到,当真以为此事背后就没有其他人插手了。

华恒、华恪看懂了华恬的眼神,也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和十几年前的事有关呢?

十几年前的事,其实一直是他们三兄妹心中无法破解的谜。

三人都想不明白,李贤远在帝都,为尚书府嫡子,怎么会知道远在山阳镇的他们三兄妹,怎么会产生了恩怨,让沈金玉养废自己三兄妹,或者杀掉。

若说是和死在北地军营里的父亲华岩有关,那么为何下手的是李尚书?

看到华恬神色有异,便没有说话。

她十几年前虽然也在山阳镇服侍华恬,但是这些事,她也是不大清楚的。她也只是隐隐约约听到片言只语,又依靠华恬三兄妹让她查的东西,猜到些什么。

华恬以手托腮,其实她联想过自己“离魂”一事,猜测是不是也有一个人和自己一样,也是知道未来发生什么事,甚至比自己知道得多得多,所以才要灭杀自己三兄妹的。

试想一下,如果当真有一个人,他活到了未来的几十年,知道未来几十年发生的一切,然后死了重生。那么重生这个人,会不会趁早地下手,将未来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抹杀?

毫无疑问,肯定会。毕竟知道未来走向,提前抹杀不安全因素,是人之常情。

如此一来,李贤传给沈金玉的命令,是将人养废,实在不行,可以直接杀掉,也就说得通了。李贤要的,是让在未来厉害的人物变得不厉害,变得没有威胁。养废无疑就是一个好法子,当然,杀人也是。

也许李贤心地善良,不愿意下毒手杀人,所以第一要求是养废。

从这些年来,华恒、华恪和李贤相交中得知,李贤其实不是一个坏人,反而,他这个人还挺善良、挺心软的。

也就是从李贤表现出来的种种,华恬敢肯定,那个也是重生而来的人,肯定不是李贤。

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所以做事便想着留情。相反,若是经历过,那么斩草除根绝对是第一选择。

可一切都只是华恬的猜测,她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如今的大周朝,除了自己,还有另外一个人是重生的。而那个人是谁,更是一点迹象都找不到。

华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那个人地位比李贤高,能够说动李贤。

这个人,到底会是谁呢?

华恬想着想着,突然心中一动。

华家进京这么多年,李贤一直没有动手。在华家没有进京的之前,叶师父一直镇守京城,看住李贤。这是不是说明,自华家进京之后,幕后的人便没再让李贤出手了呢?

华家人进京,那么原先的养废任务和灭杀任务等于失败了。那个人,会不会因此而怨恨李贤,从而和李贤生疏了呢?

或者,可以从华家进京之后,和李贤突然生疏了的密友或者长辈查起。

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反正只要有联系,肯定会有蛛丝马迹。

想到这里,华恬看向落凤,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

听华恬说要查李贤这几年突然交恶或者不再联系的朋友或长辈,华恒、华恪很快也想到,华恬此举的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