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华冠路 > 585 咽血吃亏

华冠路 585 咽血吃亏

作者:流利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7: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侍中的话一出,杨太师很快也冷静了下来,沉声道,“镇国将军让犬子一同滴血认亲,也是突发的事。臣并非料事如神之人,如何提前做好部署?”

他这一番话合情合理,程丞相一派很快反应过来,都附和说话。

钟离彻也不反驳,只缓声笑道,“这倒是,太师便是权倾朝野,也不能只手遮天,竟敢在宫中行事。看来还是我们错怪了杨太师,某这便道歉。”

他不反驳,但说话中捅的刀子并不温柔,听得杨太师和杨侍中心中都有气。

老圣人目光微眯,看着杨太师,久久无语。

这时林丞相站出来,说道,“那些或可错疑了太师,不过端宜郡主的孩子,这滴血认亲的结果,不知太师府认是不认?”

杨太师一顿,看也没看杨侍中,向着老圣人磕头,口中道,“臣教养无方,让犬子做出这等事。先前若是不知还罢了,,如今得知,必定会给端宜郡主一个交代。”

长兴郡王哈哈一笑,说道,“端宜是圣人亲封的郡主,乃皇家之后。她若入太师府,却是委屈不得。且这孩子乃男丁,能为太师府开枝散叶,不知太师给端宜个什么身份?”

他这话半点客气也没有,问出来之后,许多人的目光便盯紧了杨太师。

长兴郡王为人很是不经事,什么荒唐事都能做,什么荒唐话都能说,京中敢惹他的人不多,但是要说真正看重他,也是没几个的。

不过长兴郡王不顶事,但大长公主和圣人都在,却是没人敢小看他的。

此间长兴郡王话说毕,大长公主便目光炯炯地看向杨太师。

杨太师心中憋屈非常,差点要吐血,但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把握得住,这也是机遇。而非全然的屈辱,当下露出一个笑容,“端宜郡主端庄守礼,是京中有数的淑女。若入我杨家门。自是该为嫡妻。”

杨侍中一直跪在杨太师身旁不作声,此刻听到杨太师的话,顿时浑身一震,差点没控制好自己。

他并不傻,他听得出来。杨太师的意思是要他休妻再娶,将端宜郡主娶为嫡妻!

可一来,他与如今的嫡妻确实是两情相悦的,哪里舍得休掉?二来,端宜郡主那个孩子是不是他的还未可知,如果不是,他岂不是屈辱到天了?

他心中想了很多,可毕竟自小在京中长大,又混迹官场多年,这内中的意思还是明白的。所以虽然心中恨得出了血。万分不愿意,但却什么都没说。

大长公主得了杨太师的亲口承认,愉悦非常,当下就对长兴郡王使了个眼色。

长兴郡王笑道,“如此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这话完,端坐上头的老圣人脸色有些不好看。可他看看杨太师,又看看钟离彻,最终还是道,

“既如此,两家便就此结亲罢。但端宜起先诬告镇国将军。杨侍中又引诱年少的端宜郡主做下错事,不得不罚。”说到这里,沉吟半晌,做出了决定。

“……听闻杨侍中如今的嫡妻孙氏也是出身名门,为人温柔娴淑,持家有道,又为杨家生下嫡子,无端休妻却是不妥。如此罢,端宜进去。身份算作平妻,稍逊于孙氏。”

杨太师听到这里,心中暗自着急,但如今老圣人猜忌他,他却不敢多说什么,只暗地里期盼长兴郡王和大长公主能够让圣人改变主意。

要知道,如果端宜郡主进门不是嫡妻,太师府和大长公主府的关系便好不到哪里去。另一方面,身份地位差别不大,端宜郡主和孙氏两相斗法,会影响太师府的稳定。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孙氏出身三流世家泉州孙氏,底蕴人脉都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比拟的。而端宜郡主出身皇家,乃新兴的权贵,比起孙氏也是不遑多让。两家如果起了争端,太师府肯定得乱。

怕的不是得罪了一家,而是两家都得罪了。如果休掉孙氏,只得罪了孙家,好歹有大长公主府互相扶持。可圣人如今让端宜郡主做平妻,孙氏和端宜郡主斗法,只怕两家都要得罪了。

长兴郡王如同杨太师暗地里猜测的一样,心中十分不愿意,当下就想说话。但被不知何时走到身旁的大长公主扯了扯衣衫,顿时将到口的话吞了回去。

来时就说好了,到时以大长公主的意思为主。

大长公主拉住了长兴郡王,对着圣人就屈身行礼,说道,“谢圣人开恩。”

老圣人在上头点了点头,又道,“孩子都这般大了,回头寻个好日子,月内就让端宜郡主进太师府罢。”

大长公主和杨太师等忙都应是。

林丞相听到这里,上前问道,“大长公主府和太师府结亲,自是好事一桩。不知到时是否要三书六聘,行成亲之礼?”

这问题问出来,杨太师和杨侍中心中又是一阵憋屈,恨不得吃了林丞相。

老圣人看了一眼大长公主,点点头道,“毕竟是大长公主的血脉,便是做了错事,这三书六聘也是少不了的。成亲之礼,也比照其余郡主罢。”

杨太师只觉得气血攻心,差点当场吐出血来。

这是要让太师府乱了的打算啊!

郡主成亲之礼隆重非常,盖过了当初孙氏进门的礼节。这么一来,看着端宜郡主就比孙氏尊贵。可名分上,却是孙氏为尊。这么一来,两者不争个死去活来他就不姓杨。

可杨太师却没什么理由去反对,只悄悄给程丞相目光。

程丞相也是心急如焚,他和杨太师是一伙的,如果太师府乱了,对他也不好。可是眼下太师府已经遭到圣人猜忌,且郡主出嫁的礼节也是定了的,他还能说什么?

一个说得不好,就有可能得罪了大长公主府。

想到这里,程丞相心中有些苦涩,今日这亏,他们吃定了。多少年了。他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

不过杨太师已经求助了,程丞相不能当做看不见,当下给己派的官员使了个眼色。

那官员脸色一白,但还是咬牙站了出来。磕头道,“臣认为,端宜郡主与杨侍中无媒苟合,失了贞节,再不能与冰清玉洁的郡主享受同样的礼节。”

大长公主和长兴郡王的脸马上就黑了。冷冷地看向那官员。

可官员的话有理有据,却是反驳不得。

这时御史大夫史寒也上前奏道,“正该如此,端宜郡主贞节已失,比不得冰清玉洁的郡主。还请圣人收回成命。”

林丞相上前一步,笑道,

“虽则如此,但端宜郡主毕竟是皇家血脉,乃大长公主亲孙,婚礼不宜太过失礼。且当时端宜郡主年纪小。受到引诱,做了糊涂事,并非她一人之过。此外,身为郡主,不能做正妻,便已是极大的惩罚。臣认为,圣人的安排合情合理。”

林丞相一开口,林派官员也纷纷表示支持。

御史大夫还想据理力争,可却是敌不过林派官员的人数。

无奈,他侧首看向华恒、华恪。问道,“华大、华小翰林饱读诗书,不如出来评一评理?”

华恒拱手向圣人行了礼,这才缓缓道。“世间万事,不过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理’。端宜郡主婚前失贞,按理只能做小。”

他说到这里,看向大长公主,见她目中怒火熊熊。笑了一笑,才又道,

“可法理不外负人情,端宜郡主乃大长公主孙女,又是圣人看着长大的。便是为着圣人和大长公主,也该给端宜郡主一个好的归宿。此外,林丞相也说了,端宜郡主当时年幼,错未必在她,且她名声已失,又一辈子不得为正妻,已是极大的惩罚。圣人的安排,实乃妙哉!”

华恪也点头称是,又扯了一番道理。

两人代表的是士林圈子,才说完,又有许多学富五车的人出来表示支持。

文人的嘴巴最是利索,便是御史大夫最后也招架不住,被说服了。

最后,老圣人大手一挥,便定了给端宜郡主的婚礼比照郡主的来。

杨太师和程丞相相视一眼,知道此事已经尘埃落定了,便也没再说什么。

临出宫前,大长公主抱着那个孩子,走向杨太师,“这孩儿等进门那天,再跟着端宜过去。太师不会不同意罢?”

杨太师连连说不会。

钟离彻办完了事,觉得今日这事异常成功,一路兴高采烈地回镇国公府了。

圣人已经下了旨澄清事实,大街上众人看到钟离彻,都觉得他受了无妄之灾,同情的注目礼跟了一路。

钟离彻回到家,先去老镇国公夫妇那里请安,说明了今日发生的事,表明已经洗清了自己的嫌疑,接着又到钟离德那里走了一趟汇报,才往自己园子里行去。

华恬正抱着儿子逗弄,母子二人显得都甚是愉悦。

钟离彻回到来见着两母子,只觉得一天的劳累全都没了,一把将妻儿抱在怀中,深深吸了一口气。

“今日洗脱了罪名,可是高兴了?”华恬戳着钟离彻的腰问道。

“我自是高兴的,我这嫌隙洗清了,你也不会遭人笑话同情。”说着,又将今日杨太师和杨侍中的脸色如何如何说了一遍,异常的得意。

华恬听得嘴角含笑,嘴上却道,“此番嫌疑是没了,但到底是真是假,谁也不知。你就自个得意去罢。”

钟离彻脸凑到华恬脖子间,一边蹭一边说道,“好恬儿,我过去不是个东西我承认,但到底没碰过端宜郡主也是事实,你可得信我。”

华恬啐了他一口,眼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唤人来抱儿子去奶娘那儿吃奶去。

于情于理,成亲之前钟离彻的荒唐事她不该理会,也不该介意。可总得断干净了啊,不时冒出来一个,她哪里来的圣母心来处理?

不过眼下总算将端宜郡主的事处理掉了,华恬也松了口气。

她生下孩子,这时还没出月子呢,就得处理这些糟心事,也是晦气。

钟离彻见华恬脸色不虞,想起她生了孩子,先是昏迷,接着又遇上大长公主逼着休弃她,月子都不曾好好坐,顿时又是心痛又是懊悔。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此间懊悔是没有用的,他很快便做好了打算,要让华恬接下来的日子过得舒心。

没了端宜郡主的事,华恬确实是身心愉悦。

更让她愉悦的是,第二日老镇国公夫人就来了。

之前她不清楚形势,便来跟华恬说,要华恬和端宜郡主共侍一夫,话来话外,都是端宜郡主为大,华恬为小。

如今尘埃落定,也证明了钟离彻和端宜郡主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她当然得上门来表示表示了。

她这回来了,带的金银珠宝首饰耀花了一众丫鬟的眼睛,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田契,是京城城郊五千亩的良田。

华恬作为孙媳辈,自然不会和老镇国公夫人置气的,面对那些礼物,也是稍作推辞便收了下来。不都说,长者赐不敢辞么,她收得心安理得。

见华恬笑语盈盈,半点不自在也没有,老镇国公夫人心中也高兴。她就喜欢这种性子的,不会揪着长辈的错处不放,话里话外,也不会让长辈难堪。

这一高兴,便拉着华恬的手好一顿说,说得尽兴了,又命人将早就准备好的各种账册搬了出来,交给华恬。

“你是这府中的嫡长孙媳妇,平时又能干,这些账册都是咱们府中,以后便交给你啦。”老镇国公夫人说话间有些感伤。

她进门之后掌管中馈,足有数十年。后来钟离彻母亲进门,也还是她来掌管的。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有人进门来,将这担子接过去了。

华恬见了账册,着实是有些吃惊的。虽然她知道,老镇国公夫人会有所表示,可怎么也猜不到,竟然是镇国公府的各种账册。

镇国公府不同华家,华家家庭结构简单,也就三兄妹,当初周媛进门,华恬交管家权交得爽利,因为没有人说三道四。可镇国公府不同,这府中几房兄弟,跟钟离彻同辈的也不少,一动便能招惹出许多是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