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华冠路 > 266 险中自救

华冠路 266 险中自救

作者:流利瓶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7: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气越来越热,南方迎来了百年一遇的洪涝,不过几日功夫,月河一带,便多了许多流离失所的灾民。

虽然上头已经派了人下来赈灾,但到达灾民手中的物资极少。许多流民饿极了,都往四周转移。

其中,因为青州华家书院的原因,有许多流民带着孩子往山阳镇赶,希望来到这里,能让小郎君到华家书院的初级班学一些知识,将来可以养家糊口。

这消息,是从流民口中传出,又经过不同的城镇,快速传播而来的。

华恬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马上将自己手上的人马召来华府商量,分派下去,让人着手准备物资,并且继续动手扩建住房。

虽然人还未来,但是提前准备总是没有错的。

吩咐下下去该做的事,华恬坐在屋中又是一阵出神。

枪打出头鸟她是知道的,这些事,她原本并不想做,可是要重镇华家,华恒、华恪要成名,必然就要做出过于国于家有益之事。

她自认是个不择手段的人,绝对不会是圣母。听着月河沿岸传来的消息,她心中也不好受,愿意出力帮忙。可是若是这些事会危急自身的,她是绝对不会做的。她的善心,只有在自己安全的条件下,才会发作。

如今,华家的名声可以让灾民愿意不远万里而来,太过了。

而且,想必很容易遭到上头的猜忌。

华恬近年来,已经将华府内的藏书看了个遍,她知道,虽然月河每年会有不定时的泛滥,但是沿岸一直是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每年交上来的税收,俱是很可观的。

若是任由流民向南迁,涌来山阳镇,不说山阳镇容纳不了那么多人,单说这些人背井离乡,留下月河沿岸十室九空,只怕会遭受上头不待见。

华恒、华恪将来还要到帝都去混,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得罪了帝都那位圣人?

何况,如今华家名声太大了,虽然有展博先生坐镇,但是只怕不少人家心里有想法,尤其是那些想踢掉华家,自己挤入世家的家族。

他们也许明面上不做什么,但是暗地里使手段,就够瞧的了。所以,还不曾有那么大的能量,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想到这里,华恬当即派洛云去慎重地将华恒、华恪请回家里商量,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兄弟俩对华恬想出的点子赞不绝口,只是担心资金周转不够,对此,华恬云如今华府的生意可不少,算不上什么大的负担。

不过,虽然他们三人商量已定,但华恬还是让两人回去,与展博先生并姚大夫商量一下。毕竟若出了什么事,展博先生身后的谢家,为了展博先生,也会站出来的。

除此之外,姚大夫知道此事,定然也会配制适合用在灾区的药,拿出来用的。

华恒、华恪离开之后,华恬连夜修书,让人快马加鞭,星夜送过去。

仅仅第二日,山阳镇华家书院里的展博先生传出话来:

他与华家愿意接待灾民,但是从月河沿岸到山阳镇太过遥远,还请灾民们安心留在那里,等待圣人派遣下来的赈灾之物。月河泛滥事出突然,圣人遣了第一批人赈灾,很快又会遣出第二批人,圣人心系天下,不会忘了流民百姓的,还请灾民们莫要慌张。

展博先生传话之后,姚大夫很快也传出话来,灾民们才受了灾,不适宜长途迁徙,留在邻近,避免伤及身体根本。

就在展博先生与姚大夫分别传话之后,向南而下的灾民们有些犹豫。他们也知道,要到达山阳镇,的确太远了。他们手上没有食物,只怕走到半路便死掉了。

朝廷方面很快也传出消息,第二批救灾物资很快会到来,让灾民们留在原地,不要随意迁徙。

当华恬听到朝廷传出的这一消息,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幸好,做对了选择。

灾民受灾迁徙,本来是正常。但是若大部分都迁徙,留下月河沿岸无人居住,无人耕种,便是大事了。只怕当今圣人,会迁怒华家。

帝都传出天子意旨不几日,月河邻近不曾遭灾的城镇,均传来消息。

有人成立了一善堂,专门招待受灾的群众,提供适合的工作,让灾民们可以自食其力。

这一善堂还传出话来,此举是因感念圣人关心民生,他也想为国效力,愿意招待灾民,帮助灾民找到糊口营生。

此消息很快在月河沿岸传开,许多灾民开始向着邻近城镇而去。

邻近的城镇,原先是紧闭城门,拒绝接纳灾民的。因为每次灾后,都会滋生传染病,这让许多人不敢让人进来。何况,灾民来之后,乞讨还好,许多流民还会出手抢食物。

如今,既然有人愿意给出食物,又提供工作,他们自然不会再拒绝。

等到帝都再度传来圣上旨意,赞颂民间有大爱,让各州府、各城镇对一善堂大力支持之后,各城镇的态度更加和善。

虽然华恬手下的人给力,但是流民太多了,接连忙了数日,才堪堪让局势稳定。流民正式开始在一善堂的介绍下,选址建立建筑群。

于此同时,华恬修书一封,送到华家书院,指明给展博先生。

不久,展博先生又传出话来,建议圣人在民间集资,共同重建月河沿岸,让流离失所的居民重回故土生活。他与华家书院,愿意捐赠白银一万两。

此话传出之后,作为一流世家的陈郡谢氏,当即响应。他们愿意出两万两,助圣人解忧。

陈郡谢氏的声明一出现,不少世家纷纷暗讽谢氏太会办事,转头马上纷纷响应。

等到子期先生也出现,愿意捐赠白银一万两,所谓的捐赠行为,更是响遍了整个大周朝!

同时,一句口号,从华家书院传出,很快传遍了天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朝廷很快反应,传出圣人圣旨,褒奖了倡议的展博先生与华家书院,并一系列大世家,同时派人处理捐赠事务。

天子传言一出,天下尽知华家书院,那些普通平民与寒门子弟,还有小地主阶级,均纷纷赞颂华家书院,不远万里,要送子弟进华家书院就学。

但是,各大世家对此消息,则全都黑了脸――陈郡谢氏除外。

这件事,原本最危险的,便是风头大盛的华家书院。可是华家书院如今,却成了最大利益者!

华家书院出现四年,已经是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这次流民要南迁,进入华家书院一事,便不乏这些人的推波助澜,传递消息。

他们传递这个消息,是想给当今圣人看的。让圣人看一看,一个已经没落的小家族,竟然还妄想超越朝廷,成为民心所向。这一计,不可谓不毒。若不是后面传出反转,只怕华家有族灭的可能性。

什么家族想要向上爬,都得付出代价,都得经历险阻。华家原先是大世家不错,可是如今已经没落了,便沉寂下去才对,又冒出来折腾做什么呢?

这是许多人的心声,也是许多人暗中传导流民南迁,要归于华家书院消息的原因。

可惜,华家请到了谢展博,华家一系列举措极其得当,让它绝处逢生!

圣人赞誉一出,华家书院名声更旺。

一流世家的不少族长已经看出来,华家崛起,似乎已经势不可挡了。

按照如今的形势,若是华大、华二能够顺利长大,并且有所建树,不久后的《世家志》重新给世家排名,华家肯定能够进入。

虽然不能成为一流二流世家,但是三流世家,是跑不了的。

毕竟,华家过去,便是二流世家,属于老牌的世家,不似那些新冒出来带着土气的权贵。

不过,有世家认同,便有世家恨不得从中使坏,让华家从此没落下去。他们不忿,当年祖宗做了那么多,才能成为世家,如今华家不过做了这么些事,便得到认同。对比太明显了,让人太不甘心了。

除了不甘心的世家,还有一些希望进入《世家志》的新贵。《世家志》排名便是那么几个,多了一个华家,他们便少了一个名额,这是谁也不愿意的啊。

各大家族门阀在想什么,华恬不知道。她只知道,这短短的半月时间,比过去四年还要惊险得多。

她在这小半个月里,几乎要忙死过去了。

那个即将出嫁的新嫁娘华楚丹,心情激动天天上门来,可是华恬根本没有时间见她一面。

圣人圣旨传出之后,华恬才算彻底松了一口气。

看来即便要做好事,也得万分小心才对。做得大了,出了风头,便容易遭到打压。

最初,她是不知道其中会有这么惊险的,她只是感觉到了如今华家风头太盛。

有了这感觉,她便理智分析,如何做才是对华家最有利,才是对华恒、华恪最有利。分析出来了,便赶紧行动。

动起手来,这才渐渐觉得不妥,这怎么像是有人在对华家书院进行捧杀呢?想到了这一点,她当机立断,马上将华恒、华恪叫回来商量出路。

终于,华家没有倒下去,反而名声传得更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