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珍味田园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月饼

珍味田园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月饼

作者:郁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5 09:16: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云珠花了心思做出的玫瑰清露很是香甜,口感又极细腻,非玫瑰卤能比。

在玫瑰清露上,云珠看到了商机。

她曾和平安讨论:“你说我们做的这个清露应该能卖钱吧?”

平安却说:“可是不过是吃着玩的东西,又填不饱肚子,有几个人愿意买,只怕问都没有人问。”

云珠嘴巴一撇:“你就喜欢泼我冷水。我在想,只要找对了路子,说不定真能来钱。这就是眼光的问题了。”

平安对这个也不懂,也想出来不起眼的东西能卖出钱,他不喜欢吃这甜得发腻的东西,但却不是瞧不上云珠的意思。他知道云珠既然说需要路子,或许正的路子找对了,可以打开销路也说不定。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眼下地里的事一大堆,

在农忙之时,冯平安通过别人的介绍,顺利的请到了一位短工,他原本是想请一位长工的,可长工一般都要年初的时候好请。

短工姓余,他自称自己叫牛儿,因此叫他余牛儿就成。三十来岁的样子,黧黑的皮肤,穿着蓝色的打满了补丁的衫子,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样子,话也不多,让他干什么活就干什么。

平安想要是这余牛儿能用的话,以后就让他当长工也成,省得再去找人。这还是他托了刘猛给找来的人。

眼下正是农忙的时候,平安和余牛儿、冯老娘三个每天早出晚归的忙地里的事。云珠在家做饭,还要照顾养的那些鸭子。今年这一轮鸭子要出来了,当初如意酒楼是答应过云珠的,要收他们家的鸭子。价钱也谈妥了的,所以云珠想喂到下月初,就卖一批出去。然后九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又开始做板鸭了。

田里也就只种了不到三亩地的稻谷,收割起来不算事,忙了两天也就完成了。剩下的事就是要忙收山上的棉花和高粱。

“你们家今年种棉花还真种对了,听说今年棉花涨到二十五文一斤了。”这是刘王氏对冯老娘说的。

“当真二十五文一斤?”

“可不是。不过你们记得留些棉花,我们家要用。要不然价钱给你算算?”刘王氏哪语气哪眼神,分明在说,哪里有两亲家还收钱的。我就看你好不好意思。

冯老娘活了一把年纪了,当然明白亲家母是什么用意,淡淡一笑:“我们两家还说什么钱,你要多少?”

刘王氏掰着指头算了好一阵才道:“要不给我留三十斤?”

“三十斤啊?”冯老娘想还真不少,要是十五六斤还可以。这么多……他们家也没种多少啊,再说能收多少斤还是个未知数。

“是啊,这里猛儿和梅子要成亲,新褥子少不了吧。然后家里每人再一身新棉衣,处处都要。”

“新褥子不是我们家陪送么?”

刘王氏立马打着哈哈:“你们冯家能陪送自然好。”

拣棉花的时候刘家倒来帮了忙,今年第一年种,还有些荒地还没垦出来,不过种了有六亩三分地的样子。

所幸拣棉花的人不少,云珠也香梅也去凑了回热闹,不过三天就拣完了。

雪白的棉花堆在晒席上。像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平安找了一杆大秤来,和余牛儿俩将席子上的那些棉花一一过了秤,让云珠在旁边拨算盘记录。

称这些棉花用了不少的时间,最后得出了个总数,一共收了九百七十五斤一两棉花。

“算下来一亩地平均的产量是一百五十四斤左右的样子。这个产量是高还是低我就不大清楚了。”

余牛儿常年在外面帮人做工,倒是有些熟悉:“少了点,好些的地,看管得仔细,一亩地上一百八应该不成问题。”

平安诧异道:“看样子是我们没什么经验,明年一定好好种植。再多开几块地。”

最后冯老娘决定卖八百斤,余下的 留着自用,或者是送亲戚一些。冯家今年就是卖棉花就卖了二十两银子。算是初步尝到了甜头。卖了棉花的钱给香梅做添箱是足够了。

高粱也打了两百来斤,冯老娘说要留一些自己酿酒。余下的送到了磨子里去,脱了壳,打了高粱米,高粱壳云珠让人磨碎了,在去油坊里拉了些菜枯回来,配成猪饲料。圈里的那两头黑猪吃得很欢快。

从此后冯家的早饭花样就多了些。什么煎玉米饼,高粱米绿豆粥,要么就是石磨豆浆,配着白面儿的花卷馒头什么的,还蘸着她做的玫瑰卤。生活也跟着渐渐甜蜜了起来。

眼瞅着中秋就要来到了。家里的活还不少,虽然余牛儿能帮着做一些,但面馆的生意还是只能卖半天,剩下的半天平安要回来忙地里的活。好在生意都在上半天,下半天本身也不如何。

云珠想着要过中秋了,得准备月饼。为此,她还特意拿了二钱银子去了一趟朱家,找到朱兴说:“朱大哥,帮我刻两副模子吧。”

“成啊,做什么用?”

云珠笑道:“拿来做月饼的。图案我都描在纸上了。”

朱兴接过去一看,也不是很新奇的花样,雕刻这么一副也花不了多少功夫:“成,三天后你来取吧。”

时间上来说云珠也满意,主动的拿出了两百文钱。

“朱大哥,这是工钱。”

朱兴看了一眼摆手说:“这个不用了,哪里要你的钱。说钱也就太见外了。”

云珠却笑道:“朱大哥是靠手艺吃饭的,工钱自然是该挣,再说你们家虎头念书也需要钱。要是我拿的钱不够就算是定金好了。”

罗氏在一旁暗想,这人怎么迂腐起来,还嫌弃钱啊,你又不是什么富翁,说什么仁义,这会儿打肿脸充胖子真没意思。她真想抢过去接住云珠的钱。反正他们冯家如今日子也好过多了,这么点也不算啥。以后虎头还不知要用多少。

朱兴完全无视罗氏一旁期盼又带着幽怨的眼神,还真没收云珠的钱。

云珠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朱兴笑道:“弟妹的厨艺好,你又要刻着模子,到时候你做了好吃的月饼送我们两个就行了。”

云珠连忙道:“这个没问题。”

云珠走后。罗氏就数落起朱兴来:“你这个人这时候充什么大方,还嫌弃钱了不成?”

“本来也不是多大的事,我怎么好收钱。平安和我一起长大的,你又是人家的媒人。两家本来就走得近,你就惦记这些,还真是掉进钱眼里去了!”

罗氏因为和丈夫俩意见不合,便赌气走了。

三日后,云珠让平安来了一趟。取了模子。

这边她早就准备好了做月饼要用的面粉、大油,咸甜不一的馅料。有了这套模子后,云珠也更有信心做出和糕饼店里一模一样的点心来。

云珠在家忙活了一下午加大半晚上,终于做出了六种口味的点心,每一种有十几到二十个不等。

“捣腾了这么多,人家还以为我们家要开点心铺子呢。”

云珠微微一笑:“自己吃一些,再拿些去送人差不多要这些。”

平安一一瞧去,月饼上印着花纹图案,从外形来看,和糕饼铺子里的那些真不差什么。味道的话自然也是胜算。再说自己做的放心,外面人家卖的干不干净都不晓得。

云珠把每一种口味都留了些,余下的就是拿去送人了。第一个要送的自然是她师父、然后还有她答应过的朱家,刘家,袁慕华那里每年都在送,自然也少不了。

冯老娘走了过来说道:“还有你两个舅舅那里不能没有表示。”

云珠道:“我倒把这茬给忘了。送了舅舅不送姑姑好像也不成。”云珠记得平安他姑对自己好像还不错。

如此以来,这些月饼还不够,她只好又去忙碌再准备一些。后来又买了桑皮纸回来,一封封的包好了,用细细的麻绳扎稳。挨次送去。

云珠惦记毕氏。今年毕氏带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和婆婆一道倒来家里玩过一次,后来也就没怎么见面了。林家的那些亲眷中,也就毕氏和她还算谈得拢,平安去送月饼。云珠便让平安捎一句话。

“让二表嫂带着小翠他们来家里玩玩吧。”

“成啊。”

平安下午带着月饼就去了。

冯老娘和香梅在清理棉花,把棉籽挑出来,打算去弹几床新棉絮,剩下的再絮些新棉衣,零碎的还能做两双棉鞋。

“阿珠,我打算来年再种些苎麻。自己地里有棉花。到时候去借个纺车来,自己纺些棉麻布,染了色,自己做衣裳如何?”

还没等云珠回答,香梅就撅着嘴说:“自己纺的土布硬邦邦的,颜色也不好看,穿在身上土死了。”

“哼,你还嫌弃自己纺的布啦?这里日子才稍微好过一点你就学着挑三拣四的?成,我也没和你商量,反正再过两三个月你就去刘家了,也管不了冯家的事。”

香梅被她娘这么一数落,心里憋着气,眼圈顿时就红了,也不继续挑棉籽,起身就回了自己的房里。

冯老娘还骂咧咧的说道:“不识好歹的东西,一点也不知道要节俭,还和我使性子,甩脸子。她这个样子将来怎么和她那婆婆相处?”

云珠心想这娘俩怎么就吵起来了,也不是因为什么大事,便上前劝说:“娘别和梅子赌气。她还小,哪里懂得这些。”

“小?都要二十的人了,一点也不小。一点也不知道惜福,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怎么过的她倒忘了。”

香梅在里屋幽怨的说了句:“我还年轻,想穿两件好衣裳怎么呢?”

冯老娘见女儿还敢和她顶嘴,腾的一声站了起来,簸箕里的棉花落了一地,才挑出来的棉籽又掺了进去。

“你还和我抱怨?不服气是不是?”

香梅忙噤了声,却满心的委屈。家里忙着赚钱不就是为了日子好过些么,日子没有起色那和以前又有什么区别。这么辛苦又到底是为了啥。

这娘俩突然置了气,云珠杵在中间哭笑不得,劝了这个又劝那个。好话不知说了多少。

平安从林家回来后,云珠便将事情和他说了一遍,意思去让平安去劝劝。

平安却道:“我以为多大点事。你别理她们,过几天就好了。”

“哦。”既然亲儿子,亲哥哥都这么说,那么她是没必要再参和下去。

地里的事忙得差不多了,距离秋种还要等上一个来月。夫妻俩又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面馆里去。

“过几天你进一趟城里吧。”

“好啊,要我给田田带点什么东西吗?”

云珠笑道:“你倒是个人精,立马就猜着了。我是有点东西要带给她。还有欠王家的钱,我们七拼八凑的也能还上了。顺便再问问今年板鸭的事。”

“好。我去。我进城了,这馆子也歇业一天吧?”

“一天的损失也不小,我叫上娘过来帮忙,能应付过去的。”

第二天大舅母陈氏、素芳还有毕氏领着已经满了百日的笙哥儿来了。

冯老娘见娘家嫂子来了,倒有些意外,忙高声道:“香梅出来,你大舅母和你二嫂子来了。”

素芳愣了下,心想姑姑怎么不提她?

冯老娘上前看了眼在毕氏怀里睡得正香的笙哥儿,慈祥的笑道:“这小东西长得好看。”

毕氏笑道:“姑姑要不要抱一抱。”

冯老娘自然是喜欢的,伸了手要接住,毕氏还没交到她手里笙哥儿就醒了。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把冯老娘瞅了瞅,接着嘴巴往下一撇就开始哭了。

弄得毕氏有些尴尬连忙解释:“他有些认人了。”

“这么小就知道认生了,可见很聪明。”

毕氏不见云珠,便问:“弟妹呢?”

冯老娘笑道“这会儿他们倒没功夫在家,还在铺子上忙呢。”

陈氏一直没大说话,她坐在那里,暗暗的打量起如今的冯家。暗道,以前她觉得冯家穷,看不上冯家,哪曾想冯家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当初素芳要是嫁过来就好了。陈氏一想起这事就一肚子的怨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